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杜如晦的儿子已是驸马,为何要造反呢?

杜如晦的儿子已是驸马,为何要造反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778 更新时间:2024/3/9 15:55:45

杜如晦的儿子已是驸马,为何要造反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杜如晦是李世民的辅臣,很忠于李世民。但他的儿子杜荷却不像杜如晦这样,他居然建议太子李承乾谋反,最后事败被杀。

然而李世民对杜荷不薄,把城阳公主嫁于他,还封他为襄阳郡公。那么杜荷为什么会谋反呢?其原因有三点。

1、李世民之过

杜荷为什么会想到策划太子李承乾谋反来逼李世民退位呢?其根源还在李世民身上,李世民有两个错。

一,我们都知道李世民是通过发动玄武事变逼李渊退位才登基做皇帝的。所以李承乾谋反这就是上行下效的效应,虽然说李世民发动玄武事变也是迫不得已,但是带来后果就是有可能使得子孙会效仿他。

虽然李世民皇帝做得很好,但是发动事变是会产生副作用的,子孙们认为李世民可以这样,他们也可以这样,这就给了后来杜荷鼓动太子李承乾谋反的理由和榜样。

二,李世民让李承乾没有安全感。由于李世民的第四个儿子李泰,非常聪明好学,很得李世民的喜爱和赞赏,因此这使得李承乾怀疑李世民要废太子了。

于是李承乾暗杀李泰,但是刺杀失败,导致李承乾很惶恐,这时杜荷就来建议李承乾谋反,于是李承乾当然也就照做了。

李世民厚此薄彼的行为,让李承乾不安是直接导致谋反的原因。

2、李泰争位

李世民喜爱李泰,没有直接导致李承乾谋反,但是这导致了两兄弟争位的斗争。李泰由于有才能,李世民非常高兴,这使得李泰觉得李世民有可能废掉太子,立他为太子。

于是李泰就在李世民面前表现得很乖巧,因此给了大家一个错觉,认为李世民更喜欢李泰,有可能立李泰为太子。

而李承乾此时因为脚有疾患,自卑,才华也不如李泰,因此对李泰产生了怨恨,嫉妒和恐惧,于是就暗杀李泰,结果不成功,于是杜荷为了解决李承乾的困境就策划谋反。

所以李泰争位是李承乾谋反的导火索,杜荷由于是李承乾的心腹因此也参与进来了。

3、杜何性格急躁

杜荷怎么会是李承乾的人呢?答案很简单,李承乾是太子,因此李世民就会将大臣们的儿子安排在太子身边,为日后太子即位后,能有心腹之人帮他坐稳皇位。

这本是一个正常现象,但是杜荷由于性格急躁做错了事,他是李承乾的近臣,就应该教李承乾如何提高自身修养。

李泰争位,他就应该帮助李承乾提高治国的思想水平,让李世民觉得,李承乾没有李泰那样的才华,但是皇帝只需要治国就行了,不需要什么都会。

可是杜荷一着急,想出了谋反逼宫的办法,这就非常错误,为什么呢?因为李世民发动玄武事变,是他的兄弟要杀他,迫不得已而为之,而且李世民是打过仗的人,他有军权,身边有不少文臣武将为他效力。

可是李承乾没有军权,身边的人也都没有什么权力,心腹之人也不多,太子官署的官员都是李世民安排的人,因此李承乾想发动政变是很困难的。

事变前李承乾的卫士纥干承基告发了李承乾谋反,导致李承乾谋反失败。所以杜荷还是太年轻,考虑不周,一心急,导致了杀生之祸。

从李承乾谋反这件事来看,说明了李世民对子女的教育是有缺陷的,他没能弥补玄武事变所带来的后患,而且太子身边安排的人也不合适。

他以为杜如晦是一个贤臣,所以杜如晦的儿子也是很有水平的人,很盲目地将杜荷安排到了李承乾的身边。

李世民对子女教育的失败,给我们现代人的警示是:在教育小孩时,要以身作则,自身不能出现重大失误。

而且要教孩子选择朋友时,尽量避免与习惯不好,品行不端正,三观不正的人一起玩。否则李世民的家庭悲剧会出现在自己身上。

标签: 古代唐朝

更多文章

  • 高惠通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高惠通,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中国古代,女子的社会地位是比较低下的,她们甚至成为了男子的附属物,她们一生都在为了男人而生活,没有自己空间。不过,在这种环境之下,依旧有一些女性凭借自己的能力脱颖而出,成为万人瞩目的对象,比如高惠通便是这样的一个人。

  • 刘邦称帝之后为了不让父亲下跪,想出了什么样的办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邦,汉朝

    汉高祖刘邦,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我们都知道,被尊称“太上皇”的人都是要做过皇帝才可以,但是却有一位“太上皇”十分特殊,他是从一介平民直接晋级为太上皇,他就是刘邦的父亲——刘太公。说起刘太公,当然就要说到他的儿子刘邦了。刘太

  • 刘禅认诸葛亮为相父 诸葛亮到底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诸葛亮,刘禅

    对诸葛亮和刘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在刘备托孤时说了什么话,使得刘禅认诸葛亮为相父?蜀国摇摇欲坠时,刘备嘱托后事,并对诸葛亮说了一句话一开始诸葛亮并不想出山帮助刘备,一直隐居在襄阳隆中,每天生活很悠哉,不是读书就是种地,后来刘备听说有这么一个神人便想要

  • 在三国众多猛将中,有哪些人有特殊的称谓?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吕布,汉朝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三国猛将众多,在这些猛将中,有三位猛将因为个人的勇武,创造了三个独特的称谓,并由自己独享,成为专属,别人无此资格。这三个独特的称谓,也是三国正史中三个唯一的“标识”,他们是由哪三位猛将创造的呢?分别是什么?第一位,吕布。吕布的独特称谓是“飞将”,

  • 杨秀清为什么斗不过只会享乐的洪秀全?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古代,清朝

    杨秀清为什么斗不过只会享乐的洪秀全?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一、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支付高昂的战争赔款,便加紧搜刮民脂民膏,贪官污吏横行,土豪劣绅霸道,百姓苦不堪言。当时的两广本就地贫民穷,再加上天灾不断,民众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维持,甚至时时刻刻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民众反

  • 连皇帝都要忌惮霍光的话 霍光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朝,霍光

    还不了解:霍光和汉朝皇帝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霍光是何许人也?为什么皇帝听到他都十分忌惮,他做了什么呢?霍光是汉朝的一位臣子,然而,他却不仅仅活跃在汉朝,此后的千年之间,所有皇帝听到霍光的名字,都胆战心惊,十分忌惮。可是,他在如今却不被很多人了解,他们也不

  • 李自成手下的数十万大顺军去哪儿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古代,明朝

    李自成手下的数十万大顺军去哪儿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说实话关于李自成之生死,学界还是争议还是有点的,但普遍认为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率领小股人马侦查地形事态的时候被当地的地主武装杀死,个人是赞同这个看法的。毕竟我实在难以想象如果李自成还活着会放弃部队的指挥权去当“奉天玉和

  • 牛金星和宋献策作为李自成的谋士 他们最后去了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自成,谋士

    对李自成和谋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自成失败后,李自成的首席谋士牛金星和宋献策,分别去哪里了?牛金星和宋献策,乃李自成麾下首席谋士。然而二人结局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皆与他们生前所作所为有关。别看后来李自成的义军声势浩大,实际上他起兵十五年,前八年混得非

  • 汉景帝宠妃栗姬是怎么作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古代,汉朝

    汉景帝宠妃栗姬是怎么作死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古代的嫔妃为了谋求权力和富贵,使出浑身解数讨皇帝的欢心,后宫的争斗向来非常残酷,皇储之争也被定位为生死之争。汉朝的开国皇后吕后当初与戚夫人的争储案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由于戚夫人的单纯、幼稚,把所有的希望压在刘邦身上,她想靠着

  • 汉景帝为什么容不下功臣周亚夫?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汉朝

    汉景帝为什么容不下功臣周亚夫?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汉景帝时期最有名的事件,非“七国之乱”不可。这是中央与地方诸侯国不可调和的产物,也正是这次七国之乱,让中央完全改变了诸侯国尾大不掉的态势。为后世汉武帝“推恩令”的颁布,彻底解决诸侯国的问题打下了基础。周亚夫,汉初开国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