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钟陵王朱觐锥是什么身份?他的结局如何?

钟陵王朱觐锥是什么身份?他的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709 更新时间:2023/12/24 12:26:16

钟陵王朱觐锥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明代宗室,在太祖朱元璋洪武朝时期,遵循亲王守边的原则,为大明王朝边疆的稳定立下过汗马功劳。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之后开始削藩,最终逼反了燕王朱棣。而朱棣在靖难成功之后虽然打着遵守“洪武旧制”的幌子,但依然千方百计寻找机会削除藩王的力量。

到了“好圣孙”宣宗朱瞻基继位,这位“蟋蟀天子”虽然放弃了安南和奴儿干都司,但对于藩王们却毫不手软。在宣宗不顾脸面的削藩手段之下,困扰大明皇室的藩王问题终于在宣德朝被彻底解决。自此以后,大明宗室就是戍守边疆的豪杰,变成了混吃等死的废物。

纵然如此,宗室之中依然有热血之士渴望为国效力。只可惜,他们的一腔热血,换来的却是朝廷的猜忌,甚至最终为自己带来了灭顶之灾。

由一次火灾引发的宗室自荐

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10月13日晚,当朝皇帝明孝宗朱佑樘的祖母:圣慈仁寿太皇太后周氏所居住的清宁宫发生火灾。皇宫失火,一向被认为是皇帝失德,因此孝宗在12月21日下诏大赦天下。其中有一条,是要求天下举保将材,为朝廷所用。

一武备以将领为先,近年累行天下举保将材,举到者少。诏书到日不分军民职官人等,但有谙晓韬略、熟闲弓马、勇力过人堪为将官者,

巡抚巡按官访取试验,以礼起送,兵部再考擢用。—《明孝宗实录卷一百四十五》

诏书颁布之后,引来了一位朝廷绝没有想到的人物毛遂自荐。宁王府钟陵王朱觐锥向朝廷上章,自陈“骁勇善骑射,熟于韬略,愿备将帅之选,以身报国。”孝宗朝时已是明代中叶,武备废弛,屡遭夷人犯边,朝廷束手无策。但饶是如此,钟陵王身为宗室而能有如此血性,朝廷感到的却不是高兴而是恐惧。

收到钟陵王的奏章之后,上到皇帝,下到官员,无不如临大敌。兵部尚书马文升上奏称诏书中只提到选材对象是指“军民职官人等”,宗室并不在范围内。况且骑射弓马不登大雅之堂,不是宗室该学习的。随即进一步认为钟陵王无缘无故上章自荐,朝廷要小心他有不臣之心。请皇帝下旨,让宁王约束钟陵王多读书,少习武。同时要求宁王密切关注钟陵王的动向,如有异常,需即刻禀报朝廷处置。

臣愚以为诏书所举将材,宗室不与。况弓马末技,非王者所宜亲。今钟陵王无故自荐,疑为下人从臾,或生异图。朝廷亲亲,宜早为之所。乞降敕遣人赍谕宁王严戒钟陵王,令读书亲近儒生,以汉之东平、河间为法,与国咸休。倘有不悛,亦宜密以上闻,毋致后悔。—《明孝宗实录卷一百五十九》

孝宗当然举双手赞成马文升的意见,可怜钟陵王朱觐锥空有一腔热血,却是报国无门。“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上曰:祖宗定制宗室不与政事,况征伐乎?钟陵王意欲效劳,义不可许。—《明孝宗实录卷一百五十九》

宁王一脉与朝廷的恩怨

钟陵王朱觐锥,宁靖王朱奠培庶第三子,天顺八年七月由宪宗朱见深赐名。其祖父为宁庄惠世子朱盘烒,曾祖父就是大名鼎鼎的宁献王朱权。从辈分上来算,他和明英宗朱祁镇辈分相同,皇帝朱祐樘该尊称他一声叔祖。成化九年九月,朱觐锥受封为钟陵王。

孝宗登基之后,钟陵王在弘治九年的时候因为“滥收妾媵,丑声外彰。饿死幼男,有失父道。”的罪名,被革去三分之一的岁禄。这次看到诏书上章自荐,未尝不是想将功补过,给皇帝留个好印象。

可惜这位钟陵王可能过于好武不怎么读书,他应该想一想从自己曾祖父朱权开始,宁王一脉与朝廷之间就始终恩怨纠缠。当初朱棣起兵靖难,多亏了宁王护卫相助,可以说朱棣的江山有宁王一半的功劳。但是靖难成功之后,朱棣既没有遵守“共分天下”的诺言,对于宁王提出想改封国到杭州的要求也一口拒绝。最终朱权只能悻悻然迁国南昌,而威震天下的宁王三护卫也被朱棣乘机留在了北方,只用毫无战斗力南昌卫敷衍成为新的宁王护卫。

但即使是这样被“阉割”过的宁王护卫,朝廷依然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明英宗天顺二年的时候,朝廷以王府护卫官校经常引诱宁王犯法为借口,将宁王护卫削除。到了孝宗弘治八年的时候,钟陵王长兄宁王朱觐钧向朝廷请求恢复宁王护卫,被皇帝一口回绝。

(弘治八年九月)戊戌,宁王觐钧奏乞调南昌左卫仍为本府护卫。上曰:“王府护卫,皇祖改调自有定制,已经岁久,今岂可轻变?”不允。—《明孝宗实录卷一百四》

据此可见,朝廷一直对宁王一脉心存戒心,因此才会在钟陵王上言自荐之时如临大敌。对于孝宗来说,宁府先是由宁王出面请求恢复其护卫。一计不成之后,又让弟弟钟陵王出马请求带兵,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钟陵王的结局

弘治十八年四月,突然一道旨意从天而降,钟陵王朱觐锥连同其子镇国将军朱宸湤一起被降为庶人。朱觐锥的罪名是“纵欲乱常、欺污子妾、致死人命、私置军器”。朱宸湤的罪名是“不谏父恶、私通宫人”。

笔者在以前的文章中曾经针对皇帝如何处理宗室犯罪,做出过许多剖析。像钟陵王这样的罪名,如果没有“私置军器”这一条,最严重的惩处不过是革爵,过个几年宁王上奏求个情就能复爵。而其子朱宸湤最多也就是革去三分之二的岁禄,或者戴民巾闲住。

(弘治十八年四月)己未,降宁府钟陵王觐锥及其子镇国将军宸湤俱为庶人,送凤阳看守祖陵。—《明孝宗实录卷二百二十三》

可惜正是有了“私置军器”这条罪名,再加上皇帝心中一直记着当年朱觐锥上章自荐这档子事,终于趁此机会将钟陵王这一脉彻底斩草除根。顺便再多说一句,一个月以后,孝宗皇帝就驾崩了,你说这事巧不巧。

结语:虽然明朝的宗室一致被认为百无一用,其实他们的人生也很悲哀。他们一出生就能看到自己的天花板,但凡稍有振作之心,难免就会像钟陵王朱觐锥这样反遭迫害打压,他们又能怎么办呢?甚至于到了崇祯九年,天下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末代皇帝朱由检依然毫不犹豫地把主动起兵勤王的唐王朱聿键废为庶人。但凡朝廷能适当恢复宗室戍守边疆的职责,大明天下会不会多续命一段时间呢?

标签: 钟陵王朱觐锥明朝

更多文章

  • 假如曹髦有曹操的能力,打倒司马昭的概率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髦,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髦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260年五月初六,曹髦召集冗从仆射李昭、黄门从官焦伯等在陵云台部署甲士,并召见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到自己身边秘密议事,曹髦认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若他再不有所行动,定然会被司马昭废黩,正因如此,曹髦希望大家可以帮助自己

  • 商鞅花50斤黄金请人搬根木头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商鞅,战国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徙木立信。大家都知道商鞅变法,秦孝公统治时,中原的六个国家不承认秦国的地位,于是孝公发奋图强招揽人才,当时在魏国的商鞅就前往投奔。商鞅去到秦国的第二年,秦孝公就封他为大良造,主持变法大业,将秦国从西面的“蛮夷”,改造为中原的“衣冠之国”。商鞅变法最后成功了,

  • 隋朝覆灭后,身为皇后的萧美娘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隋朝,萧美娘

    古代女性没有现如今这么高的地位,因此往往不得不依附于男性,即使贵为皇后,也要面对命运的摆弄,隋唐时期的萧美娘就是这样一个苦命的人。《隋唐演义》是一部大型的古装电视剧,这部电视剧是以评书家单田芳的评书《隋唐演义》为蓝本,由浙江永乐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出品的。该剧主要讲述的是隋朝末年,朝廷腐败,隋炀帝昏庸无

  • 三国猛将甘宁一生有何战绩?关羽也惧他三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甘宁,三国

    三国猛将甘宁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罗贯中著《三国演义》,将三国那乱世写得好生精彩,不愧为四大名著之一。可是文学著作终究只是文学著作,尽管已经做到七分靠近历史事实,但那三分作者的私情却注定了它的内容会有偏颇。战争武斗的情节是《三国演义》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

  • 李儒最后的结局是什么?真的是他毒死的刘辩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儒,东汉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儒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李儒端着一壶酒献给被废为弘农王的刘辩,说“喝了这个酒,可以祛除瘟病”,弘农王说,“我不信,这肯定是毒酒,你想要毒死我!”公元190年3月6日,刘辩被废为弘农王不到半年的时间,身为弘农王郎中令,也就是掌管宫廷侍卫的李儒,奉董卓之

  • 王贲的结局是怎样的?他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贲,秦国

    你知道王贲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说到王贲其实在秦国也是非常有地位的一名武将了,那么有人要问了,这个秦国王贲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还有这个秦国王贲最后又是怎么死的呢?王贲怎么死的介于历史上并没有特别记录,王贲正常死亡(病死)的可能性最大。看王贲一生战绩,几乎踏足了所有六

  • 赵国名将庞煖一生有何作为?曾率五国联军攻打秦国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庞煖,战国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赵国名将庞煖的文章。大型历史剧《大秦赋》自上线以来,口碑不一,但是从场景、道具方面来看,这部剧还是值得一赞的。据悉,剧组先后搭建了1000多个不同的场景,试图为观众展现最贴近史实的画面。在《大秦赋》第一集中,赵国城墙上站着一位老将军,此人指挥赵国将士抵御秦将王

  • 赵国大将廉颇为什么会跑到魏国?与郭开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郭开,赵国

    说到郭开,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大秦赋》热播,相信剧中郭开这个任务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按照整个剧情的发展,秦国将要向赵国派遣一位关键性的卧底任务,而必定有能力左右赵国命运的人物,而此人便是郭开了。战国有四大名将,分别是秦国的白起和王翦,赵国的

  • 白起战功赫赫,为什么最后没有被封侯?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白起,秦国

    说到白起,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我们都知道,自从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就以战功封爵位,在战场上杀敌的数量,会决定士兵的爵位高低,因此大大提升了秦军的战斗力,尽管这个制度在后来显露出了弊端,但对于底层出身的士兵来说,还算是好事了。然而被后世成为杀神的白起,一

  • 芈启不是秦国丞相吗,为什么会成为楚国末代楚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芈启,战国

    说到芈启,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芈启这个人在历史上也是有历史原型的,那就是昌平君,而昌平君在历史上的记载中有两个差别很大的身份,一个是秦国丞相,而另一个则是楚国国君。这两个身份怎么看都很难让人联想到一起,那芈启是为什么会以秦国丞相的身份,又去做了楚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