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的一生中,为何没有立后?

秦始皇的一生中,为何没有立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799 更新时间:2024/1/8 16:41:34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一个常识。那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后又是谁呢?你绝对不会想到的是历史上第一个皇后居然是吕雉。按理说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那么第一个皇后也应该是他的妻子,为何第一个皇后会是汉朝的吕雉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很简单,因为秦始皇一生当中从未立过皇后,秦二世胡亥也因为在位时间短而没有立后。所以这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后的头衔就落到了吕雉的头上。那么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开创了多个政治制度的秦始皇,为何单单将皇后给遗忘了呢?

其实早在秦孝公时期,秦国对于立后和立太子的问题就已经开始制度化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关于皇后的制度已经早有雏形。所以秦始皇之所以不立皇后,更多地还是他个人的主观原因:

第一点,秦始皇受到母亲的影响,而仇视女人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原本只是吕不韦府中的一个歌女(曾经受到吕不韦的宠幸),后来因为吕不韦为讨好秦公子嬴异人(秦始皇的父亲),而将赵姬送给异人。从吕不韦的宠妾,到嬴异人的妃子,游走于两个男生之间的赵姬,对于性有了别样的痴迷,史载:“始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后来赵姬更是对长信侯产生了浓厚的感情,还为生下了两个儿子。最后更是不惜为了她跟的爱情结晶,而助发动政变,企图杀害自己的亲生儿子嬴

赵姬这一失检的行为令秦始皇恼羞愤怒,无地自容。让他心理压抑,从此性格变得极为复杂:内向、多疑、妄想、专制、暴虐、冷酷无情,把他变成了一个失去理性的暴君,最后彻底暴发,杀了两个私生子弟弟,将其母赶出咸阳,并迁怒于吕不韦,罢免其相国之职,后来又下诏命吕不韦“速徙蜀中,不得逗留”,结果吕不韦害怕被诛而服毒自杀。

因为母亲带来的心理上的阴影一直伴随着秦始皇的一生,从此他对于母亲只有怨愤没有了爱,再后来发展成了对所有女人的仇视,造成他在婚姻上的偏执。即便是他的后宫里充斥着六国的佳丽,但他只是把她们当作发泄对女人仇视的对象,一个满足生理需要的工具。所以说,由母亲的行为而形成的心理伤害和心理扭曲,是秦始皇一直不立皇后的重要因素。

第二点,秦始皇为求长生而延迟立皇后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便开始了对长生不老药的追求。他曾四次巡视六国故地,其中三次都会见了徐福等方士以求长生不老之药,还派徐福率领三千名童男童女赴东海神山求药。徐入海数年,哪里找得到仙药,又耗费巨大,他怕秦始皇发怒,于是谎称可得仙药,但是海上常有巨鲛出没,无法靠近,请派神箭手用连弩射杀巨鲛。秦始皇便令人捕杀巨鱼,还亲自到海边观测大鱼出没,甚至想自己入海尝试求仙。这种对长生不老梦想的浓厚兴趣和孜孜追求,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对其他事情的兴趣,结果之一便是导致了立后这一大事被置之脑后。

第三点,秦始皇的日常工作非常繁重但凡明君都不会沉迷于女色,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自然不是一个昏君,对于政务他比后世任何一个皇帝都尽职。白天审理案子,晚上批阅公文,而且给自己定下了工作量:每天必须批完一石公文才能休息。当时的一石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六十斤。每天批阅这么一大堆竹简,工作量着实不小。每天繁重的工作让他不愿立后,这样就可以不用去处理后宫的勾心斗角。

第四点,秦始皇认为世俗女子都不配为自己的皇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自命不凡,自认功德超过了古代的圣贤三皇五帝,为此称呼自己为“始皇帝”。这么一个骄傲的人对于皇后的要求自然也就非常高了,高到连自己也说不清楚,于是左看右看,后宫佳丽中竟没有一个人能符合他的标准。而且他对这些来自后六国的后宫佳丽都非常鄙视,痛恨她们抛弃亡国之辱而媚悦新主的行径。

相反对于那些守贞重节的女子却倍加赞赏。据说有一个寡妇名清,她数年如一日遵守妇节,秦始皇曾赐令她“旁座”,与自己平起平坐,而秦时就连当朝丞相在皇帝面前也只能站着,少有赐座之事。秦始皇还为这名寡妇修筑了一座“怀清台”,以彰扬其事迹。可惜寡妇清毕竟之前已经嫁过人了,不然说不定她就有可能成为秦始皇的皇后,毕竟她可是秦始皇心目中的白月光。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最早连环画出自何处,共几幅?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连环画是以多幅画表现故事情节的绘画。它通常采用文图结合的形式,有的也只以绘画形式出现。目前认为世界上早期连环画要追溯到公元前15世纪,如埃及的《名王功迹》(雕塑),《死者之书》(绘画)等。公元前1一7世纪印度阿旃陀石窟表现佛的生平事迹壁画和公元前后罗马表现帝王业迹的石雕和壁画也都可以说是连环画的早期

  • 曾是西部小国的秦能统一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豹眼一向认为成功者的道路基本是相似的,有想法的带头大哥,完美的团队,正确的方向,具体可行的战略规划,严格的纪律等等,几乎不犯致命的错误,发现问题迅速调整,取得阶段性成绩及时总结。只有失败者,才有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的原因。作为西部小国的秦国,能够一统天下,具备了成功者几乎所有的条件,那根本的原因在哪里

  • 秦王嬴政为什么能够用短短十年统一六国?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嬴政(前259年1月27日~前210年),又称赵政、祖龙。他是第一次完成中国统一大业的杰出政治家,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嬴政是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后来秦赵交战时逃回秦国。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嬴政13岁时即王位;始皇帝九年(前238年),二十二岁的秦王政冠冕亲政

  • 秦始皇父亲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身世有太多的难以的迷团,,最令人难以信服的是他的亲生父亲是谁?至今学术界仍有分岐,主要就是围绕吕不韦和秦国王子楚之间展开的争论。有人认为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也有人认为他是秦王室血脉,也就是子楚之子。最早提出秦始皇嬴政是吕不韦儿子这一观点的是司马迁,因为在他著《史记》之前从来没有过这方面的说法

  •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做了哪些大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据我所了解的,“奋六世之余烈”,秦始皇终于统一了中国,完成了大秦的统一梦!!!建立封建中央集权,使得国家政治统一;后来又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使得各国家的经济交流变得可能,巩固了统一的基础;再后来令蒙恬北拒匈奴,使匈奴“牧民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抱怨”,再建造万里长城,保证了中原的远离匈奴的祸患

  • 秦始皇是哪一年统一的六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是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继承祖辈基业,而且发扬光大,在秦始皇手下,有一批很有才干的文臣武将,文臣如谋士李斯和尉缭,善于间谍活动的姚贾和顿弱,武将则有蒙恬、蒙武、王翦和王贲。秦始皇用“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前后用了十年的时间灭掉了六国,统一了中国。时间/都城/君王:最先灭掉的是韩国(国都:新郑),秦

  • 秦始皇用了十年实现了大一统,是怎样一步步实现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秦始皇完成统一华夏的壮举分了三步走:其一、巩固内政,加强实力;其二、分化六国,各个击破;其三、挥兵东出,武力灭国。秦始皇时代,秦国国力爆表,已经取代周王室成为天下共主,以秦国一国之力可以挑战数个诸侯。为了

  • 秦到底是如何灭六国而一统天下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266年,秦昭王驱逐了擅权的魏冉,任用范雎为相,并积极推行范雎的“远交近攻”策略。远交近攻先把斗争重点放在近旁的三晋,对较远的齐楚暂置不顾,从而“得寸即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破坏东方诸侯国的“合纵”策略。那么,秦国是采用什么方式灭掉六国的?战国后期,秦灭六国1.韩国韩国是三家分晋中最弱小的一

  • 秦始皇一统六国本想千秋万代,为何仅15年就亡国了?对此你怎么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谢悟空相邀!秦二世而亡有以下几个原因:(一)迷信武力,未及时调整国策。治国之道,一张一驰,秦用雷霆手段迅速统一了六国,以至于使秦始皇和他的大臣们过份迷信武力和法家学说,轻视甚至不屑儒家及其他学派的教化作用,仍一味用高压手段对付原属六国、现已成自已治下的子民,没有完成从征服者到统治者的身份转换。(二)

  • 从弱到强的秦,如何扩土开疆,走向六国统一,这里面谁的贡献最大?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我认为秦国功劳最大的当属秦国历代国君,主要是文公、缪公,孝公、惠文王、昭襄王、秦始皇。秦国起于秦襄公,打下地基的是文、缪公,建好基础的是孝公,盖房子的是惠文和昭襄王,封顶装修的是秦始皇。下面说一下秦国崛起之路。秦国的国君原姓氏是赵氏,周孝王时赐姓嬴。原本是世代为周天子养马,周孝王时赐予秦地,既甘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