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汉流氓皇帝刘邦统一中国靠的是哥们义气

大汉流氓皇帝刘邦统一中国靠的是哥们义气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818 更新时间:2024/2/12 9:37:33

人生如白驹过隙,世事如白云苍狗。秦王赢政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刘邦47岁,在泗水亭亭长任上已经超过十个年头,娶妻生子,沉迷酒色,十年无所升迁,不求上进。若不是两年前去咸阳服徭役,见到秦始皇时一不留神说出来那句“嗟夫,大丈夫当如此也!”甚至难免让人怀疑,当年那炽热的“游侠梦”也早已落满尘埃。

也许,那份“游侠梦”确实曾经在漫长的泗水亭亭长生涯里无可救药地黯淡过——毕竟,那是十余年漫长的枯燥时光;毕竟,刘邦已经从血气方刚的青年逐渐步人不尴不尬的中年。要求一个踏上奔五之路的中年人继续青少年时代的激情澎湃的“游侠梦”,确实不太现实。然而两年前的咸阳之行,对刘邦尘封的“游侠梦”显然有着强烈的刺激。梦想再次被激活。47岁这年,刘邦“夜解从所送徒”,抛弃了秦帝国体制内的小官吏身份,亡人芒砀山中,回归游侠。在即将到来的秦末风云变幻中,游侠刘邦终于得以凭借“任侠仗气”而成就了汉王朝的数百年基业。

网络配图

理解汉王朝建国之路上的游侠背景,是解开汉帝国内部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的第一把,也是最重要的一把钥匙。因为之后所发生的一切,分封异姓诸侯、白马之盟、吕后称制、无为而治等政治命题的出发点,都基于这一点:汉帝国原本是以游侠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

日本学者守屋美都雄曾在《关于汉高祖集团的性质》一文中详细考察了刘邦集团的客、中涓、舍人、卒等组成群体,并得出结论,认为他们在秦末乱世选择与刘邦结合,是基于一种互相平等的信赖感。换而言之,这种平等的信任感的来源,正是刘邦的“任侠仗气”。这一“任侠仗气”最显著的体现,是刘邦入蜀之时,楚国与其他诸侯门下,仰慕跟从刘邦者达数万人——期间已颇有信陵君门下食客三千的风范。

如果稍加留意,并不难发现,以游侠之风在秦末动乱中取得成功的,并非只有刘邦一人。王陵,曾经是刘邦游侠之路上的“兄长式人物”,同样也以游侠之身聚众数千人,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反秦力量。其他如英布彭越等人,同样均以游侠起家,为众豪杰所推举;刘邦曾经的门主张耳,则更不必说了,乃是反秦运动中极著名的游侠领袖。可以说,当秦末乱世来临,因为秦帝国的严密法家网络而隐匿民间的战国游侠之风,趁势再度复活,并最终左右了历史的进程。

网络配图

众所周知,张良韩信均是由战国末年没落诸侯贵族转化而来的游侠。细究他们与刘邦之间的关系本末,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一开始双方并未形成所谓的“君臣关系”。他们之间的联系纽带,正在于“游侠”二字。游侠间的重然诺,轻生死,于二人身上体现极为充分——张良作为诸侯信使出使刘邦,恰逢汉军败绩,岌岌可危,旁人劝张良速速离去,以免受池鱼之殃,结果却被张良以汉王与我任侠相交,此时“亡去不义”而拒绝。同样,当楚汉之争进入关键时刻,旁人劝第三方关键力量韩信乘机达成三足鼎立局势时,当年的游侠,如今的齐王韩信拒绝了这一提议,理由同样是“汉王待我极厚”,不忍背义。

网络配图

因为刘邦的缘故,游侠之风,在汉初的社会生活当中相当盛行。刘邦崇拜信陵君的养客之风,所以善于养客的陈稀也因此得到了刘邦近乎无条件的信任——陈豨在为代相期间,一度“从车千乘”,门下游侠食客如云。游侠朱家敢于收留亡命游侠季布,并为之设法向刘邦求情,其间也有看准刘邦的游侠本性这一原因在其中。所谓“得黄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诺”,所体现的,正是汉初社会对游侠精神的一种普遍认同。这种认同,是伴随着游侠刘邦,以一种游侠的方式建立汉帝国而来的——芒砀山中的流寇集团,萧何、樊哙等组成的丰沛旧人集团,是刘邦建国之路上的最基础的军事力量和组织力量,二者的初始结合方式,均带有强烈的游侠色彩。

标签: 刘邦

更多文章

  • 鸿门宴项羽为何不杀刘邦?原来竟是因为这个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项羽

    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一直被解读为项羽政治幼稚的表现。尤其是范增那句“竖子不足与谋”,更使得这种观点深入人心。其实中外历史上有很多相似的例子,如刘备曾依附於曹操时,曹操看出刘备是潜在威胁,却为何不趁机杀掉刘备;日本战国时期,丰臣秀吉为何不杀掉德川家康等等。反过来,项羽难道不想杀死刘邦吗?曹操难道不想

  • 酒色之徒刘邦娶吕雉为妻是早年找不到老婆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吕雉

    在数千年的古代历史上,有两位农民出身的皇帝特别值得尊敬——一个是汉高祖刘邦,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然而,世人所不知的是,早在他们创业之前,如果按照他们自身的情况,外人不帮助的话,就连个老婆都娶不上。连饭都吃不饱的朱元璋如此,小混混刘邦更是如此——如果不是吕翁看他气度不凡,执意要把女儿送给他。网络配图

  • 刘邦为了逃命竟然三次把自己的儿女踢下车?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邦

    都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为了自己的千秋霸业,为了自己的江山,有的人居然罔顾亲情,在逃命的马车上数次把自己的亲生儿女赶下车,这样的男人即便成功了,也能叫做男人吗?网络配图刚才是爆炸君的爆炸式言论,熟悉历史的朋友大概已经猜到爆炸君说的是谁了。没错,他就是被誉为草莽英雄的大汉的创建者刘邦。说起刘邦,吹棒者大

  • 刘邦是怎么从“白登之围”脱出的?又是与女人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

    汉高祖刘邦在“白登之围”中是怎样脱身的?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让韩王信迁到代国,建都在马邑。匈奴兵攻打韩王,并用大军包围了马邑,韩王信因为受到汉朝猜忌,失去了信任,他害怕遭到诛杀,率领众军在马邑投降匈奴。韩王信投降匈奴后,使得匈奴对汉王朝的实情了解得更加清楚,因而率领大军南进,越过句注山,向太原郡进

  • 论起封建帝王谁最厉害?那可能要属刘邦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

    刘邦出生于一个小农民家里,祖上没有什么贵人。他只比秦始皇小三岁,在秦始皇死去之后才展开自己的大业。四十八岁起兵,五十岁攻入咸阳灭秦,五十五岁击杀项羽称帝,六十二岁离开人世,他人生中所有大事都发生在生命的最后十几年,十几年的时间,硬是把自己的平民之身升华到了九五之尊,不可谓不厉害。其实细想一下,他的厉

  • 刘墉是哪里人?与刘邦同族同乡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墉

    刘墉家族之谜:刘墉到底是哪里人?凭借电视传媒的巨大威力,刘墉这一历史人物早已是妇孺皆知。然而,正是由于这些戏说,使人们对刘墉及其家族产生许多误解,很多人认为刘墉只不过是一个来自于山东农村的穷小子。难道刘墉真是出身于一个无依无靠、毫无背景的平头百姓家吗?除了电视剧造成的误解,一些人还在争论刘墉的家乡是

  • 历史上刘肥究竟是不是是刘邦的长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肥

    刘肥简介刘肥是汉代汉高祖的庶长子,沛郡丰邑人,是汉惠帝同父异母的兄长,因为刘肥的母亲曹氏是刘邦的情人,在刘邦称帝前,认识吕雉之前就和曹氏发生了关系并生下刘肥。刘邦称帝后,公元前201年,刘肥被封为齐王,定都临淄,是当时西汉最大的诸侯国,所以一度被吕雉视为威胁。刘肥作为刘邦的庶长子,而刘氏子嗣又很少

  • 此人被刘邦赐姓,还想出一计退匈奴,揭秘汉朝奇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娄敬

    抓住乱世的尾巴,奋力成为英雄娄敬“乱世出英雄”,这几乎是一个真理,因为乱世是一个缺乏秩序的时代,缺乏了秩序,就为各色人等的脱颖而出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因此,每一次乱世都会造就大量英雄。秦末当然是乱世,许多英雄应运而生,不足为奇。到了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居然还有人能抓住乱世的尾巴,奋力成为英雄,

  • 揭秘,刘邦的后人居然跑到日本,要一刀捅死日本天皇?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徐福

    在中国历史上,曾有两次大规模集体移民日本的事件,一次是在秦朝时期,一次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秦朝时的这次,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了,那就是徐福以为秦始皇寻找仙药,带着三千童男童女东渡日本,然后再也没回来。而魏晋南北朝这次,则和刘邦有关。据日本有关资料记载,刘邦的后人汉献帝被废黜之后,居住在山阳,到他玄孙阿

  • 刘邦这么叼,为何刘邦最铁的兄弟,到死也没明白怎么被人下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卢绾,汉朝,刘邦,司马迁

    卢绾,沛丰邑(今江苏丰县)人,不仅和刘邦是同一天生的,而且和刘邦是多年同班同学。刘邦起兵之后,就做了刘邦的参谋,参谋长是人家萧何。但要说起和刘邦的关系,连大汉第一功臣萧何都没法比,关系好到进刘邦房子都不带敲门的。卢绾刘邦称帝之后,开始着手清楚项羽留下来的残余势力,燕王臧荼怕被清算索性自己就反了,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