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刘邦的后人居然跑到日本,要一刀捅死日本天皇?

揭秘,刘邦的后人居然跑到日本,要一刀捅死日本天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319 更新时间:2024/2/11 3:01:01

在中国历史上,曾有两次大规模集体移民日本的事件,一次是在秦朝时期,一次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秦朝时的这次,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了,那就是福以为秦始皇寻找仙药,带着三千童男童女东渡日本,然后再也没回来。

而魏晋南北朝这次,则和刘邦有关。

据日本有关资料记载,刘邦的后人汉献帝被废黜之后,居住在山阳,到他玄孙阿知这一代,已是西晋时代了。

但阿知心里一直害怕被当权者清算,有离开中国的想法。

他经过多方打探,最后看上了日本,于是他召集旧臣说道:“我在此地生活已久,心中总是惶恐,现听闻东瀛比我们这里安定,所以我决定带着大家东渡东瀛。”

大家听了都觉得有道理,于是,公元289年,阿知率其子都贺、舅舅兴德及族人共2040人东渡日本。

阿知到了日本之后,被天皇赐姓为“东汉使主”。

这些人先是以“东汉”为姓,后经多次演变,我们在抗战片中看到的那些叫原田、高桥、江上、秋月、波多江,都是刘邦后人。

比较有名的,包括日本史上第一位征夷大将军坂上田村麻吕,还有日本战国时期的著名武将,人称独眼龙有伊达正宗的正室夫人田村御前等。

后面的事就不说了,单说他们刚刚迁移到日本那阵的事。

话说在日本崇峻天皇时代,“东汉”一族出了个年轻人,叫东汉驹。

东汉驹成年之后,投入到当时的权臣苏我马子门下。

在日本上,他们把国民分为两类,一类是本土人,一类是渡来人,也就是海外移民。

像徐福,阿知等,都属于渡来人,作为阿知的后人,东汉驹自然也就是渡来人,而且这个权臣苏我马子也是渡来人,只不过不是从中国移民过去的,而是多百济国移民过去,百济国就不解释了,它就在现在的韩国境内,可以说是韩裔。

苏我马子家对日本的影响很大,因为日本的佛教就是在苏我家两代人的不懈努力下才得以在日本立足的。

刚才说了,这个苏我马子是权臣,而且是那种把天皇架空的那种,他的这种做法,自然被当时的崇峻天皇所不容了。

但这个崇峻天皇没有什么本事,也就只会过过嘴瘾,在背地里骂苏我马子为畜牲。

本来这个崇峻天皇就是苏我马子推上皇位的一个傀儡,现在这个傀儡居然敢骂他的恩人,苏我马子很生气。

他一生气,后果就很严重了。

于是,在这年11月,他找了个借口,说是关东地区有人感大圣德,特地献上特级绸缎一批,并且还自费弄了一个类似于献宝大会一样的活动,邀请天皇参加。

崇峻天皇不知是计呀,于是就屁颠儿屁颠儿的去了。

结果刚一到现场,他就见到一支队伍全副武装的朝他走来,领头的正是东汉驹,当然了,崇峻天皇并不认识他。

东汉驹径直来到崇峻天皇面前,二话不说,拔出大刀,白刀进,红刀子出,崇峻天皇还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呢,就去见了他的天照大神。

标签: 徐福

更多文章

  • 刘邦这么叼,为何刘邦最铁的兄弟,到死也没明白怎么被人下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卢绾,汉朝,刘邦,司马迁

    卢绾,沛丰邑(今江苏丰县)人,不仅和刘邦是同一天生的,而且和刘邦是多年同班同学。刘邦起兵之后,就做了刘邦的参谋,参谋长是人家萧何。但要说起和刘邦的关系,连大汉第一功臣萧何都没法比,关系好到进刘邦房子都不带敲门的。卢绾刘邦称帝之后,开始着手清楚项羽留下来的残余势力,燕王臧荼怕被清算索性自己就反了,于是

  • 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之后,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要反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邦,韩信,

    刘邦一个泼皮无赖,从一个泗水亭长,打败西楚霸王、一代战神项羽,做到汉朝开国皇帝汉高祖。之所以有如此伟业,刘邦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用他的话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

  • 中国第一个女侯爷竟与刘邦有这种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邦

    刘邦参加革命前,他老爸叫刘湍,字执嘉,至于刘太公的称号,则是刘邦事业有成之后的事了。刘湍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文化水平不高,顶多也就学前班至小学一年级的水平,如果要划成分的话,刘家则属于富裕中农。除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下地干活,刘湍的业余

  • 为何古代战争投降时要举白旗?原来和秦始皇、刘邦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邦

    从影视剧中,我们能看到,交战的一方投降,一定会举白旗。这就很奇怪了,为啥不举黄旗,蓝旗呢?其实,这种历史的沿袭和秦始皇、刘邦有关。现代人喜欢穿白色的衣服,但是古代人是不喜欢穿白色衣服的。其中原因,是因为古代的五方说中。五行学说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根据甲骨文卜辞的记载,五方说把殷商所在的地域称

  • 燕王卢绾与刘邦的关系如此之铁,为什么选择叛变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卢绾

    刘邦称帝之后,开始着手剪除异姓王,他们的封地总面积超过了汉郡,危害到了刘汉江山,这也是汉朝唯一的八个异姓王(除东汉末年的曹操外)。八个异姓王中,有个人比较特殊,他是刘邦的发小,跟随身边南征北战,深受信任,此人就是燕王卢绾。与其他异姓王不同,卢绾与刘邦的私人关系非同一般,两人的父亲关系非常要好,而两人

  • 韩信死后,刘邦只有一个反应,已经足以证明韩信是冤枉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邦

    韩信,本是淮阴小儿,家里很穷,又什么都不会,只好四处打秋风,日子过得相当凄楚,项梁叔侄江东起义之后,韩信才看到施展人生才华的机会,于是投奔了项家军,孰料就因他长于谋略,短于武功,所以在项家军之内并不受重用,项梁死后,才在项羽帐下做了个执戟郎中,也不过是后世所谓的带刀护卫,表面风光,实际没一点用处。韩

  • 朱元璋和刘邦为何有这么多相似之处?竟是朱元璋模仿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

    中国历史上的布衣皇帝还真是屈指可数,而其中最有作为的就首推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了。刘邦曾经做过泗水亭长这种下级官吏,但最终却开创了强大汉朝,朱元璋在起兵之初就开始以老乡刘邦为楷模,希望能够“奄有中华地,重开大宋天”,于是他几乎是将刘邦走过的路,重新走了一遍。朱元璋起事之初,曾经向谋士李善长请教,

  • 为什么说出名要趁早?那刘邦只比嬴政小三岁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始皇,刘邦,

    出名要趁早,这件事是张爱玲说的。她的一生,都在渴望逃离。她的母亲是典型的嘴碎老太太,所以她需要钱来改变自身的处境。但这句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比如,嬴政和刘邦只相差三载,可许多人都以为他们不是一辈人。为什么呢?和这句话有很大的关系。嬴政就算再不济,也是个皇子,含着金钥匙,年纪轻轻便可以管理国家。但刘

  • 作为曾经的对手,刘邦在项羽死后还记得他们曾经“约为兄弟”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杜衍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西楚霸王项羽说完这句话,拔剑自刎而死。项羽死后,“王翳取其头,馀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

  • 项羽为什么败给刘邦没能夺取天下?和他气走的这个人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项羽,范增

    “楚汉争霸”的故事,想必现在的人们依然津津乐道,同时,了解过这段历史的朋友应该也会知道,在争霸的大部分时间里,项王项羽是占据着优势的。当时项羽的第一谋士范增辅佐着项羽,为项羽出谋划策,立下许多功劳。也使得项羽把他称为国宝,尊称他为“亚父”。项羽的愿望是拥有天下,所以成为一方统帅是项羽的梦想,可惜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