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流氓还是游侠?刘邦真实的身份是什么?

流氓还是游侠?刘邦真实的身份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26 更新时间:2024/2/12 6:42:21

一提起刘邦,很多人的脑海都会想起流氓、地痞等不堪的形象,其实这是大大的误会。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误会,大概是史书上记载刘邦既不种田,也不做生意,说他到处浪荡,还有到处喝酒,乱交朋友。这样的人放在今天,按照今天的标准,确实是不务正业的流氓。但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标准理解古代,事实上,刘邦在他那时候的时代,这样的行为可以归属于一个群体:游侠。

刘邦是一个游侠。

游侠是战国时代因社会激烈变化而产生的特殊群体,是一群不在权力中心的边缘贵族。因为列国战争和社会变革,原来维系商周社会关系的氏族血缘组织逐渐瓦解,一部分贵族武士从体制内脱离出来进入民间,构建了一种自由的既非血缘的又非政治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新关系,这就是游侠。游侠注重男儿间友情,讲究“哥们儿意气”,其按等级分为国侠,县侠,乡侠等。

网络配图

怎么知道刘邦是游侠?第一,或许我们可以从刘邦年轻时候的朋友圈看出来。刘邦早年跟王陵关系密切,而王陵是沛县的县侠,史书记载“王陵者,故沛人,始为县豪,高祖微时,兄事陵”,事实上我们后来知道刘邦是一名乡侠,王陵正是是他的大哥。刘邦还追随过张耳,“高祖为布衣时,尝数从张耳游,客数月”(《史记高祖本纪》),张耳是魏国信陵君的门客,信陵君是战国有名的四公子之一,是最高级的国侠,所以我们知道张耳也是游侠。刘邦“尝数从张耳游,客数月”,刘邦多次离家跟随张耳周游,而且一去就是几个月,这就是年轻时候的刘邦。为什么刘邦去追随张耳?可能刘邦特别喜欢张耳或者他真正的偶像是信陵君。但信陵君死的时候刘邦才14岁,而且沛县和大梁相距甚远,在古代交通落后的情况下,无缘相见,刘邦把对信陵君的敬仰寄托在张耳的身上了。

么知道刘邦的偶像是魏国公子信陵君呢?刘邦当了皇帝后,每次到大梁,就是到信陵君家乡的时候都要去祭拜他。刘邦临死的前一年,还专门给信陵君墓设了守墓的五户人家。还有就是刘邦后来一直把信陵君的孙子魏无忌带在身边。记住一个人一时不难,记住一辈子就容易了,这种“义气”,只会存在于两千年前的游侠群体中。所以我们明白了刘邦年轻的时候到处浪荡,乱交朋友,并不是我们现代人理解的游手好闲,他是结交各方游侠,追随心中偶像去了。

顺便插一件事,刘邦在战国时期是楚国沛县的一名游侠,秦国统一六国后任泗水亭长,他是怎么当上的呢?《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也就是说刘邦是经过考试而取得亭长的职位,当时考试要考文和武两方面,从这个角度来看,刘邦并不是我们印象中不学无术的文盲,而且武功也不差,否则他也做不了游侠,因为游侠就是要动武的。刘邦(图片来自《楚汉传奇》)

网络配图

第二,我们可以从刘邦身上流露出来的特质略窥一二。司马迁论及游侠,说“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说白了,就是说到做到,感恩图报。刘邦在带领他的弟兄打天下的过程中,经常显现这些游侠的特征。试举两个例子。

刘邦任泗水亭长期间,有一位负责送邮件的夏侯婴,经常往来送邮件,送邮件就得在亭停留。为什么呢,因为秦朝的亭就是交通站兼警察署,主要是设置在交通线上。亭因为有交通的职能,所以有亭舍(宿舍),类似后来的驿站,要接待往来的信差。所以夏侯婴每次送邮件经过的时候都会在泗水亭停留,和刘邦见面,史书记载,见面后两人非常谈得来,没日没夜得谈。谈完后两人还练剑,但有一次练剑的时候夏侯婴被刘邦误伤了,一个是派出所所长,一个是沛县的县政府公务员,派出所长把县政府的司机砍伤了,按照秦朝的法律,这是非常严重的事情。

两人都被抓了起来调查,但夏侯婴不承认是刘邦所伤,极力为刘邦开脱。最后被打了200鞭,皮开肉绽,还是不承认。可以想象,如果承认了将对刘邦不利,因为秦朝的法律是非常严苛的。最后确实拿不出证据,按秦律法就把他们放了。两人于是成了铁哥们,刘邦起义后,夏侯婴一直跟着给刘邦驾马车。刘邦建立帝国后,他就封这个夏侯婴为太仆,相当于现在的交通部长。所以刘邦是记得这份恩情的。

网络配图

第二个例子是萧何。秦朝的亭是县政府的一个派出机构,由县主吏掾,也就是县政府办公室直接统辖。这个时候沛县的办公室主任是萧何,所以刘邦做泗水亭长的时候,他的顶头上司是萧何。而刘邦任亭长区间,依旧喝酒,交朋友等,于是他经常触犯秦法,而这时候,他的上司萧何常常帮他掩盖过去。后来有一年,刘邦要到咸阳服徭役,由于是服役一年的大役,县里的有关官吏都来送礼,大家都给三百,唯独萧何给了五百。司马迁记载,“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史记萧相国世家》),后来刘邦做了皇帝,对有功功臣分封列侯,给萧何封赏时,刘邦说我要给你多加二千户,萧何问为什么加,刘邦说,当年大家都送我三百钱,你却送我五百,多了二百,这两千户就是酬谢你这二百钱。可见刘邦是记得这二百钱的,即使过了好些年仍没有忘记。

感恩图报,其实有点“士为知己者死”的意味,这正是游侠风气的典型表现。从这个角度看,是不是觉得刘邦非常有人格魅力,这也是许多人跟随他拼命的原因之一吧。

标签: 刘邦

更多文章

  • 汉高祖刘邦的如厕趣闻:把文官的帽子当厕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邦

    古人把上厕所称为“更衣”,很早以前的有钱人家,上厕所是要换衣服的。南朝的首富石崇家的厕所修得富丽堂皇,10多个身着艳丽服装的婢女准备好了甲煎粉、沉香汁、新衣服等,站在门口迎候。网络配图 当然,在更多的穷苦人家,是不具备 “更衣”的条件的皇家气象。然而汉高祖刘邦却将如厕进行的淋淋尽致。汉高祖刘邦位列“

  • 刘邦起义为什么要斩白蛇?赤帝子斩白帝子神话内涵又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邦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这句话出自《汉书·武帝纪》,大意是,要想成就异乎寻常的丰功伟业,必须要依靠与众不同的人。如何才算是“非常之人”呢?古代的标准有两条:一是要有与众不同的容貌,二是要有与众不同的事迹。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就是这样的人。先说他的容貌。《史记》记载: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

  • 揭秘开国皇帝刘邦和朱元璋为何用造假来抬高身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邦,朱元璋

    皇帝,又称天子。何为天子呢?顾名思义,上天的儿子。皇帝明明都是爹妈生的,怎么就成上天的儿子了呢?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骗人的嘛。可问题是,皇帝为什么要骗人呢?这就涉及一个统治合法性的问题:大家都是人,凭什么你当皇帝呢?于是,为了把自己和别人区别开来,皇帝就把自己神秘化,装扮成上天的儿子,以此来证明自

  • 汉高祖刘邦是因生性多疑才杀害众多异姓功臣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邦

    秦朝末年,社会动荡,此时民间反秦势力中实力最为强大的两支队伍,即刘邦立汉王继承项梁带领的农民起义军,以及项羽继项梁之后领头的楚兵,分别于河汉河北推翻秦朝统治,于是二者相争,即称之为楚汉战争。起初刘邦的势力大不如楚,无论是抗秦或是楚汉相争,项羽几乎百战百胜,而刘邦丝毫不懂得如何带兵打仗,唯有一点,助其

  • 揭秘:汉高祖刘邦为什么对萧何从不动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邦

    萧何这个人早年是刘邦的上司,刘邦在泗水亭做亭长的时候,萧何就是县里的秘书,而且因为精通法律,是县令的好帮手。那个时候大家都看不起无赖出身的刘邦,只有萧何对刘邦好些。网络配图秦始皇三十五年,亭长刘邦去首都咸阳服徭役一年。有所交际往来沛县属吏纷纷前来送行,按照惯例,大家都以铜钱三百封一红包赠送,刘邦打开

  • 争议不断的汉高祖刘邦族谱上都有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高祖刘邦

    刘邦创立汉朝后,两汉在历史上存在了四百多年,在这四百多年中,刘氏一脉极快地发展着,渐渐成为了一支人数十分庞大的队伍。而关于是否是刘氏族人、是否是刘氏族谱的争议也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在成都的一个小山村里有一个刘氏家族,那里也有一个刘家的祠堂,每年近六百多名刘氏子孙会从各地赶来,为祖先上坟。他们祭拜的是,

  • 揭秘:项羽为何竟然放过了刘邦的妻子和父亲?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项羽

    被羁押在彭城楚军大营中的吕雉,此刻正经历着难以忍受的煎熬。这些日子,楚营里差不多天天都有庆祝胜利的欢呼声,某某城邑又攻下了,某某将领又归附了,某役杀了汉军多少,这些消息都像刀子扎在吕雉的心上,她希望从这些消息中,能捕捉到丈夫的行迹。可是,没有任何关于刘邦的消息。审食其总是耐心地照料她,宽慰她。审食其

  • 汉高祖刘邦当初为何要故意刺激项羽杀自己的爹?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

    楚汉之争中,刘邦的家眷被项羽抓去。项羽以此来威胁刘邦,逼刘邦投降。在两军对峙的时候,项羽架起了锅,要把刘邦的爹刘太公煮了,刘邦说了一句:“我刘邦曾经跟你结拜过兄弟,所以我爹就是你爹。如果你一定要把你爹煮了吃,那么希望你分一碗肉给我吃。”项羽被激怒,要杀刘太公,但项伯告诉项羽:“现在天下的大局还看出个

  • 鸿门宴那么好的机会,项羽为何偏偏不杀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鸿门宴

    鸿门宴是《史记》中非常出彩的一篇叙事,以至于后来成了一个俗语,来表示图谋不轨、暗藏杀机的宴会。在这次宴会上,项羽本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前来赴宴的刘邦杀掉,假如这样,历史便会自此改写,也就不会有后来乌江自刎的悲剧。然而,由于妇人之仁和自尊心作怪,项羽没有听从范增杀人的建议,最终放走了刘邦,错失了这一千载难

  • 揭秘汉高祖刘邦一生最惧怕的人是谁? 并非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

    在长达5年的楚汉争霸过程中,项羽给了刘邦巨大的压力,有几次刘邦都差点死于项羽之手,这其中就包括鸿门宴、荥阳城之围。因此,刘邦一生对项羽存在一定的畏惧感。不过,刘邦最终还是将项羽围在了垓下,逼得对方乌江自刎。刘邦戎马一生,虽然经历过多次失败,但最终还是一统天下,成为最后的赢家。然而,即使是当上了西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