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莽为何会篡了汉朝?皆因刘邦随口一句戏言

王莽为何会篡了汉朝?皆因刘邦随口一句戏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473 更新时间:2024/1/24 19:38:40

高祖提剑入咸阳,炎炎红日升扶桑;光武龙兴成大统,金乌飞上天中央。我们都知道,刘邦斩白蛇而起义,历经楚汉相争,建立大汉四百年江山,可是,在西汉与东汉之间,有14年的时间是王莽建立的新朝。

王莽之所以能扶摇直上,完全得益于自己的姑姑王政君,也就是赵飞燕赵合德的婆婆。平帝时王政君以太皇太后临朝称制,王莽善于伪装,很快取得大司马大将军的职位,总揽朝政。平帝死后,王莽立年仅两岁的孺子婴为帝。不到三年,王莽便原形毕露,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

网络配图

可是由于王莽的改革太过超前,导致新莽政权不稳,绿林、赤眉等起义军纷至而起,天下大乱。最终王莽被杀,刘秀(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登基,是为光武中兴。绕了一大圈,江山还是在刘邦后代手中,此等事情恐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半路杀出的王莽,到底有何来历呢?

这件事,还是要从斩白蛇说起。

话说刘邦做亭长的时候,奉命押送一批劳工去骊山为秦始皇修筑陵墓,途中许多劳工趁机脱逃。反正无法交差,不如释放所有的劳工,自己也赶紧跑路。某日,刘邦喝了不少酒,乘着酒兴继续赶路。在芒砀山一带,遇到一条白蛇拦路。此时刘邦醉意朦胧,借着酒劲:“英雄豪气,所向披靡,区区一蛇,安敢挡吾道路?”欲用剑砍去。只见那白蛇道:“我乃贵为天子,焉游四海,诛秦平分天下。”总之,这个白蛇也是一个天子,想和刘邦平分天下。可是此时的刘邦完全没把这句话听进去,左耳进右耳出,依然表示要斩杀它。

网络配图

白蛇见状继续说到:你如果真想斩我就斩吧,但是你要记住如果你斩我的头,我死后就乱你头,如果你斩我的尾,我死后乱你的尾。刘邦听后大笑道:那我既不斩头也不斩尾,我把你从中间剁开。说罢一剑下去白蛇立马被从中间分成两节。不日,白蛇给刘邦托梦说:“主公,你今天杀了我,何时还命呢”刘邦随口推说:“这里高山陡岭哪有命还?平地(帝)还命罢。”白蛇说:“你今天欠下的账总有一天要还的。你把我腰断两截,我就在中间平帝时,篡你的朝。

刘邦贵为天子,金口玉言,所以西汉传到平帝,白蛇转为王莽,篡了汉朝。

从字面来看,莽与蟒,何其相似。到底是巧合,还是天意?

网络配图

王莽被后世的东汉史家,塑造成了典型的“乱臣贼子”。可是王莽这个人是很难评价的,在篡位前,他是个大野心家,大阴谋家,非常有权谋,特别善伪装,是个诡计多端的老狐狸;而在篡位后,他是个大笨蛋,大傻瓜,有时还像个疯子。天凤三年,王莽命太医解剖一个被处决的人,以便研究他的内脏和动脉并找出治疗疾病的方法,开了古代解剖学的先河。天凤六年,王莽召集骁勇善战的人,其中一人曾造了两翼,飞行了数百步才落地。如果历史给他足够的时间,恐怕整个世界历史都会为之改变。

标签: 王莽

更多文章

  • 刘邦为什么封父亲为太上皇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邦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刘邦的父亲看不起刘邦的故事。汉高祖刘邦在家排行老三,一家都是农村户口,刘邦却不愿下地干活,能偷懒就偷懒。刘邦的父亲实在看不下去了,严厉批评他是个无赖,不愿勤劳致富,只想投机取巧,还拿刘邦弟弟做榜样,让他向弟弟学习。是以,很多人认为刘邦与父亲不亲和,还有后人根据司马迁的《史记》中关于

  • 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下令杀掉救命恩人​樊哙​?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邦

    中国有一句古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是汉高祖刘邦,却做了一件与之相反的事情。在项羽所设的鸿门宴上,刘邦的性命多次受到威胁,千钧一发之际,大将军樊哙勇闯帐营,丝毫不惧项王,据理力争,将刘邦安然救出,护送回营,这救命之恩,是天大的恩情。刘邦与樊哙还是连襟关系,刘邦娶了吕雉,樊哙娶了吕嬃,吕嬃是吕雉的

  • 刘邦为何是千古一帝?因为他身上这俩个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

    刘邦在历史上是一个比较奇怪的皇帝。一方面很多人都瞧不起他,觉着他是一个混混上位,竟然能混上皇帝,实在是奇葩。一方面说起中国历史,又绕不开刘邦。而且刘邦开创汉朝江山,实在是功不可没。其实,刘邦才能在历代帝王当中属于上乘,他有两样本事,后世帝王没有一人能够做到,包括被称为允冠百王的刘秀,也没有做到这两点

  • 揭秘:刘邦在夺取天下后杀了多少身边的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

    刘邦的功臣有上百人,在这些封王封侯的功臣中,由于部分人看不清时势,不能急流勇退,刘邦感觉到了他们的威胁。为了汉室江山的稳定,刘邦立下“白马之盟”,几乎以谋反罪诛杀掉这些人,诸如彭越、陈豨、韩信、英布,当中的异姓王占了很大的比例。网络配图 在刘邦诛杀的功臣中,首当其中的是燕王臧荼。经由韩信的传信劝说,

  • “好好先生”萧何为何要帮刘邦诱杀自己的好友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萧何

    历史上众多“好好先生”未必都是好人,他们所信奉的中庸哲学,讲究“不偏不倚、左右逢源”,为了保住自己,偏向哪一方都可以。因此,所谓“好好先生”,中庸信徒,其本质大都是趋炎附势。他们没有主见,也没有善恶,有的只是永远跟着最有实力的主子走的“信念”。西汉首任丞相萧何就是“好好先生”的祖师级人物。这个想做好

  • 刘邦最亲近信任的人 封赏最高结局却最惨!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农民出身的君王,能取得天下最主要的依靠力量就是和他一起打天下的那些沛县子弟。西汉初期朝廷的大权也牢牢掌握在这些人手中,西汉的前几任丞相萧何、曹参、王陵、周勃无一例外都是沛县子弟。在这些中刘邦最亲近信任的不是西汉三杰之一的萧何,也不是鸿门宴上勇闯项羽大帐的樊哙,而是不太为人熟知的

  • 刘邦和曹寡妇生的长子刘肥如何躲过吕后毒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

    刘肥是汉高祖刘邦的长子,但是却不是吕后所生,而是在刘邦结婚之前与曹寡妇所生。因为曹氏不是刘邦的正妻,所以在刘邦造反之前刘肥一直是跟着曹氏过的。命运是公平的,在刘邦平定天下后并没有忘记这对母子,因为一来刘肥是长子,二来曹氏是刘邦贫贱时的妻子,正所谓糟糠之妻不可忘。刘邦对刘肥的封赏也是这些子女中最高的,

  • 大汉流氓皇帝刘邦统一中国靠的是哥们义气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

    人生如白驹过隙,世事如白云苍狗。秦王赢政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刘邦47岁,在泗水亭亭长任上已经超过十个年头,娶妻生子,沉迷酒色,十年无所升迁,不求上进。若不是两年前去咸阳服徭役,见到秦始皇时一不留神说出来那句“嗟夫,大丈夫当如此也!”甚至难免让人怀疑,当年那炽热的“游侠梦”也早已落满尘埃。也许

  • 鸿门宴项羽为何不杀刘邦?原来竟是因为这个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项羽

    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一直被解读为项羽政治幼稚的表现。尤其是范增那句“竖子不足与谋”,更使得这种观点深入人心。其实中外历史上有很多相似的例子,如刘备曾依附於曹操时,曹操看出刘备是潜在威胁,却为何不趁机杀掉刘备;日本战国时期,丰臣秀吉为何不杀掉德川家康等等。反过来,项羽难道不想杀死刘邦吗?曹操难道不想

  • 酒色之徒刘邦娶吕雉为妻是早年找不到老婆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吕雉

    在数千年的古代历史上,有两位农民出身的皇帝特别值得尊敬——一个是汉高祖刘邦,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然而,世人所不知的是,早在他们创业之前,如果按照他们自身的情况,外人不帮助的话,就连个老婆都娶不上。连饭都吃不饱的朱元璋如此,小混混刘邦更是如此——如果不是吕翁看他气度不凡,执意要把女儿送给他。网络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