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棣丝毫没有看出来要造反的意思 朱棣最后为什么会造反

朱棣丝毫没有看出来要造反的意思 朱棣最后为什么会造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162 更新时间:2024/2/11 17:04:57

朱棣造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棣当初为什么要选择造反,朱棣为什么会这么做?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逝世,其孙朱允炆即位,而作为第四子的朱棣也早早就藩,镇守北部疆域。此时的朱棣一直勤勤恳恳的镇守国家,与北元作斗争,丝毫看不出造反的意图。然而新帝登基,朱允炆的第一件事便是削藩。看着其他兄弟相继被贬为庶人,朱棣的内心也发生了变化。

朱棣作为朱元璋的第四子,非嫡非长,且正逢朱元璋与陈友谅交战之际,朱元璋自然是无暇顾及朱棣,甚至朱棣出生七年之后才得朱元璋赐名。所以说,朱棣的童年其实并没能享受到朱元璋的疼爱,然而作为太子的长子朱标,却格外受宠。朱元璋亲自选出大学士宋濂担任太子师,对于朱标十分关爱,身在在朱标死后,力排众议立其子朱允炆为皇太子。

由此可见,朱棣的心中定是存在怨言的,但是朱棣却并没有朱元璋造反的决心,毕竟朱元璋造反时不过孤身一人,不论造反与否,面临的都是死亡的命运。可是朱棣毕竟身为藩王,一旦造反被发现,面临的便是株连九族的命运。所以,尽管朱棣对于朱允炆登基心生不满,但是显然朱棣并不打算付诸行动。那么,沉默的朱棣最终为何要选择造反呢?依小编分析,朱棣之所以选择走上造反的路,其实很大程度上都不是自愿,而是被迫。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道衍的劝说

道衍原名姚广孝,他虽是个和尚,但是他所学习的却并不是一般和尚吃斋念佛的那一套,而是阴阳术数之学。马皇后病逝后,朱元璋下令挑选和尚随侍各个藩王,道衍以“奉白帽著王”为由,说服朱棣选中了他。而所谓的“白帽著王”,即皇字。由此可见,朱棣内心的确有反意,但是朱棣依旧没有打算发起造反,因为道衍到燕王府之后每每劝说朱棣造反,但是朱棣却不以为意,并未将道衍和尚的劝告放在心上。

朱棣与道衍剧照

道衍的确是一个有恒心的人,他在劝说朱棣造反未果的情况下,依旧持之以恒的劝说朱棣,甚至在朱棣被劝烦了的情况下依旧“刚正不阿”“直言不讳”,当然,从道衍的身上也映证了“水滴石穿”的可行性。因为在道衍的日夜劝说下,朱棣最终萌生了造反的意图。

道衍的劝说虽然表面上并没有起任何作用,但是朱棣天天都要被劝说造反,想必早已形成了条件反射,这段时间里,朱棣每天一看到道衍,脑袋里想的恐怕就是“造反”二字,这样的条件反射在此后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比如,在朱允炆派人捉拿朱棣的时候,他脑袋里第一反应不再是顺从,而是造反。

朱元璋的偏宠

说起朱允炆削藩,还得从朱元璋说起。朱元璋白身起家,建立起不可一世的明代帝国,期间也曾遭受过许多人的背叛,甚至他的侄子朱文正都曾背叛过他。所以朱元璋建立明代后,陆续将曾和他并肩作战的许多名将斩杀,在跟随他作战的将士中,只有汤和幸免于被朱元璋杀害的命运。

朱允炆剧照

可是,杀光了大将,万一发动战,明代又该如何应对呢?朱元璋自认为聪明的将自己的各个儿子派到各地,并给予他们兵权,这也为朱棣后来的造反提供了军备。朱元璋在世时,这些儿子自然不敢有怨言,可是朱元璋一死,朱允炆不过是个涉世未深的孩子,论谋略,论胆识,远远比不上常年作战的各位叔叔,尤其是以善战著名的朱棣。所以,朱允炆为了确保自己的统治地位,听取了齐泰黄子澄提出的削藩的构想。

提起朱元璋,他与朱棣的造反也脱不了关系,朱棣虽然并未受过良好的教育(当然,这是相比太子朱标而言的),但朱棣从实战中还是学得了不少经验的,只是朱元璋并不重视朱棣,反而每天都召知道他的学习情况。毕竟朱标是长子,朱棣想来尽委屈,但是不敢心生怨怼。令人想不到的是,朱标死后,朱棣原本信心满满的以为论资排辈也总该轮到自己做太子了,但是沉迷于丧子之痛的朱元璋竟然不顾大臣的反对,力保朱允炆为皇太子。朱标当太子是因为他长子的身份,可是让朱允炆做皇太子,遑论朱棣不能接受,怕是一众藩王都不服气。

朱允炆的逼迫

除了道衍每天在耳边撺掇朱棣造反,朱棣还得面临来自外部的压力,朱元璋死前曾将齐泰和黄子澄推荐给朱允炆,语重心长的将朱允炆托付给齐泰和黄子澄,所以朱允炆对于齐泰和黄子澄的实力十分信任。但是也正是此二人在朱允炆根基未稳之时劝说朱允炆削藩,并且多次失去有利时机。

朱棣剧照

起先,削藩之路一路畅通,朱允炆先后将周王,代王,齐王等废为庶人,眼看削藩的命令就要降临到自身,在道衍日夜不休的劝说下,朱棣终于看清了眼前的形式。此时若是再不造反,等来的便是万劫不复的命运,此时不反,更待何时!朱棣秘密筹集召集军马,为掩人耳目,特地在地下室进行练兵,并在周围广设养鸡场,通过养鸡场的噪音来掩盖训练兵马的声音。

朱允炆十分重视自己的这位皇叔,他先是派了三路人马前来逮捕朱棣,此后又另派了两位官员。也就是在这时,朱棣终于造反了,由于朱允炆的逮捕证上并没有朱棣的名字,因此,朱棣设计轻而易举的杀透了重围,走上了造反的大路。

朱棣剧照

通过以上的种种分析,可以看出朱棣的确是被逼造反的。当然,若就造反这一结果进行分析,外因必定是朱允炆的逼迫以及道衍每日持之以恒的劝说,但是此次造反的内因却是朱棣自身。尽管深受逼迫,但朱棣内心对于皇位仍旧是渴望的,否则在削藩之际他大可效仿相王自焚,哪怕不自焚,他也可以像其他几个兄弟一样,默默顺从,被贬为庶人。

朱棣的造反之路走的极不顺畅,但是他最终还是登上了皇位,尽管坐的名不正言不顺,但不得不说,朱棣是一位好皇帝!朱棣登上皇位之后,不仅勤恳治国,使明代进入繁荣昌盛,更是下令修书,成就了《永乐大典》这一部集中国古典之大成的旷世之作,更为重要的是,他还为后面的“仁宣之治”做了铺垫。总而言之,朱棣被逼造反,但从他的治国之道可以看出,朱棣的确是皇帝的不二人选。

标签: 朱棣明朝

更多文章

  • 朱棣和建文帝兵力相差五倍 笑到最后的人为什么是朱棣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朱棣,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棣造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朱棣起兵造反的时候,和朱允炆的兵力相差五倍,最后为什么是朱棣笑到最后?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屡见不鲜,汉朝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险些颠覆政权。可在中央政府的强势围剿下,总逃不过失败的命运。从朱元璋撒手人寰的那刻开始,建文帝就开

  • 太平公主权倾朝野最后也没能成功称帝,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太平公主,唐朝

    众所周知,唐朝是一个非常昌盛的年代,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要说历史上最荣耀的公主,莫过于太平公主了,她一生经历了五位帝王,其中辅佐了两代皇帝上位,立下了无数功劳,成为了唐代首个被万封的公主。可以说,太平公主一生都过得极为顺遂,权倾朝野,甚至差点就和她的母亲武则天一样称帝。但她毕竟不是武则天,所以到最

  • 宋高宗对皇位如此迷恋 赵构为什么还主动让位出来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高宗,南宋

    对宋高宗赵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宋高宗赵构对皇位如此迷恋,赵构最后为什么会主动让位?一说起宋代皇帝,除了宋太祖赵匡胤外,知名度最高的恐怕就是宋高宗赵构了。然而和赵匡胤所不同的是,赵构虽然名气也很大,但多数都是负面评价,比如杀害忠臣岳飞、对金国卑躬屈膝求和等

  • 司马懿发动政变为何会选择曹芳继位?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懿,三国

    高平陵事变是发生于公元249年由司马懿发动的一场政变。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东汉末年,司马懿生于官宦人家。他自小聪明果敢,文韬武略,胸怀大志。三国时期,曹操认为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让他为自己所用,还曾让他做太子曹丕的老师,辅佐曹丕。曹丕的儿子曹叡登基后,仍然重用司马懿。不甘心居于人下,对曹魏有不

  • 三国时期的第一猛将为何是吕布?他一生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吕布,汉朝

    吕布,字奉先,东汉末年著名将领。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三国时期,英雄好汉众多,但是却偏偏吕布被称为三国第一猛将,“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关键还没有人质疑。但是说实在的,吕布这一生战绩平平,甚至还打过许多败仗,那么战绩一般的他,为什么被所有的史学家称为三国第一猛将呢?吕布在出生的时候,天空上彩虹出现

  • 唐睿宗李旦:唐朝第五位皇帝,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旦,唐朝

    李旦,即唐睿宗,曾用名李旭轮 、李轮、武轮,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第四子,唐中宗李显的胞弟,唐朝第五位皇帝,在位共8年,真正掌权时间只有两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嗣圣元年(684年),李旦登基,武则天垂帘听政,武周建立后,降为皇嗣,参与神龙政变,再次成为皇帝,后禅

  • 唐睿宗李旦登基在位期间,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旦,唐朝

    李旦,即唐睿宗,曾用名李旭轮 、李轮、武轮,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第四子,唐中宗李显的胞弟,唐朝第五位皇帝,在位共8年,真正掌权时间只有两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嗣圣元年(684年),李旦登基,武则天垂帘听政,武周建立后,降为皇嗣,参与神龙政变,再次成为皇帝,后禅

  • 唐宣宗李忱的帝位是怎么来的?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忱,唐朝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成为一朝帝王,何其容易。在这皇宫之中,为了成为那人上人,无数的皇家子弟,深陷在那腥风血雨之中。鲜血,杀戮,残忍充斥着,但这仿佛是历史定性一般,适者才能生存,才会拥有改变历史,改变王朝的实力。而我们今天介绍的唐宣宗李忱,

  • 宇文士及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著有《妆台记》六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宇文士及,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宇文士及(?

  • 关羽败走麦城时离马超最近 马超为什么还见死不救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马超,关羽

    你真的知道马超不救关羽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关羽是在马超的地盘丧命的,马超当时在做什么?马超为什么会见死不救?提起三国历史上比较悲情的时刻小编思来想去的发现了,其实关羽败走麦城算是一个,之后被孙权给砍了头也真的是有点死无全尸的感觉,真的是好惆怅啊,其实死得也很惋惜的,但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