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后宫第一夫人,揭秘吕雉与戚夫人的明争暗斗

刘邦后宫第一夫人,揭秘吕雉与戚夫人的明争暗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208 更新时间:2024/2/11 23:57:13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我们来说说汉高祖刘邦后宫的“绝代双骄”。

后宫第一夫人:吕雉。吕后是刘邦的元配夫人,当年身为富婆的她委身下嫁刘邦,后又在楚汉之争中被项羽擒至楚营中达三年之久,但好在最终在“求和阴谋”中成功逃出了魔爪。都说人是会变的,刘邦当了皇帝后,吕雉也完成了蜕变,由一个村妇变成了一个皇后,言谈举止竟很有风度,不愧是出自名门豪世之家啊!

打仗的时候,这个女人没有巾帼之风的表现,但她当了皇后,注定将登上历史的舞台成为主角了。在刘邦的后宫尔虞我诈之争的表演中,离不开总导演吕后的精心策划啊!

后宫第一美人:戚姬。刘邦在彭城兵败逃离项羽追杀的过程中,成功地泡到了号称楚国第二枝花的戚姬戚美人。那晚在陋室的萍水相逢,戚姬把自己的处女之身完完全全交给了一个其貌不扬却气宇轩昂的半百老头,这个老头正是现今的大汉皇朝的开国皇帝——刘邦。

也就是那一夜风流后,这戚姬竟怀孕,并且还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刘如意。刘邦得到了天下后,他哪里会忘记这位朝思暮想的大美女呢?马上就把她接到宫中来了。她的到来,很快就把刘邦的心给吸引过去了。再加上她有白白胖胖的儿子做保证,因此,在刘邦心目中的地位大有“一鹤冲天”之势。

也正是因为这样,吕后马上把戚姬列为后宫黑名单榜首人物:这个戚姬才是自己的心腹之患啊。

介绍完毕,吕后和戚姬开始正式对打了。首先出招的是戚姬。戚姬因为受刘邦的宠爱,同睡在一张床上的机会很多,于是就有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条件。

“陛下的儿子很多都被封为王了,就连刘肥这个外室所生的也封了王,为什么不给如意封王呢?”戚美人开始“吹”耳边风了。

“朕的儿子自然都会有封号的,如意还小啊!哪能受一国之君呢?”刘邦搪塞着。

“他不能理朝,就给他找一个好相国啊!臣妾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你不封他我心里不安啊!”戚美人开始施压了。

“没问题,记住了。”事实证明,戚美人的浑身解数还未使全,刘邦就缴械投降了。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不,说机会机会就来了。第一次亲征匈奴很失败很受伤的刘邦回到洛阳,屁股还没坐稳,他的胞兄刘仲就衣冠不整地闯进来,告诉了他一个惊人的消息:匈奴人已打到他的代地来了。

刘邦正一肚子火气没处发,见刘仲这样狼狈的样子,他也不顾兄弟之情了,当即就罢免了他的代王职位,改立他为合阳侯。而新的代王自然而然就给了戚姬的儿子如意,并命阳夏侯陈豨为代相。就这样,刘邦在“内忧外患”的焦头烂额之时,而戚姬却取得了她和吕后之争的第一场局部胜利。

一招得手后,戚姬并没有满足,她再接再厉,第二招随即出手。前面已经说过谋杀案经过长达数月的审理,赵王的冤案最终得到了公正的裁决。饶是如此,赵王张敖从此不再是赵王了,而是变成了宣平侯了。

那么空缺的赵王之位就得重新立一人啊!立谁呢?刘邦想也没有想,立如意呗。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来:如意已经是代王了。刘邦是这样反驳的:他当了代王就不可以当赵王吗?就这样,年仅八岁的如意马上就集两王于一身,既是代王又是赵王(把代地纳入赵地,统称赵王)。

这一切都得归功于他的母亲戚姬。戚姬仗着刘邦的宠爱,不断吹耳边风,刘邦经不起“温柔的灌溉”,自然对她百依百顺了。因此她的儿子人虽然小,但官却越做越大,风头之劲盖过了太子刘盈。

刘盈作为一个十多岁的小太子,正值逍遥快乐的年纪,哪里会想到这个“小小”的如意已经在威胁他的太子地位了。但他的母亲,也就是大汉皇朝第一位皇后——吕后,就不会袖手旁观了。争夺与反争夺,一触即发。

不管怎样,战争前两轮却是呈一边倒的局面。第一轮:刘邦封戚姬的儿子如意为代王(吕后的儿子还是太子)。戚姬胜。第二轮:刘邦加封戚姬的儿子如意为赵王,小小年纪就集两王于一身。戚姬再下一城。

前两轮的争斗戚姬都取得了胜利,随着时势变化,第三轮的争夺就尤为关键了。

由于戚姬总是不断在给刘邦吹耳边风,目的非常简洁明确:废刘盈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刘邦天生就好色,在这个永远都令他着迷的温柔乡里,他又怎么能不动摇呢?因此,换立太子的事很快就提上了日程。

当然,吕后也不是吃素的,她早已闻到风声,这引起了她高度重视,她密切地注视着刘邦的一举一动,思忖着对策。没多久,刘邦就召集了朝中文武重臣,开始商量换太子的事。吕后此时也没闲着,她专心致志地躲在大殿的东厢房里,当了一回忠实的观众。

吕后此时虽然紧张异常,但她并没有慌张。因为以她的聪明才智和高人一等的判断力,早已算定了拥护原太子刘盈的人会多些,因为毕竟太子还是在楚汉相争时就立了的,又没有什么大的过错,怎么能说废就废呢?

刘邦待众人都到齐后,说出了他这次召集重臣的最终目的:换立太子。他的话刚一出口,众臣的反对之声就如滔滔流水不绝于耳。他们反驳的观点归纳起来大致为三点:

1、自古废长立幼乃是取乱之道。

解析:秦始皇就是没有早立长子扶苏为太子,才使赵高这样的奸臣统领政权,把大好江山白白葬送了,这是前车之鉴啊!

2、给换太子一个理由,太子没有什么过错,凭什么换了他?

解析:一万个理由太多,只要说出一个太子不好的理由来就行了。

3、吕后对汉室江山既有功劳,又有苦劳,她的儿子是最佳继承人。

解析:当初陛下参加革命时,吕家人倾家荡产地支持,可以说没有吕后就没有汉王朝的今天。

几乎所有在场的大臣都在口沫横飞地阐述反对换太子的理由时,众臣中唯有周昌一个人傻傻地站在那里,脸红得像三月里的姑娘,一个字也没有说。

正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刘邦见众人这般咄咄逼人的架势,他也不禁心有余悸,于是把目光投向了周昌。他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周昌这根救命稻草上,“周爱卿啊!你说如何呢?”

刘邦这样问是有目的的:一来如果周昌说可以换太子,那么他的底气又会上来,虽然只有一个人支持,但有总比没有人支持好。更何况周昌素来以宽厚仁义著称,在众臣中还是蛮有分量的。二来如果周昌不赞成,他也正好有一个台阶可下,大不了顺着他的意思,更换太子的事就此作罢算了。

刘邦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竟然忘了周昌有口吃的毛病。他这一问,那周昌可憋了大半天才挤出这么一句话来:“陛……陛下……废……废掉太子,臣……臣……臣不能奉命……”

众人闻言都一改紧绷的脸,大笑起来。刘邦也笑起来了。话说到这个地步了,他还能说什么好呢!废立太子的事只能这样暂且作罢了。

众人退朝后,吕后找到了周昌。她不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竟然给这个“救命恩人”下跪了。周昌当时那个震惊和感动都是无与伦比的。在个人羽翼未丰时,吕后就是这样隐忍地来拉拢这些拥护太子的朝中大臣。

标签: 刘邦汉朝

更多文章

  • 刘邦真的想废太子吗?为什么最后没有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戚夫人,吕后

    刘邦废太子,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刘肥不是刘邦的嫡长子,按照规矩,刘盈继承皇位是板上钉钉,但改立太子这种事情在历史上,时常发生。既然规矩是人定的,那么就可以被人来修改。吕后从项羽营中归来后,刘邦就宠上了戚夫人,吕后如果不去争、不去抢,权力必将被戚夫人夺走。刘

  •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 刘邦当初为什么不杀萧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萧何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邦和萧何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朝在历史上存在了422年,分为西汉和东汉。汉高祖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这个王朝的建立,让当时的人们可以抬起头来。今天,许多欧洲国家的人民仍然称我们为汉人,这里的汉人是因为强大的汉朝。汉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国力并不强大,对于当时的

  • 樊哙曾在鸿门宴中营救刘邦,晚年为何还会被刘邦追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樊哙,西汉

    刘邦和樊哙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民间故事中说,大才子纪晓岚乘船徐而行,后面有大船鼓帆赶上。两船并行之际,站船头上的赳武夫看纪晓岚文质彬彬,有意试探,索笔写下一上联,抛将过来,并令船夫下帆静等下联。纪晓岚展纸一看,上面写:“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字面意思

  • 刘邦破彭城之时,虞姬在哪?也在城内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虞姬,汉朝

    刘邦破彭城之时,虞姬在哪?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刘邦攻下彭城的时候,开了眼界,项羽之环肥燕瘦的一大把姬妾,令其眼花缭乱!史书记载:“汉军皆入彭城,收其财货,美人,日置酒高会。”。汉军得了这一群姹紫嫣红和金银珠宝后,天天饮酒作乐,把项羽要回来报复的事,忘到脑外了。这日子没过多

  • 汉高祖刘邦的过人之处是什么?善于用人是最重要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邦,西汉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高祖刘邦,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大家好,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一讲刘邦的用人之道。古人云:善用人者能成事,能成事者善用人。得人者得天下,古往今来,概莫能外。曾国落曾经说过:“今日所当讲求者,惟用人一端耳!”由此可见用人的重要性。而汉高祖刘邦不善用兵,却能让将军们唯命是从;

  • 刘邦能最后称帝,不止是赢在战争上还赢在演技上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朝,刘邦

    自古以来,坐江山的皇帝都需要人来吹捧。不吹,故事不够;不捧,名头不响。这是个技术活,也有艺术性。这个事干好了,后面的很多事就跟着成了。比如天下倒秦时,刘邦也起来歌鸣,但那么多山头,大小军阀,他算老几?他倒放得开,“意豁如也”“好为大言”,经常吹牛,但那只是在沛县丰邑的地盘上。往大了说,他去过大梁城和

  • 张良为何没有接受刘邦要给他齐地三万户的赏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良,西汉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张良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前言提起张良,很多人都不陌生,毕竟张良作为刘邦的顶级谋士,在许多重大决策中,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是刘邦对张良的评价。其实张良的才能并不只是在于军事上的能力,他的情商也是很高的,在汉初,刘邦大杀功

  • 章邯为何要投降?章邯投降选项羽为何不选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章邯,秦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章邯,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公元前207年冬,两头受气的章邯,实在是走投无路了。一、章邯为何要投降?章邯本是与王离军合围巨鹿的。然而不久前,项羽打败了王离军,杀主将王离,可见这支秦军几乎是全军覆没,章邯收集残军退到棘原,大约还有20万人。但原来的合

  • 揭秘:白登之围时冒顿为什么放弃了杀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白登之围,汉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白登之围,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公元前200年,刘邦亲率大军30万北击匈奴,却被冒顿诱敌深入,将刘邦的先头部队围困于平城白登山上。后来,刘邦用陈平之计,贿赂匈奴阏氏,才逃脱了冒顿的围困。一、冒顿究竟能不能灭了汉朝?很多人认为,站在刘邦的角度,白登之

  • 哪些人为了帮刘邦而死?刘邦又是怎么对待其后代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邦,后代

    为帮刘邦而死的五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王陵母亲王陵为汉将。项羽取陵母,欲以招陵。有汉使来,陵母见之,谓曰:愿告吾儿,汉王长者,必得天下,子谨事之,无有二志,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剑而死。项王怒,烹陵母。后陵卒从汉王定天下,封为安国侯。楚汉相争时,王陵母被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