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华佗为何会被曹操所杀?他做错了什么

历史上华佗为何会被曹操所杀?他做错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752 更新时间:2024/2/9 1:38:56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我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在历史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当属中医文化,世界皆知,我国中医源远流长,而且有自己的特色,到现在为止,历史上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医者,他们救死扶伤,悬壶济世,可谓是人之父母。

说到这里我们最先想到的历史名医是谁呢?名气最大的当属华佗,华佗创立的麻沸散可谓是手术人士的福音,让人们不会感到疼痛,能更好地治疗疾病,还有五禽戏,可以使我们通过锻炼,减少生病的几率。

华佗不管是对于妇人、孩子还是各类人士,都会尽心尽力医治,就是这样一位良医,却最后被曹操杀害,可是究竟为何非要将华佗置于死地?

一、华佗行医天下

曾经有人给出这样的结论,说是曹操疑心较大,害4怕华佗伤害于他,可是对于华佗的身份而言,并且结合当时华佗的行医标准,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就当时而言,每个人都会站到自己支持的那一方,而华佗却没有言明,也就是说没有自己支持的方向,所以曹操怕他投入敌营,以防万一,所以不惜一切杀死了华佗。

华佗一生,都在四处游历,为各路人士治病,当时的医生职业可谓是比较低级,而且不被人们看好,去官府当值才算是出人头地,但是华佗志在医天下人,并以此为乐,最终享年63岁。

华佗所游历的地方,经过了安徽、山东等地,不管是头疼发热,还是重疾,他都会尽心尽力医治,而且还能从简单的病理看出大问题,不会只看表面现象。

救治也是从根本上医治,不会只治标不治本,所以华佗这种钻研的精神,以及他不随波逐流的方式,成就了他当时的最高医术。

而且同一症状,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医治,他的名声,逐渐传开,也就是成就了我们后来所说的华佗在世,是病皆可治的名气。

二、曹操请华佗治病

曹操虽为英雄,但也是常人,也会生病,所以曹操有头风的顽疾,但是请了很多大夫,都不能根治,于是曹操就请当时很有名气的华佗为他医治,但是也只是用针灸来缓解头疼。

根本治不了本,于是就问华佗,怎样才能根治头风,华佗提出两条建议,一是做开颅手术,二是继续针灸缓慢治疗。

听闻如此,曹操觉得第一种有点风险,不能把性命交给一个没有绝对可能的医生,所以曹操就选择了第二种较慢的方式,治疗一段时间后,华佗就以家中事由,离开曹营,回到家中。

自从华佗回家以后,曹操多次召见,华佗都因事而拒绝曹操,这时候曹操的耐心已经用完,派人去华佗家,强行把他带回,并且探查到底家中是否真的有事,若是真的有事。

留华佗在家中处理事宜,但若是撒谎,就要把华佗关进监狱,使他有牢狱之灾,殊不知,华佗真的是为了推脱,才不去曹营为其治病。

曹操气急败坏,一气之下就把华佗抓了起来,并且将其治罪。

三、曹操杀华佗

华佗确实是不想给曹操治病,所谓伴君如伴虎,说不定曹操一气之下将其杀害,殊不知,就是他这一做法,让他也快要丧了命。

当时也有人看着华佗是人才,正是用人之际,劝曹操不要杀他,留着以后肯定有用武之地,但是曹操没有听取他们的意见。

后来他的儿子继位以后才知道了父亲为何非要杀害华佗,其实当时由于医生被称为下九流,地位低下,杀死一名医者不会引起什么轩然大波。

再者曹操征战四方,当时也已经有了很大的名气,医生拒绝召见,让外人知道了,可能将来都会有人轻视他,无视他的命令,那么以后得管理就会出现问题。

其实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管理者必须得说到做到,下面的人听到不执行,肯定得受惩罚,不然以后怎么服人,以后得统一大业也将无法完成。

可是华佗被拷问,最后因用刑法过重而死,他所研究的医学也没有得到传承,这也是历史上比较大的损失,但是于当时而言,这都是小事情,比不上违令的罪过重大。

这也不难看出,曹操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才,他有谋略,有胆识,但是过于暴力,这也将为以后统治国家带来一些弊端,那就是不长久。

唯有仁慈之心加上治国之策才能长久地管理一个国家,华佗在公元二百零八年被曹操杀害,其实华佗可以有其他的方式来跟曹操周旋。

不用谎称家人有疾,这时候也能看出来华佗为人处世比较耿直,不懂得变换,但是医者只需治病,不需要这样的想法,可是他遇到了曹操,这种做事方法把自己给害了。

但是经过这件事之后,很多有才能的人都来投靠曹操,因为曹操是个惜才的人,而且说到做到,只要有才能,都会被提拔做官,谁不想成为当时的最强者呢?

这也是以后曹丕才领悟到的事情,后来曹丕学习自己的父亲,统一之后也讲国家打理得井井有条,更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最后,也没能撑过多少年。

曹丕没有曹操那般魄力,与识人的能力,曹操的做法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样才能更好地管理一个国家,才能让人们有敬畏之心,让人们知道,说到就要做到,有命令就要服从,不然就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作为我们,需要根据事情的不同做出不同的选择,审时度势,千万不可因自己的疏忽,而断送了性命,对于曹丕来说,曹操的良苦用心,都是为了自己能统一全国。

这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不能随意就服从,这样也不是一个君所拥有的管理方式与手段,最后也成就不了一方霸主,所以,管理者与其他人要有不同的品质。

标签: 华佗汉朝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马岱与魏延实力如何?二人有何差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马岱,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以上问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马岱是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是名将马超的堂弟,马岱早年跟随堂兄马超征战天下,马超割据凉州的时候,马岱和庞德成为马超的左膀右臂。建安十六年(211年),马超跟曹操在潼关作战,当时,马岱成为马超的得力助手,马超与曹操作战失利之后,马岱和庞德

  • 万历皇帝为何28年不上朝?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万历皇帝,明朝

    朱翊钧,即明神宗,明朝第十三位皇帝,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长恨歌》皇帝作为中国古代皇权社会中权力最大的人,他们被称为天子,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手里掌握着生杀大权,严格要求天下人,

  • 身材矮小不起眼的隰朋,却是齐桓公登位的关键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古代,春秋

    身材矮小不起眼的隰朋,却是齐桓公登位的关键人物,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齐桓公能够顺利的抢先在公子纠到来之前登上王位,与师父鲍叔牙的努力密不可分,但是有这样一个人,在公子小白(齐桓公)到达齐国后,第一个拥护公子小白登上王位,对齐桓公的帮助不输鲍叔牙,是齐桓公登位的最

  • 努尔哈赤的庶妃钮祜禄氏,后来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古代,清朝

    努尔哈赤的庶妃钮祜禄氏,后来是什么结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说到努尔哈赤的后妃,我们比较熟悉的有元妃佟佳氏、继妃富察氏、侧妃叶赫那拉氏(孝慈高皇后)与大妃乌拉那拉氏,此外,努尔哈赤还有数位侧妃与庶福晋,共击16位后妃。其中有一位姓钮祜禄氏的妃子,堪称钮祜禄家族嫁

  • 三国时期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王凌是什么态度?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凌,三国

    高平陵事变是发生于公元249年由司马懿发动的一场政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三国后期,曹魏政权名将凋零,曹氏宗族大将曹休和曹真相继去世,司马懿作为托孤忠重臣,和大将军曹爽共掌兵权,后来曹爽排挤司马懿,将司马懿升为太傅,明升暗降,曹爽独揽大权,司马懿便称病在家

  • 宋闵公:春秋时期宋朝第17任国君,他为什么会被南宫万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宋闵公,宋国

    宋闵公,又称宋后湣公,子姓,宋氏,名捷,宋庄公之子,春秋时期宋国第十七任国君,在位共11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前692年,宋庄公去世,宋闵公即位。公元前689年,联合鲁、齐、陈、蔡四国攻打卫国。公元前684年,宋、鲁两国交战,鲁军在乘丘大败宋军,史称乘丘

  • 宋闵公执政期间有哪些作为与成就?他是如何评价自己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闵公,宋国

    宋闵公,又称宋后湣公,子姓,宋氏,名捷,宋庄公之子,春秋时期宋国第十七任国君,在位共11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前692年,宋庄公去世,宋闵公即位。公元前689年,联合鲁、齐、陈、蔡四国攻打卫国。公元前684年,宋、鲁两国交战,鲁军在乘丘大败宋军,史称乘丘

  • 秦始皇巡游的目的只是为了找长生不老药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始皇,秦朝

    其实秦始皇巡游的目的只是为了找长生不老药吗?主要目的其实不止这一个,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1)宣德扬威、安宇天下的政治目的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一统天下后,就急不可待地频繁出巡,以图通过宣德扬威,使六国旧民从精神上对其臣服,以达到安定天下,成就万世之业

  • 郑庄公是个怎样的国君?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郑庄公,郑国

    郑庄公(前757年-前701年),姬姓,郑氏,名寤生,周代郑国第三位国君,在位共43年,春秋初期政治家,史称“郑庄公”。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郑武公二十七年(前744年),郑武公病逝,太子寤生继承君位。郑庄公二十二年(前722年),郑庄公平定胞弟叔段的叛乱,消弭

  • 郑厉公:春秋时期郑国国君,他是如何复兴郑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郑厉公,郑国

    郑厉公,姬姓,郑氏,名突,亦称公子突,郑庄公次子,郑昭公异母弟,母雍姞,春秋时期郑国第五位第五任及第九任国君,在位共4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郑庄公死后,郑昭公即位,宋庄公威逼利诱祭仲帮公子突夺位,是为郑厉公。郑厉公因祭仲专权,打算铲除他,但事败外奔。郑厉公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