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豆卢革是什么出身?他为何会连贬三级?

豆卢革是什么出身?他为何会连贬三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165 更新时间:2024/2/9 16:32:09

后唐,五代之一,是五代十国时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市井俚语有云:“狼行千里要吃人,狗到天边犹食粪。”说的是一个人一旦性情修养和天赋资质成形,就很难改变。无论后期如何包装、伪饰都无法掩盖原本的秉性。

在中国历史百家姓中,本有许多今已鲜见的奇特复姓,像司马、诸葛、欧阳、上官这些等等尚属常见,还有不少子孙传世,而另一些当下已不太常见之复姓,或许在几百年前其昌盛之况远远胜过当今,今天小编要讲的就是一位历经了好几个朝代、有数百年之久的复姓大族所出的著名宰相。

这位一代名相凭借望族门第荣登百官之首,宰辅之位,仕途本是一帆风顺,又在乱世之中,本可大有一番作为,可其人却无心问政,对家国天下之事一概毫无兴趣,只偏爱另类之爱好,最后以至连接贬三级,还让皇帝犹不解恨,非要强行赐死才肯罢休。

这样一位一生并无“公害”,只不过未献一计一策的宰相,为何会给自己惹来毁家亡身的灾难呢?接下来就由小编为诸位看官缓缓道来。

其人名叫豆卢革,他的亲爸爸名叫豆卢瓒,豆卢氏本为鲜卑姓氏,与五胡乱华时的北燕慕容氏是同姓同宗,当时燕王麾下宗亲大将慕容胜向北魏拓跋氏投降,北魏皇帝赐慕容胜为“豆卢氏”,鲜卑语为“归顺之意,后来北魏高祖孝文帝迁都洛阳全面实行“汉化”,北魏皇帝都改姓“元氏”,豆卢氏也被易为汉姓“卢氏”。

后来北魏灭亡,鲜卑宇文氏建立北周王朝,又将过去的鲜卑姓氏全盘恢复,甚至给朝中的汉臣勋贵都强行赐予鲜卑姓氏,如隋文帝杨坚当时作为丞相,却姓普六茹氏,而唐高祖李渊的祖上,也是当时的柱国宿将,被赐姓“大野氏”。直到隋朝一统南北,恢复汉家河山,百家姓才得以认祖归宗,重续正朔。

而豆卢革的爸爸豆卢瓒在唐朝的时候,做过舒州刺史,即如今的安徽安庆地界,唐末天下大乱,豆卢革避祸于河北中山,成为了易州刺史王处直的幕僚佐吏。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唐朝册封的沙陀部大首领晋王李存勖坐镇魏州,想要重建大唐王朝,而当时前唐的公卿士族们在战乱中几乎都惨遭家破人亡的悲剧。豆卢氏作为北魏至唐以来的名门大族,晋王李存勖自然就想到了将豆卢革拉拢到麾下,以撑门面,于是豆卢革被聘为晋王府行台左丞相。

不久之后李存勖建立后唐王朝,这位被后世之人称之为“生子当如李亚子”的一代战神,也就成了大唐庄宗皇帝。豆卢革也被唐庄宗立马任命为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副宰相了。

豆卢革虽然是名门望族子弟,可他却素来没有什么学问,任命官吏也是搞得一塌糊涂,当时的尚书郎萧希甫经常驳斥和纠正他的缺失,使他非常难堪和烦恼。

唐庄宗灭掉后梁朱家之后,豆卢革赶紧推荐自己的好朋友韦说来做当朝宰相,韦悦在前唐末年的时候做过殿中侍御史,因为工作上犯错被贬到偏远南海郡,后梁的时候又被朱家皇帝召回来做礼部侍郎。

如今豆卢革只对皇上说韦说非常了解前唐之事,叫他来做宰相大有益处,唐庄宗深以为然,于是韦说入朝为相后,成为了豆卢革最好的助力,然而他也是不学无术之徒,只有自命清高的虚名而已。

当时的唐庄宗非常害怕妻子刘皇后,又被宦官和伶人所迷惑,宰相郭崇韬虽然尽忠尽力,却也是徒有韬略计谋,没有真正的学术来治理国家,豆卢革、韦说更是整天无所作为,只会听从郭崇韬的命令办事。

而郭崇韬认为大唐复兴,朝廷纲纪再立,应当以重典惩治奸邪,于是他的行事作风太过疾恶如仇,言出必行,导致朝野上下怨声四起,天下之人对朝廷也是离心离德,韦说、豆卢革心知这样做是不对的,却从来没有向郭崇韬进行劝说。

没多久,候补官员吴延皓居然敢更改自己已去世叔叔所获的任命状,自己上任去做官,事情被发觉之后,吴延皓及涉案官吏尹玫被斩杀,吏部官员崔沂也遭到了贬谪,韦说、豆卢革吓得赶紧跑到宰相内阁大门外请罪。

自此,郭崇韬更是强行推行他的“新法”,被贬放的官员很多都倒毙在流配的途中,道路上号哭惨叫者不可胜数。后来郭崇韬讨伐王氏蜀国,功成而死,韦说才敢命门下官吏上书皇帝说郭崇韬的不是。

当年中原发大水,四方又接连地震,流民饿死者达数万之多,军队的士兵没有军粮吃,都把妻子家人赶到野外去挖野草为食,唐庄宗每天都要痛骂掌管钱粮的三司使孔谦,孔谦却是终日不知所措。

枢密院小吏段徊对唐庄宗说道:“臣以前在前唐做事,见国中有大的变故,天子则以朱笔写下御札向宰相问计,水患和旱灾都是宰相管辖的范畴。”唐庄宗听了之后立马把翰林学士叫过来草拟了一份诏书,然后自己亲自捉笔写了一封御札,命人拿去给豆卢革、韦说二人。

豆卢革、韦说居然一句话也回复不来,最后只能答道:“陛下威德著于四海,今西蜀已灭,所得珍宝财富何止亿万,足以补给军资,水患旱灾是自然天道,不足为忧!”唐庄宗见此,也不好说什么了。

豆卢革接替郭崇韬为相以来,天下多遭巨变,他却从不关心国事,而是在相府研究炼丹运气以求长生,没想到却因为过量服用丹砂导致呕血数日,差点命都丢了。

而豆卢革又和韦说同时将自己的儿子安插在朝中,做拾遗官,竟成了两对父子同朝为臣,等到别人非议他二人之时,豆卢革便让韦说之子做了弘文馆学士,而韦说则以豆卢革之子为集贤院学士,依旧是换汤不换药。

后来唐庄宗被伶人叛乱所杀,唐明宗李嗣源即位,豆卢革被任命为主持庄宗丧葬的山陵使,庄宗神位摆入宗庙之后,豆卢革按礼制要被委派到方镇去做封疆大吏节度使,可他回到相府私第之后,好几天没有得到任何外调的消息,于是他便派门下宾客入朝替他奏请依旧在京做宰相。

唐明宗最信赖的新贵、枢密使安重诲听闻之后,讥讽他道:“你家豆卢大人现在还是皇上钦命的山陵使,不好好等着皇上的诏命,却想急匆匆跑上新朝大殿做宰相,豆卢大人是不是觉得,我们这些一直跟随当今皇上,却都没得到封赏的武夫好欺吗?”

没多久,朝中谏官就向唐明宗弹劾豆卢革,说他纵容自己的田庄门客杀人,又状告韦说与邻舍争夺水井,大失体统。唐明宗因此震怒,将豆卢革罢去相位和山陵使之职,贬为辰州刺史,韦说被贬为溆州刺史。

新上任的内阁宰相郑珏、副相任圜再三奏请留下他二人,可唐明宗执意发配。没过几天,豆卢革又因做宰相时私自给自己增加俸禄,韦说卖官鬻爵,又被谏官再次参奏,唐明宗对二人再次贬谪,豆卢革被贬为费州司户参军,韦说则被降为夷州司户参军。没多久,豆卢革又被改流放为陵州,韦说为合州。二人每天都在这种难意预料的折磨之中百般煎熬,日夜惨叫流涕。

后来割据荆南的南平王、高赖子高季兴见他最害怕的唐庄宗已死,立马派人前往洛阳向新帝唐明宗讨要西蜀五州之地,并说这是当年宰相豆卢革、韦说二位在先帝唐明宗面前替他奏请过的,且唐庄宗平定西蜀时,南平国出兵也曾策应,因此如今唐明宗一定要兑现当年唐庄宗的承诺,并对南平国的功劳大加褒奖。

唐明宗因此天威震怒,不久便下诏命陵、合二州刺史传旨,将豆卢革、韦说二人赐死了账,他们的亲族也被放逐到边远之地。乱世之中,身为宰相更应该起到济世拯危,平乱定难,辅国兴邦的大作用,可豆卢革却枉负盛名,名副其实地做了一回“尸位素餐”之相也。

标签: 豆卢革五代十国

更多文章

  • 刘备临死前对诸葛亮说马谡不可重用 马谡到底做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马谡

    对刘备和马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马谡到底做了什么?刘备临终为什么告诉诸葛亮不可重用?刘备是个有先见之明的人,作为蜀汉的开国皇帝,刘备颇有识人之名。这一点毋庸质疑,《三国志》记载,刘备临终前曾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说起马谡相信大家

  • 历史上李牧是什么出身?他的死对赵国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牧,战国

    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一的诸侯国,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文章。自古以来打仗都讲究“兵贵神速”,特别是冷兵器时代,对统军将帅的指挥能力和个人魄力尤为看重,然而在华夏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位“绝世战神”,却以“龟缩不战”屡胜强敌而名扬四海,威震天下,且他一生征战,竟毫无一仗败绩,就连虎狼敌国

  • 孙奋:吴大帝孙权第五子,他为何被废为庶民?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孙奋,东吴

    孙奋,字子扬,吴大帝孙权第五子,母仲姬,其妻袁氏为袁术孙女(袁耀之女)。三国时期吴国宗室、皇子,初封齐王,因擅杀封国属官而被废为庶人,后改封章安侯。建衡二年(270年),孙奋和他的后代全部被孙皓诛死。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太元二年(252年),孙

  • 历史上钟繇有几个儿子?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钟繇,汉朝

    钟繇是汉末三国时期曹魏重臣,除了他在军事与政治方面卓越的才能,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所谓“子不教,父之过”,于“楷书鼻祖”钟繇而言亦是如此,钟繇有两个儿子,一个叫钟毓,为青州刺史,为人稳重,《三国志》有云:“机捷谈笑,有父风”。另一个儿子,叫钟会,官

  • 在面对国库空虚的情况,朱由检为何解决不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由检,明朝

    朱由检,明光宗朱常洛第5子,明熹宗朱由校弟。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古代的皇帝,历来都有藏私房钱的习惯,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大跌眼镜,皇帝不是享尽荣华富贵,钱花到手软吗?为何还要像“妻管严”一般,偷偷藏私房钱呢?其实,虽说国库里面金银堆积成山,但是皇

  • 嘉庆帝妃嫔苏完尼瓜尔佳氏是什么出身?她为何不受宠?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苏完尼瓜尔佳,清朝

    古代的选妃制度 在我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大清后妃中有两位安嫔,一位是康熙帝的安嫔李氏,康熙早期排在惠妃、荣妃(惠妃、荣妃此时还是嫔)之前,为众嫔之首,后来突然在历史上消失了,成为清宫之谜。除了康熙帝的安嫔,大清史上还有一位安嫔,她是嘉庆帝的安嫔苏完尼瓜尔佳

  • 刘备生前重用魏延 刘备重用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魏延

    对刘备和魏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为何重用魏延,原来是这样的?魏延是蜀汉大将,刘备入川时魏延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夺取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汉中对蜀汉的重要性仅次于成都和荆州,成都和荆州是蜀

  • 诸葛亮续命的七星灯被魏延踢翻 诸葛亮为何没有杀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魏延

    还不了解:诸葛亮和魏延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魏延踢翻七星灯,诸葛亮为何不杀他?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都非常的清楚,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诸葛亮。在他第6次北伐的时候年纪已经很大了,可能当时诸葛亮也非常清楚自己寿命已尽,于是为了可以继续顺利的参加北伐,就

  • 北宋一代名臣曹利用为何含恨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代,北宋

    北宋一代名臣曹利用为何含恨自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景德元年(1004年),大辽萧太后及圣宗耶律隆绪,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兵临澶州(今河南濮阳)城下,距离开封城仅几日路程。北宋朝廷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宋真宗赵恒御驾亲征,宋军士气大振。而辽军方面,大将萧挞凛却在开战前被床子

  • 一生风流的乾隆帝为何还那么长寿?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清朝

    一生风流的乾隆帝为何还那么长寿?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乾隆,先后立皇后(3位)、皇贵妃(5位)、贵妃(5位)、妃(6位)、嫔(6位)、贵人(12位)、常在(4位),生了17位贝勒,10位格格。后宫还有佳丽三千,可以说天天有不同姿色、款式的美女在他面前晃悠!但是他也没有“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