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陵里的水银如江河大海,古代是怎么做出那么多水银的呢?又是怎么存放的呢?

秦始皇陵里的水银如江河大海,古代是怎么做出那么多水银的呢?又是怎么存放的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962 更新时间:2023/12/23 9:28:30

说到秦始皇陵,相信我们国人是没有人不知道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虽然在历史上也有过几次盗窃行为,但是都以失败告终,直到现今依然保存完整,官方也未进行考古发掘,国家也在保护陵墓。

秦始皇陵墓众所周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陵墓,始皇帝还未称“皇帝”之前,在秦王嬴政13岁刚继承王位没有亲政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修建。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大一统国家-秦朝时皇陵还未完工。

当时的丞相李斯征集了七八十万人修了20多年还未完工,即使在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时,陵墓工程还依然建造,此时已修建38年。可见皇陵的工程之浩大。但是秦始皇已经驾崩,必须要完工,在秦二世胡亥即位后又修建了一年才基本完工。

秦始皇陵墓的建造历时39年,巅峰时期动用劳力80多万人,才造就现今这一奇迹。而皇陵的浩大和未见“庐山真面目”的情况,引起我们对未知充满了好奇,结合史料记载和考察探明秦始皇陵墓。皇陵建造其中的一项就让人震撼不已。

秦皇陵里有“万里江山的缩写版”,而“万里江山”中的河流并不是真正的水,因古人认为水银可以防止腐烂,所以喜欢加入到墓中。而皇陵中河流就是用水银来展现的。

史学大家司马迁老先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笼统的数字,《史记》记载秦始皇陵: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从记载中可以看出皇陵中水银的含量是海量的。在科学家勘探秦始皇陵的时候,发现土壤中的汞含量非常高。就陵墓旁边的石榴树的汞含量也非常的高,如不小心食用的话,都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这就意味着,秦始皇陵中隐藏着大量的水银(汞)。秦始皇陵中有大量水银的说法也得以证实。按照这个概念估计秦陵地下水银含量可能达到了一百吨。那么在生产相对落后的古代,怎么做出那么多水银呢?

首先说一下古人是如何制作水银的,咱们口中所说的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

在历史上水银还有:白、姹女、、神胶、元水、铅精、流珠、元珠、赤汞、砂汞、灵液、活宝、子明等别称。

因为水银的外表是银白闪亮的,和白银很像,但它又在常温常压下呈液态,所以它被古人形象的称为“水银”。

但是在自然环境中是很少直接存在有大量的液态水银,所以古人是不可能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大量液态形势的水银。古人获得液态水银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冶炼朱砂等含汞矿石来获得。

《吴越春秋》记载:阖闾死,葬于国西北名虎丘,穿土为川,积壤为丘,发五都之士十万人共治千里使象土,池四周水深丈余,椁三重,倾水银为池,.....故曰虎丘。

从《吴越春秋》中可以看出,我国至少在春秋时期已经具备了提炼水银的工艺方法。

并且水银的炼制方法就很成熟了。但是水银在古代主要是为了炼制长生不老的丹药,很多帝王和名士也因此而早早丧命了。东晋时期化学家葛洪提出“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我国古代提炼水银的采用的方法应该是“火法炼汞”,就是在高温环境下从汞矿石或汞精矿中提取金属汞的过程。这有点类似我们初中化学时所学的制备蒸馏水的方法。

古人制作水银的方法有了,但是皇陵中的水银估算有100吨,而100吨的朱砂是提炼不出100吨的水银。就以现代化学工艺来看,如果提炼纯水银的话,理论上的最大提炼比率也不过在86%左右。而相信秦始皇时期的比例只会更低。那么陵墓中的水银的原料是怎么得来的呢?

刚开始,秦始皇为了得到足够的水银,向全国发出公告要征集朱砂。但是,朱砂主要分布在巴蜀地带,所以在这一块更是多方征集。而输送量最多的是巴郡枳县(重庆涪陵)的一位寡妇,叫怀清。

《史记》中载:“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夫倮鄙人牧长,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

秦始皇需要大量的水银,而当时四川的巴郡有经营丹砂矿业的大商人寡妇清,据说巴青是四川乃至世界水银提供商,她年生产水银100吨以上,有钱到富可敌国。秦始皇刚称帝不久,巴青就为始皇帝提供了很多资金,还将涪陵丹砂贡献给了秦始皇。

两人关系也是很不错,始皇帝还将寡妇清留在咸阳客居,以颐养天年。寡妇清死后,秦始皇表彰其守贞之节,封其为贞妇,下令在其葬地筑“女怀清台”,以昭天下。可见两人的关系非同一般。也有有些学者推测,秦始皇之所以这样,主要是看上了寡妇清的庞大丹砂产业。利用丹砂炼制水银,才能给供给秦陵工程。

除了涪陵的丹砂,其他地方的丹砂矿业也会源源不断地供应到骊山,比如陕西安康市旬阳县也出产汞矿,到骊山不足300公里。总之,货源和运输都不成问题,秦始皇陵中的巨量水银也就解决了。那么那会的水银是如何保存的呢?

我们也知道水银是极易挥发的,在0摄氏度的时候就会挥发。而且气温越高,挥发越快。所以要想将水银保护好就需要存放在环境温度比较低的地方。在现今装水银一般用的是塑料容器或者是玻璃容器。

但是在秦朝时期是没有的,当时的装水银的容器应该是玻璃容器的陶器或者是瓷器,为了防止水银挥发,提取出来的水银都是放在密闭的罐子中保存,并且存放在环境温度低的地方。

大家认为秦始皇陵中还有哪些浩大、奇特的工程呢?如兵马桶、“人鱼油做的长明灯”,下方留言探讨。

我是紫陌,欢迎大家的关注和点赞,期待和你一起探讨更多的问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的墓室是哪位高人设计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位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皇帝。秦始皇的丰功伟绩一直被后人铭记于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大秦帝国的开国皇帝。其创造的政治制度被后世王朝延用两千多年。秦始皇在当时是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的人物。那么秦始皇的陵墓肯定也是独一无二的。秦始皇陵墓设计者是丞相李

  • 秦始皇的墓到底有多大,为什么现在还不敢挖?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先说墓有多大,秦陵陵区分陵园区和从葬区两部分,陵园范围有56.25平方千米,相当于近78个故宫。而大家关注的秦陵,即陵墓地宫及封土,高近八十米,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50米,占地120750平方米。考古专家推断陵墓室底面积1.92万平方米,相当于48个国际标准的篮球场。此外还有大量有葬马坑、珍

  • 为什么没人敢开秦始皇的墓?到底有什么隐瞒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陵为什么迄今还没有人去动,国家也尽力延时去发掘,我估计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秦始皇陵气势雄伟,乃中华第一皇帝墓,不可轻动。二,秦始皇陵用几十万劳役,用几十年时间修建,其内部之秘密甚多,不易轻动。三,秦始皇陵里肯定有无数奇异珍宝,在国家还没有想好采用什么办法来保存这些珍宝前,绝不可动。四,秦始皇陵

  • 秦始皇兵马俑为什么著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兵马俑为什么那么出名,我个人认为是有以下几个原因的。气势之磅礴兵马俑的发现那无疑是让世界惊叹的考古发现,兵马俑的规模之大,让置身于其间的人仿佛回到了那个战争年代,生出一股马革裹尸还的豪迈之情。就目前挖掘出的兵马俑坑,我们老说说这个一号坑,其东西长度就达到了230米,南北宽度也有着62米,面积达到

  • 李斯究竟是有什么样才能让秦始皇重用,秦始皇之死和李斯有没有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的出现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他实现了中国的统一霸业,开创了中国在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从此开启了封建帝制社会的篇章。秦始皇的卓越功绩离不开商君等一大批为大秦亲赴后继能臣良将,其实也不能够忽视他身边的宰相李斯所作的贡献,皇帝这个词就是由李斯提出的,而且秦始皇一直重用李斯,李斯在秦始皇

  • 秦始皇的名臣名将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他的名号可不是吹嘘出来,也不是篡改历史伪造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做出来的。历史上很多帝王一边抹黑秦始皇,一边模仿秦始皇,一直在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秦始皇没有杀过有功大臣,这一点是后世绝大数帝王无法比拟的,因此秦始皇手下名臣武将济济一堂,可谓精英人物皆被秦皇收入囊中。王绾是秦王政的第

  • 史上最年轻的宰相甘罗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出将入相,在古代的大臣中已经算是登峰造极的成就了。名将多从少年出,但丞相却多是老朽之辈。比如大器晚成的姜太公八十才拜相,甘罗以十二岁低龄官居丞相,羡煞一众读书人。那么惊才绝艳的甘罗最后下场如何呢?甘罗出身宦官世家,祖父乃是赫赫有名的甘茂,位至秦国左相。因为被同僚所排挤,不得不逃出秦国,最后死在异乡。

  • 李斯堂堂丞相为什么会怕赵高,赵高又是怎么赢得秦始皇的信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这不很正常嘛?李中堂怕不怕李莲英?杨国忠怕不怕高力士?郭子仪厉不厉害?还怕鱼朝恩呢,至于明朝的大宦官,那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赵高是中车府令,就是秦始皇专职司机加秘书加参谋,中车府令是太仆的属下,太仆是九卿之一,属于丞相管理的,但是显然能跟丞相分庭抗礼。中车府令负责掌管帝国的车马交通事宜,和皇帝的

  • 秦国自秦孝公起至秦始皇哪一个时期的宰相最伟大?贡献最大?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商鞅因为商鞅的一系列变法,在诸侯国争霸之中,最为全面、最为系统、最为彻底、最具战略,而且最为成功。其一、宣传方面,比如通过“徙木立信”等一系列举措,使变法的推广与实施有了群众基础和认可。其二、军事方面,大奖军功,化零为整,激励士气,转变民风,使秦民“窃于私斗而勇于公斗”,为以后秦朝的统一打下坚实保障

  • 有关李斯的故事,秦国宰相是怎样炼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建议去看曹的《流血的仕途》,因为里面用非常细腻化的方式讲述了李斯从一介布衣到秦朝名相的故事,并且,其中大部分故事情节都是贴合正史的,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那个时代,当然,其中为了保持小说的可读性难免也会在正史的基础上进行改编,不过总体而言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毕竟正史过于的枯燥乏味,而且曹的文笔也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