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项羽论武力值根本不输关羽,但为何只有关羽成为了武圣?

项羽论武力值根本不输关羽,但为何只有关羽成为了武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384 更新时间:2024/1/16 0:10:40

项王举鼎,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是中国史书上最为著名的武将之一,若论武力值,他根本不输关羽,但是关羽成了中国的武圣。

后来唐朝建“武庙”,关羽名列十哲六十四贤(《新唐书》七十二贤)之一。明清时候,关羽直接登顶当了“武圣人”。张良、诸葛亮、管仲这类世上公认的“文臣”尚能进武庙七十二贤,为什么项羽却在武庙无一席之地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有人说,唐宋时期设立“武庙”是为了表彰“忠臣烈将”,项羽造反起家,不是忠臣。可是,事实上“武庙”中最大的神——姜太公,在唐朝时也被很多人质疑“不忠”。

项羽不能进武庙的真实原因是:项羽已经被太史公单独列传,属于君王的级别。而武庙里面供奉的都是历朝历代的臣子,怎么能让项羽这位君王进“武庙”去当臣子呢?这也说明,武庙还不够资格来供奉项羽。

如果不是这个原因,依项羽响亮的名头,纵使个人品行方面不太符合遴选的要求,唐朝六十四贤里也能留他一个位置。宋朝“武庙”对于十哲七十二贤的要求不同,白起吴起不能进十哲,也能进七十二贤,那么项羽也可以。

一、唐朝“武庙”的设立初衷

唐代国家尚武,且信奉道教,民间一直有“姜太公崇拜”。最初姜太公因为是周朝臣子,所以牌位供奉在周文王、周武王的庙宇之中。

贞观年间,唐太宗下令把姜太公牌位单独迁至传说中的太公垂钓处(今陕西宝鸡某地)单独设庙祭祀。神龙二年(公元706年)唐中宗又在洛阳、长安两京设“太公庙”,并迁张良进庙为配享。因为张良自称得太公兵法真传,是其弟子。

安史之乱时期,唐王朝为了平定天下,急须提高武将待遇,鼓励他们为国效命。于是,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追封姜尚为“武成王”。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唐玄宗先追封孔子为“文宣王”。

孔子、姜太公分别为文圣人和武圣人,二庙祭祀规格相同。武庙中,张良为“亚圣”,和另外九人并称“十哲”。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唐德宗听从颜真卿的建议,把管仲、范蠡孙膑等人加入,成为六十四贤,这是《旧唐书》的说法,而《新唐书》说是七十二贤。

安史之乱结束后,在贞元四年(公元788年),唐朝曾经爆发过一次大争议。起因就是有一个姓严的尚书右司郎中认为“姜太公”不配被放在“武庙”里祭祀,理由是:他是商朝的叛徒。

这一说法得到了唐朝一批文臣的支持,但是遭到了唐德宗本人和武将们的反对。所以说,项羽不是忠臣,所以不能进“武庙”这种说法显然不正确。贞元四年文官闹事之后,“武庙”祭祀规格一度被降了级,但是唐末又恢复到和“文庙”一个级别。

武庙除了姜太公本人,亚圣张良之外,其余入选的几十位,都是古今的名将。然而,像张良、诸葛亮、管仲这样通晓兵家理论的“智慧型人才”排位比较靠前。

白起原来在“十哲”之列,一开始也和张良一样享受过“亚圣”的待遇。到了宋朝时,他和吴起直接被赶出十哲。这是因为他们的能力偏重于武功,而不是谋略,并且有违道义,名声不佳。项羽煮了王陵的老母亲,即使他不是王,也属于不仁不义之列。

二、项羽不能进武庙原因

项羽其实一开始就不是“臣子”的身份,他没有做过一天朝臣,却打着楚怀王的旗号反秦。唐宋时期,朝廷设立“武庙”的目的是表彰忠臣。

唐肃宗认为:“定祸乱者,必先于武德;拯生灵者,谅在于师贞”。于是就通过设立武庙,为武将们树立智勇双全,忠于王室的“臣子的表率”。这就明确把项羽排除在外了。

另外,武庙从圣人、亚圣到十哲、七十二贤的遴选,从一开始就偏重于兵法理论家和谋略家。姜太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军事家兼谋略家,精他通儒、道、法、兵与纵横之术,他辅佐周文王夺得天下,凭借的主要是智慧。

有人对张良能当亚圣一事,特别不能理解,其实你看看姜太公是什么样的人就明白了。张良在民间传说中,曾得授《太公兵法》,他多次以姜太公弟子自居。所以根据文庙的规制,孔子为圣人,亚圣就是他的弟子。

然而姜太公并没有这么多弟子,于是亚圣就只能是张良。后来诸葛亮能入选,有人说也是基于同样的逻辑。所以“武庙”名为“武庙”,也不是简单的尚武。像白起、吴起这样的偏重于武力,而仁德有亏的,最后就得往后挪一挪。

唐朝还比较尚武,白起还能留在十哲的位置上,到了宋朝这个更加注重个人道德的时代,白起就被赶出了十哲。最后还能留在七十二贤里,只因成名较早,实属万幸!

唐宋时期的“武庙”制度是朝廷创立的,唐朝上层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激励自己的武将为国家效力。因此,他们除了重视一个武将的作战能力,也更加重视军事谋略,但是民间的老百姓却不管这些。老百姓只负责看戏,时不时地幻想一下“关公战秦琼”。

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谋略本人是没有的,戏里若是演得“太晓脑”,我还看不懂呢!所以并不太在乎武将有没有谋略。大家在看戏的时候,还是觉得直接看项王举鼎,关羽千里走单骑什么的来得更过瘾。

加上姜太公这个人因为《封神演义》被神话,大家总觉得他并不能打。一想到他是用道术斗法,就觉得不太对劲儿。于是,到了明清时期,武圣的名号就让位给了关羽了。

同时,“楚河汉界”的戏曲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关公只战一个秦琼,战了千年也没啥意思。所以又有人突发奇想,让关公去战项羽。那么,这二人究竟谁更厉害呢?嘿嘿,还是关羽厉害,毕竟人家能进“武庙”,项羽就不能!

标签: 项羽关羽

更多文章

  • 周文王姬昌的嫡长子:伯邑考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伯邑考,周朝

    他是周文王姬昌的嫡长子,最后竟被烹杀,此人究竟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伯邑考,生卒年不详,他是商朝历史人物,同时也是周文王姬昌的嫡长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哥哥。伯邑考出生时,周文王只有十三岁,而弟弟周武王是在父亲十五岁时出生的,兄弟俩差了两岁。因伯邑考的母亲是夏禹后代有莘

  • 吴起打造的最强军队,魏武卒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魏武卒,战国

    很多人讨论武将时,自然而然陷入了关公战秦琼的误区。其实,中国历代战将,都有他们各自的特色,都在各自舞台发出耀眼的光芒,实在难分伯仲。比如韩信善用奇谋,被尊为兵仙;又比如孙武,则是当之无愧的战术大师,战争细节把握滴水不漏。如果说到吴起,那就是一台无情的战争机器。为了功名富贵,他杀妻求将,母丧而不归,完

  • 雍正上位之后 雍正为什么只放过十阿哥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雍正,十阿哥,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雍正和十阿哥,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诗》这首诗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三曹”之一的曹植所做的《七步诗》,在这首诗里他把兄弟关系比作了豆子和豆秸,以同根相残以来表达对亲兄弟反目的不解与不满。兄弟阋墙的故事在历史上不算

  • 与孙氏,吴氏之间都没有感情,刘备为何要娶他们?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备,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为了统一南方,曹操发动了赤壁之战,当时孙权与刘备联手,在赤壁击败了曹操。在赤壁之战后,孙权为了拉拢刘备,巩固同盟关系,他将自己的妹妹孙氏嫁给了刘备。孙夫人才智敏捷,为人刚强勇猛,有她的同宗兄长们的风格,而

  • 柴荣的一生有多传奇?为什么说他的英年早逝十分遗憾?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柴荣,后周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柴荣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乱世,里面衍生出了很多国家,比如南唐、比如后周,其中南唐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南唐后主李煜,他以诗文著称,后来南唐被灭,他被赵匡胤囚禁。这个时候的赵匡胤已经隐隐的有统一中原的趋势了,其实赵匡胤曾经在后周

  • 年羹尧的罪名那么多 雍正杀他为何没有牵连家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雍正,年羹尧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年羹尧和雍正,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自古皇帝诛杀大臣,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有的大臣可能功高盖主,令皇帝起了忌惮之心。有的或许现在还没有坐大,可皇帝担心那一天到来,所以提前杀了大臣。而有的大臣,却是自己仗着有功,嚣张跋扈,结果自寻死路,就好比年羹尧。根据史料的记

  • 赵光义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帝王?后世对他有哪两种不同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赵光义,帝王

    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位伟大的皇帝,虽然说他的皇位来得非常的容易,但是在他在位期间也创造了很多的政绩。就在公元976年农历十月的时候,赵匡胤突然间去世了,这是至今为止都没有解开的千年谜团。就在第2年的时候,他的弟弟赵光义登基了,成为了大宋帝国的第2位皇帝。就在登机没多久之后,他将年号改为了太平兴国,从此以

  • 宋理宗为什么没能阻止南宋走向衰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理宗,南宋

    理宗在更化期间,用人唯贤,一时朝堂之上,人才济济,政风为之一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因此,时人将“端平更化”称为“小元祐”。不过,“端平更化”虽然声势很大,但并没有改变南宋走向衰落的现实。理宗虽然网罗了不少贤良之士,但他们“所请之事无一施行”,朝令夕改,最终无所建树。因

  • 宋襄公打不过楚国真的是因为仁慈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襄公,春秋

    话说,齐桓公去世之后,他那五个实力强大的儿子开始为了齐国国君之位大打出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经过两个多月的明争暗斗,长子公子无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开始带头主持齐桓公的葬礼。这时候,齐桓公的遗体已经腐烂,蛆虫爬得到处都是。桓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蟲出于户。作为这场斗争的

  • 徐茂公为何是凌烟阁倒数第二?李世民在排名时藏有私心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徐茂公,李世民

    徐茂公是瓦岗寨大名鼎鼎的军师。《隋唐演义》当中,瓦岗寨之所以能在六十四路烟尘当中脱颖而出,不乏有他的指挥得当。军师在一个政治集团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从诸葛亮由一代军师走向丞相就可以知道,军师是受到统治者看重的。可是在李世明排二十四凌烟阁功臣的时候,徐茂公的地位居然是倒数第二。反之,只会冲杀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