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峻:孙权的托孤重臣,却毒害太子私通公主

孙峻:孙权的托孤重臣,却毒害太子私通公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207 更新时间:2023/12/11 12:51:59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孙权在建国称帝之后,逐渐开始变得骄逸自满、少纳谏言,以至于在政治举措和用人上犯下了很多严重的过失。尤其是在晚年的时候更是显得有些昏聩,重用诸葛恪既是一种无奈之举,同时也把东吴推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诸葛恪临危受命辅佐幼帝孙亮,起初实施的多项举措还不失为明智之举。比如减免赋税、罢免监视官民舆情的官员、废除了一些不合理的制度等举措,都在极大程度上给了民众和属官以恩惠,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迅速巩固了自己的地位。据《三国志诸葛恪传》载,诸葛恪实施这多项举措之后“众莫不悦”,每当他出行的时候“百姓延颈,思见其状”。这说明他在初期的时候很受百姓拥戴。

但是后来诸葛恪力排众议,劳师动众的兴兵北伐,尤其在新城取得惨败战绩之后,不仅使东吴的国力受到严重的影响,他的声望和支持度也一下子降到了极点。然而在这个时候,他竟然没有对自己的决策失误进行反思,反而继续刚愎自用、一意孤行,还要继续整顿军备进行再次北伐。他这一武断的行为在当时造成了很大的波动,同时也给了孙峻取而代之的理由和机会。

那么这个孙峻是个什么人呢?据《三国志孙峻传》载,孙峻是孙权的孙子,是他堂叔孙静的曾孙。由于少年的时候就习练弓马,以勇猛胆大而知名,孙权晚年的时候在族亲当中对他非常的重视和重用,在孙权临终之前又被晋升为武卫将军并册封为都乡侯,跟诸葛恪等一起临朝辅政。重用孙峻也是孙权晚年政治昏聩、用人不当的又一个例证。

据《三国志孙峻传》载,孙峻向来就没有什么好名声,凭着皇族的身份骄横跋扈、杀人如麻,属官和老百姓对他的恶行是敢怒而不敢言。孙权在世的时候他还多少有些收敛,自孙权去世之后,尤其是在建兴二年(公元253年)冬,设计斩杀了诸葛恪成了东吴的丞相兼大将军后,更是忘乎所以、为所欲为。

孙峻上任之后不仅剪除异己、称霸朝野、秽乱深宫,而且还跟孙权的大女儿自己的姑母鲁班公主私通,毒杀废太子孙和以及太子妃张氏。五凤元年(公元254年),同族的吴侯孙英气愤不过孙峻的恶行密谋锄奸,结果事情败露被孙峻斩杀。第二年,同族孙仪联络张怡、林恂等人再次密谋刺杀依然没有成功,孙仪等人被迫自杀,其他受到牵连被诛杀者达到了数十人之多,鲁育公主也在此次事件中受到牵连被赐死。

孙峻接任后的所作所为,可以说是一个十足的奸邪之徒,其恶行以及对东吴政局的影响绝不亚于诸葛恪的武断行为。孙权晚年对这两个人的重用和放纵,是东吴从兴盛走向衰弱直至最后灭亡的一个转折点。不过,在孙峻和诸葛恪之间,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他们两个人的关系非常亲密,以至于诸葛恪死后非常寂寞,于是就又返回来把孙峻给带走了。

我们从《三国志诸葛恪传》以及注引《吴书》当中的记载得知,孙权刚开始考虑托孤大臣的时候,就对诸葛恪刚愎自用的毛病产生过忧虑,最后还是在孙峻的力保之下才确定了下来,诸葛恪成为了托孤的首辅大臣。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孙峻跟诸葛恪之间的关系还是不错的。但是在诸葛恪北伐失败之后,又被孙峻给杀了并且还被灭了族。孙峻的恶行最终也很快得到了报应,而报应他的人就是已经死掉的诸葛恪。

据《三国志孙峻传》载,五凤三年(公元256年),孙峻在降将文钦的挑唆下准备出兵伐魏。孙峻命文钦、吕据、刘纂、朱异、唐咨等将率部从江都进入淮泗地区,进而攻占青、徐两州。部队出发之前,孙峻亲自到到石头城,也就是现在的南京为大军践行。当他看到吕据的部队军容严整的时候,忽然心生厌恶之情,于是就找了个借口,称心口疼回营休息了。

孙峻在休息的时候做了一个噩梦,梦见诸葛恪面目可憎、浑身是血的要杀了他报仇,孙峻从梦中惊醒之后,由于惊吓过度随即得了重病,没多久就死了,死的时候才三十八岁。这也算是诸葛恪倍感寂寞,返回来把他给叫走了吧。

在史料当中对孙峻和诸葛恪两个人死前的记载,都是充满了玄幻和灵异的,虽然现实当中肯定不是这个样子,不过孙峻确实是做了太多的恶事,被吓死或者被诛杀也是早晚的事儿。

标签: 孙峻三国

更多文章

  • 孙綝究竟是何许人也 为何死后连名字都被改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坚,东吴

    还不知道:孙綝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綝这个人大有来头,他是孙坚的弟弟孙静的后代,叫孙静为曾爷爷,有一个哥哥是孙俊,这个两个人都是吴国的皇室成员,在吴国刚刚成立的之时,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两兄弟自当时奔赴前线在所不辞,在哥哥孙俊不幸战死之后,他就接管了哥哥

  • 三国时期最狂妄的权臣,孙綝到底权力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孙綝

    在三国时期,提到著名的权臣,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董卓、曹操、司马懿等人。其中,就董卓来说,在东汉末年废少帝,立刘协即位(是为汉献帝),且不久就弑害了少帝及何太后,从而权倾朝野。在董卓之后,曹操这位权臣,同样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在曹魏建立后,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篡夺了曹魏大权。在司马懿去世后,司马师废

  • 孙綝是如何掌握大权的?他的下场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孙綝

    孙綝(chēn)(231年-259年1月18日[1]),字子通。三国东吴的皇族、权臣。孙坚弟弟孙静的曾孙,孙暠的孙子,孙绰的儿子,孙据、孙恩、孙干、孙闿的哥哥、孙峻的堂弟。始为偏将军,及峻死,为侍中武卫将军,领中外诸军事,代知朝政。吕据闻之大恐,与诸督将连名,共表荐滕胤为丞相,綝更以胤为大司马,代吕

  • 为什么万彧孙皓两人最后都一心要整死王蕃,就算杀头也不解恨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孙皓

    孙皓是东吴的一位暴君,暴君本来并非暴君,之所以会成为暴君,和身边众人的长期呵护是分不开。不过这里我们不讨论孙皓成为暴君的原因,就单讲一个叫做王蕃的东吴名士的坎坷人生,就可以知道孙皓为什么被称为暴君了。王蕃的列传王蕃本是一文艺青年,码字功夫高超,不但会做诗词歌赋,对学术也颇为懂行。东汉的科学大佬张衡曾

  • 三国吴天文学家、数学家王蕃生平简介,最后因何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

    王蕃,庐江人,由于此时松兹属庐江郡,治皖(今潜山县梅城镇)故有潜山县人和庐江西南人之说,松滋县(今宿松)位于潜山西南。而且清安庆府志、宿松道光志、民国志皆记载为宿松人。王蕃博览多闻,兼通历法、六艺。起初担任尚书郎,后来辞官而去。吴景帝孙休即位后,王蕃与贺邵、薛莹、虞汜一同担任散骑中常侍,加授驸马都尉

  • 【三国志·韦曜传】原文翻译,韦曜字弘嗣,吴郡云阳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韦曜传

    韦曜字弘嗣,吴郡云阳人也。少好学,能属文,从丞相掾,迁太子中庶子。时蔡颖亦在东宫,性好博弈,太子和以为无益,命曜论之。和废后,为黄门侍郎。孙亮即位,为太史令,撰《吴书》孙休践阼,为博士祭酒。命曜依刘向故事,校定众书。又欲延曜侍讲,而左将军张布近习宠幸,事行多玷,惮曜侍讲儒士,又性精确,惧以古今警戒休

  • 韦曜最后是怎么死的?东吴四朝重臣韦曜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韦曜,东吴

    韦曜,本名韦昭,字弘嗣,吴郡云阳(今江苏丹阳)人。年少时喜好学习,善于撰写文章。初任丞相的掾史,外出授任西安县令,回到京城后任尚书郎,升任太子中庶子。当时蔡颖和韦曜同在东宫任职,喜好围棋。太子孙和认为此事没有益处,故让韦曜著文论说此事。未任侍讲孙和被废黜皇太子之位后,韦曜转任黄门侍郎。会稽王孙亮即位

  • 韦曜:东吴四朝重臣,为何在七十岁时被处决?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韦曜,三国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韦曜。韦曜本名韦昭,表字弘嗣,204年出生于吴郡云阳(江苏省丹阳)。其人幼年好学,擅撰文章,年轻时给丞相担任掾史,之后被调往豫章郡西安县(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附近)担任县令,政绩卓著被调回京城后,担任尚书郎。241年,孙权的长子宣太子孙登病逝,孙登去世前,上表

  • 东吴特务头子吕壹,他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吕壹,三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吕壹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孙权晚年,对身边的朝臣和江东世族大家并不放心,于是任命提拔一群耳目,用于监视监听,访查文臣武将,掌握江东世族动向。这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担任“校事”的吕壹。吕壹这个名字,很多朋友对他非常陌生,此人在《三国志》中

  • 机关算尽的东吴大臣,揭秘吕壹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吕壹,三国

    在三国时期,有一位大臣仗着皇帝的信任,到处打压其他大臣。这位臣子就是吕壹,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大家来聊一聊他的故事。吕壹出生在三国时期,是吴国人。由于吕壹的能力非常强,所以,吕壹在工作上表现得非常好。而且,吕壹善于讨好,遇到孙权经常说孙权的好话,所以孙权非常的高兴,同时也非常的信任吕壹。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