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人在有度量衡之前,是以什么为计量单位的?

古代人在有度量衡之前,是以什么为计量单位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763 更新时间:2024/1/19 17:13:29

我由于工作性质,时刻都离不开计量衡的运用,对于这方面的认识了解就更多一些。比如根据行业规定,计量单位必须使用国际通用单位,如重量单位用千克,长度单位用米或千米、压力用兆帕等等,这已经成为自己的工作习惯。要想回答好这个提问,我想从一个汉字“数”来开始。在四千多年前的甲骨中的“数”字,写法与现在有很大的不同:左边形如一根绳上打了许多结,上下有被栓在主绳上的细绳,而右边是一只右手,这表示古人是用结绳来计数的。《易经》中就有“结绳而治”的记载。

其实,在这之前,古人还有几种计数方式。比如手指计数,这应该是人类最早的计算方式,在人类从猿人转化的过程中,手指成为人类首先选择和使用的计算工具,就是现在,刚学会识数的小孩子,也还用指头来数数。另外,还有两种计量方式与方法更有用。一种是用石子计数,对比手指计数的最大好处是拓宽了数字的计量范围,易于识别、清晰明确、简单便利。但石子计数也有局限之处,其受制于一定的计量规模和客观环境。

还有一种是契刻计数。就是用石头、刀子等利器在树皮、兽皮、骨片、木片或竹片上刻痕,逐渐形成数的概念和记数符号,以此来表示数目的多少,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以物品缺口或孔洞的数目来反映客观经济活动的数量关系,比如山顶洞人就利用禽类腿骨钻孔以计量数字;另一种是以物品的抽象符号来反映客观经济活动的数量关系,比如半坡人就利用陶器刻制的符号来计量数字。人类使用契刻计数,一方面可以对自己拥有的物品进行清点和度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订立契约关系时,对数目进行必要的对质(审核和校对)。契刻计数较之结绳计数,在计算工具上是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的,因为契刻计数不但涉及了物品的本身数量关系,而且形成了物品数字的对比点校功能,使最容易引起人类争端的数目差异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解决。

这种状况,直到4000多年前的氏族社会末期。据古书记载,黄帝创立了度、量、衡、里、数五个量。舜出巡协调各部落氏族的日月和四时季节,统一音律和度量衡。夏禹以自己的身长、体重作为长度和重量的标准。据《夏书五字歌》《管子权》《管子七法篇》等古书记载,夏代已经有了度量衡器具。商、周均建有度量衡制度。公元前221年,秦赢政统一中国后,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同时制发了成套的权衡和容器标准器,秦朝统一的度量衡制沿用了2000多年,形成了中国古代计量单位制独特的体系。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统一六国用了多长时间?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间灭掉六国,建立秦朝。所以秦始皇统一六国是在公元前2世纪。秦灭六国之战又称为秦灭六国、秦朝统一之战、秦朝统一六国、秦朝统一中国、统一六国,指中国战国末期七大诸侯国之一的秦国进行消灭山东六国、完成中国统一的战争。前238年秦王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集团,开始

  • 《史记》、《资治通鉴》、《吕氏春秋》均记载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你怎么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先说一个,《吕氏春秋》怎么可能记录秦始皇帝是吕不韦的儿子?这是绝对没有的事。《吕氏春秋》是秦相邦吕不韦的门客编纂。全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万字,内容庞杂,主体思想基本上以黄老之术为宗,并取各家之长而弃其短,以成一家之言,书成之后吕不韦也颇为满意: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

  •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彗星屡现,是历史巧合还是单纯的自然现象?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邀请。对于《秦始皇本纪》中提到的彗星屡次出现的情形,虽然在这几次天文现象发生的时候,秦国失去了大将蒙骜和夏太后,但我认为这只是巧合。从《春秋》开始,史书上都会记载所有的天文现象,以及不寻常的自然灾害。鲁桓公三年,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初一,发生日食,太阳完全被遮掩了);鲁庄公七年,夏四月

  • 秦始皇的姓与氏是什么?如何评价秦始皇?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秦朝,我们现在都能想起一堆的有关于秦朝的故事:指鹿为马、二世而亡、焚书坑儒、秦始皇、大一统等等。而说起秦始皇,那么关于他的事情一箩筐,即使茶余饭后提起也能争论个不休。譬如他的功劳、罪过、生父、姓啥等等。当然,这一些都是过去了,不可避免地称为历史,我们现在纠结,本来没设么作用,但是,由于一些常识性

  • 《史记》中关于秦始皇生父的记载出现了自相矛盾,其父亲究竟是吕不韦还是秦异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谢悟空!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於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

  • 民间故事里的孟姜女,是被谁害死的?是皇上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孟姜女是个传说,有很多版本。最早可追溯到《左传》。后世经过不断加工演变,情节更丰富,故事更动人导致流传度很广。最著名的应该就是孟姜女哭倒长城的版本了。相传孟姜女与夫范喜良成婚不久,丈夫便被抓走服役。多年没回家,孟姜女思念心切便去寻找。一路找到了长城边上,总算有人认识丈夫范喜良,结果却告知其丈夫已累死

  • 根据某些书上的说法,“孟姜女”比秦始皇年长300多岁,是怎么和秦始皇的长城有了联系呢?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这本来就是一个传说,孟姜女和秦始皇八竿子打不着。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原形来源于《左传》,书中记载了从公元前722年到会元前468年之间的历史事件。而秦始皇出生于公元前259年,所以,孟姜女大秦始皇300多岁也是有可能的。唐末有一首《杞梁妻》,诗中说杞梁妻为秦国人,她去长城哭吊筑长城而死的仗夫,“一号城

  • 孟姜女哭长城简写?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在秦朝的时候,有一个小姑娘叫孟姜女,刚好秦始皇到处抓人修长城,一个叫万喜良的人吓得往家跑,为了不被抓,藏到了瓜架子下面。孟姜女一看他是一个白面书生,便把他藏入家中,并在一个吉日就拜堂成亲了,他俩成亲不到三日,万喜良就被抓走了。孟姜女成天哭、成天盼,盼不到人,就

  • 被称为困龙之地的邢台沙丘,为何让秦始皇之后的帝王绕道而行?有什么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在今天的河北省南部,有一个广宗县,广宗县境内有一个叫大平台的村,单看这个村的名字,大家肯定会联想到这个村要么是整体建在一个大平台上,要么这个村里一定有一个大平台。实际上各位想的没错,这个村子之所以叫“大平台存”正是因为这里有一个大平台,这个大平台的名字叫“沙丘”,根据《广宗县志》的记载可知,广宗全境

  • 邢台历史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古邢台,经沧桑。有历史,真辉煌。先商源,祖乙都,邢侯国,载史书。傍青山,邻太行。依碧水,滨滏阳。自上古,石器期,万年前,有人居。古百泉,曾发现,兽化石,是史据。唐尧年,水滔天,尧观水,登尧山。虞舜代,鲧治水,堵洪水,建大堤。自清河,至临西,数十里,留遗迹。鲧失败,大禹继,搞疏导,开河渠。邢洪水,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