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做的哪些事加快了大秦王朝的灭亡?

秦始皇做的哪些事加快了大秦王朝的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012 更新时间:2024/2/14 17:57:24

对于这样一位伟大的皇帝,后世只能凭一点点史料和推理得人心者得天下而论,并无具体实列,文武之道一张一驰,它从战国七雄,统一成一个大国,统一文字思想教化,统一道路度量衡,需要很多时间去消化吸收,应从战时体系转入民生建设,恢复生产力上,及依法治国上,但很不幸,相对于大秦帝国的法律太过严苛政猛于虎,短期内各国百姓难以承受,它有开始大修万里长城,和地宫陵墓,及大修阿房宫,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本还未修复的各国百姓王公大臣,忍气偷身,天怒人怨,本来秦始皇有强大的执政为民的能力,,,但被天下各级官史变本加厉,使本以末愈的伤口上撒盐成变,终于在他去逝后无几年,被秦二世胡亥而亡,其中有二世的无能和惨暴,更有赵高的野心勃勃倒行逆施,和天下百姓共知的那里有压迫那里就会有反抗,按秦的制度和天下大势,应不止于二世而亡,是第一次国家大统一,必负的代价。

秦用七代统一天下,为何秦始皇死后三年就亡了?

秦始皇嬴政的曾祖父秦昭襄王执掌秦国时,当时的赵国正如日中天,兵强马壮,是个惹不起的主儿。为了维持两国关系,秦昭襄王把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嬴政的父亲送到赵国当人质。后来,嬴政便出生在了赵国。虽然贵为秦国公子,但因为寄人篱下,他受尽凌辱。

九岁时,嬴政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十三岁时,祖父秦昭襄王突然暴崩,嬴政从此登上秦王之位,嬴政从此开始了一统天下的征程。

公元前230年,秦军多年积蓄的力量得以爆发,以摧枯拉朽之势灭掉了韩国。两年后,秦将王翦一骑铁骑如尖刀直插赵国腹地,迫使赵国国君签下了城下之盟。又过了两年,秦军攻陷燕国首都。接下来的楚、嬴政重用青年将才李信王贲,拿下了实力最强的魏国。接下来,秦国毫无悬念地消灭了燕国和齐国。

公元前221年,嬴政结束了四分五裂的战国时代,建立了大秦王朝。

然而,一统天下后,嬴政做了两件大事。

一是征南越和伐匈奴。

在征伐难剃头南越时,秦始皇举国征兵,不惜一切代价,于是,全国最底层的强壮民众都被征送到了前线,包括犯人、商人、女人等,南征大军竟超过了五十万人。要知道,当时全国总人口只有三千万左右,相当于每六十个人中,就有一人踏上了征途。再加上粮草和其他物资的需求,可想而知,如此规模的军事行动给国家带来的负担有多重。

在征伐硬骨头匈奴时,秦始皇不顾上次征兵弄出来的怨声载道,硬生生地从全国各地征调了三十万士兵。总的来说,为了搞这两次军事行动,全国每四十个老百姓中,就有一个上了前线。这已经不是“负担”两字可以形容的了,简直是场灾难!

匈奴避其锋芒地退军后,为了巩固战斗成果,秦始皇下令修直道,也就是从秦国首都咸阳向北修一条“高速公路”,直抵北方边境。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配合军队打匈奴。一旦匈奴大规模入侵,陕西的秦军可以通过这条“绿色通道”,以最短的时间增援边境。同时,秦始皇下令筑长城:从陇西的临洮到辽东,将原秦、赵、燕的北边长城连起来,筑成一条人工屏障,彻底把匈奴关在国界之外!

有了这样一条高不可越的万里长城,不仅可以解决眼前的边境之虞,后世子孙也可以高枕无忧了,而匈奴人则只能望“城”兴叹。

设想确实高,但秦始皇却忽略了一个最为关键的条件,那就是在当年,没有任何现代化的工具,要完成这样一项巨大的工程,得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呢?结果万里长城是用尸骨堆积而成的。

对一个刚刚成立的王朝,秦始皇如此劳民伤财,显然伤到了大秦王朝的根基。根基一旦动摇,即使万丈高楼也会顷刻倒塌。

二是大搞工程建设。

一方面秦始皇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这座极度奢华的阿房宫。除了修建生前的寝宫,秦始皇还着手为自己修建死后的陵墓骊陵。骊陵是一座规模巨大的地下皇宫。据说,这项工程穿过了三道地下水流,里面存放了大量的金银宝石。为了防贼防盗,四周都以水银为河,布成天罗地网,让人插翅难进。据说,这项工程因为规模太过庞大,到秦始皇死时都还没有竣工。

另一方面秦始皇还焚书坑儒,坑杀了近千名儒生,彻底失去了民心。

对一个刚刚成立的王朝,秦始皇如此劳民伤财,显然伤到了大秦王朝的根基。根基一旦动摇,即使万丈高楼也会顷刻倒塌。而秦始皇在出巡途中病死后,胡亥接过的只是一个空壳的大秦王朝。而朝中大权又被指鹿为马的赵高把持,使得原本民不聊生的秦朝更是雪上加霜,也正是因为这样,大秦王朝在秦始皇死后三年就灭亡了也就足为奇了。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秦二世而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秦二世而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秦国对内压榨的范围从普通老百姓扩大到了基层官吏头上。压榨老百姓对于基层官吏来说无所谓,他们还能从中获得一些好处;但是压榨基层官吏头上,他们就不能容忍。根据秦汉史学者研究,史记里记载的秦二世时期征发的“闾左”,这个“左”其实是“佐”的通假字,所谓的“佐”其实就是秦朝基层官吏,

  • 秦始皇为什么会突然暴毙?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感谢邀请!秦始皇是中国历史的一个代表性人物。他十三岁继位为秦王,开启了他的帝王生涯。在之后的二十多年里,嬴政铲除、剪灭吕不韦,横扫六国,最终于公元前221年登基称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君临天下。那一年,秦始皇三十九岁。建立秦帝国之后,秦始皇的辉煌依旧在继续。对内他废除分封,开创郡县,以法治国

  • 秦始皇几岁驾崩?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50岁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主要巡游云梦、会稽等地,李斯、胡亥、赵高等随从,上卿蒙毅也在随行之列。蒙毅是蒙恬的亲弟弟,为皇帝的亲信,可是秦始皇在途中病重时,蒙毅被遣“还祷山川”。这似为赵高等的计谋所在。因蒙恬领兵30万随公子扶苏驻防上郡,从秦始皇的身边遣走蒙毅,也就是去掉了公子扶苏的耳目

  • 秦始皇为什么要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缪和吕不韦是两大党羽之一。缪和赵太后生有两个私生子,秦始皇早就忍无可忍了。尔后,缪又发动宫变想夺权。他的阴谋早就被秦始皇知道了,秦始皇立刻命令昌平君等派兵镇压,活捉了缪并处车裂极刑。谢谢邀答秦始皇之所以被后人贬为“暴君”,主要原因是秦国推崇的是法家思想,而后世修史的都是儒生大家。这两种思想本就是对立

  • 权倾一时的吕不韦是怎么死的?是被秦始皇杀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吕不韦,姜姓,卫国濮阳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①往来各地之间进行商品倒腾贸易,“往来贩贱卖贵”,积累起千金的家产,成为阳翟的大商人。②扶植在赵国为质子的秦异人进入秦国政治核心,并继位为秦庄襄王,拜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门下有食客3000人;庄襄王去世后,扶持年幼的

  • 秦始皇是否知道赵姬和的事情?如果知道,为什么能容忍那么长时间?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吕不韦、赵姬、之间的三角关系,自古便为人所称奇,谈到秦始皇时,总是不免言及此事。这时,另一个疑惑便随之而出,为何秦始皇能容忍他们的事情呢?是秦始皇不知道?还是另有隐情呢?这件事说来话长,故事的开始发生于赵国邯郸,当时秦国与赵国之间刚刚发生长平之战不久。童年公元前259年,嬴政出生在了赵国的都城邯郸。

  • 秦始皇最后为何要逼死自己的"仲父"吕不韦?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人类史上最强风险投资家,非吕不韦莫属!一般人投的是钱,赚的也是钱。吕不韦则不一样,他投的是身家性命,赚的是封侯拜相,这是段位和格局之间的差异,不可同日而语,巴菲特也得靠边站!简单复盘一下吕不韦的投资策略和投资思路,看他是怎样将一副烂牌打出王炸的感觉。有人肯定不服,宠妃华阳夫人,王

  • 秦始皇嬴政为何将五马分尸?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老老实实地做一个“魏丑夫”,他的人生也许就完全不一样了。一、[làoǎi]与赵姬遇见你是我的缘历史有时很奇怪,总是能记住一些与众不同的人,比如一些皇帝的男闺蜜,皇太后身边的玩伴之类的,像这样一位特别的宦官,秦始皇母亲赵姬的首席男闺蜜,就更是吸引人的眼球了,大概原因是因为他足够神秘吧。当年,大商人

  • 为什么嬴政仇视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谢谢悟空邀请。秦始皇身上有一个最大谜团就是,谁是他的皇后,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华夏第一皇后,千古一帝是秦始皇,千古一后就应该是秦始皇的妻子。可惜。我们在历史上没有看见关于她的任何记载,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后宫状况不明的皇帝。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最大的遗憾,而之所有如此就是因为秦始皇对女子的仇恨,。

  • 秦始皇善待功臣,为何独独逼死有恩于其父子的吕不韦?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太聪明的人,大约结局都不怎么好。战国末年的吕不韦,头衔一大堆,政治家、思想家,秦国丞相。他从一个不知名的商人,到权倾天下的仲父,那智慧绝对不是纸糊的!然而,吕不韦最后却被秦始皇逼迫饮鸩自尽。为什么呢?吕不韦可是有大恩于秦始皇父子呢?我是三少,为你答疑。吕不韦和秦始皇父子的故事要知道吕不韦对秦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