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十大兵书有两本都是他写的

一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十大兵书有两本都是他写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182 更新时间:2024/1/16 1:40:22

中国古代十大兵书,分别是《孙子兵法》、《孙膑兵法 》、《吴子 》、《六韬 》、《尉缭子 》、《司马法

》、《太白阴经》、《虎钤经》、《纪效新书》、《练兵实纪 》。其中《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

》均为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所著。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个人,十大兵书占了两部,也是够牛气的!

戚继光,生于1528

年,算是出身将门世家,爷爷和老爸都是在军队干事儿的人。戚继光出生的时候,父亲已经56岁了,老来得子自然是异常钟爱,但虎父无犬子,父亲对戚继光也是十分地严格。

他告诉儿子:“一个武将必须有全身报国的志向,打起仗来要有身先士卒的勇猛精神。”

少年戚继光曾作诗一首《韬钤深处》,一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明了自己一生的理想。

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1544年,16岁的戚继光带着重病父亲的嘱托,去京城办理袭职手续,正式袭职登州卫指挥佥事,官拜“明威将军”。1548年,20岁的戚继光第一次离家远征,他率领卫士卒远戍蓟镇。

明朝的国防重点在北方,北方设九镇以防蒙古的马队长驱直入,其中尤以屏障京畿的蓟镇为重点。为了加强防卫,补充长城一线兵力的不足,朝廷便调集山东、河南等地的官军轮番前往边关戍防,支持蓟门的防务。

蓟门戍边,这算是一个苦差。每年春季,戚继光都要奉命到蓟门戍守,前后一共五年。春天出发,长途跋涉,不待休整就接受戍边任务,直至秋风凉了,才又长途跋涉地往回返。长年在外,抛家舍业,种种辛苦,不可名状。但戚继光很高兴。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自己好歹是为国效力了啊。但是,蓟门这个地方,远离帝都,戚继光还是有着更多的梦想,渴望着更大的舞台。最终世袭得了官职的戚继光决定决定像老百姓一样去参加科举考试。

真正有才能的人,终究是不会被埋没的。一个《备俺答策》立马上戚继光发光发热了。当时有个事儿,历史上称作“庚戌之变”,

鞑靼土默特部领袖俺答率军从古北口突破长城之后,一路烧杀抢掠,直逼北京城下,嘉靖皇帝立刻下达了命令,大家要一起把俺答赶走。

戚继光的《备俺答策》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炮而红。因为他写得实在太好了,对蒙古人研究的非常透彻,何时出击,怎样防守,如何诱敌等,都做了详尽的部署,令众人膜拜之极,很多士兵随身携带印刷本。

戚继光一下子名声大噪,那个时候他23岁。23岁,老编表示伤不起。

1555年,27岁的戚继光被调往抗倭最为激烈的浙江,升任浙江都同佥事, 管理屯田事务。这是戚继光生活中的一个重大变化,是他平倭建奇功的开端。

最初抗倭的时候,戚继光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最大的困难在自己的士兵。要么不敢打,要么打着打着明明是自己占优势,却不敢去追。戚继光很纳闷,为啥啊?士兵说这都是老传统,把他们赶远一点就行了,反正他们还要来的,犯不着去拼命。

戚继光就觉得,这咋成?这样子怎么能打胜仗。于是呢,戚继光开始了关于“戚家军”的寻找和训练。

这里面还有个小故事,关于义乌人的。在戚继光看来,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必须具备如下素质:疾如风,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孙子兵法。恰巧有一次,戚继光去视察民情了,路过了一个叫义乌的地方,看到了一群人在打架斗殴。1558六月起,义乌矿工、乡民与从永康赶来的开矿者爆发械斗,双方参与殴斗人数累计达三万人左右,历时四个月,死伤共计二千五百余人。在这场斗殴中,农民用锄头,矿工用镢头,连家庭主妇也拿起了菜刀。这让戚继光不由得不感叹:“征战半生,天下强横之徒,我大都曾见过,却也从无畏惧。但如义乌人之彪勇横霸,善战无畏,实为我前所未见,让人闻风丧胆,可怕!可怕!”。

总之呢,戚继光要的人就是要四肢发达,为人憨厚老实,遵纪守法服从官府,敢打硬仗,敢冲锋不怕死。

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无数支精锐的特种军队,比如汉代的虎贲军、三国时魏国的虎豹骑、唐代的玄甲军等等,其战斗力之强罕有匹敌,但纵观古今,能名闻天下,且以将领的名字命名的军队只有两支:戚家军和岳家军。

除了人,当然戚继光也比较关注武器装备,比如军刀啊,狼筅啊,虎蹲炮之类的。戚继光坐镇蓟州16年,使北部的游牧部族不敢南犯,蓟州全境人民安居乐业,戚家军更是名闻天下。

标签: 戚继光明朝

更多文章

  • 许平君与刘询是怎么认识的?二人的感情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许平君,西汉

    许平君与刘询是在掖庭认识的,那个时候的刘询还叫刘病已。掖庭不是什么好地方,是汉朝用来看管罪犯和俘虏后代的场所。那么二人为什么会在掖庭相识呢?刘询是汉朝皇帝的嫡系子孙,他本该作为天之骄子,享受着荣华富贵。然而在他出生后没多久,“巫蛊之祸”爆发,他的爷爷、当时的太子刘据以及皇后卫子夫相继被逼自杀,年幼的

  • 北宋道士张怀素与理学家程颢之间发生过什么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程颢,宋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理学家程颢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北宋宋仁宗时期,名人辈出,其中,宋仁宗嘉佑二年的科举进士榜,更是星河璀璨,这一年的科举主考官是欧阳修,当年中进士的人有苏轼、苏辙、曾巩、张载、程颢等,这一届的进士榜单中,被《宋史》单独立传的人,多达24个,可谓史无前例。人才辈出,

  • 垓下之战,擅长以少胜多的项羽为何会输?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项羽,秦朝

    垓下之战,擅长以少胜多的项羽为何会输?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从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到垓下之战项羽乌江自刎,刘邦与项羽上演了一出极为精彩的“楚汉争霸”大戏,在这场持续数年的争斗之中,彭城之战和垓下之战可以说是影响力最大的战役之一。彭城之战,项羽以3万军队大败刘邦56万大军,

  • 自古才子多薄命,李白命运多舛的根源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白,唐朝

    还不知道李白命运多舛的根源在哪里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以诗人的身份而言,李白配得上所有我们能想到的赞誉之词:谪仙人、诗仙、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峰,达到了后人难及的高度......而在“学而优则仕”的大时代下,小具名气后,李白

  • 尉迟炽繁:生于乱世的美人,从王妃到亡国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尉迟炽繁,北周

    北周皇帝宇文赟同时拥有五位皇后,也是出了名的好色昏庸,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要说的这位女子,便是五位皇后中的一位,也是最惨的一位,她就是尉迟炽繁,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尉迟炽繁是蜀公尉迟迥的孙女,生得花容月貌、倾国倾城,也正是因为出众的外貌,给自己带来了的灾祸,让人感叹命运弄

  • 不败战神吴起死后,陪葬的为何还有七十余家的贵族?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吴起,战国

    你们知道不败战神吴起死后,陪葬的为何还有七十余家的贵族?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战国初期的魏国是最早称霸的国家,魏国地理位置并不好,国家所处地位全是平原,没有天然的屏障山川与河流,如此四面楚歌的位置为何魏国还可率先称霸?魏文侯是最早重视人才的君主,他所推行的许许多多政策给魏国来带了许多先进人

  • 历史上的严嵩到底是什么样的 严嵩身上都是缺点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严嵩

    很多人都不了解明朝严嵩,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孕育了无数个朝代,每个朝代在缔造属于自己辉煌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让人诟病的弊端,就像依赖封建体制存活的贪官巨鳄,在每个朝代都数不胜数,比如秦朝的赵高、唐代的李林甫、宋代的秦桧、清朝的和珅,这些都是没有争议的,唯一的争议出现

  • 王莽建立新朝时万众归心 最后是怎么怨声载道被推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莽,新朝

    对王莽新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3年,皇帝王莽把自己花白的胡须和头发染黑,打扮成帅大叔,从全国选出120位最漂亮的年轻少女,和方士一起研究房中术,在后宫里纵情享乐,天下大乱再也不管了。很多人其实不知道,在西汉和东汉中间,还有一个朝代,叫做新朝,只存在了

  • 前秦名相王猛王猛反对苻坚攻打东晋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猛,十六国

    王猛为啥反对苻坚攻打东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西晋灭亡后,曾出现了一位巅峰级的宰相:前秦名相王猛。他主政期间,对内整顿吏治、改革制度、发展经济、推行儒家教育,使前秦成长为强大的中原帝国;对外东征西讨,平凉灭燕,还夺下了东晋掌控下的蜀地;在谋略方面,他更以一

  • 郭孝恪:李世民手下的一员大将,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郭孝恪,唐朝

    其实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都和君臣关系有关。而且都是君臣反目。都是本来非常好的两个人突然一下有一天因为一件事情或者一句话说的不合适就杀了彼此。第一件事情就是刘邦和韩信。其实刘邦这个人非常的心胸狭隘,大家都知道。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韩信到他的门下都是因为有萧何。有一天,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