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阎宇是什么人?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

三国时期阎宇是什么人?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767 更新时间:2024/2/11 22:56:09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刘备以仁爱而名扬天下,这对于君主而言,是难得的品质。也正是因为此,追随刘备的贤能之士众多。蜀汉的人才济济,也是蜀汉能与曹魏、东吴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的原因。就武将而言,五虎上将最是声名远扬。但是蜀汉发展到后期,颇有些人才凋敝的意味,姜维魏延王平等人算是其中佼佼者了。其实除这些人外,还有一人不得不提,那就是阎宇。

阎宇其人,相较于姜维等将领,确实算是声名不显。阎宇是南郡人,后来在蜀国出仕。历史上对他的关注较少,并没有对他生平的详细介绍;也鲜少有人给他作出评价,最为知名的评价是陈寿在《三国志》中所说,即宿有功干,於事精勤。此评价虽是寥寥数字,但起码算是褒义,而在《三国演义》中,阎宇甚至被塑造成为一个势力无能之人。在演义中,阎宇无甚功劳,却因投靠刘禅身边的宦官黄皓而青云直上。后来,在姜维攻打祁山时,阎宇还在背后生事,挑唆黄皓上奏刘禅,好自己取代姜维。然而在姜维退回后,阎宇又因惧怕姜维的对手邓艾,最终不敢取代姜维。如此来看,姜维确实是不折不扣的小人。但演义总归有虚构的成分,历史上真正的阎宇又是怎样呢?

首先,阎宇素有才干,这是毋庸置疑的,有两件事可以佐证。其一,是阎宇所担任过的官职。阎宇担任过庲降都督和永安都督。刘备入蜀后,遵循了孔明“南抚夷越”的方针,于益州南部、南中地区设置了重兵把守,此戍卫重镇便是蜀汉平夷庲降都督府。这乃是蜀汉在南中所设立的最高军、政机构,庲降都督便是其最高的统治长官。南中安定,才可以图巴蜀,固巴蜀,然后才能图关中。并且,当时此地并不安宁,南中的许多少数民族并没有归附蜀汉,双方常常发生冲突。具有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当地又如此不安宁,所派出的官员必要精明强干才可以。马忠就曾被临危受命担任此职务,虽然阎宇在此职位上的表现不如马忠,但被评价为“宿有功干”,说明他表现不俗。而永安都督则是在吴蜀边境所设立的,战略地位也极为重要。刘备甚至曾修建永安宫,常驻于此。阎宇若是无能之辈,也不能被安排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

其二,是阎宇曾在危急之时被临危受命。延熙二十年(257),东吴丞相孙綝把持朝政,当时群臣都心有不满。时任骠骑将军的施绩担心东吴内部生乱,于是暗中与蜀汉联络,希望双方结盟一同防御。蜀汉见此情景,临时派出阎宇率五千人去增强白帝城的防守,等必要时,好支援施绩。古往今来,凡是能被临危受命的人,多是能担当大任的人。阎宇能被临时派出,也可以看出他确实并非《三国演义》中所描述的身无寸功之人。

阎宇除了有武将的才干外,也有身为朝臣的圆滑,这虽然为人不齿,但却并非坏事。古往今来,凡是与宦官交好之人往往被大肆抨击。实际上,并非所有与宦官处好关系的人都是小人恶人,至少,阎宇是个有原则的人。刘禅知人善用的本事,远不如其父,这也导致宦官黄皓弄权。《三国演义》中有一点说得不错,阎宇确实有意巴结讨好黄皓,这也是黄皓想除掉姜维后扶持阎宇上位的一个重要原因。但阎宇的讨好更多是为形势所迫,黄皓已然权倾朝野,就连主持北伐的姜维都因为惧怕黄皓不敢回来。若是不依附黄皓,可能会被当作反对黄皓之人而受到迫害,譬如赵高的指鹿为马一事。

阎宇虽然依附黄皓,但说他更多为了自保,是因为他保下罗宪一事。罗宪作为蜀汉将领,为人坚定不移,对黄皓不屑一顾。黄皓也因此对他极为憎恨,曾将其贬为巴东太守。当时阎宇恰好都督巴东,若是他有意讨好黄皓,完全可以顺势迫害罗宪,但阎宇并未如此。他反而将罗宪任命为领军,做自己的副手。后来罗宪果然表现突出,魏国进攻蜀国时,阎宇被召回,留罗宪守永安,曾在步协、陆抗的攻打下坚守六个月。此事可以看出阎宇确实是惜才爱才会用才之人,并不只是阿谀奉承的小人,心中也自有其原则。

可惜的是,阎宇被召回去救援成都时,本人与所率兵马均不知所踪,史书记载不详,此事至今仍然成谜。若是蜀汉不是处于日薄西山之时,或许阎宇的作为能更大一些。

标签: 阎宇三国

更多文章

  • 袁术称帝到底是什么样的 袁术为何没有被历史承认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袁术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袁术称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袁术称帝到底是什么样的?袁术为什么没有被历史承认?袁术到底是什么样的?说起三国英豪,很多人都忘不了那些一路路割据天下的群雄,比如西凉魔王董卓、飞虎将军吕布、四世三公袁绍、白面奸雄曹操,甚至被誉为仁义之君

  • 许攸作为一个谋士 曹操为什么在用人之际将他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许攸,三国,曹操

    对许攸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正是用人之际,许攸又是一个谋士,曹操为什么要将许攸处死,曹操为什么要这么做?在三国争霸期间,涌现出了有名的谋士,比如诸葛亮,周瑜等等,今天要和大家说的这个人物也是个谋士,但是没有太高的名气,甚至连三国志都没有给他立传,他就

  • 南陈亡国后,陈叔宝为何还整天吃喝玩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禅,蜀汉

    蜀汉的刘禅,他亡国后生活过的相当滋润,此间乐,不思蜀,还成了一段笑谈。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刘禅降魏后,虽然背负着亡国之君的耻辱之名,但日子过得滋润,南陈也有一个皇帝,和刘禅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他就是南陈后主陈叔宝。陈叔宝和李煜一样,也是一个文人皇帝,爱好也大相径庭,吟诗作对,

  • 曹操就不想称帝吗 曹操离皇位那么近为何没有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操,三国

    还不了解:曹操不称帝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当初大权在握,又有汉献帝在身边,曹操为什么始终没有称帝?应该说,曹操称帝的条件是十分适合的。当时的东汉朝廷,曹操已经控制了大部分。而且军权和财权也是牢牢地掌握在手中。但是,曹操虽然受封魏王,加封九锡,基本上已经

  • 战国时期投奔楚国的都有哪些人才?是何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吴起,战国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

  • 张居翰是什么人?改一字救千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居翰,唐朝

    说起中国的古代史,那就是一部帝王史,但是有帝王一般都必然有宦官,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宦者传序》: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这句话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对宦官群体总结性的看法,也可以当做古代士大夫对于太监的普遍看法。在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中,“太监”一直是一个被污名

  • 靖康之耻后韦太后是什么下场?究竟遭遇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韦太后,宋朝

    靖康之耻是两宋王朝永远抹去不了的痛,留下了一部血泪山河史。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文天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老百姓若想有一个稳定幸福的生活环境,唯有国家强大繁荣,当此时,何人敢欺?在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男尊女卑已经成为

  • 历史上的屈突通是什么形象?他为何会选择归顺大唐?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屈突通,唐朝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屈突通(557~628年),复姓屈突,北周到唐朝时期名将,北周邛州刺史屈突长卿的儿子。屈突通出生于长安刚毅武略,善于骑射。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民谚有曰:宁食三斗艾,不见屈

  • 曹操当时还有25个儿子 他们为何没有阻止司马懿夺权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懿,曹操

    还不了解:司马懿夺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权臣谋朝篡位并不少见,但是司马懿谋朝篡位却令后人不齿。因为其他权臣谋朝篡位都让朝代有更好的发展和未来,但是司马懿谋朝篡位后结果糟糕,令百姓们生灵涂炭。也有不少人产生疑问,要了解司马懿独揽大权时已经71岁了,按

  • 康熙抓鳌拜时手里握着大军 鳌拜为什么没有直接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鳌拜,清朝

    历史上的鳌拜真的想谋反吗?真相是什么呢?康熙为什么想要除掉鳌拜?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鳌拜,满洲第一勇士,康熙皇帝早年时期的辅政大臣之一,晚年时期把持朝政,结党营私,最终在康熙等人支持下,在武英殿擒拿鳌拜。鳌拜被生擒之后,老死于囚牢中,他是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