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有关李斯的故事,秦国宰相是怎样炼成的?

有关李斯的故事,秦国宰相是怎样炼成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531 更新时间:2024/2/3 23:08:38

建议去看曹的《流血的仕途》,因为里面用非常细腻化的方式讲述了李斯从一介布衣到秦朝名相的故事,并且,其中大部分故事情节都是贴合正史的,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那个时代,当然,其中为了保持小说的可读性难免也会在正史的基础上进行改编,不过总体而言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毕竟正史过于的枯燥乏味,而且曹的文笔也是非常值得赞耀的,其中包罗万象,涉及别的一些知识体系。言归正传,李斯和他的同学韩非不同。韩非出生于韩国王室,是无可非议的贵胄阶层,而李斯则是如同的平民,顶多算的上是楚国上蔡的一个小官。

而驱使李斯不断一步一步往上爬的除了他自身的才华之外,就要数他自身的野心了,当然再加上一些运气。

话说一次李斯在厕所的时候看到一只老鼠在吃人粪,一见人和狗就被吓跑了。然后他在仓库里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这仓库里的老鼠竟然美滋滋的在吃着粮食,还不怎么怕人。于是他就发出感叹“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这就是著名的仓鼠厕鼠论,人生在世,怎能屈服于命运的枷锁,任由年华的空逝。李斯不愿意做一个厕鼠,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这乱世之中展露出自己的峥嵘,赢得属于自己的荣耀,安于现状非大丈夫之所为也。

于是,李斯便辞去了自己的官职,告别自己的妻儿,从师于当时的大儒荀子,荀子虽然是属于儒家,但是却对儒学进行了改造,进而逐渐的顺应于历史的趋势,而李斯从荀子身上所学到的,正是帝王之术。李斯自有天分,所以颇的荀子真传,后来李斯学成出师,荀子问询其要前往的国家,李斯坚定回答,秦国。

李斯选择秦国是有道理的,当时秦国是最强大的国家,奋六世之余烈,而且在吕不韦的当政之下,正有上升之象,可谓是老牌强国了,而李斯身怀帝王之术,本就有心匡扶秦王统一天下,所以,李斯毫不犹豫的就选择了强国,而他的同学韩非则不得不回到韩国。

来到秦国之后,李斯四处碰壁,出名要趁早是有道理的,而偏偏李斯既没背景有没名望,所以并不受待见,所以对于此刻的李斯而言,机缘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机缘巧合和前提谋划之下,李斯成功的引起了秦国当权人物吕不韦的注意,吕不韦自也不是一般人,所以很清楚李斯的才华,并且人家有钱,门客三千,多李斯一个也无大碍,所以李斯就这样留下来了。

不过,李斯所要寻找的老板很显然不是吕不韦,而是尚在少年的嬴政,所以李斯接近嬴政,受其欣赏,于是李斯又来到嬴政的身边,为秦国客卿,成为嬴政的讲师,教其帝王之学,当然,免不了就要给嬴政洗脑,激发嬴政扫荡六合之壮志,所以,这以后李斯都是给嬴政出谋划策了。

后来,郑国事件爆发,受秦国宗室的影响,嬴政决定驱逐外籍人士,所以李斯也在其中,不过在此之危及之际,李斯力挽狂澜,写下著名的《谏逐客书》,最终是嬴政改变心意,最终拯救了他自己的事业,也拯救了秦国霸业。

当然,其中自然也有一些小插曲,比如嬴政看到了韩非子写的书,大为所动,认为这样的人才就应该为己所用,于是派兵攻打韩国,就为了让韩非子来到秦国共谋大事,只不过韩非子似乎不愿意协助嬴政成就霸业,并且得罪了姚贾,于是在姚贾的挑拨离间下,韩非子为嬴政所不喜,最终被杀害。(也称其中李斯参与了陷害韩非一事)

秦国之强所向披靡,随着“远交近攻”之策的实行,嬴政最终在李斯的帮助下一统天下,而李斯在朝堂之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不过,在新时代开始之际仍然出现一些变故,比如是实行分封还是郡县的问题,李斯又是站在嬴政统一战线,最终赢得这场制度之争,更加为嬴政所器重,最终一人之下,到达事业的最高峰。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秦朝六世丞相下场都不算太好,为什么还有人抢着当丞相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整个秦国被绑在战车上运行,而且比较高效。为了追逐名利,将士们不惜流血,文官们则费尽心思上爬。体制给他们这样的亢奋,他们也享受这种快乐。丞相作为人臣之极,有很大的权力,也能最大程度实现人生的抱负,就算不是在秦国,也是有很多人热衷去做,更多的是没有机会而已,因为丞相位置不多。至于说丞

  • 开国宰相张良在博浪沙暗杀秦始皇的力士为什么没有留下名字,宰相骄傲的留名字不是好事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先还原一下事情经过,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第三次出巡,当时还年少的张良因为秦朝灭了他的故乡韩国(不是现在的韩国)使其失去了韩相的继承权,在灭国之仇中准备刺杀秦始皇,张良去了淮阳学礼,见到了仓海君与其密谋刺杀秦始皇,正值张良弟弟去世,他不予埋葬,散尽家财,先托人打造一只重120斤的大铁锤,并差人找到

  • 秦国丞相李斯之所以能发迹,真的是从两只老鼠身上得到的启示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250年,二十六岁的李斯在楚国的上蔡郡当粮仓的文书。他的工作是负责仓库的粮食进出登记。一次,他上厕所,惊动了厕所里一只老鼠。这只在厕所居住的老鼠又瘦小又干枯,又脏又臭。看着这只老鼠,李斯想起平日了在粮仓看到的肥硕的老鼠。与眼前厕所里的老鼠相比,真是天壤之别。“人生如鼠啊!不在仓即在厕”,李斯不

  • 秦始皇为什么重用赵高?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赵高是秦国著名的奸臣,是大秦帝国灭亡的罪魁祸首。那么,一向有识人之明的秦始皇为什么要重用赵高呢?第一,赵高出身寒微,凭自己的本事闯出一片天地在历史上,赵高是一个著名的小人。不过,不应该简单看待一个历史人物,赵高能登上权力的巅峰,自然有其道理。根据史料所载,赵高本是赵国王室的远房亲属,不过到他父亲这一

  • 李斯对秦国的发展有哪些贡献?秦朝丞相李斯为何死在宦官赵高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李斯其人私心杂念太重,有旷世伟才,如能学周公扶立扶苏即位,他也不至于被赵高杀于乱世,他的最大功绩在于清醒的觉查到逐客念必将毁了大秦帝国的百年图强基业,极时劝止了秦始皇迎回天下才子,才令大秦风卷残云一统天下,他奉行法家学说,为人克薄无义,不能是时审时度势劝谏秦王与民休息是一大撼事,其与中书令赵高伴驾秦

  • 秦始皇身边有哪些谋臣?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秦始皇,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赫赫有名的开国皇帝,同时也暴力无比。因为一座山洞的风水问题,使得秦始皇的船只无法进入,秦始皇就能够派上万兵力下令拔光这座山上所有的树木花草。这是怎样的任性与性格的扭曲。而他身边的这位谋士李斯却他秦始皇身边兢兢业业的当了三十年的宰相,并且没有被秦始皇的暴戾所影响,顺利的生

  • 秦始皇嬴政为什么要留下赵高这个祸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原因很简单,就是秦始皇帝从来没有认为赵高是个“祸害”。先要说明一下的是:赵国不是阉人,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太监”。赵高的身世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蒙恬列传》中说的很明白:“赵高者,诸赵疏属也。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世世卑贱。”寥寥数语,但信息量极大。第一“诸赵疏属”。也就是说赵高是秦国宗室。

  • 李斯是如何从一只老鼠身上得到人生启示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从一个不起眼的郡小吏到秦国位高权重的丞相,再到身死族灭但求牵犬逐兔而不可得,李斯这一生的传奇跌宕竟是从两只老鼠身上开始的。一、厕鼠和仓鼠的选择题当年的李斯还是楚国的一名郡中小吏,每日便是做做清点仓库跑跑腿的杂事。一日,李斯来到吏舍的厕所中,刚推开门便听到一阵的响声,定眼一看发现是厕中的老鼠正慌忙四处

  • 孟姜女为什么能哭倒长城?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古时候有个传说:在秦朝代,孟家与姜家是相隔着一土墙的邻居。有一天,孟家发现掉在院子里的一粒葫芦籽正在发出嫩嫩的绿芽,看着心里乐滋滋的/而且还告诉邻居姜家,过一段时间姜家老爷又过来看,也喜上眉梢;再过一段时间瓜秧沿着这土墙爬到姜家,两家共同烧水、施肥,很快就开花结果,结的瓜还裂开了/里面住着个小人(女

  • 当秦始皇陵被打开后,能解开或者发现什么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导语秦始皇统一六国,社会得到空前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王”称号,已经不能与他的功德地位相匹配。于是他从三皇五帝中抽出“皇”与“帝”的关键字,组成“秦始皇”,他不断巡视天下,祭祀山川,封泰山,登碣石,刻石琅琊,向苍天上下宣扬威德!同时,他启用70多万人历时30年,原来所有国君埋葬地的名称由“坟”、“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