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真实的李世民是什么样的 李世民生平都做了什么事情

唐朝真实的李世民是什么样的 李世民生平都做了什么事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16 更新时间:2024/2/12 3:58:45

对唐代李世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李世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何有人那么讨厌他?

历史上真实的李世民,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人。你可以说他雄才大略,是真正的千古一帝。也可以说他晚年昏聩,大兴土木。可以说他勇猛无敌,战无不胜。也可以说他灭绝人伦,弑兄谋朝篡位。

因为这些事情,他确实都干过。

这样一个人,我们似乎很难用单纯的好坏来形容他,只能说他是一个复杂的人。

公元598年,李世民出生于武功县的李家别馆。当时他爹李渊要去外地做官,结果刚刚走出长安没多久,李世民就闹着要出世。所以李渊夫妇只能先到周围的武功县暂住,先把孩子生下来再说。

李世民出生那天,据说李家门口来了两条龙,盘旋三日才退去。

李世民4岁那年,有个会看相的书生上门,看到李世民的面相之后,说‘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他爹李渊觉得这话听着不错,所以就给他改名叫李世民。

16岁那年,李世民在父母的安排下,娶了自己的嫡妻长孙氏。两个人感情极好,后来相伴半生。

18岁那年,天下开始变得不太平了,到处都有农民军开始造反。这一年,李渊被派到山西那边,去镇压当地的农民起义,李世民也随之前往。李家刚到山西之后不久,就听说在汾阳那边度假的皇帝陛下,被突厥给盯上了,围在了雁门关那边。李渊这边正忙着镇压农民军,肯定腾不出手去支援,所以只能派李世民去。李世民第一次独自领兵,展现出了自己的军事才能。

19岁,李渊被任命为太原留守,成了太原地区的最高官员。当时已经天下大乱,隋朝随时都可能完蛋。李渊也想在其中掺和一脚,但是又怕被人发现,所以只能让自己的两个儿子替自己去做一些事情。

这一年,李渊在山西组建了一支精锐骑兵,由李世民统领。这支骑兵,就是后来那支无敌天下的玄甲军的前身。这一年的李世民,有时候在家训练大军,有时候带着骑兵去北边砍突厥,或者砍农民军,开始渐渐忙了起来。

20岁,年初的时候,李渊辖境内的一个名叫刘武周的军官,正式造反了。这事对于李渊影响很大,因为远在江都的杨广,怀疑这是李渊故意的,所以要拿李渊去江都问罪。李渊肯定不敢去,去了就回不来了,所以只能抓紧时间,继续积极准备造反工作。

不过,李渊还不方便直接造反,所以就让李世民出面,反套路他一下。李世民先是结交李渊麾下的一些官员,表明自己的意思。然后联合李渊麾下的人,给李渊做了个局,让李渊夜宿晋阳宫,逼李渊造反。就这样,李渊‘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开始在手下人的推举下,准备造反。

五月份,李渊在太原发动兵变,清理掉太原地区的隋朝嫡系。七月,正式起兵。

李渊起兵之后,带上大半家底,从太原一路千里奔袭,闪击长安。在这个过程中,李世民一直带兵冲锋在前,立下赫赫战功。四个月之后,李渊攻入长安,立杨广的孙子杨侑为帝,自己做了大丞相。拿下长安之后,李渊让李世民带十万人去进攻洛阳。但因为当时洛阳的实力依然很强,所以无功而返。

21岁,三月份,李世民听说杨广死了,被麾下的禁军给勒死了。杨广一死,隋朝彻底亡了。李渊也没必要再扶持什么小皇帝,过了一个多月以后,干脆直接逼小皇帝禅位给自己,唐代就此开国。

唐代开国之后,李世民被封为秦王。

被封为秦王之后不久,李渊派李世民去进攻西边的薛举。李世民带着十几万人去陇西打仗,结果刚到陇西,李世民就因为水土不服得了一场大病。因为病重,李世民无法指挥大军,所以唐军大败。此战之后,薛举甚至一度威胁到长安,搞得李渊整天担惊受怕。但幸运的是,在这之后不久,李世民病好了,薛举反倒得了一场重病,然后病死了。

就这样,在薛举死了之后,李世民二度为帅,率领唐军进攻陇西,终于一战功成。

22岁,李世民上半年一直在家里休息,没怎么上前线,主要负责在家生孩子。李世民的嫡长子李承乾,便是与这段时间内出生。但是十月份的时候,却听说山西老窝被刘武周给攻破了。对于刘武周的进犯,李渊无奈,只能再次让李世民上场。

23岁,上半年李世民基本上都在山西。在经过半年多的战争之后,终于干垮了刘武周,重新收复了太原地区。刚刚干跨刘武周,李世民又被李渊紧急调往洛阳,去进攻王世充。下半年的李世民,基本上都是在和王世充死磕,最后磕赢了,吃掉了王世充大部分地盘,将王世充围困在洛阳城内。

24岁,年初的时候,李世民已经完成了对王世充的合围。王世充眼看打不过李世民,只能向旁边的窦建德求助,窦建德率军来援。李渊当即下令,让李世民撤退,但是李世民拒不退兵,觉得自己应该有实力1V2。最终,李渊只能同意了。

在这之后,李世民留下大部分大军,继续围困洛阳城,逼王世充投降。自己则带上最精锐的三千多玄甲军,前往虎牢关阻击窦建德。窦建德率领的农民军,装备一般,缺乏大型的攻城武器,所以愣是被李世民挡在虎牢关外一个月。一个月之后,李世民趁窦建德防备松懈,亲自出城,带着手下骑兵直冲窦建德的中军大营。当时窦建德正在开会,还没弄明白发生了什么,就被李世民抓了俘虏。

用现在的话来说,这叫‘你们年轻人不讲武德’。

但显然效果不错。

抓了窦建德之后,李世民带着窦建德去洛阳那边转了一圈,王世充自觉无望,只能投降。

仅此一战,李世民1v2成功。王世充和窦建德,本就是当时北方除李渊之外,最强大的两个割据势力。这一战打完之后,唐代基本也就一统北方了。恰好在这个时候,唐军又在蜀地灭了萧铣,江南的杜伏威又已经在名义上投降了唐代。所以这一战之后,唐代一统天下之势,已经大致明了。

当24岁的李世民,带着窦建德和王世充回到长安城的时候,迎接他的,是满城的欢呼。更夸张的是,因为现有的官职,已经无法表彰李世民的功劳。所以李渊想了想之后,干脆给儿子特意创了一个官职,名为天策上将。

回到长安之后,李世民暂时卸掉了兵权,开始安心做他的王爷。在长安城招了一帮文人,组建了一个叫‘文学馆’的组织。

就在李世民安享太平的时候,同一年,窦建德的旧部刘黑闼,再次反叛。李渊本来不想让李世民再领兵,所以就让其他人过去征讨刘黑闼。结果万万没想到,李渊派去的几个人,都是垃圾。不但没收拾了刘黑闼,反倒让刘黑闼很快收复了窦建德原本统治的全部地盘。

25岁,李世民再次领兵,征讨刘黑闼。打了几个月之后,平定了刘黑闼。

26岁,基本呆在长安,但日子反倒越来越难过。因为随着李世民战功越来越大,渐渐威胁到了太子李建成的地位。就算李世民不想争太子位,他麾下的人肯定也不愿意。所以,李世民和李建成的储君之争,拉开了帷幕。

27岁,除了带兵去砍了一次突厥之外,继续内斗。

28岁,升为中书令,继续内斗。

29岁,彻底翻脸。年中,李世民带人在玄武门打了一场伏击,干掉了自己的亲大哥和亲三弟,然后逼自己老爹让位给自己。另外,处死大哥和三弟的所有儿子,强娶三弟的媳妇。

李世民强娶弟媳这件事,一直被后人所不齿。但从当事人的角度来说,确实也情有可原。因为这位弟媳出身弘农杨氏,李世民需要通过这种方式,告诉那些世家大族:我连我敌人的媳妇都敢娶,还能难为你们吗?

就在李世民刚刚登基半个月之后,突厥人兵临长安。突厥人听说唐代在内乱,自然不肯放过这个机会。当时的长安城内,兵力严重不足,根本挡不住突厥的进攻。关键时刻,李世民唱了一出空城计,带了六个人跑到长安城外,去和突厥人对峙。结果,突厥人被李世民的这种行为给吓到了,误以为长安城内真的有大军,只能退兵。临走之前,双方签订了和平协议,史称渭水之盟。

这一年最后的几个月,李世民开始清理国内的政敌,尤其是那些原本和李建成交好的人。到了年底,李世民基本上已经彻底掌控了全国。

30岁,改元贞观,贞观之治开始了。这一年,李世民继续清理和李建成交好的人,继续稳固朝政,积攒国力。

31岁,继续积攒国力。这一年长安闹了一场蝗灾,李世民不得不自己公开写一份检讨书。除此之外,基本上算是太平无事了。

32岁,前半年养精蓄锐,年底开始对突厥用兵,报当年的渭水之仇。

33岁,灭了突厥,活捉了突厥可汗。

37岁,打服吐谷浑。

39岁,长孙皇后去世。长孙皇后的死,对于李世民来说,是一个明显的分水岭。长孙皇后在的时候,不管李世民如何暴怒的时候,好歹都能劝得住他。但是长孙皇后去世以后,李世民开始越来越不听从别人的建议。而且最关键的是,李世民其实不会教育孩子,最后导致了太子李承乾的悲剧。而且从这一年开始,之后一直到去世,李世民再无子嗣出生。

没人了解原因,但史学家推测,可能是从这时开始,李世民开始迷恋上了炼丹,吃丹药把自己身体给吃坏了。

40岁,李世民难得离开长安城,去洛阳度个假。到了洛阳之后,听说洛阳有个小姑娘很好看。所以就把这个当时年仅14岁的小姑娘,召进宫做了才人。很多年之后,这个小姑娘独自掀翻了整个大唐,成了整个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41岁,开始和吐蕃干仗,逼得吐蕃退回高原。

42岁,灭了西域的高昌国,设立西域都护府。自此,西域正式纳入唐代版图。

44岁,干翻薛延陀。

45岁,李世民遭遇了自己人生当中的又一次重大打击。这一年,他的两个儿子先后谋反,其中一个,还是他深爱的太子李承乾。

客观来说,李世民的儿子造反,纯粹是让李世民自己逼得。李世民当皇帝真的是一把好手,但是当爹是真的不会教孩子。李世民老觉得,你就应该像我想的那样去做,我不管你能不能受得了。这种想法,在对付敌国的时候没问题,但对儿子肯定不行。

对于太子李承乾,李世民采取了严苛的虎爸教育,派了一大堆老学究去给李承乾当老师。李承乾不管干什么,都要被他们骂。不能穿好衣服,不能修房子,出门要讲礼貌……反正是很苛刻。在现代的话,这种教育,肯定会引起孩子的叛逆心。尤其是单亲家庭,母亲去世,父子之间又不会沟通,这种麻烦,自然更大。

在这一年之后,唐代依然强大,而且更加强大。但李世民却已经累了,开始变得不再英明,开始越发的昏聩。

48岁,李世民不顾大家劝阻,带上十几万精锐,强征高句丽。好在唐军战斗力确实很强,所以这一战,高句丽损失惨重。但此时的李世民,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智计无敌的绝代帝王,指挥方面出了很多疏漏,所以唐军也损失不少。

同一年,薛延陀再次作乱,唐军大军压境。第二年,直接灭了薛延陀。

50岁,灭掉薛延陀的同时,建立北庭都护府和单于都护府,将北方草原,直接纳入大唐的版图。

已是知天命之年的李世民,打了大半辈子的仗。前面是打国内,后面是将唐代周围的邻居,挨个打服。国家版图越来越大,国内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在李世民的治理下,唐代成了当时整个世界最强大的一个国家。

然而,李世民本人,却已经成了一个昏聩的帝王。同时代的人,大多离去,妻子没了,儿子没了,同时代那些曾经和他征战天下,和他在朝堂上吵架的大臣们,也没了。连那些曾经的敌人们,都已经化为尘土。这时的李世民,开始觉得无比的孤独。

于是,李世民越发迷恋上了自己的新爱好。

嗑药。

52岁,有个被后世吹得神乎其神的唐代将领王玄策(但其实对比同时代的唐代将领,也就一般般),从印度归来,带回来了一个印度和尚,说这个印度和尚活了两百岁了。这种一听就了解是骗人的事情,李世民竟然还真信了,真的让这个印度和尚给他炼丹。吃完之后,李世民就此告别了人间。

纵观李世民这一生,我们会发现,他的人生是很复杂的。作为一个皇帝,他确实很成功,一统了全国,开创了贞观之治,打服了周围所有的邻居,让唐代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另一方面,李世民做人其实真的很失败。身为儿子,抢了老爹的皇位;身为兄弟,干掉了自己的兄弟,还强娶自己弟媳妇;身为父亲,根本不会教导儿子,逼得儿子造反……

这样一个人,我们真的很难用单纯的好人或者坏人来评价他。

不过显然,他是一个成功的帝王。在做皇帝这件事上,确实少有人能够超过他。

标签: 唐朝李世民

更多文章

  • 陆逊发动北伐后没有顺势消灭曹魏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陆逊,三国

    陆逊,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三国时期北伐是一个十分熟悉的词语,关羽发动过北伐,诸葛亮更是四出祁山展开了五次北伐,而姜维更是对于北伐乐此不疲。貌似北伐是蜀国特有的一项活动,其实除了蜀汉进行过北伐,同处于南方的东吴同样也进行过北伐。东

  • 曹爽大权在握的时候 曹爽为什么不杀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爽,司马懿

    对曹爽和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爽在独掌大权的时候,曹爽为什么不杀司马懿以绝后患?曹爽是曹操养子曹真的长子,算起来也是曹操的养孙了,在曹魏政权也算旁支偏远的曹氏宗亲了,曹爽的父亲曹真与司马懿同为魏文帝曹丕的托孤重臣之二,算起来,曹爽的父亲曹真与司马懿同

  •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典故是怎么来的?陈蕃长大后过得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陈蕃,东汉

    陈蕃,字仲举,东汉桓帝时期名臣,与窦武、刘淑合称“三君”。陈蕃为官清廉,一生历任光禄勋、尚书仆射、太中大夫、太尉,与外戚窦武一起谋划扫除宦官,不料事败而死。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十五岁的陈蕃独居一室,父亲的友人过来看望他,看见屋内屋外脏乱不已,当即问道:“小孩子

  • 毛遂自荐讲的是什么故事?主人公最后的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毛遂,战国

    毛遂自荐这个成语大家在上学时应该都有学过,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很多成语典故都源自春秋战国时期,比如毛遂自荐这一成语典故,就和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平原君存在直接的关系。毛遂自荐,意思是毛遂自我推荐。后来用“毛遂自荐”喻指自己推荐自己,典出《史记

  • 蜀汉将领傅佥是怎么死的?他是怎么被出卖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傅佥,三国

    在三国,川蜀的耀眼将星都有着不俗的表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傅佥是蜀汉名将傅肜的儿子,傅肜在夷陵之战时,为了保护刘备撤退,傅肜率军断后,死死挡住陆逊的追兵,最终,因为寡不敌众,傅肜战死。傅肜死前,吴军曾劝他投降,傅肜怒斥说,吴狗,我堂堂汉军大将,怎么能投降你们?宁死不降。

  • 三国时期蜀汉的三位大将军分别都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蒋琬,三国

    蜀汉,三国之一,为汉皇室后裔刘备所建立,国号为“汉”。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大将军,古代领兵之最高将领。始于战国时期,是将军的最高封号。进入到汉末三国时期,大将军实际上不仅主管兵马作战事宜,也对朝廷事务具有极高的话语权。在此基础上,对于魏蜀吴三国来说,都有多人担任过大将军这一

  • 薄皇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废后,并无大过错却被废黜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薄皇后,西汉

    历朝历代都有不少女性荣登后位,也有人从后位跌落,她们有的可怜,有的可恨,经历都不尽相同。那么你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废黜的皇后是谁吗?她就是汉景帝刘启的第一任皇后——孝景薄皇后。史书中对于这位皇后的记载并不多,仅有短短几行字就概括了她的一生。薄氏的名没有被记载,她能成为皇后,只是因为这个姓氏,她是汉

  • 康熙皇帝传位到底是什么样的 究竟是传位于四爷还是传位十四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康熙,清朝

    还不了解:康熙和清代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到底是传位于四爷,还是传位十四爷?很多历史都是写在书上,流于口中,传于民间,方才流于后世!事实上,作为一个理智的人都了解,很多过往的,记录在书上的历史多少都加入了作者,当权者等人的影响,我们如今看到的历史当然已

  • 朱祁镇当初为什么要废除殉葬制度 朱祁镇到底是怎么想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朱祁镇

    对朱祁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英宗朱祁镇废除了殉葬制度,这竟然跟他的身世之谜有关?古装剧《大明风华》提到了殉葬,太子妃张氏“后宫无所出者殉”。但在真实的历史中,皇帝驾崩后,除正宫皇后和太子生母外,所有妃嫔无论生育与否,都要殉葬,只有皇帝或太后特旨赦免的个别

  • 关羽在过五关斩六将对上夏侯惇的时候 关羽为何没有杀掉夏侯惇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关羽,夏侯惇

    还不了解:关羽过关斩将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过五关斩六将”时,为何关羽没有杀掉夏侯惇?“过五关、斩六将”其实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虚拟情节,但是这段描写属实是传神,把关羽的整个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也给读者留下了一个真正的“武圣”的形象。但是“过五关、斩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