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亶望是什么人?被称为清朝第二贪官的他家产如何?

王亶望是什么人?被称为清朝第二贪官的他家产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226 更新时间:2024/1/24 6:20:11

俗话说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古代朝堂之上大多都是清廉为官的人比较少,借职位之便中饱私囊的官员不在少数。毕竟人是这个世界上最自私的动物,没有人会拒绝金钱。不仅仅是在古代,即使到了如今的现代社会,那些在位的高官贪污腐败的也不少。

清朝是封建时期最后一个封建朝,最为还算富饶的一个朝代,当时在位的贪官一定是不少的。清朝时期的第二大贪官王亶望,仅仅其贪污得来的家产就有2.2亿。在他贪污的事件暴露之后,他花了1亿妄图摆平这件事,但最后还是被杀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用钱买官做

王亶望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他的父亲是江苏巡抚,家境很不错,从小就是被富养长大的少爷。这样的成长环境注定他不会过苦日子,所以他一做官,便走上了贪污腐败的道路。

王亶望曾在乾隆年间考中举人,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举人都有官做,于是他的父亲就用钱给他买了一个知县来做。没想到,王亶望这一上任仿佛开了挂一样,平步青云,一路高升。

是此人真的有能力么?当然不是,他之所以能一路高升的原因便是有钱能使鬼推磨,用钱财来打点一切。几乎大部分做官的都不会钱过不去,为官者都认为钱这个东西自然是越多越好,所以王亶望的每一次高升都是靠钱砸出来的。

王亶望在朝为官多年,贪污腐败严重,但是却从未被乾隆皇帝发觉,可见是用钱财打点好了一切。每一次无论是对其上面的人打点还是对下面的人打点都不会是一笔小数目,看来王亶望的家底十分丰厚,而这家底是如得来的,想必大家都心知肚明。

王亶望被派到甘肃去做官的时候,便在心中打好了如意算盘,要在这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大捞一笔。于是他便策划了一场“捐监冒赈”的贪污腐败活动。

一个其实并不怎么光彩的活动,王亶望却动员了当地所有的官员参加。他们密谋将从中央骗取来的钱财平分,当然王亶望是拿最多的部分。地方官员一听有钱拿,便即刻同意了这个提议,毕竟没有人可以拒绝金钱的诱惑。

王亶望在贪污这方面真的是“有勇有谋”,能想出这种诛九族的办法来,整个2000多年的封建时代都没有见过为了钱这么不要命的,他这也算是在刀尖上讨银子了。他在任甘肃地方官时,朝廷上报谎称甘肃遇到了百年一遇的水灾,希望中央赶紧拨款来缓解灾情。

中央一收到地方的通报没有多想便立刻拨款过去,就这样正中了王亶望的下怀,一次赈灾款都是几十万的数目,而所捐钱财均被王亶望和地方一众官员收入囊中。

王亶望向中央通报了一次又一次之后,乾隆皇帝蓦然觉得此事不太对劲。甘肃这个地方之前都是遭遇旱灾,百年都不遇一次大雨,怎么这次人突然会遭遇大雨受灾?而且朝廷已经多次拨款,灾情居然还在继续。于是,他便派了钦差大臣到甘肃去好好调查了一番。

二、家产竟有2亿白银

这一调查不要紧,竟查出了惊天的贪污大案。钦差大臣秘密到了甘肃之后,甘肃此地正是艳阳高照,哪里有什么雨灾,此地还是如往年一般热的不行

于是,来调查的人迅速将在甘肃看到的情况上报给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听后勃然大怒,命钦差大臣控制住相关人员,并且彻查此事。王亶望被抓捕起来询问,他一见被抓了个正着,对所有的谎报灾情事件供认不讳。

王亶望被撤职查办,查抄了他的府邸,清算了他的财产,这一清算居然清算出了一笔巨款。王亶望的家底竟价值2亿元人民币,可见在他做官期间没有少搜刮民脂民膏。经此一事,王亶望被斩首示众,相关涉案人员也皆被处置,王亶望所有的家产悉数充公。

三、机关算尽终被杀

其实在快要查到王亶望头上的时候,他还耍了一个小聪明。毕竟2亿家财是个巨款,藏也不好藏。所以在东窗事发之前,他还曾捐出价值1亿元的家产来进行海塘的修筑。

他心里当时的想法一是减少他手中钱财的数量,让目标变小。二是,捐款修筑工事也是在做利国利民的好事,自己都已经捐出了巨款,总不能怀疑他是个贪官吧!不得不说,王亶望真的是一个非狡猾的人,怪不得已经腐败至此,乾隆皇帝都未发现一丝一毫的蛛丝马迹。

虽然王亶望的算盘打的很好,但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贪污的事情做的多了,自然总会留下点什么。所以朝廷的钦差大臣很快掌握了他贪污证据,并依法惩治了这个清朝第二大贪官。

所以最终即使王亶望大出血花费了1亿元想要来摆平这件事,也最终未如愿以偿。毕竟做过的事情,即使抹去了所有的证据,那也是做过的事情,只要做过就会留下痕迹善恶到头终有报,王亶望最后也算是自食恶果吧!

四、总结

王亶望是清朝第二大贪官,很多人一定都未曾听过他的名字。但是说起这清朝第一大贪官,想必很多人都认识,他就是和珅。在这第二大贪官倒台后不久,这第一大贪官也被彻查下野了。

都说以史为鉴,可以正衣冠。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为官都应为平民百姓谋福祉,为国家谋发展,切忌不可贪污腐败,不要因一点眼前的蝇头小利就置国家人民于不顾。为官者如果一直抱着侥幸心理贪污腐败,终有一天必然会受到惩罚。

标签: 王亶望清朝

更多文章

  • 朱棣丝毫没有看出来要造反的意思 朱棣最后为什么会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棣,明朝

    对朱棣造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棣当初为什么要选择造反,朱棣为什么会这么做?原因出在什么地方?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逝世,其孙朱允炆即位,而作为第四子的朱棣也早早就藩,镇守北部疆域。此时的朱棣一直勤勤恳恳的镇守国家,与北元作斗争,丝毫看不出造反的意图。然

  • 朱棣和建文帝兵力相差五倍 笑到最后的人为什么是朱棣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朱棣,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棣造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朱棣起兵造反的时候,和朱允炆的兵力相差五倍,最后为什么是朱棣笑到最后?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屡见不鲜,汉朝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险些颠覆政权。可在中央政府的强势围剿下,总逃不过失败的命运。从朱元璋撒手人寰的那刻开始,建文帝就开

  • 太平公主权倾朝野最后也没能成功称帝,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太平公主,唐朝

    众所周知,唐朝是一个非常昌盛的年代,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要说历史上最荣耀的公主,莫过于太平公主了,她一生经历了五位帝王,其中辅佐了两代皇帝上位,立下了无数功劳,成为了唐代首个被万封的公主。可以说,太平公主一生都过得极为顺遂,权倾朝野,甚至差点就和她的母亲武则天一样称帝。但她毕竟不是武则天,所以到最

  • 宋高宗对皇位如此迷恋 赵构为什么还主动让位出来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高宗,南宋

    对宋高宗赵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宋高宗赵构对皇位如此迷恋,赵构最后为什么会主动让位?一说起宋代皇帝,除了宋太祖赵匡胤外,知名度最高的恐怕就是宋高宗赵构了。然而和赵匡胤所不同的是,赵构虽然名气也很大,但多数都是负面评价,比如杀害忠臣岳飞、对金国卑躬屈膝求和等

  • 司马懿发动政变为何会选择曹芳继位?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懿,三国

    高平陵事变是发生于公元249年由司马懿发动的一场政变。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东汉末年,司马懿生于官宦人家。他自小聪明果敢,文韬武略,胸怀大志。三国时期,曹操认为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让他为自己所用,还曾让他做太子曹丕的老师,辅佐曹丕。曹丕的儿子曹叡登基后,仍然重用司马懿。不甘心居于人下,对曹魏有不

  • 三国时期的第一猛将为何是吕布?他一生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吕布,汉朝

    吕布,字奉先,东汉末年著名将领。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三国时期,英雄好汉众多,但是却偏偏吕布被称为三国第一猛将,“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关键还没有人质疑。但是说实在的,吕布这一生战绩平平,甚至还打过许多败仗,那么战绩一般的他,为什么被所有的史学家称为三国第一猛将呢?吕布在出生的时候,天空上彩虹出现

  • 唐睿宗李旦:唐朝第五位皇帝,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旦,唐朝

    李旦,即唐睿宗,曾用名李旭轮 、李轮、武轮,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第四子,唐中宗李显的胞弟,唐朝第五位皇帝,在位共8年,真正掌权时间只有两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嗣圣元年(684年),李旦登基,武则天垂帘听政,武周建立后,降为皇嗣,参与神龙政变,再次成为皇帝,后禅

  • 唐睿宗李旦登基在位期间,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旦,唐朝

    李旦,即唐睿宗,曾用名李旭轮 、李轮、武轮,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第四子,唐中宗李显的胞弟,唐朝第五位皇帝,在位共8年,真正掌权时间只有两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嗣圣元年(684年),李旦登基,武则天垂帘听政,武周建立后,降为皇嗣,参与神龙政变,再次成为皇帝,后禅

  • 唐宣宗李忱的帝位是怎么来的?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忱,唐朝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成为一朝帝王,何其容易。在这皇宫之中,为了成为那人上人,无数的皇家子弟,深陷在那腥风血雨之中。鲜血,杀戮,残忍充斥着,但这仿佛是历史定性一般,适者才能生存,才会拥有改变历史,改变王朝的实力。而我们今天介绍的唐宣宗李忱,

  • 宇文士及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著有《妆台记》六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宇文士及,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宇文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