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庞统落凤坡之死还死的如此壮烈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庞统落凤坡之死还死的如此壮烈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905 更新时间:2024/2/9 22:10:53

很多人都不了解庞统之死,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庞统庞士元是刘大耳麾下的爱将,此人不仅能坐镇后方布局谋划,决胜千里之外,关键时期还能领兵在外独当一面。

据记载,庞士元小时候为人朴实,但是表面看上去并不聪明。时颍川司马徽为人清雅而擅长识人,庞士元二十岁时前去拜见。司马徽坐于桑树上采桑,而庞士元坐于树下,俩人相互交谈一直从白天说到黑夜,司马徽对庞士元大为惊异,说是南州士子没有人可以与其相比。

有了司马徽这句话后,庞士元也渐渐为人所知。

之后,襄阳庞德公称庞士元为“凤雏”,诸葛亮为“卧龙”,司马德操为水镜。但遗憾的是,这样的人才竟遭天妒,仅活到三十六岁便战死疆场,马革裹尸,着实是一件憾事。

说起这位蜀汉能臣,很多朋友都会首先想到“落凤坡”这个充满玄幻色彩的地方。其实,这个地方只是小说家杜撰出来的,没有任何证据及正史表明庞士元死于该处。显然,很多朋友熟读《三国演义》,把小说读成了正史。这也难怪,毕竟罗贯中先生的笔法太过生动,让读者产生了强烈的代入感,仿佛身临其境一般的阅读感受也让人错误地以为演义即史实。

在真实的历史中,庞士元的死因与小说里有较大的出入。当时的蜀军主力围攻雒城(今广汉市),然而在攻城过程中守军负隅顽抗,十分难对付。不得已之下,刘备派出了庞统,由他来统领攻城军。然而,在攻城的过程中,庞统不慎中了一箭,最终因箭伤死在营帐中。正史里并未记载射杀庞士元的是何许人也,多半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卒。

在历史上,著名人物死于小人物手中的情况不胜枚举,这也难免会让人扼腕叹息。所以,为了弥补这一缺憾,给庞士元一场壮烈的死亡,罗贯中先生脑洞大开。在小说中,庞士元的形象更有血有肉,为了争得先入西川的头功,庞士元主动请缨带领先锋军闯入落凤坡。然而,等待着他的,却是敌方伏兵万箭齐发。

显然,“万箭”比“一箭”更加震撼,读者更易于接受这种波澜壮阔式的英雄结局。更巧妙的是,罗贯中先生通过这一事件,从侧面衬托出了孔明“下知地理”的能力。孔明早就听闻此地的大名,也曾规劝过庞士元谨慎行事,然而庞士元意在争功,丝毫没有理会诸葛亮的好心。

直到他抵达一处险地,询问身边将士此地名称时,这才后悔没听从军师的嘱托。环顾四周,这条小路蜿蜒崎岖,四周皆是茂密的森林。倘若敌军在此处设下一支伏兵,仅需顷刻之间,自己的先锋军便会被对方轻易“吃”掉。

庞士元大急,连忙命人调转马头,撤回安全地带。然而,一切为时已晚,因为此地名为——落凤坡。箭雨袭来,庞士元被射成了筛子,凤雏陨落。以小说而言,庞士元之死完全是咎由自取。若不是他嫉妒孔明的地位,想要与其一较高下,怎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不过,小说中的孔明亦有私心,这一点在许多细节中都能体现出来。

那么,罗贯中先生的改编是否成功呢?

笔者个人认为还是非常成功的,因为在正史中的庞士元也是个喜欢钻牛角尖的人,不够大气。

且看蜀军打到涪城时,刘备想要召开一场饮宴,命人准备了若干水酒,众将士酒过三巡,志得意满。

刘大耳喝得颇为开心,对身边的爱将庞士元说道:“怎么样?今天这场饮宴是不是非常开心?”

然而,庞士元却说:“拿讨伐其他国家当作乐事,算不得仁者的行径,没什么值得开心的。”一句话,扫了主公的兴致。

刘备大怒,回击道:“照你这么说,武王伐纣之后,带领将士进行饮宴并观赏歌舞,这种行为也算不得仁者行径了?亏你说出这番不知天高地厚的话,赶快滚出去。”

庞士元悻悻而去,但刘大耳经此一怒,酒已醒了一半。刘备觉得,自己说的话有点重了,不论如何也不该将爱将赶出营帐。于是,刘备立马吩咐小兵将庞先生请回营帐。

庞士元返回后,坐在原来的位置生闷气,既不说话,又不抬头看主公,闷着头大吃大喝。主公说道:“你觉得,刚才我们的谈话,过错在谁?”

庞士元说道:“你也有错,我也有错。”刘大耳宽宏大量,哈哈大笑几声,表示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于是,众将士继续饮宴。

从这段史实来看,庞士元的性子有些古怪,且十分不识抬举。如果他的这种行为是常态的话,放在另一个时空中做出“误入落凤坡”这种事完全是有可能的。

不得不说,罗贯中的先生笔法十分精湛,连改编的水准都如此之高。

不论如何,一个与孔明齐名的人才就这样陨落了。踌躇满志的他,终究没能与诸葛亮一块帮助主公“安天下”,着实遗憾。

参考资料:

【《三国志》、《三国演义》】

标签: 庞统蜀汉

更多文章

  • 朱祁镇为什么会被俘虏?与宦官王振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祁镇,明朝

    朱祁镇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朱祁镇,大明王朝,也是中国古代史上非常出名的一位皇帝。他之所以出名,并不是因为其文治能与汉文帝、宋仁宗媲美,也不是因为其武功能与汉武帝、唐太宗比肩,而是因为他是一位被少数民族抓走又放回、失去皇位又重新登基的皇帝。像朱祁镇这样能够

  • 雍正死后为什么没跟父亲康熙葬在一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代,清朝

    在我国历史上,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朝廷。而且清朝与大多数朝代不同,清朝的统治阶级属于满族人,而不是汉族人。因此对于清朝统治阶级而言,在文化建筑以及风俗等方面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同。就拿墓穴风格而言,满清人入关以前,修建的陵墓大都是以简便为主。对于那时候的满清人而言,要花费大量的钱财用于军事扩充,因此

  • 邓通是个怎样的人?他是奸邪小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邓通,西汉

    邓通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我知道自己快要死了。身子逐渐僵硬,思维却更加活跃。想起在先帝朝荣华富贵的生活,一幕幕那样清晰,仿佛昨天刚刚发生。回过神来再看看现在如同乞儿般的生活,只觉一切都如同过往云烟。壹:进京为郎我是一个幸运的人。我的幸运,一是生逢治世,二是

  • 吕雉为什么能掌控朝政?吕氏外戚集团的阵容有多强大?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吕雉,西汉

    吕雉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反秦战争和楚汉战争中,刘邦集团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建立了汉帝国。与此同时,也形成势力强大的功臣集团。在建国之后的近十年里,功臣集团中的异姓诸侯王是朝廷最大的不安定因素;二十余年后的汉文帝时期,功臣集团还把持着朝政,汉文帝的四任丞相

  • 鸿门宴前后的项伯有哪些变化?他经历过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项伯,秦汉

    项伯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项伯,名缠,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儿子,项羽的叔伯。壹:鸿门宴前的项伯项伯的家族本是周天子所封的项国的王族。项国最早在颍水之南,就是现在的河南省项城一带。公元前643年,项国被鲁国所灭,部分项国王族逃往楚国,并逐渐成为楚国的贵族。战国中

  • 曹操赤壁之战后在做什么?没有继续攻打蜀汉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汉朝

    说到曹操,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征荆州,由于荆州刘琮的投降让曹操不费吹灰之力就夺得荆州,并将暂居荆州的刘备赶走。然而在此之后,在夏口的刘备与东吴派来吊丧刘表的鲁肃经过一番洽谈,达成了联盟的想法,随后诸葛亮与鲁肃来到东吴,劝说孙权与刘备联手,孙权应允后,他出兵三万,并让周瑜为大都督

  • 楚怀王熊心的一生有哪些作为?为什么说他注定是一面旗帜?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楚怀王,楚国

    楚怀王熊心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壹:两个怀王历史上有两位楚怀王,一位生活在战国后期,一位生活在秦朝末期,他们两个是爷孙关系。生活在战国后期的楚怀王叫熊槐。他在继位早期,破格任用屈原等贤能之士锐意改革,使楚国日益强盛;执政中期,他误信秦国宰相张仪,毁掉齐楚联

  • 徐达领北伐时是什么路线?其过程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徐达,明朝

    每当一提起徐达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公元1367年,朱元璋派遣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北伐元朝,打算结束元朝对中国北方的统治。在过去5年,朱元璋先后兼并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的枭雄,只有扫平北方,朱元璋才能放心称帝。徐达率领20万大军一路北征,用了大半年的时间

  • 刘邦杀韩信是因为什么?是因为兵权还是太正直?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邦,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邦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邦杀韩信,是因为什么?因为韩信的兵权吗?不是的,在从齐王改封楚王、又贬为淮阴侯之后,韩信已经被剥夺了兵权了。问题是韩信这样不世出的军事天才,你再剥夺他的兵权,他也不难重建一支部队。而且只要手里有兵,他就能打胜仗。而刘邦手里呢

  • 厉鹗:虽然才华横溢,但是官运不济,郁郁不得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厉鹗,清朝

    对厉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厉鹗,男,汉族,公元1692年生,寿命61岁。属相猴,星座为双子座,浙江杭州人。有才运无官运,乾隆爷恩典也背运,文坛领袖提携也是白搭。“乾隆元年,举鸿博,误写论置诗前,又报罢。其后赴都铨,行次天津,留友人查为仁水西庄,觞咏数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