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中期宰相元载简介:独揽朝政,排除异己,专权跋扈

唐朝中期宰相元载简介:独揽朝政,排除异己,专权跋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636 更新时间:2023/12/26 11:13:12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元载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元载(713~777年),字公辅,凤翔府岐山县(今陕西岐山县)人。唐朝中期宰相。

出身寒微,嗜好读书。性格敏惠,精通道学。天宝初年,考中制科进士,授新平县尉,历任大理司直、祠部员外郎,出任洪州刺史,

迁户部侍郎、度支郎中、诸道盐铁转运使。

唐代宗即位,交好权宦李辅国,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加银青光禄大夫,封许昌县开国子,提拔理财名臣,

判天下元帅府行军司马。协助铲除李辅国和鱼朝恩两个权宦,深得皇帝宠信,封颍川郡公。从此,志得意满,独揽朝政,排除异己,专权跋扈,专营私产,大兴土木,

逐渐引起唐代宗的厌恶。

大历十二年(777年),唐代宗命左金吾大将军吴凑逮捕元载和王缙,全家坐罪赐死。兴元元年(784年),唐德宗感念翊戴之功,诏复官职,许以改葬,谥号成纵。唐文宗即位,追谥为忠。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元载出身寒微,自幼嗜学好读,博览群书,尤通道学。他家境贫困,只能步行去参加乡试,但多次不能中第。天宝元年(742年),唐玄宗举行策试,征求精通道家学说的人才。元载应试高中进士,被授为邠州新平(今陕西彬县)县尉,历任黔中监选使判官、大理评事、东都留守司判官、大理司直。

累职拜相

至德元年(756年),唐肃宗在灵武继位。当时,元载因安史之乱避居江南,被宗室江东采访使李希言表举为副使,并授祠部员外郎,后改任洪州(江西南昌)刺史。同年十月,两京收复后,唐肃宗返回长安,以为为度支郎中。他生性敏悟,善于奏对,深受肃宗器重,领江淮转运使,加御史中丞。

上元二年(761年),元载回朝,担任户部侍郎、度支使、诸道转运使。

宝应元年(762年),唐肃宗病重,宦官李辅国专权。李辅国妻子与元载同宗,便让元载兼任京兆尹。元载属意相位,便拜访李辅国,不肯担任京兆尹。李辅国明白他的想法。次日。才为同中平章事,判度支、盐铁转运使。唐代宗继位后,李辅国因有拥立之功,拜为中书令,权势更重,时常称赞元载于御前。元也善于揣摩上意,颇受恩宠,升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加集贤殿大学士、银青光禄大夫,封爵许昌县子。

铲除权宦

元载拜相后,认为度支转运使之职繁杂琐碎,负荷又重,担心有损声名,便自领营田使,推荐刘晏接任度支转运使。宝应元年六月,李辅国罢相,所任天下元帅行军司马之职由元载继任。

十月,唐代宗暗中指使刺客杀死李辅国,元载参与密谋。

广德元年(763年),裴遵庆罢相后,元载更加受宠。暗中交结宦官董秀,并重金买通中书主书卓英倩,通过他们探听内宫消息、偷探密旨内容,预先获知皇帝心意,巩固皇帝信任。顾繇上表参奏元载,唐代宗倚重元载,反而将顾繇治罪。

当时,宦官鱼朝恩掌握禁军,专权跋扈,妄议朝政,侮辱宰相。元载能言善辩,却是拱手缄默,不敢作对。大历四年(769年),元载趁机密奏唐代宗,历数鱼朝恩罪行,建议代宗将其诛除。唐代宗对鱼朝恩非常忌惮,授意元载策划行动。元载以重金收买鱼朝恩的亲信皇甫温和周皓,全盘掌握鱼朝恩的密谋。没有引起鱼朝恩的察觉。

大历五年(770年),元载奏明皇帝,内调皇甫温为凤翔节度使,以借助其兵力,并将兴平、武功四县改隶神策军,以麻痹鱼朝恩。不久,元载与皇甫温、周皓商定诛杀鱼朝恩的计策,并禀报唐代宗。三月,唐代宗在禁中设宴,以贺寒食节,命元载留守中书省。宴席结束后,唐代宗将鱼朝恩留下,指责他有不轨意图。鱼朝恩不知是计,争辩不已,言语傲慢。周皓指挥武士拿下鱼朝恩,将其缢杀。

独揽朝政

度支使第五琦因是鱼朝恩党羽,获罪被贬,元载遂兼任度支使。自此,志得意满,自恃除恶之功,非议前贤,认为满朝文武,无人比得上自己。后来,元载为独揽大权,上奏皇帝,要求吏部、兵部对六品以下官员的任命不得检验考核,得到唐代宗的批准。

后来,元载与王缙上奏皇帝,建议以河中府为中都,驻兵五万,秋末前往,春初还京,以躲避吐蕃侵扰。本以为为奏本呈上便会得到批准,便提前命属下官吏到河中去规划宫殿,建造私宅。唐代宗闻知,非常憎恶,将此议搁置。

大历六年(771年),上少良上疏朝廷,陈奏元载恶迹。元载得知后,编排罪名,将李少良等人杖杀于公府。从此人们再也不敢公开非议元载,就算走在路上,也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当时,元载独揽朝政,贪财纳贿,培植亲信,排除异己,凡是想求官仕进的,都要向他的儿子、亲信赠送厚礼,贪腐之风公开流行。他在京城南北修建两座府邸,豪华宏丽,冠绝百官,而城南的别墅更是规模宏大,仆婢众多,歌姬成群。

赐死狱中

元载与宰相王缙关系密切,都大肆敛财,日益骄纵。

唐代宗对元载所为非常清楚,但考虑到元载任相多年,想让他善始善终,因而单独召见,加以劝诫,希望他有所收敛,元载却不思改过。代宗对元载产生厌恶之心,逐渐收回他的权力。

大历十二年(777年)三月二十八日,唐代宗命左金吾大将军吴凑收捕元载和王缙,关押于政事堂,又将元载的儿子、亲信下狱,命吏部尚书刘晏、御史大夫李涵、散骑常侍萧昕、兵部侍郎袁騕、礼部侍郎常衮、谏议大夫杜亚一同审讯,又派宦官前去责问他们的秘密勾当。元载服罪,于同日被赐自尽。

唐代宗将元载的妻子王氏以及儿子元伯和、元仲武、元季能全部赐死,并处死董秀、卓英倩等四人。此外,杨炎、王昂、韩洄、包佶、韩会等数十党徒全部贬谪地方。元载的家产也被抄没,仅胡椒便被抄出八百石。同年五月,唐代宗下令挖开元载父祖坟墓,劈棺弃尸,拆毁他在大宁里、安仁里以及东都洛阳的府第,焚毁私庙神主,又将在他家中抄出的五百两钟乳分赐中书门下省官。

兴元元年(784年),唐德宗因元载此前曾帮助自己成为太子,追复元载官职,并同意改葬元载,赐谥号为荒,后改为成纵。

标签: 元载唐朝

更多文章

  • 唐朝宰相许敬宗简介:因支持“废王立武”而官运亨通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许敬宗,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许敬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许

  • 战功赫赫的东吴名将,为什么不被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古代,三国

    战功赫赫的东吴名将,为什么不被重用?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三国乱世,风云激荡,无数谋臣猛将在历史的大舞台上崭露头角,给后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魏有司马懿、郭家、张辽、许褚等,蜀有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而吴有周瑜、鲁肃、太史慈、甘宁等。今天,我们着重来聊聊东吴

  • 曹髦以少许亲随直接讨伐司马昭,为何要用这种方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髦,三国

    曹髦 ,字彦士,豫州沛国谯县人,三国时期曹魏第四位皇帝。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曹髦决心铲除司马昭时,采取的是最激烈、直接的方式,起兵攻打。当时,司马昭已经控制洛阳内外,曹髦以少许亲随直接讨伐,无异于以卵击石。曹髦为什么要采取这种自杀式的方式呢?就不能找一个巧妙一点的办法吗?“死”过

  • 魏昭王:魏国第5任国君,他继位后的魏国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魏昭王,魏国

    魏遫,即魏昭王,战国时期魏国第5任君主(前295年 - 前277年),在位共19年,魏襄王之子,魏安釐王和魏无忌的父亲。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孟尝君奔魏,魏昭王以为相,与诸侯共伐破齐。魏昭王十二年,燕昭王悉起燕国之兵,以乐毅为上将军,直取齐国七十余城。公

  • 李贞:本可富贵一生,却和武则天对着干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唐朝

    李贞:本可富贵一生,却和武则天对着干,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武则天在中国历史上很是出名,她是由皇后转职的一代女皇。在唐太宗的后宫里,有一个妃子和她有着亲戚关系。这个妃子是燕德妃,她的母亲和武则天的母亲是堂姐妹,所以,燕德妃算是武则天的表姐。燕德妃的祖父在历史上有些

  • 魏安釐王:魏国第6任君主,与信陵君同年病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魏安釐王,魏国

    魏圉,即魏安釐王,战国时期魏国第6任君主,在位共34年,他是魏昭王的儿子,魏无忌的兄长,魏景湣王的父亲。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前277年,其父魏昭王魏遫逝世,继任魏王。前276年,秦国武安君白起攻取魏国两个城市;封其弟魏无忌为信陵(今河南宁陵)君

  • 卫惠公执政期间,有哪些成就?司马迁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卫惠公,卫国

    卫惠公卫朔,姬姓卫氏,卫宣公之子。卫国第十六位国君,公元前699年—公元前696年、公元前688年—公元前669年在位。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701年,公子朔与其母宣姜共同诽谤太子伋,卫宣公于是指使强盗杀害太子伋,改立公子朔为太子。公元前700年,

  • 卫懿公:卫国第18任国君,是一位终日只知奢侈淫乐的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卫懿公,卫国

    卫懿公,姬姓,卫氏,名赤,卫惠公之子,春秋时期卫国第十八任国君,公元前668年—公元前660年在位。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卫懿公继位后,终日只知奢侈淫乐,喜好养鹤,竟赐给鹤官位和俸禄,因此遭致臣民怨恨。公元前660年,赤狄攻打卫国,卫懿公兵败被杀。人物生

  • 卫嗣君:卫国第41任国君,卫国自此仅存濮阳一地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卫嗣君,卫国

    卫嗣君,亦作卫孝襄侯,姬姓,子南氏,名不详,卫平侯之子,战国时期卫国第四十一任国君,公元前334年—公元前293年在位。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卫平侯八年(公元前335年),卫平侯去世,卫嗣君继任君位。卫嗣君五年(公元前330年),自贬称号为君,卫国自此仅

  • 韩厥:战国时期韩国的先祖,是一位稳健的政治家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韩厥,韩国

    韩厥,生卒年不详,姬姓,韩氏,名厥,因其谥号献,故亦称韩献子。他是韩武子韩万的玄孙,韩赇伯的曾孙,韩定伯韩简的孙子,韩舆(亦称韩子舆)之子,春秋中期晋国卿大夫。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韩厥始为晋国赵氏家臣,后位列八卿之一,至晋悼公时,升任晋国执政,战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