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说刘秀是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帝王?

为什么说刘秀是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帝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295 更新时间:2023/12/30 5:41:27

刘秀所在的汉代是中华文明的青年期,英雄气概十足,就是司马迁这种文人都有一种英雄情节,轻生死,重大义。所以说项羽作为一个失败者得到更多的同情,所以说朱家郭解这种黑社会大哥能写进史书,就连朝廷重臣、勋贵苗裔的窦婴都有一股侠气。区区兔子哥张骞敢通西域,平平奴隶人卫青大破匈奴,这些人崛起的故事代表了一种敢为的气概。到了西汉末,王莽篡汉,出英雄的环境又碰上了出英雄的时代,刘秀这样的人想不成为英雄的都难。

青年的刘秀虽然在现在看来也是正处级干部家庭出生的官二代,但是可惜的是这个父亲在他九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刘秀兄弟姐妹只好依靠叔父抚养,彻底成为平民。九岁的孩子加上寄居人下,所以刘秀没成为兄长刘縯那种顾盼自雄的个性,反倒在耕田上表现出众。但是刘秀这个半屌丝心里有一个小秘密——“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穷小子相当“两千石”的北京卫戍区司令兼北京公安局局长,想娶白富美的代表新野首富的女儿——“南阳小姐”阴丽华,做梦呢吧?虽然这种梦每个男人都可能做过,但是敢把梦作为目标的男人才是大男人真英雄。

网络配图

新莽末年,天下大乱,一直干着宋江勾当,逐渐成为这支小家族家主的刘縯终于决定起兵了,看着他长大的叔父刘良对这个混小子的想法不意外,但是他意外的是心目中一向乖巧的刘秀竟然也要造反。刘良不淡定了,刘秀却淡定的告诉他,我们反了您也脱不了干系,上阵父子兵不如咱们一起干了吧。于是内心也不安稳的刘良也全家上阵。

两汉王朝是中国唯一不因皇室施政不当而灭亡的朝代,整个帝国从老百姓到高官都对大汉皇室有一定感情,后来的刘备之所以能从一个鞋厂厂长兼员工混成三分之一的开国皇帝和他汉室宗亲的身份有决定关系。甚至再后的匈奴刘氏也照猫画虎,说自己要恢复汉室。顺带多说一句,周代商,我以前分析过,是小代大,下克上,所以周朝极力渲染纣王的残暴,而且完善所谓的夏朝(其实是部落)的故事(参看所谓的的故事),以此证明我大周不是第一个代天的人,夏残暴商灭之,商残暴所以周灭之。但是事实上,周人的智商有限,编造的故事都是一样的,请看商灭夏和周灭商的历史记载,像不?所以周朝建立之后极力褒扬礼法,这就是周礼的来历。这套很管用,但是秦国这帮人可不管这些,没经过宣传周的残暴(宣传也没人信,诸侯都不跟你一条心)直接灭了周,所以秦在诸侯中有了残暴的名声。当然六国贵族们也不是好鸟,以前他们不把别人当人,后来始皇帝灭了六国,也不把他们当人,他们心里不平衡啊,以前是7个人养7头猪,你嬴政当了皇帝竟然改成1个人养13头猪,这还了得?所以他们开始称呼秦为暴秦,这言简意赅的称呼“猪”可起不来。再到陈胜吴广时候暴秦就成了专有名词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秦失是前提,所以给了汉王朝建立的合法性,之后的朝代,因为曹操父子“篡”的恶劣影响,江湖也就再没有了道义!不管你失还是不失,有机会干你就干你。

网络配图

说回西汉末年,刘良的人脉,刘縯的积累,加上他们汉室宗亲的大义名分,这支小小的舂陵兵(秦末群雄逐鹿,群雄太多了,尤其是以地方豪杰为首,所以各种字号的部队习惯以地名为名,习惯延续了整个汉代)开始崭露头角。但是起义队伍都是失败中成长起来的,秋收起义部队强攻长沙就差点灭了。这支舂陵兵也是,强攻宛城,是役,刘仲(刘秀的二哥,刘秀男子中老三,全算上老五)战死,刘元(刘秀的二姐)、刘秀叔母(刘良妻)等均死于乱军。无奈的残兵败将们只好投奔了绿林军,开始了创业的过程,这个过程我懒得说了,大概和其他马上皇帝的过程没什么两样,大概就是和绿林一起灭王莽,然后自己到河北发展地盘,然后等绿林赤眉狗咬狗,最后出来摆平一切。所谓的昆阳大战等等无非也就是渲染刘秀的智勇双全,但是话说回来哪个开国皇帝不是智勇双全?何况你一个中兴之君,只能算四分之三个开国皇帝。这期间需要说的是,刘秀最佩服的哥哥,自小就有大志的刘縯被更始帝刘玄杀害了。只想给哥哥当个卫戍司令的刘秀被迫抗起了这班兄弟的大旗,真正显露出一名大哥的风范。最后定鼎江山,成为一代明君。

有人说哥们,你说刘秀是最完美的帝王,到底完美在哪啊?下面就是我重点要说的几个小故事,除了军事造诣超群,领导艺术卓绝还有:

1、刘秀有帝王应有的大度——朱鲔是的蛊惑更始帝刘玄杀害刘縯的主谋,但是刘秀既往不咎最后招降了他,还封他做了侯,后来招降书中常用“涉血於友”的典故。

2、刘秀有帝王没有的胸怀——历史上鸟尽弓藏的案例太多,尤其是平民出身的帝王,更是心狠手辣,但是刘秀做了皇帝后,封了云台二十八将,并且与这些臣子善始善终全了君臣之义。后来李世民也弄了个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也想学个善始善终,但是由于自身人品有限,凌烟阁二十四人最后的结局迥然不同,谈不上圆满。

3、刘秀有帝王没有的文采——刘秀是历史上留下典故最多的帝王,刘秀喜欢给手下的兄弟写信,平时说话也幽默有趣,所以创造出很多成语,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如“安知非仆”,如“得陇望蜀”,如“攀龙附凤”……甚至还有描写阴丽华的“足底纤细”的成句……太多太多了,导致毛泽东在写沁园春雪的时候敢嘲笑唐宗宋祖秦皇汉武都是一群莽夫枭雄,却评价刘秀最有学问。

网络配图

4、刘秀虽为帝王却重感情——刘秀一生就爱一个阴丽华,比那位发誓金屋藏娇的前辈人品不知道高到哪里(自由恋爱很重要啊);刘良最后被封赵王,刘縯追封齐王;他的仅存的两个姐妹更是被他呵护备至……

5、刘秀牛背起兵马上得天下但是注重文治——刘秀振兴儒学,发展经济,整顿吏治……总之就是那套明君都干过的政治方略。

6、刘秀有帝王没有的公平正义,喜欢锄强扶弱,不仗势欺人——刘秀大姐刘黄喜欢了一个美男子宋弘,但是宋弘不但人美,心更美,坚决拒绝不说还留下了“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典故。还是刘黄奴仆杀人,董宣抓而杀之,刘秀无可奈何甚至强令叩头而不行最后赏赐放还,留下强项令的典故。

刘秀之后,历代帝王都以之为榜样,唯独胡狗石勒曾说,我要碰见汉高,我就争着给他牵马,我要碰见刘秀,我就得跟他争争天下了。傻比,你要碰见刘秀你连牵马都不配。当然还有一些小朋友也有疑问,刘秀这么完美怎么没看见什么历史名著甚至穿越小说写他的?想说的是,你丫爱看没有过多曲折平和的大团圆啊?

标签: 刘秀

更多文章

  • 图谋陇蜀:为啥刘秀能坐胜十万赤眉军?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秀

    刘秀即位后,却未定国都,定都何地呢?当时,人们心目中的重心当然是长安,但长安不可能在短期内夺到手,刘秀在河内郡徘徊一月有余,最后确定定都洛阳。他首先派兵占据了五社津(今河南巩县北)等要塞,以防荥阳以东的割据势力前来争夺,然后,下令包围洛阳。当初,刘玄去长安时留李轶、朱鲔守洛阳,这两个人都曾劝刘玄杀掉

  • 刘秀大哥打下的天下 为何要立刘玄做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秀

    王莽十四年正月,王莽的前队大夫酎阜被汉军杀死。此时新莽政权在南阳的兵力已经没有能力剿灭绿林军起义,王莽一边在全国组织联军剿灭叛匪,一边命令南阳方面的部队坚守宛城以待援军。新莽政权在南阳的部队主要有纳言将军严尤率领的剿匪部队和宛城守军,严尤看到酎阜被杀,想急忙把自己的部队往宛城带,想与宛城的部队汇合,

  • 刘秀得陇望蜀统一天下 曹操得陇不望蜀鼎足三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秀

    成语得陇望蜀的原意是已经取得陇西,还想攻取西蜀,常用来比喻得寸进尺,贪得无厌,是一个贬义词,它有两个来源刘秀和曹操,刘秀得陇望蜀统一天下,而曹操得陇不望蜀鼎足三分。光武帝刘秀刚称帝时,天下尚未统一,隗嚣在陇右,公孙述在蜀中成都称帝。隗嚣表面上归顺了刘秀,实际却在公孙述和刘秀之间游走。建武五年四月,刘

  • 汉朝的两个开国皇帝,刘邦和刘秀谁更厉害?有什么差别?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朝

    刘邦狠,刘秀柔刘邦与刘秀的性情反差极强,刘邦狠,刘秀柔。惨烈的彭城之战,刘邦的家人被楚军追得四散逃亡。突围途中,为了自己能快点逃命,刘邦竟使出了常人难以置信的狠招:将车上刚找到的一儿一女无情推下车去。虽然两个儿女最后得以逃生,但刘邦“大义灭亲”的壮举还是令人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还是在这次彭城之战中,

  • 苏茂邓奉为什么会叛变刘秀?刘秀为什么要杀邓奉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朝,刘秀,盖延,邓奉,邓禹

    建武元年(25年),更始帝刘玄战败而亡。十一月,刘永自称天子。公元26年(建武二年)四月,刘秀命虎牙大将军盖延为主将,以驸马都尉马武﹑骑都尉刘隆﹑护军都尉马成﹑偏将军王霸等四人为副将,率军数万东征割据雎阳的刘永,苏茂也率旧部参加这次军事行动。但是苏茂在军中被盖延看不起,就举兵造反,杀害了淮阳太守潘蹇

  • 刘秀为什么要在已经投降的赤眉军面前耀武扬威呢?其中竟有如此深意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秀,赤眉军

    公元27年正月十六日,赤眉军在崤底之战中被冯异打败,陷入刘秀大军的重重包围。于是,赤眉军十万将士准备全部投降。被赤眉军硬逼上皇位的刘盆子派刘恭向刘秀乞降,说:“我率领百万部众投降陛下,陛下怎样对待呢?”刘秀的答复很倨傲,只有一句话:饶你等不死罢了!十九日,已经山穷水尽、无路可去的刘盆子献出所得的传国

  • “光武中兴”的刘秀能被后代史家所称颂,为什么不出名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莽,刘秀,光武中兴

    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今河南开封),东汉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新朝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汉室宗亲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称帝,[

  • “方正不阿”申屠刚,王莽用不来,刘秀也用不来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朝,申屠刚,王莽,刘秀,汉朝

    申屠刚,字巨卿,两汉之际扶风茂陵人。申屠刚的七世祖是汉文帝的丞相申屠嘉,申屠嘉这人就刚正不阿,到了申屠刚这一辈这个特点就更突出了。申屠嘉自幼喜欢读书,“质性方直”,非常仰慕史猷和汲黯的为人,这二位都是方正之士。郡守听说申屠刚的为人后,任命他为郡中的功曹,参与郡中的政务。汉平帝死后,皇太后王政君掌握了

  • 东汉统一战争:光武帝刘秀消灭割据势力完成统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东汉统一战争,东汉,刘秀

    东汉统一战争是指东汉建武元年(25年)十月至建武十二年(36年)十一月光武帝刘秀削平关东、关中、陇右、蜀中等地的割据势力,再次完成统一全国大业的战争。建武元年(25年)十月,刘秀称帝,建都洛阳,采纳来歙联陇制蜀、西和东攻的建议,确定了先关东、后陇蜀,由近及远、各个击破,统一全国的战略方针。建武二年(

  • 赤眉军投降后,为什么刘秀先让其吃饱?不谈国事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赤眉军,刘秀

    刘恭毕竟宗室出身,又是读书人,见到刘秀跪拜后,还想讨得些优待条件,就试探性问刘秀:“(刘)盆子将百万众降陛下,何以待之?”事到如此,刘恭还是打诳语。如今的赤眉军,哪里还有百万!这些天杀的杀逃的逃,其实只剩下十多万人了。刘秀一笑,回答只有一句:“待汝以不死耳!”虽然刘秀这句话不怎么客气,毕竟弟弟能够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