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遍洗功臣 功劳最大的他为何有惊无险

刘邦遍洗功臣 功劳最大的他为何有惊无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234 更新时间:2024/1/14 3:33:06

樊哙屠狗卖肉时,陈胜已揭竿而起,星星之火呈现出不可抑制的燎原之势,怀揣着各种梦想的人蠢蠢而动,都想在这个时候乘机趟一趟这个浑水。遗憾的是,到头来真正摸着鱼、捞着虾的没有几个。樊哙也怀揣着自己的梦想,他追随刘邦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当源于这种梦想的激励。不过,与很多好高骛远的人不同的是,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樊哙的步子迈的很聪明,也很扎实,由此而表现出的三种品质,奠定了他走向成功、实现梦想的基石。

网络配图

第一种品质:务实的精神。司马迁为樊哙立传,记述了樊哙参加的大大小小的战役共有三十多次。这三十多次大大小小的战役,司马迁在一一叙述后,又给樊哙算了一笔更精细的总账:斩敌一百七十六个首级,俘虏二百八十八人,亲自带兵打败过五支军队,攻下五个城邑,平定六个郡、五十二个县,虏获丞相一人、将军十二人、二千石以下至三百石的将官十一人。

樊哙的功名大都是挥戈疆场,把脑袋别在裤腰上,靠打拼获得的,没有一点儿的投机取巧。

第二种品质:应变的能力。樊哙的战绩固然非同寻常,但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似乎还是他在鸿门宴中的表现。唐朝诗人胡曾,在他的一首题为《鸿门》的咏史诗中写到:“项籍鹰扬六合晨,鸿门开宴贺亡秦。樽前若取谋臣计,岂作阴陵失路人。”(《全唐诗》卷647)对项羽放走刘邦,表示惋惜、提出质疑。其实,项羽放走了刘邦,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讲也绝不仅仅因为项羽的“仁慈”。毫不夸张说,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没把谁放眼里,可见着樊哙就蔫巴了,为什么呢?原因无他:樊哙过人的胆气、机智的策略降伏了他。这两者完美的结合、灵活的运用,体现了樊哙卓越的应变能力。樊哙“撞入”鸿门宴会的营帐后,接连四个动作,“立”,“说”,“喝”,“吃”,一气呵成。

网络配图

都说狭路相逢勇者胜,但强者的交锋,更是心理上的对抗。其中的玄机很类似于买卖人的交易。我们知道,买卖人兜售商品,通常惯用两种手法,一种是直奔主题,以山盟海誓般的夸口谄媚、忽悠,博取人的信任,但因为太露骨、太直白,往往弄巧成拙,反倒容易使人产生怀疑;另一种是欲擒故纵,以曲径通幽式的手段撩拨、煽动,刺激人的逆反心理,叫人不知不觉地钻进他的圈套。樊哙降伏项羽,就是这两种心理攻势的成功运用,樊哙的生活经验、人生阅历和性格魄力等等在其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现,叫人在赞叹中肃然起敬。

第三种品质:为人的性情。从秦二世元年刘邦起事,到汉高祖十二年刘邦病逝,樊哙一直追随在刘邦的左右,是个资深的老班底;又与刘邦同是沛郡的老乡;还因为娶了刘邦的小姨子吕须为妻,和刘邦是理所当然的连襟。这些关系要搁在一般人身上,那还了得。但樊哙似乎很低调。淮阴侯韩信失去刘邦的信任后,被剥夺了兵权,平日里围着他鞍前马后的那些人,早已经像躲着瘟疫一样离开了他。但樊哙对韩信的尊敬却始终如一。一次,韩信去见樊哙,樊哙跪拜迎接、跪拜送别。因为韩信是王公,樊哙谦虚地称自己为臣,说道:“大王乃肯临臣!”(《史记·淮阴侯列传》)你看,真是恭恭敬敬。对一个失宠、“落佩”的人,能持这样的态度,抱这样的情怀,一般人做不到,但樊哙做到了,而且做的还相当诚恳。

网络配图

更叫人感叹的是,刘邦曾有一段时间一直称病不朝,命令守门的人不准任何大臣进来看望,但樊哙似乎不信这个邪,带头领着这些大臣“排闼直入”,一看,刘邦正枕着一个宦官的身子在那躺着呢,搞什么呢?不好说。当时的场面,我想一定很尴尬也很叫人感慨,以至于樊哙流着眼泪对刘邦说道:“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史记·樊哙列传》)你看,有赞美、有讽劝、有热望,说的委婉而实在,居然把刘邦说的乐呵呵地起来上朝了。

刘邦做了皇帝后,应该说,确实表现出从谏如流的一面,但也没少杀功臣,樊哙就差一点遭遇被杀的厄运。怎么回事呢?原来刘邦病逝前不久,有人诬告樊哙,说刘邦死后,樊哙要诛灭刘邦的宠姬戚氏和她的儿子如意,刘邦一怒之下,命陈平前往军中把樊哙就地正法,以这样的理由杀人,典型暴露了刘邦这些封建帝王们的本性,可出人意料地陈平却把樊哙带回了长安。陈平这么做,固然是忌讳吕后,但不难想象,如果樊哙平时不得人心、没有人缘,陈平即使再投鼠忌器,借刘邦的刀趁机把樊哙杀掉,似乎谁也说不出啥来。可成平却没有那么做,单凭这一点,足以想见樊哙的为人。

标签: 刘邦

更多文章

  • 当皇帝的滋味刘邦: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邦

    出身小混混的刘邦在老家也曾混到一个亭长的职务,相当于派出所所长吧。有一年出差公干到咸阳,见到了秦始皇的仪仗,刘邦羡慕万分,由衷地说道:“大丈夫当如是!”公元前202年,在消灭了项羽之后,刘邦志得意满,天下在握,已经不满足于汉王之位了。于是,以韩信为首诸侯,识趣地共同推戴刘邦为皇帝。刘邦象征性地谦虚了

  • 揭秘:项羽痛恨的人不是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项羽

    都说楚汉大战,刘邦项羽两人是水火不容。然而,在历史上,项羽最恨的却不是刘邦,而是间接害死自己叔叔的仇人:田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秦末复辟的山东六国,基本都是那些凶悍勇猛的武将所自立或拥立的。项羽分封天下时,自立为王的,仍旧分封为王,拥立他人的武将,未战死的也封了王,像张耳。项羽手下武将封王的就更多

  • 汉高祖刘邦的生母昭灵皇后是什么名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邦,昭灵皇后

    昭灵皇后(史称刘媪或王含始),汉太上皇刘太公妻,汉高祖刘邦的生母。生于周赧王二十四年(公元前291年)庚午八月十五日未时,卒于秦始皇十一年(公元前237年)乙丑五月十二日戌时,享年56岁。网络配图她事迹不详,只知她嫁与刘太公及生下刘伯、刘喜、刘交四子。高祖五年(前202年),迫尊先媪为昭灵夫人,后来

  • 相对弱小的刘邦为什么可以打败强大的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项羽

    众所周知,楚汉战争中,刘邦最终打败了项羽,得到了大一统的汉室江山。不过很多人对项羽惜败的事情都无法理解,因为从家世背景、军事实力、人格魅力来说,项羽都远胜于刘邦,前者是一个真汉子,后者都是一个流氓小人的形象。其实,我们深究一下,也不难发现当中的缘由。从在性格和能力方面来说,刘邦更具帝王素质。虽然刘邦

  • 韩信弃项羽投奔刘邦 堪称第一跳槽大神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韩信

    用当下时髦的话语来形容,“择木而栖”的韩信堪称“楚汉第一跳槽大咖”。之所以称第一,是因为他的槽跳得最高、最险。这颇具革命性的一跳,不仅改变了韩信的命运,还影响了历史进程。韩信是今江苏淮阴人,约生于秦始皇十七年。史书中,那位“饭信”的漂母透出一点信息:“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有人据此推断,韩信为

  • 刘邦杀了那么多功臣为何唯独没有杀萧何?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邦

    刘邦能打败项羽,建立大汉帝国,主要的原因在于刘邦能善于用人也善于拉拢人。许许多多的谋臣武将舍生忘死地为刘邦卖命。大汉帝国建立初期,刘邦手底下的能人有很多,但之后,这些人都被刘邦以各种理由清除掉了,比如韩信,比如英布,还有彭越等等。然而有个人在刘邦还是亭长时候就追随刘邦,而且功劳很大,直到刘邦死去,他

  • 刘邦军中竟有两个韩信?谁死得更有尊严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韩信

    刘邦军中有两个韩信,一个是很多人熟悉的韩信,名列汉初三杰,最后被吕后和把他从月下追回来的萧何设计绑起来干掉,夷了三族;一个是韩王信——本名,确实就是韩信,为了不与那个韩信搞混,所以人们称他韩王信,因为他被刘邦封过韩王。网络配图他经历奇特,最终被汉将杀死。然他的子孙,却又归汉,且因功封侯——两个韩信,

  • 商山四皓有啥厉害之处?为何连刘邦都不敢惹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商山四皓

    公元前195年,刘邦平定英布叛乱,但他由箭伤引发的病日益严重。刘邦越来越迫切废立太子。一次朝宴,刘邦发现太子刘盈坐着四位80多岁的老人,但装束十分讲究。刘邦觉得很奇怪,就问:“你们是谁?”四位老人各自报了姓名: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刘邦听说后大为吃惊:“我请你们多年,你们逃避我。为什么要

  • 审食其与吕后偷情刘邦为何还会给他封侯?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审食其

    审食其(出生年不详—前177年),西汉人沛县,与汉高祖刘邦是老乡。刘邦得天下后,封审食其为辟阳侯。与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雉有暧昧之情,后来成为吕后的男宠。去世后封谥幽侯。审食其与汉高祖刘邦是一个村子里的人,两人互相认识。刘邦自立为王为沛公后,外出闯天下,就将家中老小交托给兄长和审食其看护。审食其对他们

  • 一代智谋:张良未卜先知助刘邦夺取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良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从正面来说秦始皇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另一面秦朝暴政致民不聊生,农民起义揭竿而起。时势造英雄,大乱必出大贤。陈胜吴广起义,项羽刘邦纷纷招兵买马。一方面治乱维稳,另一方面扩充实力,统一天下。网络配图当时有一位神人,他在十年前就料到了秦末暴乱的局面,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