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崇祯如果想要挽救明朝 重用魏忠贤就可以了吗

崇祯如果想要挽救明朝 重用魏忠贤就可以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17 更新时间:2024/3/6 13:20:40

还不了解:崇祯和大明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崇祯要怎么做才能挽救大明?真的得重用魏忠贤?

要我说,崇祯要想保住明代,就应该跪下来舔着魏忠贤的脚趾头表示:魏爸爸,这个皇位你来坐吧!在很多人眼里,是不是这样才能保住明代?

我真的奇了怪了,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魏忠贤这种货色,甚至认为明代之所以当时不亡,全靠了魏忠贤。那索性直接让他当皇帝,这样明代就能延续下去了。

不过真要是这样,估计很多人又不答应了,他是不是要传位给自己的那些干儿子太监?那咱们岂不是太监王朝的子民了?那还谈个毛线的文明古国啊。太监这种职业本来就是古代文明的糟粕。

明代之所以灭亡,原因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根本就不是崇祯或者魏忠贤某一个人就能摆平的,因为社会矛盾,阶级斗争,内争外患已经到了极度尖锐的地步了。

不管崇祯怎么做,都难以挽回大明王朝这艘行将就木的破船。只能说在某些方面做到位的话,可以延缓这艘船的沉没。

第一,崇祯应该大肆削减宗室供给。

崇祯皇帝穷得跟要饭的没什么区别了,当然不是指现在的要饭的,现在的要饭的比一般人有钱的多,家里豪车别墅不是妄谈。

每年收上来的赋税,要么用在军费上,要么用在宗室供养上。朝廷里的大臣,几个月不开工资,那已经是常态了。

庄烈之继统也,臣僚之党局已成,草野之物力已耗,国家之法令已坏,边疆之抢攘已甚。庄烈虽锐意更始,治核名实,而人才之贤否,议论之是非,政事之得失,军机之成败,未能灼见于中,不摇于外也。---《明史》

让人家给你干活,你还不发工资给人家,这也就算了,甚至你还要让这帮人掏出老本来帮助自己,这就有点过分了吧?

人家不愿意出钱,你就用不爱国来道德绑架人家,好家伙,这种包赚不赔的买卖,谁不想干啊?所以说崇祯那叫异想天开。最后没办法甚至连自己的几个老婆的嫁妆都不放过。

当时每年就只能收上来那么点钱,这也要开支,那也要花销。我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节约用钱。最好办的,那就是削减宗室们的供给。

朱元璋是个自私鬼,他把自己的二十几个儿子都分封为藩王,世代都必须要得到国家的供给。朱棣夺了天下,为了防止其他藩王这么做,把这帮人的兵权给夺了,并且下令这些诸侯王的子孙后代全部都由国家供养,永生永世。

前期还好说,就那么几十个王爷,勉强可以对付。可是一代代传下来,这帮宗室除了在家生孩子,连出去工作都不允许,他们每生一个孩子,就多一份俸禄,自然是不断娶媳妇儿不断生孩子了。

久而久之到了崇祯朝的时候,老朱家的子孙后代不下一百万之多,这么庞大的宗室,都需要朝廷来供养,哪里供得起呢?

朱由检还死要面子,自己都要穷死了,还不能穷了宗室。其实宗室比你有钱多了,人家良田万亩,每年收租都吓死人。

因此我认为,崇祯要想挽救明代,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削减宗室供给。再从他们手里夺取一半以上的田地收租供给军费。反正他们没有实权,这是最好办的,只要拉得下脸来,不怕挨骂就行。

第二,崇祯应该缓和农民军的关系。

高迎祥、李自成和张献忠这帮人简直就是明代的毒瘤啊,崇祯还忙着对付关外的满清,这帮人就在家里闹腾。

陕西、河南、山西、湖北、安徽等地,全部都有他们的踪影。而且他们善于打运动战,一旦运动起来,那军费消耗可就吓人了。

所以说我认为当农民军刚起义的时候,崇祯就应该想办法稳住他们的局面,以优厚的待遇招抚这帮人。

人家无非就是为了混口饭吃,没饭吃才起来造反的。只要保证他们有饭吃,鬼才愿意出来拼命了。这么低的要求你都不满足,那活该被推翻了。

至于那几个头目,完全可以封他们一个侯爵,给他们几千户百姓作为食邑,这事情就算是解决了。大家没有什么血海深仇,又不是你用红衣大炮轰死了努尔哈赤那种仇恨,人家不会拼了命来要了你的命的。

就算关系无法缓和,在关键一战潼关之战前,崇祯都不应该让孙传庭主动出击。防守尚且可以苟活,主动出击,那就是孤注一掷了。

结果我们都了解,孙传庭战死,导致明代再也无险可守。李自成这才从山西一路打进了京城。与其灭亡,不如苟活好了。

第三,崇祯打消那些疑心病。

崇祯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疑心病太重。基本上他重用的人才,一个个都是先特别信任,后来就特别不信任,最后就宰了人家。

比如说袁崇焕,说好了给人家5年时间平辽,那个时候多信任人家啊,又是尚方宝剑,又是亲自送行。结果才一年多时间,崇祯就受不了闲言碎语,居然把袁崇焕给凌迟了。

关于袁崇焕这个人,其实在历史上褒贬不一,但是不管怎么黑他,总不能说他有叛国的意思吧?皇太极绕过他的防线直奔京城,这也能怪他?袁崇焕要真的想造反就不会带兵勤王,更不会只身入京受死了。所以说仅从这一点来说,崇祯的疑心病太重了。

再比如说杨一鹏,人家在四川给你立下了汗马功劳,招抚了多少起义军?你心里没点数吗?一旦凤阳被攻克,你把什么气都撒在杨一鹏身上,这就有点过分了。毕竟杨一鹏当时在淮安,根本来不及前去拯救凤阳。

乘胜陷凤阳,焚皇陵,留守署正朱国相等皆战死。事闻,帝素服哭,遣官告庙。逮漕运都御史杨一鹏弃市,以朱大典代之,大征兵讨贼。---《明史》

其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熊文灿、孙元化、刘策等人全部都是因为崇祯听了闲言碎语以后,才下了杀手。

这些人其实都很有能力,当时正值用人之际,人家又没有造反的心思,把他们都杀了,谁还肯给你卖命呢?因此明代后期没人愿意去勤王,反正去了也会被怀疑,还不如不去。

总结:崇祯再努力也只是延缓明代的衰亡罢了。

其实王朝灭亡是有定数的,两百多年的王朝,你还想怎么样呢?明代已经从根上烂掉了,根本就无法彻底拯救,只有推倒了重新再来才有希望。

真让魏忠贤来做皇帝,那么首先明代人的气节就都丢了。因为得到重用的全部都是拍魏忠贤马屁的人,这种王朝延续了又有什么意义?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

标签: 崇祯明朝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什么要分封藩王?有一颗慈父之心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对待功臣冷酷无情,但是对自己儿子,还是有一颗慈父之心的,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分封藩王?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令诸藩镇守天下,又各领兵权,这固然是因为亲情,信任无以复加,却也未必就没有帝王心术。强藩林立,能做皇帝的却始终只有一个,诸藩势力犬牙交错,必然相互牵

  • 关龙逄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关龙逄,夏朝

    在史书记载中,治水有功、德高望重的大禹成为部落领袖,并成立了夏朝。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文死谏,武死战”,这是中国古代仕人的传统。但说到第一个“文死谏”,并在历史上留下令名的,则是关龙逄。关龙逄,生于公元前1713年,也就是姒廑19年,董姓,古代豢龙族的后代,姒发、姒桀两代夏王的宰相

  • 袁绍手下有河北四亭柱 其中头号猛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袁绍

    还不了解:袁绍猛将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袁绍手下的头号猛将,究竟是颜良还是文丑?提起袁绍手下的猛将,我们会想起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四个人。没错,这四个人确实是袁绍手下前四名的猛将,并称为“河北四亭柱”。颜良和文丑虽然都被关羽斩杀。但客观原因占了很大的比重

  • 在三国时期赵云都打败过哪些万夫不当之勇的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云,三国

    所谓乱世出英雄。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赵云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一生忠勇,武艺高强,未尝一败,所以被称为常胜将军。在三国中,有三位万夫不当之勇的猛将,都败给了赵云,这三位猛将都是谁呢?这里只讨论演义,按武力值由低到高排列。先说第一位,邢道荣。刘备

  • 官渡之战是刘备在做什么 刘备为何没有趁机抢占地盘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备,官渡之战

    对刘备和官渡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官渡之战期间,刘备在干嘛,为何不趁曹操与袁绍交战抢占地盘呢官渡之战严格算起来是从公元199年六月开始,到公元200年十月结束,也就是16个月的时间,一年多而已,在一段时间,刘备至少干了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夺取徐州。徐州最

  • 赵云实力那么厉害 公孙瓒为何还放赵云去投奔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公孙瓒,赵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公孙瓒和赵云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赵云武力超群,公孙瓒为什么放弃赵云,让他投奔了刘备?我们了解的三国里的赵云是非常厉害的,排名上仅次于吕布。可见武力值是非常的高。虽然赵云在三国里没有关羽张飞热闹,可他的存在,的确给刘备带领了惊喜。为

  • 诸葛亮收得三个徒弟是谁 他们的能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诸葛亮,徒弟

    诸葛亮一生收了三个徒弟,为何少为人知,他们能力究竟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诸葛亮作为三国政治家、军事家,六出祁山,坚定恢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一生也有几名爱徒,但成就都没有赶上诸葛亮,引为憾事。先说马谡。这是很有天赋的后生。诸葛亮南下

  • 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攻下陈仓,都有了什么办法?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三国

    三国时期,有多场精彩绝伦的守城之战。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卧龙先生诸葛亮出祁山伐魏,遇到的最大阻力当然是冢虎司马仲达,其次就是张飞的手下败将张郃张儁乂,最难啃的骨头,则是陈仓守将郝昭郝伯道——诸葛亮数万大军围攻郝昭的一千守军,连打了二十天,动用了四

  • 三国时期太史慈的实力怎么样?他与孙策之间有何对战?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太史慈,三国

    所谓乱世出英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东莱太史慈酣战小霸王孙策,被誉为《三国演义》五场最激烈单挑之一,在正史《三国志》中也有精彩描述:“慈侦视轻重,时独与一骑卒遇策。策从骑十三,皆韩当、宋谦、黄盖辈也。慈便前斗,正与策对。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

  • 唐玄宗前期无比英明,为何后期会怠政?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玄宗,唐朝

    唐玄宗前期无比英明,为何后期会怠政?归根结底是因为他执政时间太久,承平日久,国家无事,使得他逐渐丧失了向上求治的精神。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玄宗改元天宝后,政治愈加腐败。唐玄宗更耽于享乐,宠幸杨贵妃,安禄山为自保和升官拜杨贵妃为母亲。由提倡节俭变为挥金如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