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多次想杀萧何,萧何是怎么躲过的?

刘邦多次想杀萧何,萧何是怎么躲过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301 更新时间:2024/2/4 10:05:57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萧何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都是开国之巨勋,为大汉争得天下都立下了不朽的功绩,三人也都是后世推崇的偶像,刘邦在开国后论功行赏将萧何立为首功,封他为酂侯,食邑最多,而张良则自谦请封为留侯,封地为今天的江苏沛县,韩信则先封齐王,后徙为楚王,没多久又贬为淮阴侯。

汉初三杰中张良和韩信算是外来户,萧何是刘邦的嫡系,和刘邦是老乡,在刘邦起义之初就跟随着,为刘邦管理后方,不断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起了重要的作用,而且萧何对刘邦忠心耿耿,为刘邦推荐韩信这个旷世帅才,使处在逆境中的刘邦最终赢得胜利,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只不过刘邦对萧何却是极不放心,几次三番对萧何起杀心,汉初三杰都是当世人杰,却只有张良最为潇洒,刘邦也对他从没怀疑过,韩信最惨,打败项羽后就被削夺军权,最后死在吕稚之手,这其中说起来就是张良最懂得人心和人性,张良出谋划策也多从人性出发来制定,也是看得最透的一个,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在可以身居高位的情况下急流勇退,对权力没有丝毫的留恋,为后世最为推崇的一个。

萧何经人提醒才躲过了刘邦的连招

萧何虽然对刘邦忠心耿耿,也尽心尽力的辅佐刘邦,然而却不知道帝王之心,萧何不仅把后方管理的很好,最主要的是萧何宅心仁厚,对老百姓很好,因此深得人心,这也成了刘邦的心病,刘邦曾经三次对萧何进行试探,而萧何却不自知,几次惹来杀身之祸,幸好有人提醒萧何,为他出谋划策,才让萧何躲过劫难。

在刘邦和项羽对阵的时候,刘邦就对在大后方的萧何不放心,也不明讲,只是几次三番的派使者慰问萧何,说些萧何你辛苦了,帮我管理着大后方,真是劳苦功高啊,萧何也没多想,还以为刘邦关心他,丝毫不知道其中的危险,他手下就有人跟萧何提醒道:“现在汉王在前线征战沙场,自顾不暇了还三番四次派人来慰问你,你不觉得奇怪吗?”

萧何一听有道理啊,在前线那种苦地方,怎么还有闲情逸致来关心我这在后方的人,就问手下人这汉王是怎么个意思?那人说这是汉王不放心你了,你赶紧派你族人中能作战的都去前线帮忙,这样就可以解除汉王的疑虑了,萧何依计行事,第一次化解了危机。

在大汉建立后,刘邦忙着诛除异姓王,在外四处征讨,而萧何帮吕后匡骗韩信到永乐殿,诛杀了韩信,吕后还夷灭了韩信三族,这也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典故,为刘邦除了一块心病,刘邦对萧何更加恩宠,加封了五千户,还派了五百名士兵和一名都尉来作萧何的护卫,萧何在家中摆酒庆贺,门客中一个叫召平的出来搅局,穿着素服来吊丧。

萧何见状大怒,召平说相国你以为这是大喜吗?这个可是祸患啊,你想想陛下在外面亲冒矢石的平叛,而你却守在朝中不参加战阵,反而得到加封,还增设卫队保护你,这是因为陛下对你起了疑心,想试探你,你没看到韩信的结局吗?我看还是谢绝封赏,拿出家财拨入国库,移作军需。萧何听后惊出一身冷汗,赶紧照召平所说去作,刘邦果然大为高兴。

汉十二年,黥布谋反,刘邦又亲自带兵去平叛,在前线刘邦屡次问运送粮食的使者,萧何在长安怎么样,使者说萧相国爱民如子,除了办军需外,就是做些安抚百姓的事。刘邦听后默默不语,使者回报萧何,萧何也不知道刘邦的意思,一个门客听说后,对萧何说:“恐怕阁下离灭族之祸不远了。”

萧何大为不解,忙问此话怎讲,门客说:“阁下为百官之首,已经没什么职位可封,你在关中十多年,又深得百姓的爱戴,你想想皇上怎么会放心得下,你现在还孜孜不倦地争取民心,所以陛下听后默默不语,就是害怕你利用民望有什么不轨的行动,这是皇上最为忌讳的。”

萧何大惊忙问怎么办?门客说道:“阁下只有作些自污名节、不得民心的事,陛下才会放心。”于是萧何开始强买民间田宅,在民间放高利贷,让老百姓怨恨他,等到刘邦平叛回京后,很多百姓拦路告状,刘邦脸上很愤怒,心里却高兴得很,把萧何关进监狱几天后就放了出来。

可以说萧何也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没有被顺境冲昏头脑,又有门客提醒,每次都能虚心接受意见,也因此几次将刘邦的疑心消除,从而化险为夷,幸免于难得以善终!

标签: 萧何汉朝

更多文章

  • 韩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刘邦为何能轻易将他拿住?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朝,韩信

    韩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刘邦为何能轻易将他拿住?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邦击败项羽,在定陶汜水之阳被众诸侯拥立为皇帝,刘邦即皇帝位之后,曾在一个公开场合和一帮大臣讨论,为什么楚汉相争,最后胜出的是他刘邦?这段讨论结束,刘邦做了总结性发言,在发言中,刘邦补充到,除了众位提出的原因,我认为我

  • 诸多缺点的刘邦,为何能在楚汉之争中获得多数人支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朝,刘邦

    诸多缺点的刘邦,为何能在楚汉之争中获得多数人支持?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地方豪强与六国旧贵纷纷起事,逐鹿中原。秦朝覆灭之后,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并分封天下诸侯,却很快就遭到来自汉王刘邦的强力挑战,并最终被刘邦所击败。在楚汉争霸的过程中,虽然

  • 揭秘:刘邦西征咸阳是美差还是送死?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朝

    揭秘:刘邦西征咸阳是美差还是送死?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就在楚怀王一干群臣于彭城忙着争权夺利时,两百里以外的刘邦早已离开砀郡,虎归山林,蛟龙入海,开始了他蓄谋已久的万里征程,目的地是他向往已久,又去过多次的咸阳。早在离开丰邑时,刘邦应该就已经下定了向西远征咸阳的决心。故此他

  • 刘邦初起兵就差点被灭?不是秦军而是亲密战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朝

    刘邦初起兵就差点被灭?不是秦军而是亲密战友?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刘邦起兵之后,第一要务是攻城略地建立根据地,以获取钱粮和兵员。一攻胡陵不下,刘邦审时度势,退兵丰邑。在丰邑大败泗水郡监平之后,刘邦趁胜追击,泗水郡监平逃往胡陵,退进城中。刘邦复又追到胡陵城下,再次形成了围攻胡

  • 汉文帝:汉高祖刘邦第四子,还写了一篇流传万世的散文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文帝,汉朝

    说到千古一帝,人们想到的往往是成吉思汗这样的开疆扩土的独夫,但成吉思汗满手血腥,屠城太多,历代鄙视批判者甚多,包括秦皇汉武这样的帝王,提到千古一帝,也甚为勉强。但是有一个皇帝,在其生前死后,因为给百姓带来太多的福利,提到强民安民的千古一帝,则汉文帝是第一个必须考虑的人选。汉文帝一生十分关心民生问题,

  • 刘邦到底哪里来的魅力 为什么喝酒总是不给钱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邦,喝酒

    刘邦为什么喝酒总是不给钱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到刘邦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人真的不简单哈,嘿嘿,其实大家也知道的,刘邦啊是真的挺厉害的,话说刘邦在没有发迹之前在他们那儿喝酒是从来不给钱的,总是赊账,而且年底了别人也不找他要,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

  • 刘邦称帝之后为什么提拔他的乡下朋友 主要的原因有三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邦,汉朝

    刘邦称帝之后为什么提拔他的乡下朋友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刘邦能当上皇帝,并且很快提拔他乡下的那些朋友,主要有三个原因:一,刘邦团队有三个当时的绝顶人才,就是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三人。虽然说樊哙、曹参、陈平、卫绾这些人稍微差了一点,但用好了

  • 刘邦允诺韩信的“三不杀”是什么?为何韩信最后还是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朝,韩信

    刘邦允诺韩信的“三不杀”是什么?为何韩信最后还是死了?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对于高祖皇帝允诺韩信的三不杀。大多出现在演义以及戏曲之中,因此现在对种说法真假程度不得而知,假设刘邦赐予韩信三不杀,吕后最终依旧将韩信杀死,吕后在杀韩信的过程中是否违抗了刘邦的旨意呢?首先张良有没有为保

  • 刘邦在逃跑途中一次次将儿女踹下车,夏侯婴为何舍命相救?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朝,刘邦,夏侯婴

    刘邦在逃跑途中一次次将儿女踹下车,夏侯婴为何舍命相救?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陈平背楚投汉的第一计,便是叫刘邦直取彭城。刘邦原本的计划是,一点点把其他小诸侯王吃掉,最后再跟西楚霸王项羽一决雄雌。听了陈平的主张后,刘邦认为,此计甚妙。携节节胜利的优势,趁项羽深陷齐地,直接攻占项羽的

  • 如果当年跟刘邦争天下的不是项羽,而是曹操谁会获胜?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

    如果当年跟刘邦争天下的不是项羽,而是曹操谁会获胜?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历史没有如果,刘邦和曹操作为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是没法在现实里碰头的,所以也很难回答结果如何。刘邦、曹操都是极为出色的统帅,只是在能力上有所区别。刘邦的强项在于御人,战争谋划和指挥能力只怕逊于曹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