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开国将领李文忠简介:多次领兵出塞征讨元军残余势力

明朝开国将领李文忠简介:多次领兵出塞征讨元军残余势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680 更新时间:2024/2/12 4:45:41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文忠

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李文忠 (1339年-1384年),字思本,小名保儿,江苏盱眙人(今安徽明光) ,是明太祖 朱元璋 的外甥,明朝开国的著名将领、谋臣。

李文忠十二岁时,母亲曹国长公主就去世了,父亲李贞带着他辗转乱军之中,多次濒临死亡。二年之后才在滁州见到舅舅朱元璋。朱元璋见到李文忠,十分喜爱,便将他收为养子,跟随自己姓朱。

十九岁时,李文忠以舍人的身份率领亲军,随军支援池州,击败天完军,骁勇善战为诸将之首。朱元璋对李文忠十分宠信,常派他监军随将领出征。文忠转战沙场,官至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复姓李。

明朝建立后,李文忠多次领兵出塞征讨元军残余势力,战功显赫,获封曹国公。1379年(洪武

十二年),明太祖又诏命李文忠主持大都督府(最高军事机构),兼主管国子监(全国最高学府)。

1384年(洪武十七年),李文忠病逝,追封岐阳王,谥“武靖”,配享太庙,肖像挂在功臣庙里,位次第三。赐葬钟山。

李文忠之子李景隆 继承曹国公爵位。

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

李文忠 的祖上世代居住在泗州盱眙县,后来李文忠 的父亲李贞搬家到濠州(今凤阳县)的东乡。李贞生性友善,娶朱元璋

的姐姐朱氏(明朝建立后,追封为曹国长公主)为妻 ,1339年生子保儿(李文忠)。

朱元璋幼时,亲戚都比较贫寒,惟有李贞家还能吃得饱饭,经常接济朱元璋,所以朱元璋对李贞一家格外亲厚。

保儿十二岁那年(1350年),他的家乡遭到特大旱灾,祸不单行,瘟疫又流行起来,他家所在村子的二百多口,十有八、九死去,保儿的母亲也病死了。保儿的父亲李贞捐出了自己的钱财,杀掉牛和猪,给乡亲们吃,和村民一起守望相助。不久,乱兵入境,李贞只好领着保儿到淮东避难。

1352年(至正十二年)农历十一月,李贞听说保儿的舅舅朱元璋在滁州,当了郭子兴的将领,就去投奔。时值兵荒马乱,保儿父子风餐露宿,几次濒临死亡。经过一个月的辗转,终于在农历十二月到达滁州,见到朱元璋。

保儿见到舅舅朱元璋,想到死去的妈妈,扑在舅舅的怀里大哭。朱元璋悲喜交集,安慰保儿说;“外甥看到舅,如同看到母亲。你已经到了舅舅这里,今后生活就有了依靠,我看你不如随我改姓朱吧!”保儿点头同意,从此,改叫朱文忠。

朱元璋还请范祖乾、胡翰做朱文忠(李文忠)的老师,朱文忠读书聪颖、敏悟,学东西就好像以前学过一样,通晓经义、能诗善歌。

年少从戎

1357年(至正十七年),19岁的朱文忠(李文忠)以舍人的身份,率领朱元璋的亲军随军支援池州,第一次作战就立了功,击败在池州的赵普胜的兵,又攻下青阳、石埭、太平、旌德四个县。1358年(至正十八年),朱文忠会同邓愈

、胡大海由徽州进入浙江,从元朝军队手中夺得建德,升为亲军都指挥,镇守建德,收降苗帅杨完者的旧部三万多人。

不久,邓愈移军江西,朱文忠与胡大海攻占诸暨。张士诚侵扰严州,朱文忠率军于东边的城门抵御,另派将领出小北门,抄小路袭击敌人后路,两军夹击,大破张士诚。过了一个月,张士诚再次进攻,朱文忠又在大浪滩打败敌军,乘胜攻克分水。张士诚派遣将领占据三溪,朱文忠又率军将其击败。斩首陆元帅,焚烧敌垒。张士诚从此不敢再窥视严州。朱文忠的官职升为“同佥行枢密院事”。

胡大海俘获陈友谅的部下李明道、王汉二,送往朱文忠处,朱文忠释放他俩,并以礼相待,命他俩前去招降建昌守将王溥,王溥投降。

平定江南

1362年(至正二十二年),苗兵在金华发动叛变,杀害了胡大海。朱文忠派遣将领将苗兵的将领打走,并亲自安抚其部众。处州苗军也发动叛乱,杀害耿再成。朱文忠派遣将领驻屯缙云,谋取处州。朱文忠被授为浙东行省左丞,总制严衢、信处诸州军事。

同年,张士诚手下的十万军队猛攻诸全,守将谢再兴告急,朱文忠派遣同佥胡德济前去救援。谢再兴再次请求增兵,朱文忠却因兵少派不出援兵。正巧此时朱元璋命邵荣讨伐处州乱军,朱文忠便扬言徐右丞、邵平章将率大军即日援助诸全。张士诚军获悉,十分恐惧,企图趁夜逃跑。夜半时分,胡德济与谢再兴率领敢死队开门突袭,大败张士诚军,从而保全了诸全。

1363年(至正二十三年),谢再兴叛降于张士诚,率军进犯东阳。朱文忠与胡深在义乌迎战,率领千名骑兵横突敌阵,大败谢再兴。不久,朱文忠采纳胡深的计策,在离诸全五十里处另筑一城,与诸全互为掎角。张士诚派遣司徒李伯升率十六万大军前来进攻,未能攻克。

1365年(至正二十五年)春季,张士诚又派李伯升率领二十万大军进攻新城(今浙江诸暨南)。朱文忠率朱亮祖等迅速救援,在离新城十里之处扎营。胡德济派人告知朱文忠说贼军势头极盛,应当驻扎以待大军。朱文忠却说:“用兵在于谋略,而不在于人数众多。”于是下令次日早晨与敌军会战。次日,大雾笼罩,天空昏暗,朱文忠召集诸将仰天发誓道:”

国家之事在此一举,我不敢贪生而死于三军之后。”于是命徐大兴、汤克明等统率左军,严德、王德等统率右军,而自己亲率中军首当其冲。处州援兵这时也已赶到,奋勇搏击。浓雾稍散,朱文忠横握长矛率领数十名精锐骑兵,从高处奔驰而下,冲往敌军中坚之中。敌军精锐骑兵将朱文忠重重包围。朱文忠亲手杀敌甚多,引骑向外猛冲,所向披靡。大军乘机进攻,城中军队也擂鼓呐喊着猛冲出城,敌军大溃。朱文忠军追击败兵数十里,斩首数万,溪水尽成血色,俘获将领六百,士兵三千,收缴兵器、粮草,数日不尽,李伯升仅只自身幸免逃脱。

捷报到武昌,朱元璋大喜,将朱文忠召回,整日设宴慰劳,赏赐御衣名马,然后命其返回军中。

1366年(至正二十六年)秋天,朱元璋的大军讨伐张士诚,朱文忠受命进攻杭州以牵制敌军。朱文忠率朱亮祖等攻克桐庐、新城、富阳,然后进攻余杭。余杭守将谢五,是谢再兴的弟弟,朱文忠给他写信招降,答应不杀他。谢五与谢再兴之子五人出城投降。诸将请求处以死刑,朱文忠不同意。然后直趋杭州,杭州守将潘元明也投降,朱文忠整肃军队进入杭州。潘元明以歌妓相迎,朱文忠便指挥军队离去,驻扎在高楼,并下令:“

擅入民居者死。”

一名士兵借用百姓炊锅,被斩首示众,杭州城中因而井然有序。朱文忠获军三万,粮食二十万,被朱元璋就地加封为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叫他不必再姓朱,恢复李氏之姓。

1367年,(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派水军和陆军进攻福建,李文忠另外率军驻扎浦城,进逼福建。返师之后,余寇金子隆等聚众抢劫,李文忠再次讨伐,将其擒获,于是平定建州、延州、汀州。下令士兵收养途中弃儿,被养活者无数。

征讨北元

1369 年(洪武 二年)春天,李文忠以偏将军的身份跟随常遇春 出塞,逼近上都,赶走元顺帝。 常遇春 死后,李文忠受命代替常遇春

统率军队,奉诏会合大将军徐达

进攻庆阳。行至太原时,获悉太原被围告急,便对左丞赵庸说:“我们受命而来,如果是有利于国家的军务,我们可以自己决定。而今大同情况紧急,我们可以顺路前去救援。”于是率领军队从雁门关出发,驻扎在马邑,打败北元游兵,擒获平章刘帖木,进至白杨门。当时雨雪交加,军队已经驻扎,李文忠却下令向前移动五里,依靠河水为险阻,自我防固。北元兵乘着黑夜来劫营,李文忠军坚壁清野,岿然不动。天亮时,敌军大至,李文忠委派二营将士,殊死作战,估计敌军已经疲惫,才派出精兵,左右夹击,大破敌军,擒获敌将脱列伯,俘斩万余人,穷追至莽哥仓而返。

1370

年(洪武三年),李文忠被授为征虏左副将军,与大将军徐达分道北征,率领十万人出野狐岭,到达兴和,降服兴和守将。进兵察罕脑儿,擒获平章竹真。驻军骆驼山,赶走平章沙不丁。驻军开平,降服平章上都罕等。当时元顺帝已死,太子爱猷识里达腊(元昭宗)新立。李文忠派人探知此情,率军兼程奔往应昌。元昭宗北逃,李文忠俘获其嫡长子买的立八剌及后妃、宫女、诸王、将相官属数百人,及宋、元玉玺金宝十五件,玉册二件,镇圭、大圭、玉带、玉斧各一件。并派出精锐骑兵穷追至北庆州而返。经过兴州时,擒获北元国公江文清等,降服三万七千人。到达红罗山时,又降服杨思祖的部众一万六千余人。

李文忠到京城奉献捷报,朱元璋御临奉天门接受朝贺。大封功臣,李文忠功劳最大,被授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大都督府左都督,封为曹国公,参与军国大事,每年的俸禄三千石,并被授予世袭凭证。

1371年(洪武四年)秋,傅友德等平定四川,李文忠受命前去安抚。李文忠下令建筑成都新城,派军戍守诸郡要害之地,然后才返回。1372年(洪武五年)又以左副将军的身份由东路北征,出居庸关,直趋和林,到达口温,北元军队逃跑。军队进至胪朐河时,李文忠命部将韩政等保护辎重,而自己率领大军,每人携带二十天的粮食,迅速赶至土剌河。北元太师蛮子哈剌章率领部众全部渡河,列阵以待。李文忠率军进逼,敌军才稍微退却。到达阿鲁浑河时,敌军逐渐增多。李文忠马中飞箭,他下马之后,手持短器,继续战斗。指挥使李荣将自己的战马交给李文忠,而自己则夺乘敌军战马。李文忠重获战马,更加殊死作战,终于将敌军打败,俘获敌兵数以万计。追奔至称海时,敌军重新聚集。李文忠便收兵据险,杀牛犒劳士兵,将所获马匹释放野外。敌军怀疑有埋伏,慢慢引军而去。李文忠也率军返回,错过了旧路。到达桑哥儿麻时,缺乏饮水,军中将士十分口渴,于是向天祈祷。所乘战马跑过之地,泉水涌出,三军都得以解渴,于是杀牲口以祭上天。然后班师回朝。这一战役,两军胜负相当,而宣宁侯曹良臣,指挥使周显、常荣、张耀都已战死,因此太祖未予赏赐。

1373年(洪武六年),李文忠率军前往北平、山西边境,在三角村击败敌军。1374年(洪武七年),派遣部将分道出塞。到达三不剌川,俘获平章陈安礼。到达顺宁、杨门,斩首真珠驴。到达白登,擒获太尉不花。这年秋天,李文忠率军进攻大宁、高州,攻克两地,斩杀宗王朵朵失里,擒获承旨百家奴。追奔至毡帽山,击斩鲁王,俘获其妃及司徒答海等。然后进军丰州,擒获元朝旧官十二人,马驼牛羊甚多,穷追至百干儿才返。此后,李文忠屡次率军防备边境。

1377年(洪武十年),李文忠受命与韩国公李善长

一起商议军国要事。1379年(洪武十二年),洮州十八番族反叛,李文忠与西平侯沐英合兵将其讨平,并筑城于东笼山南川,设置洮州卫。还朝之后,李文忠报告说西安城里的水含有咸卤,不能饮用,请求凿地引龙首渠水入城,以便取水,朱元璋采纳了他的建议。李文忠掌管大都督府兼领国子监事。

因病去世

1383年(洪武十六年)冬季,李文忠得病。太祖亲临探视,并命淮安侯华中负责医治。1384年(洪武十七年)农历三月,李文忠去世,终年四十六岁。太祖怀疑华中下毒,便降低华中的爵位,将其家属逐至建昌卫,其他医生及妻子儿女都被斩首。太祖亲自写文致祭,追封李文忠为岐阳王,谥号武靖。配享太庙,肖像挂在功臣庙,位列第三。

标签: 明朝李文忠

更多文章

  • 李牧不死赵国就能不灭吗 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牧,赵国

    还不了解:李牧和赵国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牧不死,赵国是否可以不被灭国?李牧(公元前289年-公元前229年),李氏,名牧。战国末年最杰出的战略家及军事家,在战国时期有着崇高的威望。他北抵匈奴,使得匈奴人几十年不敢南下牧马;抗击秦军,成为秦王嬴政在一统六

  • 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不是很好吗 刘备防备诸葛亮是为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诸葛亮

    还不了解:刘备和诸葛亮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为何要防备诸葛亮?他们的关系不是很好吗?对于刘备来说,他虽然出身贫寒,却少年有志,一心想要成就霸业,不过这条路却异常的艰辛,当时的强者太多,而他也因为各种原因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日子并不是那么好过,好在于刘表

  • 马岱除掉魏延之后 马岱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马岱,三国

    对马岱下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马岱杀死魏延后,最后有着怎样的结局?马岱趁魏延不注意将其杀死,并不是为国为民,而是想要找个靠山,惋惜他本身能力太差,这件事情以后基本退出历史的舞台,结局可能并不美好。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想必对于蜀汉的魏延都不陌生,小说当中

  • 曹操原本可以废汉献帝自立 曹操为什么到死都没有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曹操,三国

    还不了解:曹操不称帝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魏蜀吴三家中,曹操本可借废帝自立,为何至死没敢称帝?对于曹操的历史评价,大多出自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一说。所以有人说他“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在京剧中,曹操也以白脸的扮相来示其阴险狡诈

  • 关羽和张飞死后都能被封神 赵云死后为什么没有封神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云,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赵云不能封神,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关羽、张飞能死后封神,为何赵云不行?《三国演义》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可以说在我国是家喻户晓了。但是因为罗贯中在这本书当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是“拥刘贬曹”,所以大家对于刘备的蜀汉阵营里面的人物大都印象深刻,并且评价极高。其

  • 窦德玄:唐朝时期宰相,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窦德玄,唐朝

    窦德玄,字号不详,洛阳人,唐朝时期宰相,西平太守窦彦的儿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隋朝大业年间,起家国子学生,担任相府(李渊)千牛。唐高宗李治时期,授殿中少监,历任御史大夫、户部尚书。辅助泰山封禅,担任封禅使,册封钜鹿县开国男。麟德初年,检校左相。乾封元年(66

  • 吕后为什么要杀韩信 刘邦得知死讯后为何高兴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韩信,吕后

    对韩信和吕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信为什么会被吕后杀掉?刘邦能打败项羽,就是因为他善于利用人才。项羽虽然掌握了“万人敌”,但是,他的对手实在是太多了。项羽不是在战斗,就是在赶路。这让人怎么能忍?而刘邦,则是结交了不少的好友。就拿汉朝三大名士来说,刘邦就是靠

  • 戚夫人被做成人彘后活了多久 戚夫人为何没有马上死掉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戚夫人,吕后

    还不了解:戚夫人和吕后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何戚夫人被做成人彘后,并没有迅速死去?那她又活了多久?在很多古装剧中,都要给戚夫人打造一个纯真的形象,而吕后则是心狠手辣的女政客形象。不管影视剧是怎么刻画这两个人的,根据史书中的记载,戚夫人并不是一个天真柔弱的

  • 王孝杰:唐朝时期名将,最后兵败殉国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孝杰,唐朝

    王孝杰,京兆新丰人,唐朝时期宰相、名将。少年时便从军入伍,四处征战。屡立战功。武则天执政后,累迁右鹰扬卫将军。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692年,任武威道总管,与阿史那忠节讨吐蕃,收复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重设安西都护于龟兹。公元693年,王孝杰与西突厥与

  • 赵匡胤明明有自己的儿子 赵匡胤为什么不传位给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赵匡胤,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赵匡胤传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赵匡胤为什么不把位置传给儿子?赵匡胤在历史上有诸多头衔:他是宋代的开国皇帝,是一个懂得“杯酒释兵权”的仁慈帝王,是能包容其他亡国之君的仁厚长者,是为弟弟亲身试药的友爱兄长,是五代末年到宋初的无敌战将,还是精通棍术和拳法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