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晚年时期为什么会众叛亲离?

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晚年时期为什么会众叛亲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840 更新时间:2024/2/9 5:43:44

拓跋珪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拓跋珪是北魏开国皇帝,他少年英才,雄才大略。怎奈晚年精神失常,最终死于宫廷政变。拓跋珪有着扑朔迷离的身世,他的祖父是代国开国之君拓跋什翼健,父亲是拓拔寔。但是《宋书》《南齐书》等史料中却说什翼健娶了儿媳,生了拓跋珪。这件事扑朔迷离,至今无法说清楚。

曾几何时,北魏还是代国的时候,苻坚攻打代国,正赶上代王什翼健得病,在营中调养。拓跋斤因为被什翼健夺走继承权而心怀怨恨。在太子拓跋寔君的面前挑拨离间,说:你的父亲想要杀了你,立小儿子为太子。并且把用来保护什翼健的亲兵卫队说成是严阵以待,防止拓跋寔君造反的。头脑简单的拓跋寔君信以为真,和拓跋斤一起杀了什翼健以及所有兄弟。代国突然经历了这场大乱,人们降的降,逃的逃,苻坚轻而易举地灭了代国。

当时是公元376年,拓跋珪只有六岁。母亲贺兰氏把拓跋珪藏起来,悄悄地带着他连夜出逃,投奔独孤部的刘库仁。谁知到了公元385年,南部大人刘显忌惮拓跋珪,想要杀了他。幸亏贺兰氏利用美色迷惑刘显,用美酒把他灌的酩酊大醉,这才得以带着拓跋珪逃出虎穴,投奔到娘家贺兰部。

时光荏苒,岁月穿梭。公元386年,拓跋珪在牛川称代王,重建代国。同年四月,改国号为魏,建立了北魏王朝。那时候,拓跋珪年仅十五岁。一个十五岁的少年竟然能够匡复故国,一雪前耻,实在是难能可贵。称帝之后,拓跋珪充分展示了自己非凡的军事才能,南征北战,屡战屡胜。他打败了刘显的叛军,打败了高车,柔然的侵犯。在参合陂打败慕容宝,在柴璧击溃姚兴。奠定了北魏的霸主地位。此时的拓跋珪,足以称为青年才俊,天选之子。

然而,本来有着大好前途的拓跋珪,却在正值壮年的时候精神异常,最终众叛亲离,死在儿子的手里。北魏自打建国之初,鲜卑族和汉族的就十分尖锐。内部也人心不稳,各大势力争权夺势,三天两头发生叛乱。当时气候也很异常,不是干旱就是地震。拓跋珪虽然是军事奇才,但内政就非其所长了。尴尬的身世,悲惨的童年一直是拓跋珪心中隐隐的痛,加上时局混乱,天灾连连,拓跋珪感觉身心俱疲,焦躁不安。

当一个人对现实不满而又无能为力的时候,很容易去寻找心理上的安慰。于是拓跋珪年纪轻轻,也迷恋上了长生不老这种虚妄之词。他开始服用从曹魏就开始流行,如今已经传到塞北的神药‘五石散’。据说服用这种药可以延年益寿,吃了之后会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能忘记现实的痛苦。拓跋珪尝到了甜头,很快沉溺其中。

当时的医学不发达,人们不知道五石散有非常强烈的副作用,能影响人的中枢神经。拓跋珪长期沉迷于五石散,上了瘾,慢慢地脑子被吃坏了,得了间歇性精神分裂症。曾经顶天立地,纵横捭阖的大英雄从此黑化。拓跋珪有时连着好几天不睡,有时连睡好几天不醒。而且变得神神叨叨的,经常对着空气自言自语。其实他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幻视幻听,当时的人不明就里,都以为他在和鬼神对话。

就是这样的皇帝,还要履行皇帝的义务,上朝听政,文武百官的噩梦开始了。拓跋珪上朝的时候随身带着刑具,要是看到谁眼神不对,小声议论,脸色变了。他都以为是对自己不满,亲手杀了他们。有时候想起很多年前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也要借故杀人。每次散朝的时候,朝堂上横七竖八的躺满了尸体。最夸张的一次,大臣尸体有十几具之多,朝堂俨然成了恐怖的刑场。大臣们每天上朝之前,都要跟妻儿诀别,全家哭作一团,伤心的就跟死了人似的,恐怕自己这一去就再也回不来了。拓跋珪简直就是阎王附体,大臣们一个个噤若寒蝉,对拓跋珪敢怒不敢言。

拓跋珪的儿子拓跋绍也不是省油的灯。当初拓跋珪看中了自己的小姨,不顾母亲反对,杀了小姨夫,抢占小姨为妻,生了个儿子就是拓跋绍。拓跋绍不愧是近亲结婚的产物。他生性残忍顽劣,长大之后不好好读书,喜欢出去劫道,看谁不顺眼就杀谁,俨然是个小魔王。有一次,他看到一个孕妇要生孩子,为了验证胎儿是男是女,他竟然把孕妇的肚子剖开了,孕妇和孩子当场毙命。拓跋珪听到消息后勃然大怒,把拓跋绍倒吊着泡在井里,差点把他淹死,幸亏贺兰氏在旁边苦苦求情才作罢。从此,拓跋绍就恨上了自己的父亲。

拓跋珪这样随便杀人,自然众叛亲离,开了作死模式。拓跋珪为了防止后宫干政,效仿汉武帝赐死钩弋夫人的旧事,制定了‘子立母死’制度。凡是立了太子,马上要赐死太子的母亲。拓跋珪立长子拓跋嗣为太子。当天,太子的生母刘氏就被赐毒酒自尽。拓跋嗣是个非常孝顺的孩子,见因为自己当了太子,竟然害得自己的母亲无辜身亡。他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悲痛欲绝,不能自拔,整天哭泣。拓跋珪几次相劝也无济于事。

拓跋珪见儿子只顾儿女情长,成天哭哭啼啼,全然没有君王以国为重的样子,非常生气。拓跋嗣手下有人劝他:“如果惹怒了皇上,他打伤,打死您,自己也会很难过的。到时候您就担上不孝的骂名了,不如您暂且出去躲避一阵。”拓跋嗣觉得有道理于是,偷偷离开皇宫,连夜逃走。

毕竟人心都是肉长的,拓跋珪赐死了自己的妻子,又逼得儿子离家出走,心里能不难过吗?他心里难过,加上本来就精神不正常,脾气自然更加暴虐。这时拓跋绍的母亲贺兰氏不知因为什么事儿惹怒了拓跋珪,拓跋珪下令把她关进大牢,准备处死。但是不久气消了,竟然把这事儿忘到了九霄云外。

在狱中的贺兰氏本以为自己必死无疑,可是直到天黑也没接到杀她的命令。她看到了希望,命人偷偷地把求救信交给儿子拓跋绍,请他来搭救自己。拓跋绍虽然浑,但是挺孝顺母亲的。得知消息后不由得怒从心头起,心想:“我爹是亲爹吗?打我打得那么狠,还要杀了我的母亲。我看你不是我亲爹,你是我的仇家啊。”就在这一瞬间,拓跋绍决定今天夜里一定要杀掉自己的父亲。

当天夜里,他派人偷走了拓跋珪的贴身佩剑,趁着拓跋珪睡觉之后潜入寝宫。拓跋珪被惊醒,睁眼看到拓跋绍手提利剑,凶神恶煞般的看着他。顿时大惊失色,伸手想去摸自己的护身宝剑,可是什么都没摸到。说时迟,那时快,拓跋绍手起剑落,拓跋珪还没来得及抵抗就被一刀劈为两段,鲜血迸溅,尸体栽倒在地。一代雄主拓跋珪惨死在儿子的剑下,时年39岁。

其实在此之前,拓跋珪预感到了要有祸事发生,曾经找人算命。算命先生说必须‘诛清河,杀万人’才能消灾避祸。拓跋珪误会了算命先生的话,竟然屠了清河郡,杀了一万人来应称谶语,使得一万无辜百姓丧命。直到临死前,他才明白原来‘清河’指的是清河王拓跋绍,‘万人’是拓跋绍小妾的名字。真应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这句话了。

拓跋珪童年时颠沛流离,寄人篱下。少年时恢复故国,一雪前耻。青年时战功赫赫,所向披靡。谁想晚节不保,性格变得残暴猜忌,沉迷长生不老的虚妄之梦。最终一世英名毁于一旦,曾经叱咤风云的一代豪杰,变成了如此不堪的样子,最终不得好死,真是可悲可叹。看来,放下虚无缥缈的幻想,直面困难,克制自己不当的欲望,才是正道。

标签: 拓跋珪北魏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权臣的结果和名声都不好 诸葛亮为什么是一个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蜀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权臣诸葛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们知道,历史上的权臣名声都不好,因为无论权臣怎么做,他和皇权就是一对天然的矛盾,对皇权就是一个伤害。在皇权制社会,权臣本身就是不被允许的。所有的权臣,如果他们不夺取皇位,最终都没有好的结局。比如董卓、霍光、鳌拜等等,结局都是很悲惨

  •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李广封侯为什么那么难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朝,李广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广难封,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虽然《史记》对李广有一些偏颇之处,但是作为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还是毫不隐晦地记录下来了。可是后人大多只记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赞美,再加上“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煽情,让李广成为怀才不遇的代言人。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史

  • 历史上有几位以“仁宗”为庙号的皇帝?他们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仁宗

    对历史上的仁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皇帝数不胜数,其中能称得上明君也为数不少,但是以“仁宗”为庙号的,遍观历史,也唯有四位而已。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这个“仁”字。“仁”号称是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仁”的最初

  • 隋炀帝登基后颇有作为,为什么历史中他的骂名多过美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隋炀帝,隋朝

    隋炀帝杨广的形象十分极端,他导致了隋朝灭亡,却也做了很多造福后世的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历史中的亡国之君大体分为两种:一是昏庸无能,二是生不逢时。前者如秦二世胡亥(其实秦朝是结束在三世子婴手中,但是他登基以后被赵高逼着改“皇”为“王”,回到诸侯国等级,因此不提),偏信赵高,

  • 蒋琬去世后,费祎和姜维对蜀汉的发展有何不同的意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费祎,三国

    三国蜀汉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境内),临死之前曾秘密上表给蜀汉后主刘禅,表示蒋琬可以接替自己。建兴十二年(234年)至延熙九年(246年)为蒋琬辅政时期。蒋琬执掌蜀汉大权期间伺机北伐,他还曾派遣姜

  • 赵光义刚上台就急着编书,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光义,宋朝

    宋太宗和他的哥哥宋太祖一样,是一个天生的军事将领。因此,赵光义的文化水平相对有限,不过,虽然他肚子里的墨水不多,但成为皇帝后的赵光义很喜欢读书,“开卷有益”一语,就源于赵光义。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很难想象的是,就是这样一位武将皇帝,竟为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这

  • 宣华夫人是隋文帝的嫔妃,为何还会进入隋炀帝的后宫?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宣华夫人,隋朝

    杨广曾经因为调戏庶母之事败露而弑父与杨广登基后烝母的故事中,宣华夫人就是故事的女主角。宣华夫人是隋炀帝故事系统中的重要人物,她本是隋文帝的妃嫔,文帝死后,进入隋炀帝的皇宫,也成为了隋炀帝灭绝人伦、贪图美色的重要例证。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独孤皇后去世后,宫帏寂寞

  • 清朝每三年选一次秀女,后宫住得下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代,清朝

    清朝的秀女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户部组织遴选,每三年一次。还有一种是包衣秀女、也叫内务府秀女,由内务府每年组织一次遴选。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八旗秀女,由户部每三年组织一次遴选,只针对八旗下辖各牛录、不包括包衣牛录,外藩蒙古等等和民人(汉人)女子也都不参选,但八旗的蒙古牛录、汉

  • 海兰珠是皇太极的真爱吗?他们之间的感情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海兰珠,清朝

    自古以来皇帝大多是薄情之人,但是爱新觉罗家族却出了很多情种,尤其是清太宗皇太极。皇太极的宸妃海兰珠病重时,正在明清生死交关的松山大战前线的皇太极,竟然不顾一切从战场赶回沈阳宫中。不幸的是,在回皇宫的路上,宸妃便已身亡,海兰珠也因此被后世冠以“皇太极的真爱”的称号。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

  • 纪晓岚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怪癖?正史中的他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纪晓岚,清朝

    影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纪晓岚在地位上与和珅平起平坐,深受乾隆帝的喜爱,然而在真实历史上纪晓岚与和珅并不是一个时代的人,纪晓岚比和珅大许多,而且纪晓岚在地位上完全不能够与和珅平起平坐,他与和珅之间的斗智斗勇,完全是戏说。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纪晓岚长相不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