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面对国库空虚的情况,朱由检为何解决不了?

在面对国库空虚的情况,朱由检为何解决不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755 更新时间:2024/2/9 16:31:57

朱由检,明光宗朱常洛第5子,明熹宗朱由校弟。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古代的皇帝,历来都有藏私房钱的习惯,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大跌眼镜,皇帝不是享尽荣华富贵,钱花到手软吗?为何还要像“妻管严”一般,偷偷藏私房钱呢?

其实,虽说国库里面金银堆积成山,但是皇帝并不能随意的使用,还要跟大臣商议的。

并且,皇帝藏私房钱的目的,其实并不是因为没钱花,而是为了多一个保障。

因此,这些皇帝有时候,会想方设法的去增加自己的小金库,甚至为了保护自己的私房钱而变得一毛不拔。

因此,在历史上,皇帝藏私房钱这件事倒是也没什么奇怪的,但是有一个皇帝却被认为是因为藏私房钱,而导致自己的死亡,也导致了国家的沦陷。

这个皇帝指的就是崇祯皇帝朱由检,据说是他为了保护自己的小金库,而使得国库空虚,军饷都发不出来,才导致明朝的灭亡的。

那么,明末崇祯皇帝真的藏了很多“私房钱”,却不愿拿出来补充军饷吗?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下面来剖析真相!

先说说朱由检在位时发生的事情。

在其即位初年,为节省国库开支,崇祯皇帝便下令大幅裁撤边防驿站、免关税。并且他自己的衣服破了,也舍不得更换,一日听讲官讲书时,他的内衣袖子破损不堪,很不雅观,只好不时遮掩起来。

然而,就是这样节俭的皇帝,却被人说其私藏的皇银内帑数目非常惊人。这皇银内帑说白了就是皇帝的私房钱。

自崇祯元年起,北方便发生大旱,陕西年年有大旱,百姓多流离失所。

据《汉南续郡志》记载,“崇祯元年,全陕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八年九月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无,十一年夏飞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

而在这样的时期,崇祯皇帝依然没有拿出所谓的私藏。而后便发生了明朝的危机。

到了甲申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农民政权进逼北京。而惊恐万状的崇祯皇帝,召见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等户部以及兵部的要员们,商量调关外的吴三桂入关勤王。

第吴襄给崇祯皇帝算了一笔账,如果调吴三桂进京,大概需要一百万两银子的军费,而崇祯表示国库的账上最多只有四十万两。

对此,大臣们反复上疏恳求,希望崇祯皇帝能够拿出自己的皇银内帑,以充军饷。而崇祯却向大臣们哭穷:“内帑业已用尽。”并请求臣子们捐出钱财,而大臣们都认为崇祯有私藏,不愿出力。

北方的皇太极不断骚扰入侵,而当时的明廷苦于两线作战,每年的军费“三饷”开支就达两千万两以上,因此国家入不敷出,缺饷严重,常导致明军内部骚乱哗变。

但就是这样的情况,崇祯皇帝依然没有拿出钱来,甚至后来明朝灭亡,崇祯上吊,还挂念着百姓,又怎么会心疼那些钱呢?难免让人觉得奇怪,他真的有那么多的私房钱吗?

其实,都说崇祯有极多的私藏一事,是由于李自成在之后声称搜到了崇祯极其庞大的私房钱,人们才都认为他私藏众多的。

但是,据《明季北略》记载:予谓果有如此多金(即所传三千七百万两),须骡马一千八百五十万方可载之,即循环交负,亦非计月可毕,则知斯言未可信也。

这《明季北略》是由计六奇编写的书籍。是记载明万历至崇祯时期北方地区史实的史书。相比于作为敌人的李自成,此书应当更客观一些。

《三垣笔记》记载:予里居日,闻闯贼入宫后,搜获累朝内帑,得金银数百万,后京师人贾汝寿为上令,过予一同年,因言闯贼入宫时,怅然曰:“贵为天子,所蓄不过二十万,何以不亡”渠得之耳闻,乃知前言诬也。

由此可见,李自成搜到的钱并不都是崇祯的,而是李自成威逼众大臣以及皇亲,对天下人说是崇祯的,这是给自己的行径找理由,同时是告诉天下百姓,大明皇帝不顾黎民死活,不要在支持他了。

由此也可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可见李自成污蔑崇祯有很大的利益。

史书记载,崇祯即位时大明正处于内忧外患的时期,再加上灾难不断,用于镇济钱财远甚不够。再加上义旗分分而起,即便崇祯有心,怕是也积蓄不了那么多钱财吧。

标签: 朱由检明朝

更多文章

  • 嘉庆帝妃嫔苏完尼瓜尔佳氏是什么出身?她为何不受宠?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苏完尼瓜尔佳,清朝

    古代的选妃制度 在我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大清后妃中有两位安嫔,一位是康熙帝的安嫔李氏,康熙早期排在惠妃、荣妃(惠妃、荣妃此时还是嫔)之前,为众嫔之首,后来突然在历史上消失了,成为清宫之谜。除了康熙帝的安嫔,大清史上还有一位安嫔,她是嘉庆帝的安嫔苏完尼瓜尔佳

  • 刘备生前重用魏延 刘备重用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魏延

    对刘备和魏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为何重用魏延,原来是这样的?魏延是蜀汉大将,刘备入川时魏延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夺取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汉中对蜀汉的重要性仅次于成都和荆州,成都和荆州是蜀

  • 诸葛亮续命的七星灯被魏延踢翻 诸葛亮为何没有杀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魏延

    还不了解:诸葛亮和魏延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魏延踢翻七星灯,诸葛亮为何不杀他?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都非常的清楚,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诸葛亮。在他第6次北伐的时候年纪已经很大了,可能当时诸葛亮也非常清楚自己寿命已尽,于是为了可以继续顺利的参加北伐,就

  • 北宋一代名臣曹利用为何含恨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代,北宋

    北宋一代名臣曹利用为何含恨自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景德元年(1004年),大辽萧太后及圣宗耶律隆绪,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兵临澶州(今河南濮阳)城下,距离开封城仅几日路程。北宋朝廷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宋真宗赵恒御驾亲征,宋军士气大振。而辽军方面,大将萧挞凛却在开战前被床子

  • 一生风流的乾隆帝为何还那么长寿?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清朝

    一生风流的乾隆帝为何还那么长寿?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乾隆,先后立皇后(3位)、皇贵妃(5位)、贵妃(5位)、妃(6位)、嫔(6位)、贵人(12位)、常在(4位),生了17位贝勒,10位格格。后宫还有佳丽三千,可以说天天有不同姿色、款式的美女在他面前晃悠!但是他也没有“累”

  • 杜如晦的儿子已是驸马,为何要造反呢?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唐朝

    杜如晦的儿子已是驸马,为何要造反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杜如晦是李世民的辅臣,很忠于李世民。但他的儿子杜荷却不像杜如晦这样,他居然建议太子李承乾谋反,最后事败被杀。然而李世民对杜荷不薄,把城阳公主嫁于他,还封他为襄阳郡公。那么杜荷为什么会谋反呢?其原因有三点。1、李世民之

  • 高惠通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高惠通,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中国古代,女子的社会地位是比较低下的,她们甚至成为了男子的附属物,她们一生都在为了男人而生活,没有自己空间。不过,在这种环境之下,依旧有一些女性凭借自己的能力脱颖而出,成为万人瞩目的对象,比如高惠通便是这样的一个人。

  • 刘邦称帝之后为了不让父亲下跪,想出了什么样的办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邦,汉朝

    汉高祖刘邦,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我们都知道,被尊称“太上皇”的人都是要做过皇帝才可以,但是却有一位“太上皇”十分特殊,他是从一介平民直接晋级为太上皇,他就是刘邦的父亲——刘太公。说起刘太公,当然就要说到他的儿子刘邦了。刘太

  • 刘禅认诸葛亮为相父 诸葛亮到底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诸葛亮,刘禅

    对诸葛亮和刘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在刘备托孤时说了什么话,使得刘禅认诸葛亮为相父?蜀国摇摇欲坠时,刘备嘱托后事,并对诸葛亮说了一句话一开始诸葛亮并不想出山帮助刘备,一直隐居在襄阳隆中,每天生活很悠哉,不是读书就是种地,后来刘备听说有这么一个神人便想要

  • 在三国众多猛将中,有哪些人有特殊的称谓?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吕布,汉朝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三国猛将众多,在这些猛将中,有三位猛将因为个人的勇武,创造了三个独特的称谓,并由自己独享,成为专属,别人无此资格。这三个独特的称谓,也是三国正史中三个唯一的“标识”,他们是由哪三位猛将创造的呢?分别是什么?第一位,吕布。吕布的独特称谓是“飞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