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得知韩信的死讯后,刘邦说了哪五个字?

得知韩信的死讯后,刘邦说了哪五个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208 更新时间:2024/2/11 23:57:21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韩信和刘邦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有这样一句话:“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信,即是韩信,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

韩信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羽,后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未得到重用。萧何向刘邦保举韩信,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对刘邦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举兵东向,三秦可以夺取。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立即作了部署,很快占取了关中。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平定了魏国,又背水一战击败代、赵。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汉四年,韩信被拜为相国,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于是,刘邦遣张良立韩信为齐王,次年十月,又命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刘邦评价韩信:"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韩信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

然而在刘邦建立汉朝后,功勋卓著的韩信很快就被解除兵权,徙为楚王。被人告发谋反贬为淮阴侯,后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借口韩信谋反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成为汉初三杰中下场最惨的。

韩信为什么会以悲剧结局?韩信究竟哪些行为导致了其悲剧结局?

第一,邀功杀郦。汉高帝三年,韩信领兵准备攻打齐国的时候,尚未从平原渡口渡过黄河,就听说郦食其已经劝说得齐国归降了,便想停止前进。辩士蒯彻劝韩信乘胜追击,邀功请赏。韩信觉得蒯彻的话言之有理,当即率军渡过黄河突袭齐国的历下军。结果齐王田广和相国田横恼羞成怒,把郦食其烹杀了。韩信的行动直接导致了郦食其的惨死。究其根本,都是因为韩信动了贪功之念。

第二,请封齐王。平定齐国后,韩信向刘邦写信要求代理齐王镇抚齐国。刘邦知道后大骂韩信,道:我被困在这里,朝思暮想地盼你来协助我,你却想要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连忙暗踩刘邦的脚,接着就凑到他的耳边低声说:汉军目前正处在不利的形势中,难道还能禁止韩信自立为王吗?还不如趁势立他为齐王,好好地对待他,让他自行镇守齐国。不然的话,就可能会发生兵变。刘邦这时也醒悟过来,乘机又改口骂道: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国,就是真正的诸侯王,何必要当个代理国王呢!韩信自请立为假齐王,很不明智,已种下被杀的祸根。

第三,消极观战。刘邦曾与彭越、韩信约定一起乘胜追击攻打项羽,但当刘邦率部追击项羽时,彭越和韩信都没有按照约定前来,结果导致刘邦战败。直到刘邦按照张良的意思分封了彭越和韩信,并专门按照韩信的意图把楚地分封给他,才换得这俩人出战,最终打败了项羽。对于韩信大敌当前消极观战、邀功要赏之事,刘邦已经有了杀韩信之心,只不过是力不能及罢了。

第四,言行不检。韩信被剥夺兵权回到楚国任楚王,然而他却不懂得韬光养晦,言行不检点,授人口实。在封国,他巡视所辖县邑出入都要调动军队作为自己的护卫仪仗队。而按照汉律,诸侯国的军队归中央直接管辖,诸侯国的国君是无权调动军队的。被改封淮阴侯后,韩信多次声称有病,不参加朝见和随侍出行。平日在家总是怏怏不乐,并且耻于和曾经的部下绛侯周勃、将军灌婴这样的人处于同等地位。

陈豨是韩信的老部下,被任命统领赵国和代国的军队之后,他前去面见韩信辞行。韩信握着他的手,屏退左右随从,与他在庭院中散步,忽然仰天叹息道:能和你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吗?陈豨说:将军您就下指示吧,我都听从。韩信说:你所处的地位,集中了天下精兵;而你,又是陛下宠幸的大臣。如果有人说你反叛,陛下肯定不信;然而再有人说,陛下就会起疑心;等到第三次有人说,陛下必定会愤怒地亲自率军来攻打你。若将来有一天你被逼谋反,请让我为你做个内应,那么天下就可以谋取了。

陈豨叛乱之后,韩信假称有病,没有随从刘邦出兵。结果韩信手下舍人的弟弟上书举报韩信打算谋反。吕后得到消息之后便与相国萧何商议,假称陈豨叛乱已经平定,按照规定,太子要召见列侯及群臣朝中举行贺礼。萧何又欺骗韩信说:你虽然病了,也应当强挺着来道贺。韩信来到朝廷,吕后便派武士将他捆绑起来,在长乐宫钟室里斩首了。韩信在斩首之前,叹息说:我真后悔没用蒯彻的计策,竟上了小孩子、妇人的当,这难道不是天意吗!吕后随后下令将韩信三族都连坐杀死。

韩信死后,刘邦的态度是什么?刘邦听说韩信的死讯之后,“且喜且怜之”。高兴的原因在于,韩信的存在对刘邦而言始终是一个威胁,刘邦时时有如芒在背的被逼迫感觉,现在终于不用担心了;可怜的是,韩信功劳确实太大,是难得的军事奇才。

标签: 韩信刘邦三国

更多文章

  • 刘邦后宫第一夫人,揭秘吕雉与戚夫人的明争暗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我们来说说汉高祖刘邦后宫的“绝代双骄”。后宫第一夫人:吕雉。吕后是刘邦的元配夫人,当年身为富婆的她委身下嫁刘邦,后又在楚汉之争中被项羽擒至楚营中达三年之久,但好在最终在“求和阴谋”中成功逃出了魔爪。都说人是会变的,刘邦当了皇帝后,吕雉也完成了蜕变,由一个村妇变成了一个皇后,言谈

  • 刘邦真的想废太子吗?为什么最后没有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戚夫人,吕后

    刘邦废太子,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刘肥不是刘邦的嫡长子,按照规矩,刘盈继承皇位是板上钉钉,但改立太子这种事情在历史上,时常发生。既然规矩是人定的,那么就可以被人来修改。吕后从项羽营中归来后,刘邦就宠上了戚夫人,吕后如果不去争、不去抢,权力必将被戚夫人夺走。刘

  •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 刘邦当初为什么不杀萧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萧何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邦和萧何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朝在历史上存在了422年,分为西汉和东汉。汉高祖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这个王朝的建立,让当时的人们可以抬起头来。今天,许多欧洲国家的人民仍然称我们为汉人,这里的汉人是因为强大的汉朝。汉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国力并不强大,对于当时的

  • 樊哙曾在鸿门宴中营救刘邦,晚年为何还会被刘邦追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樊哙,西汉

    刘邦和樊哙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民间故事中说,大才子纪晓岚乘船徐而行,后面有大船鼓帆赶上。两船并行之际,站船头上的赳武夫看纪晓岚文质彬彬,有意试探,索笔写下一上联,抛将过来,并令船夫下帆静等下联。纪晓岚展纸一看,上面写:“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字面意思

  • 刘邦破彭城之时,虞姬在哪?也在城内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虞姬,汉朝

    刘邦破彭城之时,虞姬在哪?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刘邦攻下彭城的时候,开了眼界,项羽之环肥燕瘦的一大把姬妾,令其眼花缭乱!史书记载:“汉军皆入彭城,收其财货,美人,日置酒高会。”。汉军得了这一群姹紫嫣红和金银珠宝后,天天饮酒作乐,把项羽要回来报复的事,忘到脑外了。这日子没过多

  • 汉高祖刘邦的过人之处是什么?善于用人是最重要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邦,西汉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高祖刘邦,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大家好,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一讲刘邦的用人之道。古人云:善用人者能成事,能成事者善用人。得人者得天下,古往今来,概莫能外。曾国落曾经说过:“今日所当讲求者,惟用人一端耳!”由此可见用人的重要性。而汉高祖刘邦不善用兵,却能让将军们唯命是从;

  • 刘邦能最后称帝,不止是赢在战争上还赢在演技上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朝,刘邦

    自古以来,坐江山的皇帝都需要人来吹捧。不吹,故事不够;不捧,名头不响。这是个技术活,也有艺术性。这个事干好了,后面的很多事就跟着成了。比如天下倒秦时,刘邦也起来歌鸣,但那么多山头,大小军阀,他算老几?他倒放得开,“意豁如也”“好为大言”,经常吹牛,但那只是在沛县丰邑的地盘上。往大了说,他去过大梁城和

  • 张良为何没有接受刘邦要给他齐地三万户的赏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良,西汉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张良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前言提起张良,很多人都不陌生,毕竟张良作为刘邦的顶级谋士,在许多重大决策中,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是刘邦对张良的评价。其实张良的才能并不只是在于军事上的能力,他的情商也是很高的,在汉初,刘邦大杀功

  • 章邯为何要投降?章邯投降选项羽为何不选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章邯,秦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章邯,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公元前207年冬,两头受气的章邯,实在是走投无路了。一、章邯为何要投降?章邯本是与王离军合围巨鹿的。然而不久前,项羽打败了王离军,杀主将王离,可见这支秦军几乎是全军覆没,章邯收集残军退到棘原,大约还有20万人。但原来的合

  • 揭秘:白登之围时冒顿为什么放弃了杀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白登之围,汉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白登之围,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公元前200年,刘邦亲率大军30万北击匈奴,却被冒顿诱敌深入,将刘邦的先头部队围困于平城白登山上。后来,刘邦用陈平之计,贿赂匈奴阏氏,才逃脱了冒顿的围困。一、冒顿究竟能不能灭了汉朝?很多人认为,站在刘邦的角度,白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