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什么是徙木赏金?商鞅是怎么想出这个妙招的?

什么是徙木赏金?商鞅是怎么想出这个妙招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912 更新时间:2024/1/16 12:25:48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什么是徙木赏金,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当初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为了取信于民,曾经干了一件让后人津津乐道的神操作:“徙木赏金”。这个主意是商鞅本人想出来的吗?其实不是,他应该是借鉴了之前一位大神的经验,那就是吴起

先说商鞅。当初为了推行变法,秦孝公先安排商鞅跟甘龙、杜挚这两个守旧派的代表进行了一次辩论。不出意外,商鞅占据了上风(毕竟有秦王的支持),其后颁布了变法的第一项法令《垦草令》。

顾名思义,这就是关于开荒种地的,其主要内容包括整顿吏治,使百姓免受不法官员的剥削;通过差异化的税收手段,逼迫贵族的子女、门客、奴婢都得去种地;提高经商税,迫使人们重农抑商等等。

鉴于在过去的贵族政治体系下,贵族享有特权,权贵对百姓的盘剥已经成为潜规则,因此,商鞅在准备好所有法令条款后,担心没人会相信这些颠覆性的内容、影响变法的威严及落实程度,于是演了一出戏。

他在国都市场的南门外立起一根3 丈长的木杆,其后贴出告示:“有谁能将此木由南门扛到北门的,立刻赏给十镒黄金。”

一镒等于20两,拥有十镒黄金,那时的寻常老百姓想都不敢想;而搬动这根木头对一般成年人来说又显得如此轻而易举。鉴于事出反常必有妖,没人敢相信会有这种好事,甚至怀疑这可能是一个陷阱,因此,虽然这一消息传得满城风云,但一直没人敢真的动手。

商鞅随即提升了赏格:五十镒黄金!重赏之下必有农夫,一个汉子咬咬牙、下定决心,“冒险”把这个木头搬到了北门。

商鞅言出必行,立即赏给了这个百姓五十镒黄金,并且借机强调:政府言出必行,听令必赏、违令必罚。

只要听话,就能获得够寻常人家做梦都不敢想的财富,这一轰动性事件很快传遍了秦国,商鞅的变法得以正式推行。

“徙木赏金”,在后世也成了商鞅变法的标志性事件,被人视为取信于民的经典操作。但其实在这一事件的前几十年,战国著名军事家、改革家吴起,已经演示了这一套路的威力。

战国初年,魏文侯正攻打秦国控制的河西之地,战局一度焦灼;卫国人吴起从鲁国辗转而来后,魏文侯听从李悝的建议,大胆起用这位在传言中用兵超过司马穰苴的军事奇才。

吴起出手不凡,很快夺下秦国五座城池,帮助魏国逐渐夺下了整个河西之地。其后,鉴于他善于用兵,而且为人廉洁、待人公正,深受将士们的爱戴,魏文侯任命他作为西河郡守,专门对付不甘失败、发了疯一般试图冲出关中的秦国。

这就形成了这样的局面:其后的秦国若要东出,必须先迈过吴起这一关。悲剧的是,吴起在的时候,秦国就从没得逞过。吴起到底多会用兵?《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就记载了一个案例。

西河郡与秦国接壤,面对这一地理险要、土地肥沃的失地,秦国一直虎视眈眈,因此,他们在边境上建了一座军事瞭望亭,把魏人的耕种、作息情况尽收眼底。

如果任由这个亭子存在,会让在边境种地的百姓内心惴惴不安;但若因此动用军队,一来太过大阵仗,二来会让秦人心存侥幸:魏军不可能一直守在这吧?军队一撤,老百姓不还是任人宰割的鱼肉?

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百姓们自己去把秦国人的这个钉子给拔了,这才能让敌人彻底绝望、死心。但一般人都比较畏惧直面敌国的军人,怎么才能让大家主动去干这件事呢?

有一天,吴起命人在城邑北门外放了一根车辕,其后下令:“如果有人把它搬到南门去,就赏给上等住宅、田地”。

一开始自然没人相信这种好事,但总有好事者安奈不住好奇心,动手如实照办,竟然真的获得了郡守的奖赏。

过了没多久,吴起又在东门外放了一石赤豆,然后下令:“谁要能搬动这些赤豆到东门,也能享受上等住房、耕地的报酬”,这回再也没人坐视财富的流失,他们争先恐后的抢着去搬赤豆。

眼见大家已经信任自己的命令,吴起这才宣布:“明天我们要去攻打秦国设在边境上的那座瞭望亭,不管任何人,只要他先登上亭子,不仅能获得房子、耕地,还能被任命为国大夫!”

第二天一早,老百姓们疯了似的向边境秦军瞭望亭冲杀过去,没一会儿功夫就拿下了。秦军吓得瑟瑟发抖:“魏人老百姓都这么生猛,不能再惹他们!”此后,小股秦军再也不敢觊觎魏国边境。

看到这个案例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吴起能够在阴晋之战中,率领数万新兵击败数倍于己的秦军。

除了商鞅变法外,魏国李悝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都曾让所在诸侯国强盛一时。其实,他们三位都出自魏国政坛,各自的变法间是有延续性的;为了打破传统世袭制、调动寻常百姓的积极性,他们都强调“取信于民”的重要性。

“国之所治者有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明主爱权重信,而不以私害法”,君主的权威、国家的法令要得到保障,必须建立起言必行、行必果的信用体系,执政者不能因为自己的私人喜好去损害法度。秦国之所以强悍到后来居上、以一敌六,用之不竭的物资、强悍的虎狼之师只是表象,背后的国家信用才是根本保障。

吴起、商鞅的做法虽然有套路之嫌,但这种对信用的注重,时至今日仍值得借鉴。就拿咱们寻常人最为反感的开车加塞、乱开远光灯等不文明行为为例,如果违者必重罚、不法外开恩,相信没人敢再犯;反之,对破坏规则者听之任之,只会“劣币驱逐良币”,迫使更多的人加入到破坏规则的队伍中来。

标签: 徙木赏金战国

更多文章

  • 嘉靖和万历都几十年没有上朝 两人谁的能力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嘉靖,万历

    很多人都不了解嘉靖和万历,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明朝皇帝多奇葩,但神奇的是,皇帝再怎么奇葩,朝廷都能运转下去,这得益于明朝独特的内阁制。皇帝有没有坐在龙椅上不要紧,只要内阁存在,政务就不会混乱。因而,明朝皇帝是好是坏,不能以上不上朝作为评判的标准。嘉靖皇帝朱厚熜和孙子万历皇帝朱翊钧都

  • 水浒传中,高俅一定要陷害林冲的原由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高俅,宋朝

    水浒传高俅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要说在水浒传这本书中,哪位好汉最让人生气,还真得说说林冲,明明是一个英雄般的人物,可却偏偏有着一副软弱的性格,做什么事总是给人透露出一种窝囊的感觉,叫人看着直生气。不过最让人生气的恐怕还是高俅,不分青红皂白的就帮着自己的儿子

  • 刘邦带着军队打进关中后,是个什么样子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邦,汉朝

    大家好,说起汉高祖刘邦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他是个穷乡僻壤之人,除了看到过秦始皇巡游的车队,在骊山见过秦朝的陵墓,他再也没见过什么大场面了。此次他带兵进入咸阳,来到这个做了秦国几百年都城的大都会,见到高大的城墙、耸立的楼台、华丽的宫殿,他必定惊得膛目结舌。他是个没享受过荣华富贵的人,出生于一个

  • 被称为谋主的荀攸,都为曹操出过哪些谋划?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荀攸,三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算无遗策又低调行事,荀攸有多厉害?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是时荀攸常为谋主”,能从曹操手中众多谋士里脱颖而出,与荀彧、郭嘉、程昱、贾诩并列出名,荀攸自然是不逊色于其他四人的。“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作为曹操手下最重要的谋

  • 关于清朝皇后孟古哲哲,《清太祖实录》中对她有何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孟古哲哲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讲的这位皇后堪称是清朝最完美的皇后,死后竟然有4名丫鬟给她殉葬,她有一个独特的名字——孟古哲哲。孟古哲哲是明朝末年东北边陲叶赫部落首领杨吉努的二女儿,当初势单力薄的努尔哈赤来到强大的叶赫部寻求帮助,叶赫部首领清佳努和杨吉努兄弟两人热情地款待了努尔哈赤,杨吉努慧眼识英雄,认为努尔哈赤

  • 曹操有七个女儿 曹操为什么都把她们嫁给同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女儿

    对曹操嫁女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前言在东汉末年,汉王朝处于一片混乱状态。而在乱世枭雄中,曹操颇受刘氏宗族的痛恨,是汉王朝的奸臣。尽管曹操并没有窃取汉室王朝打下的江山,但却是刘备眼中的窃贼。身为一代枭雄,世人对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翻阅史书,有很多关于曹操后人

  • 洪武朝五皇子朱橚,为何会被称为仁心皇子?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橚,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身为天之骄子,朱橚为何如此热衷于野菜呢?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朱橚,洪武朝五皇子,他的父皇便是威名赫赫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拥有这样的身份地位,朱橚的人生理应是金光璀璨的。然而,这位生于帝王之家的皇子,却不喜灯红酒绿的奢靡生活,反而沉浸于山林之乐,平日里最喜欢做的事就是一

  • 西汉国母吕雉,在跟随刘邦后,受了多少苦?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吕雉,汉朝

    你真的了解西汉国母吕雉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吕雉是个心狠手辣的“女魔头”,彭越、韩信、戚夫人都栽在她手里。而在历史上,吕雉是名出色的统治者,她与女皇武则天齐名。吕雉和儿子刘盈在位时期,完美地执行了刘邦制定的“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国策,在此期间,政治较为稳

  • 万贞儿一开始只是个宫女,为什么能成为明宪宗的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万贵妃,明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万贵妃,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历史上,每个朝代都会有比较得宠的妃子。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唐朝唐明皇的杨玉环杨贵妃,还有汉朝汉成帝的赵飞燕和赵合德两姐妹,后来赵飞燕还成为了皇后,这几位都是大家熟知的。而“环肥燕瘦”的成语典故也是来自杨玉环和赵飞燕这两个大美女。但今天我们要说

  • 明武宗朱厚照,时而荒诞时而英明,明朝争议最大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武宗朱厚照,明朝

    大家好,说起明武宗朱厚照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受《游龙戏凤》等文艺作品和野史影响,明武宗朱厚照的名声实在不怎么好。事实上,如果要在明朝十六位皇帝之中挑选一位争议最大的帝王,明武宗朱厚照绝对是有力竞争者之一,在其十六年的皇帝生涯中,时而英明神武宛如一代明主,时而又荒诞昏庸堪称无道昏君,堪称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