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姜姓,卫国濮阳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
①往来各地之间进行商品倒腾贸易,“往来贩贱卖贵”,积累起千金的家产,成为阳翟的大商人。
②扶植在赵国为质子的秦异人进入秦国政治核心,并继位为秦庄襄王,拜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门下有食客3000人;庄襄王去世后,扶持年幼的太子政即位为王,拜吕不韦为相邦,号称“仲父”,权倾一时。
③集结门人食客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吕览》),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史称“杂家”。
吕不韦的死亡根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吕不韦是受到集团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离开咸阳权利中心迁居封地河南;随后秦王政命让其举家迁蜀地,饮鸩自尽。
潜夫认为:吕不韦的死是不是秦王政派人所为,太史公那个时期也没确切的证据,我们就更加无从考证,除非有新出土文物佐证。但是吕不韦的死绝对与秦王政有关系,这是毋庸置疑的。
吕不韦是商人出身,深明白高回报就有高风险,投资秦国政治就是一次赌身家,事实证明他押对了;然而后期他为了牢牢抓住到手的权利,已经严重触及到秦王政这位雄主的利益,那么他的落幕也就不远了。
精明的商人与成功的政客有时也会干一些不成熟的、作茧自缚的事情。把献给赵姬就是吕不韦用小聪明干的大蠢事,事实证明用下半身想出来的点子到任何时候也不牢靠,最后被逼谋反也就牵连到吕不韦。
不知道哪位名人的名言,“世界上两种东西最脏,但男人都喜欢搞。”吕不韦就对这两种东西痴之入迷,最后也就栽在这两样东西上了。秦王政能够平定谋反,并将吕不韦成功削去相权;吕不韦就应该明白此刻处境,要做到明哲保身。
然而这位回到封地成功人士并没有能够让秦王政忘记自己的存在;到河南封地屁股没有坐热就接到秦王政的诏书,本以为是邀请自己重回咸阳主政的消息,结果是在迁蜀地的命令。这时吕不韦才明白自己的存在已经不能让秦王政放心了,也就自我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