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陵墓之谜:秦始皇棺椁什么样

秦始皇陵墓之谜:秦始皇棺椁什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383 更新时间:2024/2/14 18:01:19

谜团六:秦始皇使用铜棺还是木椁?秦始皇使用什么样的棺椁?《史记》、《汉书》均未明确记载。司马迁只留下一句下铜而致椁的含糊记录。于是有学者据此得出秦始皇使用的是铜棺。但从文献记载而言,秦始皇未必使用的是铜棺。《史记》、《汉书》明文记载:冶铜锢其内,漆涂其外。披以珠玉,饰以翡翠,棺椁之丽,不可胜原。这里漆涂其外、饰以翡翠的棺椁恐怕只能是木质的了。如果是铜棺或石棺肯定用不着土漆涂其外,而只有木棺才可能使用土漆。从先秦及西汉的棺椁制度考察,使用黄肠题凑的大型木椁是当时天子的特权。自命功劳大过三皇五帝的秦始皇不可能放弃黄肠题凑的木椁而改用其它棺椁。

如何解释秦始皇陵墓之谜?

秦始皇陵墓位于西安市临潼县城东,背靠山,面临渭水。据《史记》记载:秦始皇13岁即位(公元前247年)就开始建造自己的陵园,直到死时(公元前210年)建成,历时37年。为造秦陵,当时征发了所谓的“罪人”有72万之多。秦始皇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经勘察,面积达57平方千米,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2。5千米,外城周长6千米,呈南北长方形。秦陵的布局,东侧1500米处是大型兵马俑坑,西侧是车马陪葬坑及大批刑徒墓地,西北角有面积相当大的秦代石料加工场,南面还有一道长达1500米防止洪水冲毁陵墓的人工堤渠。据《史记》记载,陵墓内挖地极深,用铜液浇灌加固,上面放置棺椁;墓中建有宫殿及文武百官的位次,还有大量的珠宝玉器等;为防盗墓,里面设有弩机暗器,地底下又灌注水银,造型似江河、大海,以机转动川流不息;又用鱼油膏做成蜡烛,点燃长明,久不熄灭。秦始皇陵墓至今还未完全发掘。科学家利用高科技手段对秦始皇陵墓进行了多次探测,也由此引出了一系列谜团:秦始皇陵墓的封土取自何处?史料中记载的“旁行三百丈”究竟是什么意思?秦陵司马道究竟是南北走向还是东西走向?是谁点燃了秦宫火?秦始皇陵封土堆呈覆斗形,高76米,长和宽各约350米,如此大规模的封土堆在国内堪称之最。体积如此庞大的封土取于何处,历来人们说法不一。在临潼地区长期流传着一种说法,认为封土堆的土是从咸阳运来的,因经过烧炒,所以秦陵上寸草不生。关于秦始皇陵的封土来源,史书中也多有记载。《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说,“复土骊山”。《正义》注释道:“谓出土为陵,即成,还复其土,故言复土”。意思是说把原来从墓穴中挖出来的土,再回填到墓上去。《水经渭水注》记载:“始皇造陵取土,其地深,水积成池,谓之鱼池。池在秦始皇陵东北五里,周围四里。”今天在秦始皇陵封土东北2。5千米的鱼池村与吴西村之间,确实有这处地势低洼、形状不规则的大水池,有人曾估算鱼池总面积达百万平方米。于是郦道元“取土于鱼池”的说法也得到了不少考古专家的认可。究竟秦始皇陵的封土取自何处,还要通过大量的勘测、体积还原计算和对比才能最后定论。《汉旧仪》一书中有一段关于修建秦陵地宫的介绍: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报告,称其带了72万人修筑骊山陵墓,已经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样。秦始皇听后,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旁行三百丈”一说让秦陵地宫的位置更是显得扑朔迷离。近些年来,科技人员运用遥感和物探的方法对秦始皇陵进行了多次探测,证实了地宫就在封土堆下,距离地平面35米深,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主体和墓室均呈矩形。秦始皇陵的地宫虽然被定位,但史料记载“旁行三百丈”究竟何意?有专家认为:“旁行三百丈”是地宫初挖点比原来计划向北移了700米。因为在封土堆南约700米处出现了重力异常的现象,按地质理论说明该异常区与周围土质存有差异。所以有人推断,秦始皇陵地宫最初挖掘点可能位于这个异常区,因土中含有大量砾石,修陵人无法挖掘,只好向北移到了目前封土堆的位置。也有专家认为:秦始皇陵封土堆南部紧挨骊山,由于山间冲积扇的原因,山下的地层中分布着厚层的砾石,修陵人从地宫向南挖巡游通道时,遇到了大砾石,最后不得不顺着砾石层改向挖掘,即所谓的“旁行三百丈”。古时候,帝王在世时专用的道路叫“御道”,而死后特意为其专修的道路就叫“神道”,也叫司马道。司马道一般也是帝王陵墓的中轴线,具有重要的考古意义。可是秦始皇陵司马道究竟是南北走向还是东西走向,考古学家和地质专家说法不一。袁仲一、王学理等众多秦陵考古专家都一致认为,秦陵的司马道为东西走向,即陵园面向东。但也有专家认为“陵园南高北低,背依山,俯视渭河,南北高差达85米,陵园面向北是再合适不过了。同时,其他国君大多将封土堆安置在回字形陵园的中部,而秦始皇陵的封土堆却位于内城南半部,从对称角度讲,司马道东西走向说不通”。司马道为南北走向的观点最早是由地质学家孙嘉春先生提出来的,并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另外,火烧秦陵仅仅是一种燎祭方式还是项羽所为?这一历史悬疑至今也没有结论。项羽是否火烧秦陵?在对秦始皇陵的发掘过程中,考古专家发现了陵区有大面积的火烧土分布,同样考古专家在对秦陵陪葬坑的挖掘中也发现了大量火烧土和残余焦木。有人认为这正验证了历史上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记载。但也有人提出,如果是项羽火烧了秦陵,那么陪葬坑里的珍宝为什么没有被运走?珍禽异兽坑虽然遭到了火烧,但坑内却完好保存着精美的铜鹤、铜、铜鸭子等,这让人不可思议。于是有专家认为“火烧陵墓很可能是当时的一种祭祀方式,即所谓的燎祭”。关于秦始皇陵众多谜团的种种说法,只是人们根据已有材料的推断。我们期待着秦始皇陵墓的进一步考古发掘,也期待着考古专家们早日为我们揭这些谜团。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秦始皇身世之谜是谁制造出来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说赵姬是吕不韦的一个能歌善舞的美妾,最令人诧异的是,与吕不韦相处已怀有身孕;其次,子楚垂涎赵姬,在酒酣耳热的饭桌上,描写得他见到赵姬无法把持自己,竟然开口向吕不韦讨要;第三,似乎更合乎人情,吕不韦先怒后愿,想想自己为子楚把家里的家财都全部拿出,如今何必在乎一个女人,所以答应了子楚秦始皇嬴政是中

  • 秦始皇陵墓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谁不想看看?秦始皇的陵墓很大要大规模发掘还有像一楼一样国家技术不行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都城的皇城和宫城。陵冢位于内城南部,呈覆斗形,现高51

  • 秦始皇身世之谜,秦始皇与吕不韦的关系是?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君臣。。。。。。。。。。。。。。。。。。。。。。。。。。。。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原是吕不韦的姬妾,吕不韦出于政治目的将已怀孕的赵姬献给异人(即秦庄襄王),后来赵姬至大期生子名政;又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

  • 从人质到秦王,再到始皇帝,秦始皇是如何成长为一代帝王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嬴政如何从人质成长为一代雄才伟略的帝王?这是我一直很好奇并试图探究的一个问题。《史记》关于秦始皇嬴政年少时候的记载寥寥,有些地方还存在冲突,比如嬴政的出生在《秦始皇本纪》与《吕不韦列传》的记载就不一样,导致后人非议种种。《史记》记载嬴政于秦昭王四十八年在赵国邯郸出生。九岁继位为秦国国君,二十二岁亲政

  • 秦始皇嬴政在你心中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就我个人而言,始皇帝绝对算得上是千古一帝,功大于过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做了很多的事。一、确立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皇帝是全国至高无上的统治者,掌握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至高无上的大权。皇帝以下,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和廷尉等官。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国家大政,是最高的文官;太尉掌管全国的军事,

  • 为何说秦始皇嬴政是中华帝国的始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以前是没有人称皇帝的,上古时期称皇或者帝,比如三皇五帝,三皇伏羲氏,神农氏,有巢氏等,五帝是黄帝,炎帝,尧舜禹,当然三皇五帝的说法不一,但是都是单字称呼的!到了夏启,建立夏朝,开始称王,商纣王,周文王,周武王等等都是称王的,周朝实行分封,王下面又有诸侯,还有公侯伯子男的爵位制度。诸侯国是不能称

  • 博浪沙刺秦的始末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博浪沙刺秦的时代背景秦始皇雄图霸业,灭六国而一统天下,建立了自华夏有史以来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王朝。受到后世人们对高度赞扬。但对于当时其他六国人民来说,秦始皇无疑就是一个恶魔,时常萦绕在他们甜美的梦乡里,挥之不去,赶之不走。终于,迫于强秦的无限制威胁,燕国太子丹决定实施斩首行动,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刺杀

  • 秦始黄陵的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陵东侧约三里处出土的兵马俑,如同真人真马一样大小,威武雄壮,栩栩如生。这些数以千计的陶人陶马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据说秦始皇二十二岁统一中国后,就下令大规模地为他修建陵墓。因骊山风光秀丽,加上山阳产玉,山阴多金,金玉双全,正符合他的迷信思想,所以他把墓地选在骊山北麓。他不仅从全国调来七十多万“刑

  • 嬴政那么残暴,为何不用活人陪葬而用兵马俑?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兵马俑也就是陶俑,这玩意儿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70年代发掘的裴李岗文化就出土了大量的陶俑,原始社会的陶俑主要用作图腾崇拜、后世纪念,也有用作娱乐玩赏的人俑、动物俑,后来演变为下葬的冥器,战国时期已成为人殉的替代品逐渐流行,特别是秦始皇,大批量使用陶俑随葬,使得人殉逐渐没落。图为安阳

  • 是谁最先发现了兵马俑?发现过程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以前好像看了一部电视好像说是皇帝最信任的大将军!视他如左膀右臂!谁知他和皇上的妃子私通!皇上发现后一气之下将他活人做成俑烧制成兵马俑,叫他生生世世不得离开皇帝半步!这就是为什么这俑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