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忱为什么能登基称帝?他登基后有哪些举措?

李忱为什么能登基称帝?他登基后有哪些举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545 更新时间:2024/1/15 16:40:34

李忱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唐宣宗李忱(公元810年——公元859年),原名李怡,他是唐宪宗李纯的第十三子,是唐穆宗的弟弟,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的叔叔。唐穆宗当政时被封为光王。在他侄子唐武宗临死之前,已经37岁的他被立为皇太叔,并由李怡改名为李忱,成为新的皇位继承人。

李忱外表上给人的印象似乎很傻,幼年时期,宫中的所有人都认为李忱非常蠢笨,但只有他的哥哥唐穆宗比较了解他,有一次,唐穆宗抚着李忱的脊背说:“这小子是我们家的英物啊!”

等到李忱长大之后,担心他那已经当了皇帝的侄子唐文宗猜忌自己,于是就更加韬光养晦,做人非常低调,在公众场合从不开口说话,每次参加宴会,更是一句话都不说,给人的印象更是傻得出奇。唐文宗和手下举行宴会的时候,一项重要的娱乐活动就是逗李怡说话。

文宗病逝之后,李怡的另一个侄子李炎即位,是为唐武宗,武宗当皇帝后,更瞧不起他这位叔叔,对李怡非常不礼貌,经常戏称他为“光叔”。

后来唐武宗得了重病,宫里的太监们觉得傻乎乎的李怡比较好控制,就伪造唐武宗的诏书,将李怡更名为李忱,立为皇太叔,负责主持政务。

但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这位笨得出奇、傻得可爱,看上去跟个白痴一样的李忱其实既不傻也不笨,他将政务处理得井井有条,直到这个时候,众人才突然缓过神来:李忱这人隐藏得够深啊!简直太会装了!于是,在唐武宗死后,李忱以皇太叔的身份被太监和大臣们推上了皇位。

李忱登基之后,做出的一系列举动更令众人瞠目结舌,他首先以霹雳手段把武宗朝的宰相,晚唐时期的重臣李德裕贬出了朝廷,又重用牛党的白敏中为相,从而结束了当时延续几十年的“牛李党争”;又着手控制宦官的权力,抑制了宦官势力过分膨胀;对于那些有着特权思想的权贵和外戚,李忱也毫不留情地予以打击。当时李忱的舅舅郑光为节度使,一次李忱与舅舅讨论政事,结果发现身为节度使,郑光一问三不知,即使勉强应对也是毫无见地,于是愤怒的李忱立即免去了舅舅的节度使职位。同时他还注重勤俭治国,体恤百姓,减少赋税,注重人才选拔。

在对外方面,李忱对于周边的吐蕃、回鹘、党项、奚人等国采取了各个击破的手段,收复安史之乱后被吐蕃占领的大片失地,使唐朝国势有所起色,百姓日渐富裕,使本已衰败的朝政呈现出“中兴”的小康局面。

李忱博闻强识,过目不忘,皇宫里打水扫地的人的姓名他都能记住,对宫中每个人的才能、品性都了如指掌,凡是他所任用的人都很称职。不仅如此,他还非常细心,下属部门上奏章,将“渍”写成了“清”。管理奏折的官员以为皇帝不会注意,就私自把写错的字改正了。李忱发现字被改了,非常生气,就把擅自更改奏章的官员下放到地方。

当了皇帝的李忱,简直让所有人一个个都惊掉了下巴,不得不收回原来对他的成见,对他刮目相看。众人这才明白,这个看上去像个大笨蛋似的人,其实聪明绝顶,绝不可等闲视之,想要糊弄他?连门都没有!就连宰相令狐绹就曾私下对朋友说道:“我当了10年宰相,深受皇帝的信任,可我每次向皇帝禀报事务,没有一次不被吓得汗流浃背的。”

因此,史上对李忱评价极高,认为他是和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和贞观之治的唐太宗一样的明君”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大中之治”。一直到唐朝灭亡,百姓仍还都非常怀念唐宣宗李忱,一致认为李忱是堪比唐太宗的好皇帝,因而就把他誉为“小太宗”。

标签: 李忱唐朝

更多文章

  • 他是李世民的救命恩人,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世民,唐朝

    说起唐太宗李世民,相信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不管是在小说、还是影视作品中,乃至中国历史上都是一个知名的人物。在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的时候,李世民就跟随父亲起兵,开始建功立业。等到李渊打下长安,建立唐朝政权之后,李世民更是成为统帅,代替李渊四处征战,为唐朝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

  • 秦始皇废长立幼的原因是什么?真的时一时兴起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秦始皇,秦朝

    秦始皇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胡亥是秦始皇的幼子,生于秦王政十八年。胡亥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中,是在秦始皇第五次巡游天下的时候,当时,胡亥二十岁。秦始皇即位以后,曾经五次巡游天下。第五次巡游,从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十月开始,一直持续到同年七月病死于旅途当

  • 和珅能坐上三等侍卫 和珅的武功到底有多高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和珅,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和珅武功,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和珅武功有多高?有人要说了,你这不是瞎问吗?和珅乃是文臣,我只知他会写诗会唱曲,会媚上贪财,没听说过他还会武功啊。和珅后来确实是文臣,但在他官场起步的时候,可并非如此呢。和珅剧照据《清史稿》记载,和珅“少贫无藉,为文生员。乾隆

  • 汉昭帝刘弗陵:7岁继位20岁驾崩,他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昭帝刘弗陵,汉朝

    汉朝分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这个朝代不仅国祚长(国祚超过三百年),而且明君多(明君至少十多位),是中国历史上最富强的朝代之一,中国主体民族之所以叫汉族,就是因为汉朝。在汉朝所有皇帝当中,有一位皇帝年仅7岁就继承皇位,才活到20岁就驾崩,因此没有多少文治武功可言,所以提到汉朝明君通常都不会提到这位皇帝,

  • 西汉最无能的皇帝,汉成帝一生都在花天酒地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成帝刘骜,西汉

    西汉王朝是中国历史最富强的朝代之一,明君数量在中国历史也是最多的,有汉高帝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宣帝刘询等多位文治武功显赫的明君。但是,再富强的朝代也有荒淫无能的皇帝,这也是富强的朝代衰落下去的原因之一。说到西汉最荒淫无能的皇帝,绝对是现在小编要介绍的这位,因为这位皇帝终日沉迷

  • 汗水之战赵云一战封神 此战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赵云,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赵云,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应该都知道《三国演义》中的赵云跟随刘备后,经历了很多战役,其中就有如穰山之战,长坂坡之战,汉水之战和凤鸣山之战等等。在这些战役中,不得不提的有两场战役,这两场也是最能体现赵云的能力和强大的实力,那便是长坂坡之战和汉水之战。一直都有流言

  • 北魏冯太后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一后?她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冯太后,北魏

    冯太后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北魏文明太后,北魏在历史上似乎不是特别重要。文明太后,不是做事特别文明?是她死了后,对她的谥号。研究通史的都对她有过特别的评价。近百年历史中,有三十多年与冯太后有关。两次临朝称制,长达十七年。影响朝政二十四年,教育培养了两位皇帝

  • 皇帝如何驾驭奸臣?唐玄宗与杨国忠是典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唐朝

    传统史书在提起唐代权臣杨国忠时,总认为他之所以能够权倾一时,主要是因为唐玄宗受惑于杨贵妃,爱屋及乌才提拔了杨国忠。这种说法不能说完全没道理,毕竟杨国忠初次进入唐玄宗的视野,肯定有杨贵妃的原因。但杨国忠能够一再受到重用,直到唐玄宗决定弃守长安之后,也依然信任他,可见杨国忠能够屹立不倒,绝不仅仅是依靠女

  • 揭秘:如何评价唐玄宗和安禄山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玄宗,唐朝

    在唐玄宗的晚年,他时刻都被一个问题所困扰,那就是:该如何对待太子?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我在昨天的文章中分析过,不能让太子太弱,否则自己归天后,太子可能继不了位;不能让太子太强,否则自己可能还没归天,就被太子逼得提前退休。出于这种原因,唐玄宗一方面安排太子在

  • 明熹宗朱由校和魏忠贤之间有什么故事 明熹宗为何对魏忠贤如此宠爱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魏忠贤,明朝,朱由校

    话说,魏忠贤一开始并不像是大太监刘据和王振一样,他们能够成为权倾朝野的大太监,无一不是有着高学识和野心,同时还有很深的心机,而魏忠贤恰恰相反。魏忠贤之所以做太监是走投无路之后,而进宫做太监也是最底层的,这一做就是十几年的时间。魏忠贤出身贫寒,连学都没有上过,换句话来说,大字不识一个,论心机,更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