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贺是因为自己的荒淫无道才被废黜的吗?有什么别的原因吗?

刘贺是因为自己的荒淫无道才被废黜的吗?有什么别的原因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541 更新时间:2024/1/29 8:07:49

说到刘贺,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汉废帝刘贺,作为历史上第一位被废的皇帝,其先后在位仅二十七天,至于被废的原因,《汉书》给出的答案是“行淫乱”,并向各地大索财物“凡一千一百二十七事”,如果仅从这个记载来看,刘贺被废完全就是因为他自己的荒淫无道。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或许另有原因。

刘贺在位虽仅二十七天,但其作为却堪称劣迹斑斑

刘贺乃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驾崩,因其死后无子,刘贺被征召入朝,立为皇太子,并在不久后即位,是为汉废帝。

然而,从目前的史料记载来看,刘贺显然算不上是个合格的皇帝,在前往长安途中,他便命人抢掠女子,并将这些女子全部装载在承载衣物的车辆上。抵达长安之后,刘贺从谒见上官太后被立为皇太子起,就经常私下买鸡、猪来吃。

还未等汉昭帝下葬,刘贺便让人取出乐府的乐器,把昌邑国的乐人引进宫来,击鼓歌唱、吹奏乐器,扮演戏子。之后更是与昌邑带来的随从整日嬉笑玩闹,甚至与孝昭皇帝的宫人蒙等行淫乱之事,还下诏对掖庭令说,有敢泄露外传的人就处以腰斩之刑。

刘贺还曾取出诸侯王、列侯、二千石的绶带以及黑色、黄色绶带一起给昌邑国的郎官佩戴,把他们免为良人。他擅将符节上的黄旄改为红色,把御府中的金子钱币、刀剑玉器、彩色绸缎赏给一同嬉游娱乐的人,还同随从的官员以及没入官府的奴隶整夜聚饮,沉湎于酒中。

此外,刘贺接受皇帝玺印以来的二十七天中,不断派出使者前往各个官署下达诏令,征索物品,史载共达一千一百二十七起。文学光禄大夫夏侯胜和侍中傅嘉等人多次进言规劝,刘贺不仅不听,反而派人责备夏侯胜,又将傅嘉打入了大牢。

刘贺虽然仅仅在位二十七天,但从史料记载来看,他的所作所为却堪称劣迹斑斑,根本没有一点皇帝的样子。

霍光废除刘贺的理由,其实很难站得住脚

早在汉昭帝时期,霍光便已经开始大权独揽,因此汉昭帝去世之后,霍光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势,他必须要迎立一位势力较弱的新帝,而刘贺无疑是极为符合这一条件的。

刘贺虽为西汉宗室,但其父刘髆乃是汉武帝与李夫人之子,而李氏一族外戚早在汉武帝晚年,便因刘屈牦与李广利谋立刘髆为太子而被清剿,这直接导致昌邑王一系在朝中势力几乎损失殆尽。虽说刘贺的岳父严延年在朝中为官,但势力却根本不足以对抗霍光。朝中势力较弱,易于被自己掌握,显然是霍光迎立刘贺的一个重要原因。

可是霍光如果为了大权独揽,刘贺这种荒淫无道的帝王,岂不是正中其下怀?更加方便其趁机巩固权力?他又为何要将其废掉呢?

而且根据《汉书·霍光传》的记载,霍光在与车骑将军张安世秘密商议废除刘贺之时,将丞相、御史、将军、列侯等群臣召集于未央宫,当霍光宣布将要废除刘贺时,在场的大臣是“惊愕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而田延年更是“离席按剑”,以强硬姿态迫使群臣表态“愿听大将军之命”。

从大臣们的反应来看,刘贺或许有荒诞之处,但显然还未达到要废除皇位的地步,而霍光之所以要以如此强硬的态度迫使群臣同意废立,除了刘贺行事荒唐之外,恐怕另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刘贺有脱离霍光掌控迹象,或许才是刘贺被废的原因

正如前文所说,霍光立刘贺为帝,本就是为了方便自己继续掌控朝政,而霍光之所以如此急切的废掉刘贺,显然不是为了“汉室江山安危”这种冠冕堂皇的理由,能够促使他这么做的,只有一个可能,那便是刘贺已经有脱离其掌控的迹象。

那么,刘贺到底做了哪些事情,让霍光意识到了危险呢?从史料记载来看,刘贺至少在以下三件事上,触及到了霍光的敏感神经。

1、培植自己的势力。《汉书·霍光传》有载,“(刘贺)从官更持节,引内昌邑从官驺宰官奴二百余人,常与居禁闼内敖戏”,又载“(刘贺)独夜设九宾温室,延见姊夫昌邑关内侯”。刘贺只要不傻,便不难看出霍光想让自己做傀儡的心思,然而由于刘贺自己在朝中根基太弱,想要摆脱霍光的控制,他就必须培植自己的势力。因此,他不仅对自己从昌邑带去的二百多名随从予以重用,更是将昌邑相安乐任命为了长乐卫尉。可惜,刘贺还是小看了霍光在朝中的权力,结果不仅导致自己被废,就连他带去的两百多名随从,也全都遭了殃,《汉书·霍光传》有载“昌邑群臣坐亡辅导之谊,陷王于恶,光悉诛杀二百余人”。

2、否认与上官太后关系。按理来说,刘贺是过继过来承接昭帝统嗣的,因此他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汉昭帝的嗣子,因此应当割断与昌邑王一系的关系。然而,刘贺坐上皇位不久,便“为玺书使使者持节,以三太牢祠昌邑哀王园庙,称嗣子皇帝”。祭拜生父本是遵循孝道,然而向自己的父亲昌邑哀王自称“嗣子皇帝”,却是等于否认了自己与上官太后的母子关系,而上官太后乃是霍光的外孙女。

3、刘贺密谋铲除霍光。根据《汉书·霍光传》的记载,霍光在斩杀昌邑王群臣时,这些人曾“号呼市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清初学者何焯曾言,““观其临死之言,则昌邑群臣亦谋为变,光微觉之”。而在刘贺被废数年之后,孙万世曾问刘贺,“前见废时,何不坚守毋出宫,斩大将军,而听人夺玺绶乎?”刘贺回答说,“然,失之”。也就是说,刘贺承认当初应该抢先除掉霍光,然而由于始终未能下定决心,结果反倒被霍光所觉察,先下手为强。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也说,“昌邑之所以废可知矣”,同样认为这是刘贺被废的原因。

事实上,这也暴露出了刘贺政治敏锐性不足的缺点,如果他能充分利用自己朝中根基薄弱的缺点,懂得“韬光养晦”,从而让霍光放松警惕,未必便不能除掉霍光,这点汉宣帝刘询做的便很好。

综上所述,刘贺在位仅二十七天便被废,其中虽有刘贺所作所为太过荒唐的原因,但透过史料的记载来看,刘贺不甘做傀儡,从而触动霍光底线,恐怕才是直接原因。

标签: 刘贺西汉

更多文章

  • 魏忠贤从地痞无赖到一人之下的九千岁,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魏忠贤,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九千岁魏忠贤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明朝末年,明熹宗软弱无能,他在位期间,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就在这样内忧外患之际,大太监魏忠贤登上了阶级舞台。他本是乡间一地痞无赖,因亏欠赌资被迫入宫,入宫后,他曲意逢迎,与一女子结成“对食”,从此青云直上,成了一人之下万人

  • 李陵投降匈奴有多次拒绝回朝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陵,汉朝

    李陵投降匈奴有多次拒绝回朝的原因是什么?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汉朝时期,汉武帝对匈奴的长期作战,成就了很多名号响当当的人物:有名将帅才,比如卫青和霍去病;也有令人叹息的悲情人物,比如李陵。关于李陵,历史上对他的评价非常具有争议性。他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满怀抱

  • 关羽在曹营时有何功劳?官渡之战他扮演什么角色?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关羽,三国

    关羽在曹营时立下的功劳有多大?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建安五年,曹操派刘岱、王忠攻打在徐州反叛的刘备,却不料被刘备击败。为了避免腹背受敌,于是曹操亲率大军出征,当时刘备在徐州的根基尚浅,在曹操亲自攻来时,刘备只能败逃,而关羽战败后被曹操生擒,不得已而投降。曹操

  • 为什么说赵武灵王是个异数?他是个军事奇才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武灵王,赵国

    说到赵武灵王,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1.幼小的赵武灵王在战国时期,甚至放眼在整个中国历史上,赵武灵王这个人都算是一个异数。为什么说他是异数呢?因为他身为一个王,极其热衷于军事力量,而在政治权力上疏于应付,甚至显得有些天真。赵武灵王十五岁的时候,接任赵

  • 帮助司马家上位,贾充是如何成为悖逆弑君的奸臣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贾充,三国

    帮助司马家上位,贾充是如何成为悖逆弑君的奸臣的?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贾充,字公闾,是贾逵之子。贾逵何许人也?乃是曹魏颇有才能的名臣,历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世,为曹魏统一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有着父辈荫庇,贾充在曹魏的仕途可以说是一帆风顺。然而与父亲的选择不同,贾

  • 初唐名将席君买是什么人?史书记载为何只有只言片语?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席君买,唐朝

    初唐名将席君买是什么人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历史上,百骑破敌的将军不多,三国时期的甘宁算一个,唐朝贞观年间的席君买也算一个。可在史书中,对甘宁是大书特书,而相同战绩的席君买连生卒年都不详,这是为何?贞观十五年,吐谷浑发生叛乱,在贞观九年的时候,吐谷浑已经是唐朝廷的

  • 唐代女官上官婉儿为何遭受墨刑?一小技巧让宫女效仿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上官婉儿,唐朝

    大家好,说起唐代女官上官婉儿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众所周知,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被记载的第一位正统女皇帝,她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古代男性为天的观念,因此,唐代的女官有很多,其中最出名的便是上官婉儿。上官婉儿可以说是在中国古代史上,命运十分波折的女子,她出生于显贵家庭,祖父是当时朝廷上大名鼎鼎的宰相

  • 历史中的曹真有多厉害呢?关于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曹真,三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中国历史故事网中的曹真有多厉害呢?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夏侯、曹氏,世为婚姻。故惇、渊、仁、洪、休、尚、真等并以亲旧肺腑”,虽然有任人唯亲的嫌疑,但算得上一代雄主的曹操自然不可能因为亲近本家而乱用人才,而能在历史中留下鼎鼎大名的夏侯惇、夏侯渊兄

  • 被称为唐朝“名句制造机”,罗隐写过哪些名句?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罗隐,唐朝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之洒脱;“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之惆怅;“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之深刻;“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之忧思;“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之透彻……这些耳熟能详被人用烂了的名句,其实都出自一人之手,那么他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

  • 袁崇焕是明朝灭亡的原因吗?他的结局为何如何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袁崇焕,明末

    说到袁崇焕,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明末时期,朝廷并不缺名将或者名臣,在兵荒马乱的时节,明朝还是诞生了不少有实力的名将,如洪承畴、孙传庭,祖大寿等,都曾为明朝立过不少功劳,但要论名气一定是袁崇焕最为人熟知。不少人对于明朝的灭亡的原因有不少都归咎到袁崇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