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高炽在位十个月却能名垂青史 朱高炽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朱高炽在位十个月却能名垂青史 朱高炽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549 更新时间:2024/2/15 11:11:41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明仁宗朱高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仅10个月时间,凭啥能被称为千古仁君?

当太子差点被废,当皇帝也不足一年,朱高炽究竟做了什么事,凭啥能成为名垂青史的仁宗?被世人怀念600多年?他又为何登基仅十个月就猝死了呢?

最近热播的《尚食》又让朱高炽成功出圈,其实历史上的朱高炽,比剧中那个滑稽可爱的胖子还要好很多很多,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他都是万人敬仰的圣明之君,朱高炽因为生理缺陷不被朱棣喜欢,但由于他儿子朱瞻基太过卓越,因此朱棣保留了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可以说朱高炽当太子时一直都是处于试用期,朱棣随时都有可能废掉他,这种情况下,朱高炽最好是夹着尾巴,等到朱棣归西不就自己说了算嘛,可朱高炽很多时候都会跟朱棣对着干。

朱棣为人比较冷酷,处理大臣从不手软,朱高炽则屡屡劝诫、求情,弄得原本就不富裕的父子情更是雪上加霜,他的弟弟朱高熙一直想争夺太子之位,并且屡次在背后搞阴谋诡计,朱高炽好几次都陷入险境,后来朱高熙谋反事发,朱棣震怒之下要将其贬为庶人,此时朱高炽非但没有捅刀子,反而顶着朱棣的怒火为弟弟求情,朱高炽的仁不是刻意笼络人心,而是与生俱来的仁善宽和,当年朱元璋让几个藩王的世子去检阅三军,结果朱高炽很晚才回来,朱元璋问他去哪了,朱高炽回答说:大早上的天气太冷,我等到士兵吃完早餐才开始检阅的,朱元璋听完沉默了许久。朱高炽当了二十年太子,像这样的仁善之举多不胜数,继承皇位之后,朱高炽更是颁发了许多仁政,其中有很多政策都需要莫大的勇气,就连大臣都觉得难以置信,那么朱高炽在位期间究竟做了什么呢?

一般儿子继承皇位都不会更改老子制定的政策,即便要改也要变着法的改,否则就是打先皇的脸,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朱高炽继位没多久就把大臣召到一起开会,会上他忽然问道:黄子澄齐泰还有后人吗?黄子澄、齐泰是建文帝的顾命大臣,当初朱棣起兵的时候就把二人定为了奸臣,他起兵的理由就是清除这两个奸臣,后来靖难成功,朱棣将他们抄家灭族,所以无论黄、齐是忠是奸,只要朱棣一系坐在龙椅上,他们就得定钉在耻辱柱上,可是朱高炽却将他们的后代赦免。之后他又继续问方孝儒的后人,那个被朱棣诛了十族的方孝儒,他的亲戚也被朱高炽给赦免了,安排好这些事以后,朱高炽还不忘对大臣说道:这些人都是忠臣啊!此话石破天惊,大臣听到后都没敢搭话,因为不仅是打了朱棣的脸,而且还抽了自己一耳光,齐泰、方孝儒是忠臣,那他们父子起兵靖难,岂不是奸臣?

古代的帝王至高无上,他们明知做错了也要一错到底,朱高炽赦免建文遗臣的行为,等于是把朱棣一系帝位的立足点给抽掉了,这可能会让他本不稳固的帝位更加危险,不仅如此,但凡朱棣制定的严苛政策都被朱高炽改正了过来,他也想过后果,但心中的仁义和良知又令他顾不上后果,朱高炽在位一年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明代的国力得以迅速增长,如果没有朱高炽,或许就不会有朱瞻基的仁宣之治,惋惜朱高炽在位时间太短,只做了十个月的皇帝就去世了,后世都说是朱瞻基谋害了他,那么事实真是这样子吗?

仁宗朱高炽的死让许多人感到惋惜,他在位的时间实在太短了,正因为如此,后世出现了朱瞻基杀父谋朝篡位的说法,这种说法并非没来由的谣言,而是有一定根据的,朱高炽走得很突然,当时朱瞻基在南京,大反派朱高熙则在山东乐安,古代没有电话只能人工传信,按地理位置来说,在乐安的朱高熙应该更早了解京城的消息,朱高熙也是这样想的,所以他接到哥哥去世的消息后便埋伏在必经之地等候侄子朱瞻基,可没想到朱瞻基早已在京城登基称帝了,由此看来,朱瞻基似乎预知了朱高炽的死亡所以提前到达了京城,为何能够预知呢?答案显而易见。

其实朱高炽生前和儿子朱瞻基一直不怎么对付,朱瞻基的性格更像朱棣,杀伐果决善于谋略,朱高炽对朱棣的执政理念是不认同的,因此他们父子常有争端。而且朱瞻基之前的太子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实习时间太长,朱标当了二十五年的太子,结果朱元璋没退休他先走了,朱高炽当了二十年太子才登基,要是朱高炽再活个二十年,岂不是他朱瞻基也要实习二十年?所以他干脆让老爹提前退休,这种事情发生在帝王家实在太正常了,但是这种猜测并没有任何实证。比较普遍的看法,认为朱高炽是因病去世,因为朱高炽从小身体就不太好,而且是个超大号的胖子,加上他继位之后纵欲过度,这种情况猝死的概率也比较大。无论朱高炽因何而死,他的贡献却是不言而喻的,是当之无愧的仁君!

标签: 朱高炽明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孙坚是个什么样的人?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孙坚,汉朝

    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孙武的后代。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熟悉历史的朋友,大概都知道秦始皇的传国玉玺是在五代十国时,唐末帝李从珂手里弄丢的,北宋以后出现的传国玺大概率都是“西贝货”,那真玉玺到底上哪去了呢?唐末帝自焚而死,其遗骸都被石敬瑭给找了出

  • 汉武帝对钩弋夫人如此宠爱 汉武帝最后为何还要处死她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武帝,钩弋夫人

    对汉武帝和钩弋夫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武帝宠爱钩弋夫人,为何最后却要处死她?钩弋夫人究竟做了啥?前有陈阿娇、卫子夫,后有钩弋夫人,她们都是汉武帝深爱的女人,然而三人几乎都死于刘彻之手,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尤其是钩弋夫人,她生平并无大错,而且儿子还被立为太

  • 晋文公重耳为何会逃亡十多年?都经历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晋文公,春秋

    晋文公是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人们常说,“黄忠六十才跟刘备走,德川家康七十打天下,姜子牙八十为丞相,佘太君百岁挂帅,孙悟空五百岁西天取经,白素贞一千多岁下山谈恋爱,你说你急神马急?”对于黄忠来说,六十岁才遇到了明主刘备,并在之

  • 历史上陆贽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陆贽,唐朝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陆贽,字敬舆,是唐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政论家。在他出生前家门已经衰落,而他的父亲又早逝,所以,陆贽小时候一直受母亲韦氏教导成长。他天资过人,也十分刻苦,勤奋好学,有独立见解和操守,与众不同。公元771年,十八

  • 豆卢革是什么出身?他为何会连贬三级?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豆卢革,五代十国

    后唐,五代之一,是五代十国时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市井俚语有云:“狼行千里要吃人,狗到天边犹食粪。”说的是一个人一旦性情修养和天赋资质成形,就很难改变。无论后期如何包装、伪饰都无法掩盖原本的秉性。在中国历史百家姓中,本有许多今已鲜见

  • 刘备临死前对诸葛亮说马谡不可重用 马谡到底做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马谡

    对刘备和马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马谡到底做了什么?刘备临终为什么告诉诸葛亮不可重用?刘备是个有先见之明的人,作为蜀汉的开国皇帝,刘备颇有识人之名。这一点毋庸质疑,《三国志》记载,刘备临终前曾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说起马谡相信大家

  • 历史上李牧是什么出身?他的死对赵国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牧,战国

    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一的诸侯国,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文章。自古以来打仗都讲究“兵贵神速”,特别是冷兵器时代,对统军将帅的指挥能力和个人魄力尤为看重,然而在华夏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位“绝世战神”,却以“龟缩不战”屡胜强敌而名扬四海,威震天下,且他一生征战,竟毫无一仗败绩,就连虎狼敌国

  • 孙奋:吴大帝孙权第五子,他为何被废为庶民?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孙奋,东吴

    孙奋,字子扬,吴大帝孙权第五子,母仲姬,其妻袁氏为袁术孙女(袁耀之女)。三国时期吴国宗室、皇子,初封齐王,因擅杀封国属官而被废为庶人,后改封章安侯。建衡二年(270年),孙奋和他的后代全部被孙皓诛死。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太元二年(252年),孙

  • 历史上钟繇有几个儿子?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钟繇,汉朝

    钟繇是汉末三国时期曹魏重臣,除了他在军事与政治方面卓越的才能,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所谓“子不教,父之过”,于“楷书鼻祖”钟繇而言亦是如此,钟繇有两个儿子,一个叫钟毓,为青州刺史,为人稳重,《三国志》有云:“机捷谈笑,有父风”。另一个儿子,叫钟会,官

  • 在面对国库空虚的情况,朱由检为何解决不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由检,明朝

    朱由检,明光宗朱常洛第5子,明熹宗朱由校弟。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古代的皇帝,历来都有藏私房钱的习惯,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大跌眼镜,皇帝不是享尽荣华富贵,钱花到手软吗?为何还要像“妻管严”一般,偷偷藏私房钱呢?其实,虽说国库里面金银堆积成山,但是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