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镇守荆州的如果是张飞,会是什么结果?

历史上镇守荆州的如果是张飞,会是什么结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086 更新时间:2024/3/6 13:21:24

三国时期荆州的问题,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堡垒总是从内部被攻破。关羽失荆州并非由于疏忽大意而是因为内部不团结导致的后院起火。

在出征襄樊之前,关羽已经预料到孙权可能背后捅刀子,并且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去沿江上下,或二十里,或三十里,选高阜处置一烽火台,每台用五十军守之;倘吴兵渡江,夜则明火,昼则举烟为号。”

关羽的小心谨慎,并不能阻止吕子明白衣渡江:曹魏孙吴两面夹攻,即使是刘备和诸葛亮都在荆州,也只能收缩防线甚至弃荆州而走西川。三家实力相差不是很悬殊,相对较弱的刘备集团,绝对顶不住曹操和孙权倾巢出动联手进击。

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关羽因此威震华夏。这说明关羽当时的兵力,即使顶不住两面夹攻,也能婴城固守以待刘备从汉中、西川驰援——汉中战役已经结束,只需魏延一人留守足矣,张飞、赵云以及降将马超、李严、吴懿等人没有作战任务,可以抽调出一部分以对东吴进行军事威慑。

关羽之所以兵败如山倒,主要原因糜芳士仁叛变,关羽失去了后勤补给和出征将士家眷;刘封孟达见死不救,关羽失去了强有力的支援;对于禁羞辱而不招降,三万降卒没有成为生力军而成了沉重的负担。

熟悉《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读者都知道,关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张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在古代,君子小人指的是社会地位而非人品:名门望族出来的坏蛋也会被尊称君子,草根阶层的道德典范也只能自称小人。

关羽善待士卒,一旦战败,士卒并没有为关羽死战到底,说明“小人”一词从地位变成人品,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不管是曹操还是刘备、孙权,他们在普通士卒眼里,都只是饭辙而已。吃粮当兵、当兵吃粮互为因果,谁给饭吃就帮谁打仗。打赢了立功受赏,战事不利就逃跑或投降,换套军装照样拿粮饷,拼命的事情,是没有士兵肯干的——不但士兵可以大规模投降,就是地位较高的曹魏五子良将和蜀汉五虎上将,也有一半以上换过老板。

三国争霸就是三个汉贼抢地盘,曹刘孙打的都是汉家旗号:曹操是汉丞相,刘备是汉左将军领豫州牧(他自封大司马、汉中王,都是汉朝官爵),孙权是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刘备推举他为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性质也是一样),他们能指望的也就是地位较高的既得利益集团,小兵是靠不住的。

在刘备阵营中,关羽张飞赵云魏延的忠诚度毋庸置疑,糜竺糜芳是原始股东,似乎也不应该反叛,但就是糜芳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芳、仁使人迎权……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

从这段记载中,我们知道糜芳的同伙姓士而不姓傅:只有姓士名仁才能简称为“仁”,如果他姓傅,就应该简称“士仁”。三国时期还有个活了九十岁的较大军阀叫士燮,应该就是士仁的本家。

士仁姓什么暂且放在一边,咱们还是言归正传,来看看关羽和张飞的不同之处。

前面咱们说过,关羽失荆州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跟部下搞好关系,不但得罪了糜芳、士仁,还跟刘备的养子刘封结怨,与锦州“治中从事留典州事”潘濬也闹了别扭。

关羽把荆州高层得罪了个遍,“骄于士大夫”是关羽致命的短板,“爱敬君子”则是张飞的长处,即使在士大夫那里受了委屈,张飞虽然会很生气,但绝不会翻脸结仇:“张飞尝就巴宿,巴不与语,飞遂忿恚。”

刘巴得罪了张飞,却并没有被饱以老拳,反倒步步高升,当了蜀汉尚书令——本来刘备是很生气要搞刘巴一下子的,但是看张飞没有太大反应,也就把这一篇翻过去了。

张飞镇守荆州,肯定会跟糜芳士仁潘濬等人搞好关系——张飞原本就是个财主,也算半个士大夫,跟亡命天涯的关羽有本质的区别,甚至可以说是两个阶层的,相比之下,张飞跟刘备集团的贵族更有共同语言。

根据三国正史分析,关羽和糜芳、刘封都有宿怨:糜夫人和关羽一同被曹操擒获,后来关羽在前线只身逃奔刘备,糜夫人就此消失,糜家和刘家的纽带断绝;刘备收寇封为养子而非义子,并将其改姓刘,就是赋予了他继承权,关羽强烈反对。

这就是关羽的第二个短板:太注重名位,有时候会说出一些不符合身份的话。

关羽跟刘备闹半红脸不是一次两次了,当年被曹操追得十分狼狈而军心不稳之际,关羽还说了一番不利于提振士气的怨言:“及在夏口,飘摇江渚,羽怒曰:‘往日猎中,若从羽言,可无今日之困。’”

且不说许田围猎时刺杀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能不能逃掉,就是兵败出逃时关羽朝刘备发火,这态度就十分不可取,不知道的还以为关羽此时已经不把刘备放在眼里了呢。

关羽反对刘备收养子,应该没有盼着刘备无后而“兄终弟及”,他只是不想有人比自己地位高而已,马超跟他平起平坐,也是不可接受的。在这一点上,他远不如张飞敞亮:“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

刘备自守西川,关羽坐镇荆州,于情于理,张飞都是汉中太守的最佳人选。煮熟的鸭子飞了,这要换做关羽,早就一蹦三尺高了,但是张飞却很平静地接受了现实,并没有愤怒地将魏延贬低一番。

刘备后来册封张飞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的时候,对张飞给予了高度评价:“以君忠毅,侔踪召虎,名宣遐迩,故特显命,高墉进爵,兼司于京。其诞将天威,柔服以德,伐叛以刑,称朕意焉。”

召公姬虎(姬姓召氏,名虎,母为召姜)是周宣王中兴的首功之臣,在周厉王弭谤导致国人暴动的时候,用自己的儿子替换了太子静(以其子代王太子,太子竟得脱),太子静就是后来的周宣王。

召虎文武全才,《诗经》中收录了他很多作品,“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就是召虎的名句。

刘备把张飞比作召虎,不但是对他顾大局识大体的赞赏,也蕴含着将来讬孤寄命的意思:关羽可能比刘备年纪大,张飞一定比刘备岁数小。

张飞镇守荆州,糜芳士仁不会叛变,刘封孟达也不会坐视不救,水淹七军对张飞来说也不算啥难事儿——在刘备集团,最善于用计的武将,就是张飞张翼(益)德。

张飞也能水淹七军,但却未必会囚于禁斩庞德,这就是关羽的三个短板和张飞的第三个长处。

关羽有些傲慢,对“老朋友”于禁十分藐视,骂了一顿关进大牢而不用,那三万降卒全都送到后方去消耗粮食:“汉水暴起,羽以舟兵尽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羽尽禽禁等,人马数万,讬以粮乏,擅取湘关米。”

一员大将三万人马弃而不用,还要消耗大量粮食,最后只好去抢孙权的粮仓,这种事情也只有关羽做得出来。

如果换做张飞,生擒于禁后肯定不会那么傲慢地表示连杀都不屑杀更不屑使用,大概率会“亲解其缚,延之上座”,面对梗着脖子的庞德,没准儿还会“纳头便拜”。

在汉末乱世,大将和小兵都不以投降为耻,只要对方礼貌周全许以高官厚禄,即使是关羽也不会硬抗到底。如果于禁为荆州所用,即使不让他参与樊城攻坚战,也可以将其调往南郡、公安,拆散了划归糜芳士仁统领以防范东吴,有这三万人马参战,吕蒙别说白衣渡江,就是穿上迷彩服,也抄不了关羽的后路。

关羽的霸气和傲慢,让他没有搞好内部关系,也没利用好收降的三万将士,所以在排兵布阵时捉襟见肘顾此失彼。这就给读者诸君留下两个问题:如果张飞镇守荆州并俘虏了于禁庞德和三万曹军,他会怎样合理利用?如果这三万人马被合理利用,荆州还会丢得一寸不剩吗?

标签: 张飞三国

更多文章

  • 关羽在单刀赴会的时候 关羽为何敢置身一人前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关羽,单刀赴会

    还不了解:单刀赴会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单刀赴会时,关羽为何敢一人前去?来看看东吴的“内应”是谁?公元215年,刘备成功进入蜀地占据了益州不说,还把之前的益州老大刘璋给赶出了蜀地。刘备把刘璋迁到了公安,对于刘备来说他算是大大的胜利者,不但占据益州,而且还占

  • 李自成进入北京后是如何对待明朝官员的?收缴了多少钱财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自成,明朝

    李自成,人称闯王、李闯。明末农民军领袖之一,大顺政权的建立者。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李自成进入北京后,其部下大将刘宗敏,将明朝的八百多位大臣集中关押起来,严刑拷打,追索钱财,刘宗敏用酷刑勒索这些官员按照官职大小交钱,否则,大刑伺候,经过一番酷刑拷略,一共收缴

  • 张飞打仗之前都会喊一句 吕布为何都会对张飞认怂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飞,吕布

    还不了解:张飞和吕布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张飞打仗前总会大喊:谁敢和我决一死战?为何吕布都会认怂?想必大多数人都是对三国演义有一定的了解,而要说起三国里边比较知名的人物,也就要属刘关张三兄弟了。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有关张飞。提到张飞,人们对他的印象就是说话

  • 崇祯如果想要挽救明朝 重用魏忠贤就可以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崇祯,明朝

    还不了解:崇祯和大明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崇祯要怎么做才能挽救大明?真的得重用魏忠贤?要我说,崇祯要想保住明代,就应该跪下来舔着魏忠贤的脚趾头表示:魏爸爸,这个皇位你来坐吧!在很多人眼里,是不是这样才能保住明代?我真的奇了怪了,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魏忠贤这种

  • 朱元璋为什么要分封藩王?有一颗慈父之心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对待功臣冷酷无情,但是对自己儿子,还是有一颗慈父之心的,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分封藩王?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令诸藩镇守天下,又各领兵权,这固然是因为亲情,信任无以复加,却也未必就没有帝王心术。强藩林立,能做皇帝的却始终只有一个,诸藩势力犬牙交错,必然相互牵

  • 关龙逄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关龙逄,夏朝

    在史书记载中,治水有功、德高望重的大禹成为部落领袖,并成立了夏朝。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文死谏,武死战”,这是中国古代仕人的传统。但说到第一个“文死谏”,并在历史上留下令名的,则是关龙逄。关龙逄,生于公元前1713年,也就是姒廑19年,董姓,古代豢龙族的后代,姒发、姒桀两代夏王的宰相

  • 袁绍手下有河北四亭柱 其中头号猛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袁绍

    还不了解:袁绍猛将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袁绍手下的头号猛将,究竟是颜良还是文丑?提起袁绍手下的猛将,我们会想起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四个人。没错,这四个人确实是袁绍手下前四名的猛将,并称为“河北四亭柱”。颜良和文丑虽然都被关羽斩杀。但客观原因占了很大的比重

  • 在三国时期赵云都打败过哪些万夫不当之勇的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云,三国

    所谓乱世出英雄。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赵云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一生忠勇,武艺高强,未尝一败,所以被称为常胜将军。在三国中,有三位万夫不当之勇的猛将,都败给了赵云,这三位猛将都是谁呢?这里只讨论演义,按武力值由低到高排列。先说第一位,邢道荣。刘备

  • 官渡之战是刘备在做什么 刘备为何没有趁机抢占地盘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备,官渡之战

    对刘备和官渡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官渡之战期间,刘备在干嘛,为何不趁曹操与袁绍交战抢占地盘呢官渡之战严格算起来是从公元199年六月开始,到公元200年十月结束,也就是16个月的时间,一年多而已,在一段时间,刘备至少干了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夺取徐州。徐州最

  • 赵云实力那么厉害 公孙瓒为何还放赵云去投奔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公孙瓒,赵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公孙瓒和赵云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赵云武力超群,公孙瓒为什么放弃赵云,让他投奔了刘备?我们了解的三国里的赵云是非常厉害的,排名上仅次于吕布。可见武力值是非常的高。虽然赵云在三国里没有关羽张飞热闹,可他的存在,的确给刘备带领了惊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