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果魏忠贤还在,这能改编大明的结局吗?

如果魏忠贤还在,这能改编大明的结局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665 更新时间:2024/4/11 20:26:22

公元1644年,北京城被闯王李自成率军攻破,当时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带着太监王承恩逃往煤山,朱由检自感无颜面见其先祖,便以发覆面,自缢而终。

临终时,太监还不忘感叹道:忠贤若还在,事情何以至此啊!在这之前,朱由检的皇兄天皇帝朱由校让位于他时也讲到:忠贤为人忠贞,是可用之才。

提到魏忠贤这个人,那可是被人恨到牙痒痒的“奸臣”代表,而此时却被誉能挽回大明残破局面的美名,却又是为何呢?难道人们长久以来认定的“奸臣”形象都是假的吗?

其实所谓的“奸臣”,是指的那些不忠君,依靠卖弄权术最终误国的臣子。朱由校在位期间来算“忠臣”的话,魏忠贤可以说是首当其冲。虽然他“卖弄权术,迫害忠良”,但是当时的国库却是出奇的充裕,地方也是相当稳定,就连东北的满清政权也丝毫没有占到便宜。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魏忠贤这个人又是如何成为了“奸臣”二字的代表呢?

那就不得不提及魏忠贤的对立面,一个以“江南士大夫”为代表的官僚阶级政治集团,浅显点就是“东林党”。换言之,当时的魏忠贤与清朝的雍正皇帝一样,得罪了有着“舆论传播权”和“舞文弄墨”的士绅阶层。

朱由检继位之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肃清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由此可想,本就与魏忠贤唱反调的的“东林党人”,必然会施以各种方式来疯狂报复!

那么,作为一个宦官,又是如何做到能影响明朝结局的呢?

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万历皇帝因“太子之事”与内阁“斗法”长达十余年,到了后面,索性就直接30年不理朝政,至此,大明王朝开始逐步走入混乱阶段。但是转念一想,大明江山毕竟还是老朱家的,也不能就毁在自己手里,但又不想向大臣妥协。在此契机下,太监们逐渐充当了中间人,开始拿捏权力。

但谁曾想,越往后面走,宦官们手上掌握的权力就越大,使得本来在朝为官的官员们,有的被排挤,有的被清算。加之魏忠贤的大洗盘,使得朝野上下剩下的大臣,基本都是他的“追随者”。可以想象,其品行操守已经堕落到了何种地步。

面对这样的乌烟瘴气,年轻气盛的崇祯皇帝便立志要清理这群扰乱朝纲的“阉党“!所以在他宣告登基之后,为了能重振大明朝纲,他下令的第一件事,便是开始清算”阉党集团“。此后“东林党”再一次掌握了大明朝廷。

试想一下,毫无政治经验的崇祯皇帝,将老奸巨猾的太监清算殆尽,无疑是自断右臂,给“东林党”创造了对抗自己的有利条件。其实在朱由校继位前,宦官们与东林党人鹬蚌相争,天启皇帝朱由校便可以在后边坐收渔翁之利。而现在个个酷似人精的东林党没有了对手,无疑是顺风顺水,一路平坦。

那么魏忠贤,又是用什么方法镇住东林党的呢?答案就是绝对服从,一点不跟你讲道理,讲的话你不听,那就死吧。正因为在这种情况之下,国家的治国方针、财赋政策都开始了根本性变化。最显著的就是取消了商税和矿税等税收,这些可都是朝廷最主要的财政收入,然后顺势受害的就是广大的穷苦百姓

那这又是为何呢,难道崇祯皇帝真的就傻到那种地步了吗?其实不然,原因是朝堂上的东林党人,大多都是江南世家的代表人物,商税的取消,是可以为他们和各自代表的家族带来广大利益的。但事实是,崇祯皇帝被这些高级知识分子忽悠得明明白白的。

如果老魏还在的话,这些只会动嘴的人,又怎敢如此嚣张跋扈呢?毕竟他可没有所谓的世家阶层,唯有一颗誓死效忠大明皇帝的心。唇亡齿寒的道理,人尽皆知,老练的魏忠贤又怎会不明白。只要大明国还在,我魏老儿便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

现如今,魏忠贤被处死了,没人给皇帝挣钱,加之皇权也几乎被架空,处境一度尴尬到极点。朝廷国库空虚,便下令精简机构,缩减编制,因而失去工作的李自成便有了揭竿起义的由头;军队缺欠粮饷,军队则无法抗击关外的八旗军和内部的农民起义军。

后来闯王李自成提出朝廷支付几百万两白银便撤兵休战的提议,本该是好事,朝野上下却是表现得极为苦恼,原因竟然就是拿不出这笔钱,偌大的一个朝堂,区区几百万都拿不出来,真是可笑。谁知北京被攻下之后,李自成搜刮的白银足达几千万两之多!

再想一想,老魏在世的话,焉能有此窘况?直接一道募捐命令,谁敢不从,那就是死!可惜,能为朱由检冲锋陷阵的魏忠贤已经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昔日满口“忠君爱国”的东林党人,在他自缢之后,转身就成了李自成和满清政权的归顺者,继续为官显赫。

终究是祸不单行,因为自己的一腔热血,未经全局思考,最终断送了自己的王朝。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忠奸又该如何判定呢?

标签: 魏忠贤明朝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当初发行纸币 这些纸币最后为什么被民间抛弃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纸钞

    很多人都不了解明朝纸钞,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明朝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称号,叫做“白银帝国”,这也是徐瑾写的一本书的名字《白银帝国》。可见白银对于明朝时期的中国的重要性。明朝时期,白银大量的从墨西哥和日本流往中国大陆,使得当时中国的白银保有量在整个世界首屈一指,人民之间普遍使用白银交易

  • 常遇春这位明朝开国大将,为何只活到四十岁就突然暴毙?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常遇春,明朝

    跟随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的这些功臣中,除了徐达能征善战之外,常遇春的战斗力也是不容小觑的,立下了很多的功劳。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只是常遇春的寿命并不是很长,只活到了四十岁,四十岁是男人的黄金年龄,身体素质自然也在话下,那么常遇春是因为什么原因,使得他在这样一个黄

  • 张飞一声能让曹军将军望而生畏 张飞的实力究竟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蜀汉,张飞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张飞实力,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三国演义》中张飞算作一个万人敌的人物角色了,他能独战吕布僵持不下,又能对决关平,击杀纪灵,并且还智勇双全战胜张郃,严颜等,给大家留有了深入的印像。但提到张飞,最开始想起的事儿应该是他在长坂坡之战上的主要表现,一人遮挡三国曹

  • 韩信当初为何没有得到项羽重用 看看韩信首次献策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韩信,项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韩信和项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韩信是汉朝开国元勋之一,可以说是为刘邦奠定了半个河山。殊不知最开始韩信是在项梁手底下办事,项梁去世后顺理成章地跟了项羽,可是一直沒有遭受重用,这也是后代十分怪异的地区,韩信无法得到项羽重用,缘故都出在他的身上,看一下他初次建言献策干

  • 在征讨南唐的过程中,曹彬这位大将如何保全南唐百姓?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彬,南唐

    开宝七年(公元974年),终于到了南唐覆灭之时,赵匡胤早已等不及,在收复荆湖、后蜀、南汉之后,宋军将以全盛的状态入侵南唐,李煜的末日到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李煜苟延残喘从李煜即位南唐国主之后,一直当以宋朝唯马首是瞻,李煜要经常性的给赵匡胤送钱送东西,打别

  • 嘉庆皇帝在位时期发生了什么样的奇案,曾让他下旨四次复查?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嘉庆皇帝,清朝

    每当一提起嘉庆皇帝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清朝嘉庆年间,发生了一起命案。这件案子让嘉庆皇帝四次下旨复查才使得案件真相大白。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姓张的富豪之家。张姓家里有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都是有出息的孩子,老大是经商的商人,老二是一个武举人,老三则是在官衙当差。这

  • 从外戚做到隋朝开国皇帝 杨坚是怎么夺权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隋朝,杨坚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杨坚夺权,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杨坚是隋王朝的开国皇帝,而且还是个颇有作为的皇帝,他不仅结束了南北朝时期的乱世割据局面,建立大一统的中原王朝,而且励精图治,文治武功,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开皇之治”,因此后世史学家将其看做是文治武功的圣明君主。大家在说到杨

  • 同样都是汉朝公主,为何绛侯公主一生却是默默无闻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绛侯公主,公主

    汉文帝就是刘恒,在吕雉去世的那年,朝中大臣周勃、陈平等人联合刘氏皇族合力铲除了吕氏家族,然后拥立刘恒为帝,刘恒一生记载在册一共有8个儿子和2个女儿,其中刘恒与他当代王的王妃生有四个儿子,但这四个儿子在刘恒被拥立为帝前,相继去世,包括他的正妻代王妃也去世了。之后,刘恒把自己的妃子窦猗房扶正为皇后,窦猗

  • 卫子夫真的是千古一后吗 卫子夫在历史上真的是自杀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卫子夫,汉朝,汉武帝

    对卫子夫自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卫子夫的确算得上是千古一后,她拥有着“独立”的谥号,史称汉思后,在以往,这只是皇帝才可以拥有的待遇,而给予她这个谥号的,正是她的丈夫汉武帝刘彻。说卫子夫是汉武帝杀的,这个说法其实是不准确的,因为卫子夫在历史上是“自尽”,以“

  • 佟佳·哈哈纳扎青是努尔哈赤的原配夫人,为什么没有皇后名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哈哈纳扎青,清朝

    你知道哈哈纳扎青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1636年,漠南蒙古投降皇太极,其部众尽归于后金,同一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这被看作是清朝的正式确立。为了表示对政权奠基者的肯定,努尔哈赤被追谥高皇帝,庙号太祖。皇帝的嫡妻应该被尊为皇后,无可厚非,努尔哈赤的后位分给了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