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面对握有兵权的胤禵,雍正皇帝为何只是将其圈禁起来?

面对握有兵权的胤禵,雍正皇帝为何只是将其圈禁起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89 更新时间:2024/1/21 2:38:44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皇帝驾崩于畅春园,于“九子夺嫡”过程中始终以“天下第一闲人”的形象示人,隐忍不发、坐山观虎斗的皇四子胤禛成为了所有人都没想到的“黑马”,在康熙近臣、时任“九门提督”隆科多的坚定支持下,接过康熙皇权,登基成为雍正皇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所谓“成者为王败者寇”,康熙皇帝驾崩的第二天,为了稳定皇权、控制朝局,雍正皇帝便开始了对昔日夺嫡政敌的清算,并根据“八爷党”的具体情况予以了“区别对待”:

1、“八爷党”领袖——皇八子胤禩,出任“总理事务大臣”,会同皇十三子胤祥、大学士马齐和尚书隆科多“总理军政事务”。

除此之外,雍正皇帝还晋封胤禩为“和硕廉亲王”,极尽所能地予以特殊恩赏。很明显,这是雍正皇帝用以麻痹整个“八爷党”的必要手段,为自己彻底清算“八爷党”赢得时间、奠定基础。

2、下旨调时任“大将军王”——皇十四子胤禵回京奔丧,“大将军印”由延信、年羹暂管;同时,命延信、年羹尧接管“西路军务粮饷,及地方诸事”。

作为“八爷党”唯一一个握有兵权的现实威胁,雍正皇帝对于胤禵的处理干脆利落,毫不犹豫。胤禵返回京城以后,雍正皇帝随即命其于景陵读书,实际就是将其软禁于景陵。

时间来到雍正元年,雍正皇帝命皇九子胤禟前往西宁军前效力;将“抗旨不遵”的皇十子胤俄“逮京师拘禁”。自此,雍正皇帝分化并打压“八爷党”计划的第一步,顺利完成。

雍正四年,统治根基逐步稳固的雍正皇帝,开始了对“八爷党”的最后一击:

老八胤禩:革除黄带子、削除宗籍、改名“阿其那”,圈禁宗人府;6个月后,胤禩因“呕病”病逝于禁所。

老九胤禟:革除黄带子、削除宗籍、改名“塞思黑”,押往河北保定“直隶总督衙门”圈禁;3个月后,胤禟因“腹疾”病逝于禁所。

老十四胤禵:革除爵位,圈禁景陵寿皇殿。

根据《末代皇弟溥杰传》的记载,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和弟弟溥杰曾在养心殿玩耍的时候,发现了一份雍正皇帝留下的遗诏,而遗诏的内容就能直接证明胤禩、胤禟并非死于疾病,而是死于雍正皇帝的毒杀。

但在康熙朝晚期继位呼声最高,而且手握兵权的皇十四子胤禵,虽然对雍正皇帝的威胁最大却被一直圈禁到乾隆朝,既没让雍正皇帝狠心毒杀,也没受到丝毫折磨,甚至也没削除宗籍、改名羞辱。乾隆二年,乾隆皇帝将胤禵释放并屡加爵位晋封,直到乾隆二十年以“郡王”身份病逝。

老八、老下场凄惨,对雍正皇权威胁最大,甚至直接让雍正皇帝背上“弑君篡权”骂名的老十四,为何反而躲过一劫呢?

有人认为,因为雍正皇帝和皇十四子胤禵“同父同母,共天共地”,碍于这层亲兄弟关系,碍于太后的感受,雍正皇帝才会手下留情。只是,雍正皇帝对于胤禵的正式清算开始于雍正元年五月,也就是雍正帝生母——孝恭仁皇后病逝以后。

既然生母都已经崩逝,雍正皇帝还需要对这个始终同自己为敌的弟弟手下留情吗?

所以,胤禵能够躲过一劫,并非雍正皇帝处于亲疏关系的考虑。

其实,关于“八爷党”罪行的定位,雍正皇帝在其亲纂之《大义觉迷录》中有过较为明确的说明:

阿其那之阴险诡谲,实为罪魁,塞思黑之狡诈奸顽,亦与相等。允俄狂悖糊涂,允禵卑污庸恶,皆受其笼络,遂至胶固而不解。

在雍正皇帝看来,在“八爷党”中,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才是真正罪大恶极的“主犯”,胤俄、胤禵都只是受两人蛊惑、被两人拉拢的“从犯”而已。也就是说,雍正皇帝之所以对胤禵手下留情,主要是因为他的罪行较轻,尚未达到被毒杀清算的地步。

除此之外,胤禵能够躲过雍正皇帝的毒手,还有着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1、被解除兵权以后,胤禵随即被软禁于景陵,既无法同“八爷党”其他成员取得联系,也无法对雍正皇权形成任何有现实意义的威胁。

2、胤禩、胤禟虽然和胤禵一样,同为雍正皇帝的兄弟,但胤禵毕竟是雍正皇帝的“一母同胞”,如果对其施以毒手,势必会让雍正皇帝陷入更为不堪的境地。连同父同母的亲弟弟都能狠心毒手,雍正皇帝的负面形象就会彻底坐实,负面舆论则会更为疯狂的包裹雍正皇帝。

也就是说,对于雍正皇帝而言,胤禵已经没有了威胁,狠心处置只会让自己得不偿失。与其如此,还不如将其永远圈禁,以尽可能地维护自己的正面形象。

作为清朝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勤政帝王”,雍正皇帝用13年的宵衣旰食、殚精竭虑,恢复并推动了“康熙盛世”的健康发展,为“乾隆鼎盛”的到来打下了坚实基础。

有人说,尽管雍正皇帝是一位有为君主,但也绝对不能掩盖他“弑兄杀弟”的冷酷一面。诚然,雍正皇帝清算皇室兄弟的做法,确实冷酷,但“成者为王败者寇”本就是千古通例,更何况就“八爷党”在雍正朝时期对雍正皇帝的刻意污蔑,对雍正新政的百般掣肘,他们能落得如此结局,又何尝不是“不作就不会死”的结果呢!

标签: 雍正胤禵

更多文章

  • 宦官刘瑾为什么会被凌迟处死 刘瑾都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刘瑾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明朝刘瑾,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明代不存在权臣篡位的问题,但为了制衡朝中文武官员,明代天子不得不加强“宦官”的权力,于是明朝数百年历史中,诞生了一种新的问题,这也是一种可笑但也很悲哀的现象,那就是:“宦官乱政”。刘瑾,身份正是为宦官。在明孝宗时期,刘瑾被引荐进入皇宫

  • 静嫔石氏在后宫中的地位如何?为何能安稳度过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静嫔,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静嫔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我们都知道,在古代的时候,皇帝的后宫中可谓是美女如云。在清朝初期的时候,大多数是来自蒙古的妃子或者满族的妃子,到了后来,汉人妃子也开始不断增多。但是,在皇宫中,汉人妃子的地位还是不如满族或者蒙古族的妃子的,尤其是那些没有什么身份地位的

  • 蜀汉元老刘琰为什么被刘禅处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代,蜀汉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军阀割据一方,但最终是有曹操、刘备、孙权三家势力共分天下,除了他们自身雄才大略之外,也在于他们能够善于发掘人才,并且将这些人才合理运用。尤其是蜀汉政权的刘备,他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可谓是困难重重,但是他就是依靠手底下的文臣武将,最终在蜀地站稳了脚跟,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中国历史故

  • 从昏庸无能变得英明神武,商太宗太甲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太甲,商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太甲故事,欢迎关注哦。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君主,在位前期还算比较英明神武,但是在位后期就变得昏庸无能,最著名的例子有晋武帝司马炎、齐文宣帝高洋、唐明帝李隆基等,其实很多君主都是这样的,就算在位后期不是变得昏庸无能,也没有前期那么英明神武了,司马炎、高洋

  • 齐武帝萧赜的能力如何?他如果没有早亡,可能能统一全国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萧赜,南朝齐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萧赜故事,欢迎关注哦。宋武帝刘裕和周武帝宇文邕两位有为之君,算得上是南北朝时期文治武功最显赫的两位,前者平定了南朝所有叛乱势力,令刘宋王朝归于一统,并且亲自带兵讨伐北朝,收复了部分失地,若非他过于短命,很有可能收复中原而统一中国;后者对内铲除了权臣宇文

  • 历史上真实的潘美是奸臣吗?他为北宋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潘美,北宋

    潘美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当年的电视剧“杨家将”名噪一时,众人都在感叹杨家将的忠勇不凡,无一不惋惜杨家诸将的悲惨结局;人们对杨家将的牺牲有多惋惜,对那个害得杨家诸将无法善终的奸佞小人就有多愤恨。由于电视剧编剧对《杨家将》这段历史的渲染修改,人们一直把潘美(

  • 王政君是如何成为皇后的?她为何能执掌大权?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政君,西汉

    王政君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我们现今的社会中,不管你承不承认,一个结过婚的女人想要再找到一个可心的夫婿是比较难的,更何逞死了两任丈夫,以这样的情况想要嫁入一个富贵人家,无异于登天。但你知道吗?在宋朝以前,一个死了丈夫的女人还是可以改嫁的,尤其是在汉朝,更

  • 李忱为什么能登基称帝?他登基后有哪些举措?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忱,唐朝

    李忱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唐宣宗李忱(公元810年——公元859年),原名李怡,他是唐宪宗李纯的第十三子,是唐穆宗的弟弟,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的叔叔。唐穆宗当政时被封为光王。在他侄子唐武宗临死之前,已经37岁的他被立为皇太叔,并由李怡改名为李忱,成为新的

  • 他是李世民的救命恩人,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世民,唐朝

    说起唐太宗李世民,相信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不管是在小说、还是影视作品中,乃至中国历史上都是一个知名的人物。在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的时候,李世民就跟随父亲起兵,开始建功立业。等到李渊打下长安,建立唐朝政权之后,李世民更是成为统帅,代替李渊四处征战,为唐朝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

  • 秦始皇废长立幼的原因是什么?真的时一时兴起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秦始皇,秦朝

    秦始皇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胡亥是秦始皇的幼子,生于秦王政十八年。胡亥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中,是在秦始皇第五次巡游天下的时候,当时,胡亥二十岁。秦始皇即位以后,曾经五次巡游天下。第五次巡游,从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十月开始,一直持续到同年七月病死于旅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