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于秦始皇的陵墓在哪里,有哪些传说!

关于秦始皇的陵墓在哪里,有哪些传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107 更新时间:2024/1/16 19:50:19

如果揭开秦始皇陵厚重的封土,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将是什么?充满玄机的地宫中,会有哪些帝国宝藏?九座分布在渭河北岸咸阳原上的西汉帝陵,是按什么规则排列?以石刻精品“昭陵六骏”而名闻天下的唐太宗李世民陵墓的地面建筑早已荡然无存,其原本壮观恢宏的陵园建筑能否复原?每当荟萃时代精华、隐藏着无数秘密的帝陵有些许发现时,都会即刻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因为是周秦汉唐的故地,陕西的帝王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纵深透视、剖析其内外构造及其布局的绝佳场所。根据富有经验的考古专家的严密考证推敲,凭借最新影像复原技术,那些被深度掩埋的隐秘、被遗忘的帝王梦想,以及已飘零散落的盛世景观,纷纷呈现在我们眼前在秦化的潜层中,蕴藏着一种持续不断的创新机制,以变革求发展的传统文化刺激了统一后秦始皇业已膨胀的万世帝国梦想。为寻求制度上的保证,秦始皇将分工明确的王朝体系以陪葬坑的形式复制在地下与其灵魂相伴。近几年秦始皇陵的最新考古成果,正一步步剥离出陵墓中的帝国现实和理想。

地宫是陵园内外诸多工程建设中最重要、最宏伟也是最复杂的项目,它是帝国皇帝豪华壮丽的灵魂居住场所,也是目前所知古代陵墓建筑之最。最新的物探成果显示,地宫位于封土堆中部的下方,东西长约170米,南北宽145米。墓室位于地宫中央,东西长约80米、南北宽约50米,主体尚未完全坍塌;地宫深30米左右,墓室内空间高度15米左右;地宫中存放有大量的水银;墓室中可能存有金属制品。地宫内结构复杂,使用了大量的石质建材来构筑。

地宫中使用水银不是秦始皇的首创。春秋战国时期,高级贵族墓葬中放置水银的现象并不鲜见,但在地宫中用水银来表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设计,却是惟秦始皇陵所独有,燕雀和鸿鹄之间的差异昭然若揭。地宫中以水银表示帝国的疆域版图,使得秦始皇的个人形象在我们心中立即变得高大起来,他的兴奋点已远远超越了满足财富和权势的低级欲望,他殚精竭虑勤奋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帝国的明天。

规划中的秦始皇陵封土高115米,虽然受秦末战争的影响,封土没有堆筑到设计中的高度,但也高达50余米,在中国古代封土墓葬中极为罕见,其象征意义无疑会使帝国皇帝的威势声名远播。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在秦陵封土堆下的发现。墓圹周围有一组高出地表30米左右、体量巨大的台阶式墙状夯土台。东西夯土台的中间部位各留有一处缺口,与墓道重合。夯土台阶外侧各层台阶或墙状夯土台顶面上铺设有木构瓦面建筑,后来又被全部覆盖在封土之下。

封土之下台阶式建筑是做什么用的?难道它就是供皇帝灵魂出游登高望远的“中成观游”?

首都咸阳的布局形式与始皇陵园相去甚远

秦陵豪华的地宫和高大的封土被两重南北长大于东西宽的垣墙围护。这种长方形陵园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关注的意义,它只是利用了骊山北麓的地形而已。倒是内外垣墙相互套合的形式值得我们注意。

秦始皇陵之前的秦国陵园一直流行以环绕陵墓的环壕来标志墓园,没有修建高出地面的墙垣建筑的传统。战国时,秦国与东方各国的交往日趋频繁,河北中山王陵和河南魏王陵中出现的两重墙垣式的陵园建制,可能对秦陵的修建产生了一些影响。秦始皇陵园采用的便是双重垣墙,只不过尺度要远远大于东方国家。

除了在陵园内分布着各种形式的宫廷建筑外,陵园内外城垣上分别建造着恢宏的门阙。内外城东、西门规模相当;内外城南门的结构大同小异,但至今在外城北垣的中部没有发现门址,这或许暗示着秦始皇陵园不是以北为主方向的。

考古发现的帝国首都咸阳城虽然总体布局还不是十分周详,但宫城和城区的布局形式却与陵园相去甚远。宫城坐落在高高的咸阳原上,它独立成区,俯瞰着脚下达官贵人和黎民百姓居住生活的城市。倘若将考古发现的咸阳布局和陵园作对应分析,多数内容是无法契合的。陵园的布局无疑有咸阳城的影子,但是,这里更多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皇帝灵魂的家园,是秦始皇心目中的帝都规划图。

帝国的政权机构以陪葬坑形式出现在始皇的陵园中

秦陵的建设分统一前(公元前246-前221年)与统一后(公元前221前208年)两个时期。统一前,秦始皇陵虽然在持续不断地建设着,但国力和王室的注意力并不在此,由是造成了陵园建造进展不大的局面。统一前,十几岁的秦王在陵园设计中所能起到的作用毕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而统一后,秦始皇个人在陵园设计中的绝对主导作用又是没人能够企及的。

现在所能看到的陵园内外的考古现象,多数是统一后征调全国的力量所为。此时,经历了从秦王即位到统一全国改称秦始皇的划时代变革,秦国社会发生了恍如隔世的变化,陵园的最初设计理念和统一后继续建造希望表达的内容之间,也有重大的改变。

秦陵的外藏系统由地宫之内各层台阶上的陪葬坑、地宫外封土下的陪葬坑、内外城之间的陪葬坑、外城之外的陪葬坑四个层次构成。以陪葬坑的形式构成秦始皇陵园的外藏系统是秦人的首创。先秦时期的外藏仅仅以车马坑或车马器为其主要内容,加上玄宫中的礼乐重器、生活用具,反映的埋葬观念不过是形而下之的贪婪占有;而到了秦始皇陵园,形式上看似与之没有质的区别的陪葬坑,反映的埋葬观念却有了质的、形而上的创新。秦始皇对他一手创设的皇权之下的中央集权官僚政体充满自信,他明白忠实于帝国及帝国皇帝的各级官僚和他们所统属的机构,不仅是帝国万世基业的保证,也是维系皇帝死后能继续拥有至高权利的条件。

秦帝国时期中央政府最重要的中枢是三公九卿,它所代表的“百官”权利来自皇帝,在皇帝生前为帝国鞠躬尽瘁,贡献着忠诚;在皇帝死后,它们仍然一如既往地为帝国皇帝尽忠。陵园内城西南角的一个陪葬坑中出土了8个文官俑,从伴出的青铜钺及俑身佩挂的刮削竹木简的陶削,可推测这是三公九卿中主管监狱和司法的“廷尉”。帝国的政权机构以陪葬坑形式出现在始皇的陵园中,这是秦帝国辉煌时期帝国心态、帝国形态、科技文化现时态的集中再现。

从秦始皇陵地宫、封土、建筑、城垣、陪葬坑等,均可看到无所不在的皇帝观念,其设计理念体现了秦始皇个人对皇权之下中央集权体制的自信与骄傲,其最重要之处便是超越皇帝个人生活欲望之上的帝国理念的展现。而这种将自身命运与帝国统治融为一体的生死观也仅见于秦和西汉皇帝的陵墓。秦皇汉武,那是古老的中国最生机勃勃的年代,野心与智慧,激情与原则,创造与规划,长生与不死,都在帝王的掌控之中。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秦武王因举“龙文赤鼎”而死,被称为历史上死亡最奇葩的皇帝,你知道这背后的故事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谢邀!秦武王因举“龙文赤鼎”而死,被称为历史上死亡最奇葩的皇帝,你知道这背后的故事吗?关注小姐姐给您讲述不一样的历史。这里更正一下哈,秦武王不是题主说的“皇帝”,秦始皇时才开始称皇帝。说起来,古代君主是最危险的职业,他们日夜操劳忙于政务,因疾病缠身而归天的也再正常不过了,但除了这种正常的生老病死外,

  • 小人书是儿时抹不去的记忆,是回忆童年的一扇远窗。你还记得儿时的那些小人书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小人书就是连环画,我小时候看过《西游记》三打白骨精,《哪咤闹海》,《黄继光》《董存瑞》《上甘岭战役》《南征北战》《宝莲灯》《红灯记》《小兵张嘎》《智取威虎山》等等很优秀的小人书,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对传统文化有兴趣的朋友经常会听到中华历史5000年的说法,并因为中华民族拥有悠远的历史而产生一种自豪

  • 传说中的“秦三世”子婴究竟是谁?他是秦始皇的弟弟、儿子还是孙子?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秦三世”子婴的人生并不出彩,却有点无奈。秦二世三年(前207年)九月,大权在握的丞相赵高杀死秦二世,立子婴为秦王。子婴也就成了继秦始皇嬴政、秦二世胡亥之后的秦朝第三位皇帝,也是秦朝的最后一位皇帝,秦三世。上位五天后,子婴运用计谋诛杀了赵高。一个月后,刘邦带兵入关,子婴投降,秦朝灭亡。从登基开始算起

  • 理工科博士朱学渊写的历史著作《秦始皇是说蒙古话的女真人》引发热议。这种跨界研究的成果靠谱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怎么说呢。这个朱先生的水平,显然是不高的,甚至可以说有些胡说八道。秦始皇是说蒙古话的女真人首先,蒙古语诞生在公元10世纪,而秦始皇是什么时代的人?他是公元前的人!秦始皇和蒙古语有什么关系?其次,女真民族形成在什么年代?女真形成是在辽代,也就是公元11世纪。在之前,压根就没有女真的

  • 秦始皇的一生中,为何没有立后?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一个常识。那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后又是谁呢?你绝对不会想到的是历史上第一个皇后居然是吕雉。按理说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那么第一个皇后也应该是他的妻子,为何第一个皇后会是汉朝的吕雉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很简单,因为秦始皇一生当中从未立过皇后,秦二世胡亥也因为

  • 最早连环画出自何处,共几幅?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连环画是以多幅画表现故事情节的绘画。它通常采用文图结合的形式,有的也只以绘画形式出现。目前认为世界上早期连环画要追溯到公元前15世纪,如埃及的《名王功迹》(雕塑),《死者之书》(绘画)等。公元前1一7世纪印度阿旃陀石窟表现佛的生平事迹壁画和公元前后罗马表现帝王业迹的石雕和壁画也都可以说是连环画的早期

  • 曾是西部小国的秦能统一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豹眼一向认为成功者的道路基本是相似的,有想法的带头大哥,完美的团队,正确的方向,具体可行的战略规划,严格的纪律等等,几乎不犯致命的错误,发现问题迅速调整,取得阶段性成绩及时总结。只有失败者,才有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的原因。作为西部小国的秦国,能够一统天下,具备了成功者几乎所有的条件,那根本的原因在哪里

  • 秦王嬴政为什么能够用短短十年统一六国?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嬴政(前259年1月27日~前210年),又称赵政、祖龙。他是第一次完成中国统一大业的杰出政治家,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嬴政是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后来秦赵交战时逃回秦国。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嬴政13岁时即王位;始皇帝九年(前238年),二十二岁的秦王政冠冕亲政

  • 秦始皇父亲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身世有太多的难以的迷团,,最令人难以信服的是他的亲生父亲是谁?至今学术界仍有分岐,主要就是围绕吕不韦和秦国王子楚之间展开的争论。有人认为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也有人认为他是秦王室血脉,也就是子楚之子。最早提出秦始皇嬴政是吕不韦儿子这一观点的是司马迁,因为在他著《史记》之前从来没有过这方面的说法

  •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做了哪些大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据我所了解的,“奋六世之余烈”,秦始皇终于统一了中国,完成了大秦的统一梦!!!建立封建中央集权,使得国家政治统一;后来又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使得各国家的经济交流变得可能,巩固了统一的基础;再后来令蒙恬北拒匈奴,使匈奴“牧民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抱怨”,再建造万里长城,保证了中原的远离匈奴的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