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始皇帝嬴政是如何攻破六国、统一天下的?

始皇帝嬴政是如何攻破六国、统一天下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450 更新时间:2024/1/17 8:15:35

公元前230年,嬴政正式开始了灭六国之战,当年弱小的韩国灭亡,一直到公元前221年,齐国灭亡,秦灭六国之战正式结束。

其实,秦灭六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奋六世之余烈,才有底气和实力吊打六国。从秦孝公开始,只是为了变法图强,名动六国,那时候并没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而商鞅的到来,秦国开始走上变法之路,确立从奴隶主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同时通过奖战耕织,富国强兵,一个高度化、军事化的战争机器开始运转,并不断完善,将成为六国的百年噩梦。

公元前324年,秦惠文王正式称王,标志着秦国从迈入大国行列。在他在位期间,奠定了秦国攻打六国的物质基础。攻灭巴蜀,占领汉中,夺回河西郡,秦国领土暴涨数倍。而关中、汉中、巴蜀是当时一等一的良田,这些才是秦国后勤的保障。在后期,历代秦王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尤其是成都都江堰和兴国郑国渠,为秦国的粮食生产不断造血。并且,在公元前318年对五国第一次攻秦之战中大获全胜,斩首韩赵魏联军8万。

秦国坚持“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总战略。军事上不断对六国用兵,挑起战端。外交上张仪的连横派对抗苏秦的合纵派,分化瓦解强强联合,比如解决心腹之患齐楚联盟,最终楚怀王含恨死于秦国。比如解决齐闵王为首的合纵派,策划了五国攻齐,把齐国整得元气大伤,再也没有争霸天下的资本和雄心。比如破坏韩赵魏三晋联盟。趁着魏国在东方战场上损失惨重,立马进军魏国,夺取河西郡和上郡,魏国从此败落,百年霸业拱手与人。比如赵国强盛时,一拉一打,让其外交混乱,最终在长平干掉了赵国的灵武铁骑。后期,更让燕赵反目成仇,战火不断。至于韩国,心情好拉过来给它糖吃,心情不好揍它一顿。这百年的历史大环境,都是秦始皇的先祖们创造出来有利于秦国夺取天下的有利条件。而秦始皇,正是踩着巨人的肩膀登上了天下至尊之位。

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先是稳定秦国内政,将国家大权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心里。先后清除了长信侯、吕不韦、长安君等各方势力,又肃清了六国安插在秦国内部的奸细。攘外必先安内,这一战略得以成功实施。公元前237年,秦始皇开启了吞并六国的计划。首先,内政有李斯等辅佐,国家运转不用操心。然而,秦国虽然猛将如云,但没有一个军事战略家来统筹全局,这让秦王嬴政很是苦恼。尉缭的到来,让嬴政破开云雾见天日。然后,采用大战略家尉缭,让他把握战局,制定出奇制胜的战略,而离间六国是一项重要的计划,就是为了防止六国再次合纵攻秦,可以说尉缭是真正运筹帷幄之人。

秦始皇对待人才丝毫不像六国君主那么傲慢,而是真正礼贤下士,为了国家自己的尊严又有什么可矜持的。比如灭楚时,老将王翦要六十万大军,青年将领李信要二十万大军,结果秦始皇误听李信,兵败而归。立马赶往王翦的家乡,给老将道歉请出山,什么要求都答应,把王翦尊为老师。秦始皇的这种精神在同一时代君主中难能可贵。所以说,如果不是秦国灭六国,还有谁能替代秦国统一天下?而后期不断吸收六国人才,为己所用,国家各方面调度更加优化升级。

秦赵战场是天下大势的关键局,可以说战国后期是秦赵争夺天下大权的战争。从公元前264年的长平之战到公元前228年赵国被灭,赵国是秦国在东方战场上最难啃的骨头。秦赵之战,往往胜负很难说是大获全胜。也许上一场秦国大败赵国,下一场秦军全军覆没。仅长平之战,秦军损失过半。邯郸保卫战,25万大军被三国联军包了饺子。两度离间,赵国名将廉颇客死他乡,李牧含冤而死,带来的是赵国兵败如山倒。

第一阶段:攻灭三晋(公元前236年公元前227年)

公元前236年,秦国名将樊於期、王翦、杨端和分兵进军赵国。公元前234年,赵国主将扈辄被杀,斩首赵军十万,占领了赵国漳水流域。公元前233年,樊於期对上了赵国名将李牧,秦军全军覆没,逃亡燕国,这是秦始皇对赵战争第一次重大挫折。公元前332年,王翦进军赵国受阻,双方进入胶着状态。

公元前231年,韩王安献出了南阳地区。第二年,内史腾率领十万大军南下,势如破竹攻灭韩国,韩王安投降。公元前226年,韩国旧贵族发动叛乱被镇压,韩王安被处死。可以说,六国投降国君不得善终,全都是因为韩国这次贵族叛乱,给了秦王朝一个重要警告。

公元前229年,王翦率军在东阳与赵军决战,歼灭赵军主力,赵军主将一死一逃。公元前228年,王翦兵临邯郸城下,俘虏赵王迁,赵国灭亡。公元前227年,秦军又击败了赵国残余与燕国联军,攻占燕国都城,燕王出逃辽东。

公元前225年,秦国名将王贲进军魏国都城大梁,水淹三月,魏王投降,魏国灭亡。

第二阶段:兼并强楚(公元前226223年)

楚国是秦国第二块难啃的骨头,主要是国家太大,城池太多,兵力太多,与三晋的国情截然不同。所以,仅仅楚国,就需要出动六十万大军,战争进行了三年。

公元前226年,秦国名将王贲进攻楚国北部,取十城,拉开了攻楚的序幕。

公元前225年,秦国名将李信、蒙武率领二十万大军伐楚,后被楚国名将项燕击败,损兵折将,败回秦国。

公元前224年,秦国名将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再度伐楚,与楚国名将项燕长期对峙,在蕲之战中,杀死项燕,歼灭楚国主力部队。

公元前223年,王翦挥师继续南下,攻破楚国首都寿春,俘虏楚王,楚国灭亡。随后占领江南,吞并越地。

第三阶段:扫尾工作灭燕齐(公元前222年221年)

楚国灭亡后,天下大局已定。只剩下冷眼旁观的齐国和燕赵的残余势力。

公元前227年,秦国名将王翦、辛胜率军进攻燕国,易水河之战,燕国主力军队基本被消灭,随后攻克燕国首都蓟城,燕国已经名存实亡。与赵国残余苟延残喘。

公元前222年,秦国名将王贲率军横扫燕国残余势力,燕王喜被俘,燕国彻底灭亡。

公元前221年,秦国名将王贲率军从燕境进攻齐国北部,突袭齐国首都临淄,齐王投降,齐国灭亡。

第四阶段:秦灭百越之战(公元前219210年)

秦灭六国,并不代表战争的结束,帝国统治不再扩展。经过三年的休养生息,秦始皇集六国五十万大军开启了南征百越之战,这场战争历经十年,最为艰苦,死伤惨重。秦始皇为了统一中国,代价极大,前后秦军伤亡三十余万。

公元前219年,秦将屠睢率领五十万大军兵分五路,进军百越。当年,占领了东瓯闽越(浙江南部和福建),设置闽中郡。

公元前218年,秦将屠睢率军在桂林与越人遭遇,被越人夜袭,屠睢战死,秦军几乎全军覆没。

公元前214年,秦将任嚣、赵佗率领援军继续进攻百越,经过苦战,征服了南越西瓯(两广地区),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

公元前210年,秦军发动对瓯骆战争。

一直到公元前214年后,秦始皇才真正地一统天下。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秦朝从一统到灭亡中间到底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整个秦朝时期,其实应该分为秦始皇时期和秦二世时期。秦始皇时期,继续延续着秦国的强大,总体来看,集中在这几个方面。完成国家形势的统一要完成统一,首先便是礼法制度的完善,在这方面,秦始皇首先是带着自己的手下对战国七雄过去的礼法制度进行研究,并吸收其中的精华,形成统一的《秦律》。秦律是一部非常详尽的律法,

  • "秦始皇与阿房女"每集的详细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与阿房女剧情介绍第三集太守府的税务官来征寻欢税,众人不服,起了争执.阿丹与王贲为了不暴露身份,故意说自己是冒牌货.大王拜见太后,太后说起太守关于左将军,右御史大闹青云坊的奏报.嬴政针锋相对地提到相国的种种不是.而太后却多方替相国说话.为了去掉嬴政身边的左右手,献计调换大王的贴身侍卫.太后决定将

  • 作为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是怎么教育后代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专家说秦始皇有三十三个孩子,这个数目存疑。史书上关于秦始皇的子女,着墨不多。我们知道得较多的,只有扶苏和胡亥。作为一个日理万机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不可能手把手地教育每一个孩子,他教育孩子的方式,多半是借孩子老师之手。通过看他给孩子请的老师是些什么人,我们就可以窥探到秦始皇是怎么教育孩子的。这里我们重点

  • 秦始皇时代的人们都吃些什么?主食蔬菜是如何烹饪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好玩,说肉类肯定又有朋友不乐意了,因为要讨论到吃狗肉的问题,那个时候狗肉仍然是重要的肉类食物,只有皇帝贵族才能吃了牛羊啥的。还是主要说说主食和蔬菜吧。先说主食,北方主要是小米,南方主要是水稻,再加上大豆,吃的方式基本就是煮干饭的方式。至于小麦也不是没有,但是基本上也是整粒吃,因为磨面的技术还不是很发

  • 秦始皇为何一生未娶(立后)?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秦国之前几任太后的表现就明白了。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君权被削弱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成为全天下权利最大的帝王。这时候的秦始皇断不会容忍任何一位能够对自己权力产生挑战的出现,即使自己的长子扶苏与自己仅是理念上的冲突,也被发往边疆戍边去了。秦国从一个西陲小国逐渐

  • 秦始皇陵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古之谜果然不同凡响,通关所需知识涉及秦汉时期的科学,艺术,文化,哲学,音乐等方面,幸好软件中有17万字的百科全书可以随时查阅。一。入口在长长的甬道上,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兵马俑伫立两旁。甬道尽头是个洞口,谁知我刚走近就触动了机关,落下一块巨石堵住了洞口,同时地上忽然冒出水、火和水银三重阻隔,挡住我的

  • 始皇帝有守墓人吗,为何一直没出现,也没听说过?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根据史料记载,秦始皇的守墓人是蒙氏一族。说起蒙氏一族,蒙氏一族是当时有名的家族。他们所具有的忠心那是没的说,世世代代守护了秦始皇陵墓,随着后代的逐渐没落。他们的名字和称呼也开始改变了。对于这样一个古老的守墓者,对于秦始皇的忠诚那是没的说。根据史料记载,秦始皇的守墓人是蒙氏一族。说起蒙氏一族,蒙氏一族

  • 秦始皇陵千年不灭的油灯,史书上说是靠鲛人油?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是真的,后来逮不着这种动物了,当然就没有这门手艺了。其实原理很简单:鲛人油是可以保持低温燃烧的油脂,阴燃的状态下,需要氧气量极低,油脂消耗极低,如果哪一天开挖秦始皇陵,绝对会再次燃烧起来的。国君的墓葬一般在继位的第一年,赢政当秦王后,就开始在骊山营建陵墓,到他死的时候,足有数十年,传说秦始皇陵面对东

  • 南昌海昏侯墓里挖掘出了哪些比较独特的文物?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尽管刘贺几乎尸骨无存,仅剩下几颗牙齿,但是刘贺去世前吃进肚子里的香瓜子却能两千年不腐。虽然非金、非银、非铜,但是两千年的甜瓜子,到如今也算是文物啦。不要小看这小小的甜瓜子,也是可以作点研究的,比如可以研究一下当时的甜瓜是什么品种之类的,也算是属于农业考古的范畴呢。“房中”简海昏侯刘贺墓中出土了500

  • 秦始皇陵难解之谜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一、秦始皇陵惊现地下“国库”中国第一代封建君王秦始皇与其地下“国库”埋葬在一起,这一消息咋一听匪夷所思。不过据官方报道,通过对秦始皇陵进行核磁扫描,中德双方考古学家不但清楚地掌握了墓穴结构,还发现在地宫中埋藏了大量钱币,甚至还有专家说钱币大部分是铜币,但也会有小部分银币。陵墓中放置大量“硬币”,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