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理工科博士朱学渊写的历史著作《秦始皇是说蒙古话的女真人》引发热议。这种跨界研究的成果靠谱吗?

理工科博士朱学渊写的历史著作《秦始皇是说蒙古话的女真人》引发热议。这种跨界研究的成果靠谱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840 更新时间:2024/3/15 5:42:25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怎么说呢。

这个朱先生的水平,显然是不高的,甚至可以说有些胡说八道。

秦始皇是说蒙古话的女真人

首先,蒙古语诞生在公元10世纪,而秦始皇是什么时代的人?他是公元前的人!

秦始皇和蒙古语有什么关系?

其次,女真民族形成在什么年代?

女真形成是在辽代,也就是公元11世纪。

在之前,压根就没有女真的概念,只有肃慎、挹娄、勿吉、黑水。

秦始皇和女真是八竿子打不着的。

这就一句话,都有2个常识性问题,其他还能看吗。

其实,萨沙为了研究中国各民族历史,前后看过几十本书。

我敢说,中国各民族历史早在20年前就被研究透彻了,高手大师极多,萨沙都是徒孙级别的。

那么,别人都研究烂了,还用得着你一个学理工科的去研究吗?

我看也就是自娱自乐吧,那也就是不要深究了,开心就好。

芈月和秦始皇什么关系,秦朝各个帝王之间又分别是怎样的关系?

《芈月传》和《大秦赋》算是近几年比较火的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尽管口碑上与预期有一定的差距,但热度却一直很高。所以,这也就给我们带出了这样一个新话题芈月和秦始皇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今天水一白就来聊一聊历史上从芈月到秦始皇的传承。

一、芈月历史上的芈月确实是个楚国人,不过却未必如《芈月传》中所说是楚王的女儿,也没有“芈月”这样一个名字。历史上只说她姓芈,出生在楚国的丹阳,嫁到秦国以后,被秦惠文王封为了八子,所以,她在历史上常被叫成芈八子。

八子是秦王侍妾的一个品级,其上有王后、夫人、美人、良人,其下还有七子、长使、少使,可见,在秦惠文王在世时,芈八子在秦国后宫地位并不高。

不过,公元前307年,接替秦惠文王的秦武王嬴荡,仅仅在位三年便因举鼎而死,也没有留下一个子嗣,这就给了芈八子和他的儿子嬴稷机会。外有赵国武灵王、西北义渠王助声威,内有芈八子异父弟魏冉的全力支持,芈八子终于成功让自己的儿子嬴稷当上了秦国国君,而她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太后,史称其为宣太后

此后的四十年时间,尽管秦王一直都是嬴稷,即昭襄王,但秦国的权力却一直掌握在宣太后的手中,她通过弟弟魏冉、芈戎和儿子公子悝、公子芾这四个人来主导朝政,此四人也因此被称为秦国的四贵。

直至公元前266年,秦昭襄王才在年迈的母亲宣太后手中拿回权力,亲自主政,驱逐四贵。

二、从宣太后到秦始皇公元前265年,年过七旬的宣太后离世了,也是在同一年,一位秦国公子被送去了赵国当质子。

此人名叫嬴异人,是秦昭襄王次子安国君嬴柱二十多个儿子中非常普通的一个,他被送去赵国当质子的原因也很简单,第一是他的父亲安国君当上了太子,第二是秦军在赵国战场上受挫。不过,秦国上上下下都没有想到,这次简简单单的质子行动,后来却不经意间改变了整个战国的历史。

到了赵国的嬴异人,在几年之后被一位大商人相中了,他便是吕不韦。吕不韦送给了异人一位美女赵姬,后来,赵姬为异人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做嬴政,也就是我们后来所熟知的那位秦始皇。

在吕不韦的多番运作之下,异人在质赵八年后(公元前257年)回归秦国,更名子楚,尊安国君正妃华阳夫人为母,成为安国君的嫡子。七年后,秦孝文王(安国君)去世,秦庄襄王(子楚)继任,嬴政与赵姬被接回秦国。

公元前247年,仅仅当了三年秦王的子楚突然去世,年仅12岁的嬴政即位登基,成为当时最为强大的国家秦国的国君。

简单捋一下芈月到秦始皇的关系:

秦始皇嬴政的父亲是秦庄襄王子楚(异人),祖父是秦孝文王嬴柱(安国君),曾祖父是秦昭襄王嬴稷,高祖母是秦宣太后(芈八子[芈月]),换句话说就是,秦始皇嬴政是宣太后的玄孙,或者说是四世孙。

三、秦朝帝王之间的关系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一共只存在了15年,出现了3位帝王,即秦始皇嬴政、秦二世胡亥和秦三世子婴。这里面嬴政和胡亥都是皇帝,而子婴则只被称为是秦王。

公元前221年,38岁的嬴政统一的六国,始称皇帝,公元前210年,49岁的秦始皇嬴政驾崩。在这11年里,他为中国历史打造上了影响极为深远的统一概念,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等等等等,秦始皇的无数创举都被后世所沿用,无数人争先恐后仰望其取得的成功,想要再现统一之辉煌。所以,尽管秦帝国在其死后半年便开始陷入困境,尽管他的很多作为都是秦帝国灭亡的原因,但从宏观角度来看,中国人的大一统概念就是从秦始皇开始的,仅这一点,他就足以被称为“千古一帝”了。

秦二世胡亥是始皇帝的继任者,他是始皇帝最小的一个儿子,按照中国历史上的嫡长子继承子来看,他是没有机会成为继任者的,所以,他的继任也就成为了秦朝历史的一个重大谜团。依据《史记》的说法,是赵高、李斯、胡亥三个篡改遗诏,将原本的继承人公子扶苏逼死,才让胡亥有机可乘;不过,也有人提出:能够陪同始皇帝巡游天下已经说明胡亥是始皇帝非常喜欢的一个儿子了,再加上胡亥的登基过程并未有什么反抗的声音,是不是也说明胡亥很有可能本就是继承人选呢。大概是因为胡亥当皇帝实在是不得人心,所以,持后一观点的人还是相对小众一些的。

秦朝的第三位君主子婴只当了46天的秦王,他的身世也是秦国历史上非常大的一个谜团。因为《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一方面记载子婴是“二世兄子公子婴为秦王”,又说胡亥杀掉了所有的兄弟,更关键的是子婴最后杀赵高的时候是与自己的儿子联手做的,所以,从年龄上来说,作为秦始皇的孙子,子婴不但要保证他这一枝每一辈生子都极早(差不多13岁左右),还要避免被二世胡亥杀害,这种概率还是极小的,所以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子婴是长安君成的儿子,以对应《史记.六国年表》中所载的“二世兄子婴”,即认为三世是胡亥的兄长子婴。当然,也有人认为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或者是扶苏的儿子等等,不一而同。

但是很可惜,秦朝的很多历史都已经遗失了,所以我们很难去确定子婴的身份,也许子婴只是安国君其他二十几个儿子中一个的后代,被拉过来充数了而已。关于子婴的身份,大家又有什么样的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的一生中,为何没有立后?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一个常识。那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后又是谁呢?你绝对不会想到的是历史上第一个皇后居然是吕雉。按理说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那么第一个皇后也应该是他的妻子,为何第一个皇后会是汉朝的吕雉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很简单,因为秦始皇一生当中从未立过皇后,秦二世胡亥也因为

  • 最早连环画出自何处,共几幅?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连环画是以多幅画表现故事情节的绘画。它通常采用文图结合的形式,有的也只以绘画形式出现。目前认为世界上早期连环画要追溯到公元前15世纪,如埃及的《名王功迹》(雕塑),《死者之书》(绘画)等。公元前1一7世纪印度阿旃陀石窟表现佛的生平事迹壁画和公元前后罗马表现帝王业迹的石雕和壁画也都可以说是连环画的早期

  • 曾是西部小国的秦能统一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豹眼一向认为成功者的道路基本是相似的,有想法的带头大哥,完美的团队,正确的方向,具体可行的战略规划,严格的纪律等等,几乎不犯致命的错误,发现问题迅速调整,取得阶段性成绩及时总结。只有失败者,才有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的原因。作为西部小国的秦国,能够一统天下,具备了成功者几乎所有的条件,那根本的原因在哪里

  • 秦王嬴政为什么能够用短短十年统一六国?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嬴政(前259年1月27日~前210年),又称赵政、祖龙。他是第一次完成中国统一大业的杰出政治家,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嬴政是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后来秦赵交战时逃回秦国。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嬴政13岁时即王位;始皇帝九年(前238年),二十二岁的秦王政冠冕亲政

  • 秦始皇父亲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身世有太多的难以的迷团,,最令人难以信服的是他的亲生父亲是谁?至今学术界仍有分岐,主要就是围绕吕不韦和秦国王子楚之间展开的争论。有人认为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也有人认为他是秦王室血脉,也就是子楚之子。最早提出秦始皇嬴政是吕不韦儿子这一观点的是司马迁,因为在他著《史记》之前从来没有过这方面的说法

  •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做了哪些大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据我所了解的,“奋六世之余烈”,秦始皇终于统一了中国,完成了大秦的统一梦!!!建立封建中央集权,使得国家政治统一;后来又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使得各国家的经济交流变得可能,巩固了统一的基础;再后来令蒙恬北拒匈奴,使匈奴“牧民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抱怨”,再建造万里长城,保证了中原的远离匈奴的祸患

  • 秦始皇是哪一年统一的六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是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继承祖辈基业,而且发扬光大,在秦始皇手下,有一批很有才干的文臣武将,文臣如谋士李斯和尉缭,善于间谍活动的姚贾和顿弱,武将则有蒙恬、蒙武、王翦和王贲。秦始皇用“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前后用了十年的时间灭掉了六国,统一了中国。时间/都城/君王:最先灭掉的是韩国(国都:新郑),秦

  • 秦始皇用了十年实现了大一统,是怎样一步步实现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秦始皇完成统一华夏的壮举分了三步走:其一、巩固内政,加强实力;其二、分化六国,各个击破;其三、挥兵东出,武力灭国。秦始皇时代,秦国国力爆表,已经取代周王室成为天下共主,以秦国一国之力可以挑战数个诸侯。为了

  • 秦到底是如何灭六国而一统天下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266年,秦昭王驱逐了擅权的魏冉,任用范雎为相,并积极推行范雎的“远交近攻”策略。远交近攻先把斗争重点放在近旁的三晋,对较远的齐楚暂置不顾,从而“得寸即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破坏东方诸侯国的“合纵”策略。那么,秦国是采用什么方式灭掉六国的?战国后期,秦灭六国1.韩国韩国是三家分晋中最弱小的一

  • 秦始皇一统六国本想千秋万代,为何仅15年就亡国了?对此你怎么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谢悟空相邀!秦二世而亡有以下几个原因:(一)迷信武力,未及时调整国策。治国之道,一张一驰,秦用雷霆手段迅速统一了六国,以至于使秦始皇和他的大臣们过份迷信武力和法家学说,轻视甚至不屑儒家及其他学派的教化作用,仍一味用高压手段对付原属六国、现已成自已治下的子民,没有完成从征服者到统治者的身份转换。(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