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丞相萧何善始善终的秘诀:揭秘一代贤相萧何

汉丞相萧何善始善终的秘诀:揭秘一代贤相萧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623 更新时间:2024/2/5 4:19:18

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形象地反映了封建帝王独霸天下的贪婪与狰狞面目。打天下时是哥们兄弟,一旦江山到手,曾经为之鞍前马后、出生入死的伙计,就都成了多余的人,甚至视作皇权的威胁,必欲诛之一消心头之患。古来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比如越王勾践手下的文种、汉淮阴侯韩信、明太祖蓄意构置的“胡蓝两案”之数万冤魂。有的王朝即使功臣幸免不杀,也必定找个由头削去官职,让你一边凉快着去,老死家中,赵匡胤玩的就是这一手。

汉丞相萧何是个例外,十多年里陪伴刘邦,直到问鼎江山,始终得到倚重信赖,虽也偶遭风急浪险,但总体是平稳地走完了他显达的一生;死后更赢得不同时代人们的一致赞誉,荣登历史贤相之列。在伴君如伴虎的年代,萧何凭借什么得以让汉高祖放心、百姓爱戴?他身上什么样的天资和品格值得后世汲取?他成功扮演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角色的秘诀在哪里?

网络配图

平时积累广泛的人脉资源。萧何最初在刘邦的老家沛县任职,是个功曹,相当于县太爷的助理吧。虽然做着秦朝的公务员,但萧何平时喜欢结交兄弟,什么样的朋友都有——多个朋友多条路嘛,譬如泗水亭长刘季(刘邦)、捕役樊哙、书吏曹参、刽子手夏侯婴、吹鼓手周勃。如此广泛的人脉决定了萧何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人生供他选择的道路眼前就有许多条,铺垫得很扎实,届时想走哪条走哪条。结果在刘邦这里的不经意地感情投资就收到了意外的效果。那时候萧何是县上领导,刘邦不过是个小村长,且还是个烂酒好色名声不太好的主,萧何却并不厌弃,能照顾的尽力照顾,能帮忙的时候更是不遗余力。刘邦犯了案子,萧何帮着说情打通关系减免处罚;刘邦去咸阳出差,手头有些紧,县乡的哥们给他凑盘缠,别人给的最多也就三百钱,萧何一出手就掏出五百钱塞到刘邦兜里。——好不容易去一趟京城,别让人笑话咱哥们。刘邦一时感动得差点抱着萧大哥亲一口。

天生甘居人后的谦逊品行。刘邦斩白蛇举事后,一时天下烽烟四起,沛县县令也想投靠义军,派人联络来了刘邦,刘邦带人马兴冲冲来到沛县城下,县令突然变卦了,紧关城门不许入城,而且拘押了主张联络刘邦的萧何等人。萧何等寻机逃出城来与刘邦汇合,里应外合攻下县城。有了这块根据地,哥几个谁来当头呢?大家基本上都认可刘邦,可刘邦连番推辞。萧何揣摩到了刘邦的心思,在座的曹参、樊哙还有他本人,好赖都在县衙供职,大小算是刘邦的上级,特别是他自己,一直都是刘邦的老领导、大恩公的形象,刘邦纠结的根源就在这儿。萧何不动声色,提议抓阄确定头儿。抓阄的准备工作由他来做,刘邦第一个抓,一把抓着的竟是写着自己名字的阄,没法再推托了,众鼓掌通过。——后来刘邦当然知道了其中的原委,萧何在每一张纸条上写的都是“刘邦”两个字。萧何的这种度量与智慧是与生俱来的,他明白自己无力承担的事情,绝不打肿脸充胖子非要以老大自居。

网络配图

注意细密勤奋的自我形象塑造。既然做了人家的下属,萧何唯一的心思是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刘邦十万大军开进咸阳,秦王朝的首都一时成了汉家军的游乐场,唯有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律令图书藏之。”只有萧何到档案室收集秦的法令文书、地母图册、行政户籍等资料,登记造册、妥为保管,以备后用。半年后,汉王刘邦还兵平定三秦,萧何手中的资料发挥了大作用。对于一位如此敬业、细心又有远见的人,刘邦怎能不信任倚重?

坚定不移秉持与上方的相处之道。刘邦重新占领关中,领兵东进去攻打项羽,留萧何为其驻守大后方。萧何除了把各项事务办得井井有条,日理万机之余,他牢记着一件事,就是“辄奏上,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行事,上来以闻。”再忙再辛苦,萧何事无巨细都要及时派人向刘邦去请示,等点头了他再办;一时实在来不及请示的,刘邦一回来他便马上去说明原委。这是萧何深得刘邦信赖稳坐相位的最大秘诀,也是权力场上副手们赢得赞许的不二法门。凡擅自做主好喧宾夺主的二把手,一般都是遭上司厌烦最终短命,三天半一把手就开始防范你了。萧何不惜矫枉过正,你不想让我请示汇报我也要不厌其烦地请示汇报,让你这个一把手踏踏实实把心放在肚子里总比嫌我啰嗦要好千倍万倍。

荣誉功劳面前的淡定自若。刘邦打败了楚霸王建立了大汉王朝,着手论功行赏。这时候,很多人沉不住气,站出来自我标榜,争功请赏。萧何则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一如既往默默地照常踏实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最终刘邦拍板,萧丞相为“大汉第一功臣”,位列座次第一,同时“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的特殊待遇。这是萧何的又一过人之处,荣誉不是靠自己喋喋不休去争取所能得到的,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此其一;争功这一举动的本身,不仅无助于得到奖赏,反而使你已有的功劳大打折扣,此其二。萧何早就想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些争抢功劳的人,所缺乏的正是萧何这样的胸襟与洞察世事的能力。

留心随时化解猜忌疑虑。吕后利用萧何诱杀了大将韩信,刘邦正带兵在外平叛,在前线听取了诛杀韩信的全部经过汇报,一方面赞赏萧何的忠心,一方面他也知道让老丞相扮演那样一个角色,其心理上的煎熬可想而知。于是高祖决定加以抚慰,赏赐了萧何许多财物。萧何见高祖这时候赏赐自己,立即会意,但他不愿让皇帝把他协助诱杀韩信看成是被迫无奈,他要让刘邦明白,一切都是他作为一个臣子、一个二把手心甘情愿去做的。萧何拒绝了汉高祖丰厚的赏赐,不仅如此,他还拿出全部家财捐给征战的将士。智者是用“心”交流的,刘邦给萧何以赏赐欲表示安慰但实质上反映了其心底的猜疑,萧何立马用行动传递给刘邦一个信息:臣从不看重高官厚禄,不在乎财富,臣之心思只求为您、为大汉江山社稷尽一份绵薄之力。——面对这样的副手,哪一个正职会不放手去用呢?

网络配图

永远记住决不可功高盖主。有时你一直小心谨慎,客观上意外也会给你带来麻烦。由于萧何宵衣旰食、心系黎民,一直以忠厚勤勉的形象示众,从而赢得了天下老百姓地爱戴,声望是越来越高,大有超越天子的势头。萧何敏感地觉察到这对自己并非是一件好事,遮天蔽日,后果不堪设想。萧何颇有创意地专门做了一点恶事,引起老百姓的反感,把自己的声望降了一降,以消除汉高祖的担心。历史上称萧何的这一行为为“自污名节,以释君疑”。瞧瞧,没有一点智慧,二把手是那么容易当的吗?

两千多年来,历朝历代,无数自命不凡的能人死在了帝王促狭的刀下,又有多少宰辅生前荣光、死后遭殃累及子孙,萧何却生之平稳、死之安然,这是上天对其恭谨勤勉、通达世故、谦逊素朴、甘于人后、淡泊名利的回报。老子说:“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正因为不居功,因而他的功业万古长存;“夫唯不争,故无尤。”因为他不争,所以心底坦荡!人生的荣誉常常不是争抢到的,而是谦逊中获得的,当然这需要极高的素养,非一般庸常之辈所能达到。

标签: 萧何

更多文章

  • 揭秘:西汉名相萧何贪污是真的为了贪而贪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萧何

    汉朝建立之后,刘邦以各种理由杀死有功之臣,剩下了他认为是忠臣的臣子,但他依旧对这些人不放心。萧何便是这些活着的有功之臣之中的一位,为了消除刘邦的疑虑,萧何做了一件自己都反感自己的事,贪污,但这贪污绝对不是因为贪而贪,而是因为保命。萧何计诛韩信后,刘邦对他更加恩宠,除对萧何加封外,还派了一名都尉率50

  • 以退为进——萧何是如何避免杀身之祸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萧何

    萧何,江苏丰县人,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

  • 汉朝第一功臣到底是谁?不是萧何难道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纪信

    刘邦平定天下后论功行赏,萧何被刘邦确定为第一功臣。这样分封,是针对生者而言,如果包括死者,那第一功臣的位子或许就不是萧何的了。这头把交椅萧何不坐,谁有资格坐呢?那人应该是纪信。因为,倘若没有纪信,刘邦早已死于非命,还怎么会轮到他做皇帝?网络配图刘邦虽然通过“陈平计”把范增给算计了,但他这阴狠一招并未

  • 西汉刘邦给萧何张良封侯为何遭众将群起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

    现在一说汉初的功臣,我们常常会想到才华出众的陆贾,但事实上,他在当时只是一位管议论的太中大夫,毫无封侯的可能。这说明什么?只能说明汉初因功封侯的“功”,更偏重奋勇杀敌的军功!尽管陆贾功劳卓著,但谁让他的“功”不是军功呢?所以自然是上不了台面、封不了侯的。网络配图这样的说法究竟有没有道理呢?我们不妨来

  • 揭秘汉丞相萧何能够善始善终的秘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萧何

    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形象地反映了封建帝王独霸天下的贪婪与狰狞面目。打天下时是哥们兄弟,一旦江山到手,曾经为之鞍前马后、出生入死的伙计,就都成了多余的人,甚至视作皇权的威胁,必欲诛之一消心头之患。古来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比如越王勾践手下的文种、汉淮阴侯韩信、明太祖蓄意构置的“胡蓝两案

  • 君臣之道:萧何告诉你什么才叫真正识时务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萧何

    自古有很多至理名言,其中“识时务者为俊杰”就是很出名的一句,今人还很频繁的使用此句。那么,怎么做才真正叫做“识时务”?西汉开国第一功臣萧何的人生经历,可以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1、不愿入朝为官萧何在未追随刘邦起事前,是秦朝沛县的小官吏。秦朝御史到泗水郡督察工作,萧何被抽调随御史属官去办事,把事情办得有

  • 萧何为何贪污 萧何贪污刘邦为何不生气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萧何

    萧何是汉朝的开国功臣,刘邦能打败项羽统一天下,萧何在这过程中是功不可没的,他后来还被后人称为“汉初三杰”之一,他修法律,定政策,为汉朝鞠躬尽瘁,可为什么说萧何是个贪官?萧何贪污刘邦为什么不生气呢?萧何贪污前因后果汉十二年,英布起兵造反,汉高祖刘邦御亲自带兵去讨伐,就把宰相萧何一个人留在了长安城。刘邦

  • 西汉功臣萧何怎么死的 心系国家积劳成疾病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萧何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从古流传下来的名言。听这个说法萧何像是个坏人。其实萧何是非常忠于国家的忠臣,并且就是因为为国家太过努力的工作导致自己积劳成疾病死。萧何怎么死的原因实在让人心疼。萧何积劳成疾病死萧何怎么死的,应该是积劳成疾病死。刘邦晚年,宫廷内部发生了一场废立太子的斗争。刘邦要废掉太子刘盈,改立赵王

  • 解密:刘邦当时为什么杀韩信、张良还有萧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邦

    刘邦杀了哪些功臣高处不胜寒,刘邦也不例外,刘邦打下江山称帝时已经年逾五十,老年的刘邦变得爱猜忌、多疑,甚至不再信任当年一同南征北战的功臣将领们,尤其是不放心异姓的诸侯,于是有众多功将纷纷被刘邦杀害。刘邦影视剧照刘邦上位后,便开始杀害项羽旧部归降于他的将士,臧荼恐慌下起兵造反,成了首位牺牲的功臣。第二

  • 萧何为保命而贪污 失去了民心却得到了君心!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萧何

    张良、萧何、韩信被称为“汉初三杰”,三者对刘邦赢得楚汉之争,建立汉室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可是对于刘邦为人和朝中形势,只有张良看的明白,所以选择激流隐退。淮阴侯韩信因居功自傲,被怀疑造反,被吕后用萧何计谋杀害于宫中。网络配图萧何一直勤勤恳恳被刘邦封为相国,可随着张良、韩信、英布、彭越、臧荼之人的威胁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