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猛将甘宁一生有何战绩?关羽也惧他三分

三国猛将甘宁一生有何战绩?关羽也惧他三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903 更新时间:2024/2/9 16:30:29

三国猛将甘宁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罗贯中著《三国演义》,将三国那乱世写得好生精彩,不愧为四大名著之一。可是文学著作终究只是文学著作,尽管已经做到七分靠近历史事实,但那三分作者的私情却注定了它的内容会有偏颇。

战争武斗的情节是《三国演义》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让读者看罢无不爽快,且回味无穷的部分,那么自然就少不了大量个性鲜明的武将角色。三国那样一个乱世,最不乏的恰巧也就是这么一群武将了,可《三国演义》的主格调是捧刘贬曹的,所以能因为这本书出名的武将自然大多出自蜀汉和曹魏中。从这一方面而言,在历史上实际实力比蜀汉强大的东吴就显得存在感不足了,同时还连带了当地的一猛将。

正是在东吴这片土地上,曾经存在着一名武力高强,敢于夜袭曹营,吓唬曹操,就连关羽见着也要惧他三分的武将,此人名唤甘宁。不过甘宁在三国这趟浑水中掀起足够大的水花后,走得倒是十分安静,没封侯就退出了三国的历史舞台。

甘宁出生日不详,乃巴郡临江人,自幼家境殷实,是典型的纨绔子弟。他年少时压根就不是省油的灯,常常招集一伙狐朋狗友,均携弓带箭,头插鸟羽,身系铃铛游走在大街小巷里。行动时,身上的铃铛发出声响,沿路的平民百姓就明白了来者何人。甘宁行事阔绰,陆上是马匹车辆,水里便是锦绣轻舟。与他交往的人若是待他不薄,且好言好语,那他便倾心相交,甘愿为其赴汤蹈火;但若是瞧不起他,那必然会遭到他手下的劫掠。因为他的行事态度,时人常以“锦帆贼”来戏称甘宁。

不过后来甘宁“醒悟”,便遣散了曾经的手下,沉静下了心思,潜心攻读诸子百家之学,想要从官,亦或有些作为。他起初投靠荆州刺史刘表,但发觉刘表不是干大事的人,后来便投靠了江夏太守黄祖,可屡次立功,黄祖都没看在眼中,此举让甘宁很是失望。苏飞见他惆怅失意,想了法子帮他成功的脱离开了黄祖,因此甘宁才得以投奔孙权。孙权惜才,自然待主动投奔的甘宁不薄,对他也很是欣赏。

孙权攻打黄祖时,甘宁是主力干将,所以孙权将两个匣子交予他,让他盛黄祖和苏飞的首级用。苏飞听闻,吓得魂飞魄散,立即就遣使让甘宁为自己求情。甘宁侠肝义胆,不忘曾经恩情,主动找孙权请求放过苏飞,甚至拿自己的人头来承诺苏飞不会逃跑。孙权被感动,答应了他不取苏飞性命。

同年冬天,曹操进兵荆州,甘宁随周瑜前往乌林大败曹军,本想乘胜追击,前往南郡攻克曹仁,可惜不敌。甘宁曾经在荆州待过十年有余,熟知当地地形,便主动请命周瑜,自行带一小队攻占夷陵城池。事情发展得很顺利,可是曹仁也不是好惹的货色,很快便调整战术,调动五六千人围攻夷陵城。甘宁寡不敌众,士兵们也看得懂当下的战况,面对乌压压的曹军,不免忐忑不安。而甘宁仍然没个正经模样,照常谈笑风生,只是私下里安排好了与周瑜汇合的事项,所谓“皇帝不急太监急”,将军气定神闲,作为士兵再着急也没法影响现况,便也打起了精神,静候支援。最终周瑜赶到,打了曹仁个措手不及,终于拿下战争的胜利。

建安十八年(213)正月,曹操和孙权正面对上,孙权命甘宁夜袭曹营,甘宁接令。甘宁敢,可他的手下都督不敢,甘宁见不得他这幅怂样子,便拔刀放在膝上,厉声呵斥:“你和我受到主上的待遇相比如何?现在我都不怕死,怎么单就你一人怕死呢?”都督吓得忘记了害怕,接下甘宁递来的酒盅。所谓酒壮人胆,甘宁亲自给手下的士兵一人倒了一碗。夜袭曹营,尽管危险,但由甘宁带领的一队人马做事不拖泥带水,干净利落,在一石激起千层浪后,甘宁便带着数十个项上人头返回了自家的军营中。孙权此举不过是想试试甘宁的胆量,但没想到甘宁不仅不怕,任务完成得也很是不错,因此大加赏赐于他,对他也更加佩服。

建安二十年(215)初,刘备派关羽进军益阳,恰逢是甘宁跟随鲁肃守着益阳。关羽放言他已精心挑选了五千精锐,且已做好了渡河的准备,摆明了他准备夜里涉水渡河的打算。鲁肃和手下商量对策,甘宁手中只有三百人,便向鲁肃再求五百人,要亲自对付关羽,并向鲁肃保证若是关羽仍然敢渡河,便将他擒捉回来。鲁肃见甘宁有如此信心,当下便划了一千人给他。关羽听闻是甘宁赶到了上游设防,竟放弃了夜里渡河的计划,而是就地扎了军营。

甘宁是怎么死的,史料中没有记载,因此也有争议,在此不下妄论。若是在《三国演义》中,他是被蜀军蛮将沙摩柯一箭射中了脑门,最后在一棵大树下坐着死去的。

孙权曾经评价甘宁“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相敌也。”张辽乃魏国五子良将之首,死时是前将军,晋阳侯,封邑超过两千六百户。可与他能齐名的甘宁,轰轰烈烈了一生,走得却很平静,且不论生前身后,都从未被封侯。不过,想必甘宁来人间一遭,过得如此快意逍遥,当是心满意足了吧?

标签: 甘宁三国

更多文章

  • 李儒最后的结局是什么?真的是他毒死的刘辩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儒,东汉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儒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李儒端着一壶酒献给被废为弘农王的刘辩,说“喝了这个酒,可以祛除瘟病”,弘农王说,“我不信,这肯定是毒酒,你想要毒死我!”公元190年3月6日,刘辩被废为弘农王不到半年的时间,身为弘农王郎中令,也就是掌管宫廷侍卫的李儒,奉董卓之

  • 王贲的结局是怎样的?他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贲,秦国

    你知道王贲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说到王贲其实在秦国也是非常有地位的一名武将了,那么有人要问了,这个秦国王贲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还有这个秦国王贲最后又是怎么死的呢?王贲怎么死的介于历史上并没有特别记录,王贲正常死亡(病死)的可能性最大。看王贲一生战绩,几乎踏足了所有六

  • 赵国名将庞煖一生有何作为?曾率五国联军攻打秦国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庞煖,战国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赵国名将庞煖的文章。大型历史剧《大秦赋》自上线以来,口碑不一,但是从场景、道具方面来看,这部剧还是值得一赞的。据悉,剧组先后搭建了1000多个不同的场景,试图为观众展现最贴近史实的画面。在《大秦赋》第一集中,赵国城墙上站着一位老将军,此人指挥赵国将士抵御秦将王

  • 赵国大将廉颇为什么会跑到魏国?与郭开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郭开,赵国

    说到郭开,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大秦赋》热播,相信剧中郭开这个任务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按照整个剧情的发展,秦国将要向赵国派遣一位关键性的卧底任务,而必定有能力左右赵国命运的人物,而此人便是郭开了。战国有四大名将,分别是秦国的白起和王翦,赵国的

  • 白起战功赫赫,为什么最后没有被封侯?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白起,秦国

    说到白起,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我们都知道,自从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就以战功封爵位,在战场上杀敌的数量,会决定士兵的爵位高低,因此大大提升了秦军的战斗力,尽管这个制度在后来显露出了弊端,但对于底层出身的士兵来说,还算是好事了。然而被后世成为杀神的白起,一

  • 芈启不是秦国丞相吗,为什么会成为楚国末代楚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芈启,战国

    说到芈启,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芈启这个人在历史上也是有历史原型的,那就是昌平君,而昌平君在历史上的记载中有两个差别很大的身份,一个是秦国丞相,而另一个则是楚国国君。这两个身份怎么看都很难让人联想到一起,那芈启是为什么会以秦国丞相的身份,又去做了楚国的

  • 三国中魏延和张飞的实力如何?他们相比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魏延,三国

    还不知道魏延和张飞相比,谁更厉害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张飞和魏延这两位,都是蜀汉的大将,都为蜀汉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如张飞义释严颜,顺利与刘备、诸葛亮会师于成都,而魏延跟随刘备入川,打了无数硬仗、恶战。那么他们两位,谁更厉害呢?这还用说吗,当然是张

  • 颉利可汗是什么人?他为何被说成是李世民一生的大敌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世民.唐朝

    颉利可汗是什么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元599年,突厥日益强大,隋文帝杨坚为了分化突厥,将隋朝宗室之女义成公主远嫁突厥和亲,嫁给东突厥的启民可汗。启民可汗受到隋朝的扶持,很快站稳脚跟。义成公主命途坎坷,她一生嫁了4个丈夫,这4个丈夫,是父子和兄弟关系。义成公主带着和亲

  • 武三思在神龙政变,依旧权倾朝野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三思,唐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武三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武三思乃是周国公武士彟之孙,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侄子,可以说是武周时期武氏集团的核心代表人物,不仅获封梁王,更是担任宰相一职,堪称位高权重。然而,“神龙政变”后武则天被迫退位,武三思非但没有受到牵连,反而依旧权倾朝野,甚至与韦皇后之间不清

  • 解缙:古代常见的典型文人形象,他的仕途之路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解缙,明朝

    说到解缙,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解缙,大明朝首位内阁首辅,字缙绅,号春雨,一代名臣,著名文学家。说起此人, 或许大多数人并不熟悉 ,但若说到《永乐大典》,应该知者甚众了,这部汇集中华文化万卷精华的宏篇世著,“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