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彻被立太子到底有什么内幕 汉景帝担心会再次上演吕后的事情

刘彻被立太子到底有什么内幕 汉景帝担心会再次上演吕后的事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084 更新时间:2024/1/20 1:51:35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彻被立太子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说起汉朝最为大众熟知的两个皇帝,一个是建立汉朝的汉太祖刘邦,另一个就是平定匈奴的汉武帝了,不过汉武帝在成为正式的继承人之前,也是经历了好一番曲折。

汉武帝剧照

汉景帝是个很有能力的皇帝,对太子的选择同样很慎重,刘彻一开始并不为他所看重。而当时后宫最炙手可热的女人是粟妃,她为汉景帝生下了好几个儿子,母凭子贵,子也凭母贵,所以理所当然的,粟妃的长子刘荣就被汉景帝立为了太子。

但有一句话说得好,人一旦看不清自己的位置,就容易飘,粟妃就是很明显的例子,自从自己的儿子被立为太子,整个人的精气神就不一样了。不过仔细想一想,这也是人之常情。

汉武帝

想想,太子和皇帝手中掌握的权力虽然差距悬殊,但和其他皇子比,成为太子后,至少有半个屁股已经坐上了那张众人仰望的龙椅,只要别行差将错,未来成为皇帝基本错不了。可谁让刘荣有一个拎不清的妈呢?这不,因为一件意外,太子便被人盯上了。

这事说起来也是挺阴差阳错的,当时长公主有个女儿,叫做阿娇。对的你没想错,就是历史著名的“金屋藏娇”里的阿娇,阿娇最开始本来是要被长公主嫁给刘荣的,但因为此前她就因为送美女的事和粟妃起了龌龊,所以被粟妃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汉武帝像

之后阿娇虽然嫁给了夫人的儿子刘彻,但长公主也是被粟妃的无理给惹火了,开始频繁地给汉景帝上眼药,没事就各种编排粟妃,这一次两次没啥,但次数多了汉景帝心里也打鼓,有一句话说得好啊!一句话重复一万次,它就成了真话。

甭管长公主使用了什么手段,反正现在汉景帝看粟妃就跟看一头有着狼子野心的母狼似的。在一次试探中,汉景帝委婉地询问粟妃,等自己死后太子登基,她会不会好好对待其他妃子和皇子。

汉武帝剧照

结果粟妃也是耿直,虽然没说什么,但态度已经表明一切,加上之前姐姐说的话。汉景帝觉得如果真让粟妃的儿子成为皇帝,那么吕后的故事大概会重新上演,他的其他儿子也会惨遭毒手,刘家后代不保啊!

经此一事,汉景帝和粟妃算是有了嫌隙,对此王夫人很敏锐地察觉到了。不过后宫女人到底还是聪明,她没有自己动手,而是引导一个大臣催促皇帝立粟妃为皇后。

汉武帝剧照

汉景帝本来就看粟妃不顺眼,连带着太子也不喜欢,这一下不仅惹怒了他,也让汉景帝有了废太子的理由,于是刘荣就倒霉地被汉景帝从太子之位上撸下来了,刘彻则被立为太子,成就了后世的大名鼎鼎的汉武帝。

标签: 刘彻汉朝

更多文章

  • 王娡用了什么方法将自己的儿子刘彻送上帝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娡,西汉

    说到王娡,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王娡这个名字很生疏,但是说起她儿子就很熟悉了,她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大帝刘彻。每一次看到王娡的生平的时候,就会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女性的地位越来越低,对于女性的压迫越来越大。王娡算是名门之后,她的母亲是汉初异姓诸侯燕王

  • 卫子夫只是个歌女,她凭什么能取代刘彻的第一任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卫子夫,西汉

    卫子夫,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卫子夫是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歌女出身的她,是凭什么本事取代第一任皇后陈阿娇的呢?要知道,陈阿娇的身世背景可不是她一个小小的歌女所能比拟的。说起陈阿娇大家可能会有点陌生,可是要说起一个成语,那想必大家就会很熟悉了,“金屋藏娇” 这个成语,便跟

  • 刘彻和刘秀都是汉朝皇帝 两帝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彻,刘秀

    对刘彻和刘秀关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但这种情况很快改变,就在刘庸当上长沙王大约两年后,汉武帝刘彻颁布推恩令,“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也就是说,诸侯王将土地再分封下去,分给子弟,这就导致地盘越分越小。汉武帝刘彻和光武帝刘秀都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皇帝,两

  • 为什么说中国古代综合实力排名第一的是汉武帝刘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西汉,刘彻

    汉武帝刘彻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综合实力排名第一的,肯定是开创了盛世的皇帝。所谓盛世,即国家繁荣昌盛,当然盛世也是有标准的,就是文治武功到达一定水平。这里的文治武功大概包含了以下几点: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科技、外交。据统计,我国古代共产生了64次盛世,其中

  • 汉高祖刘邦在临死为何还不放过自己最好的兄弟?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邦,临死,兄弟,汉朝

    导读:刘邦死前最后一年,平息了英布陈豨等叛乱,天下基本稳定下来,异性诸侯王只剩下卢绾和吴芮两个。这时候,有人告发说,代国相陈豨谋反的时候,卢绾曾经派人到代国和陈豨互通情报,商议策划。刘邦于是派人召卢绾进京,卢绾称病推脱不去。刘邦又派了辟阳侯审食其,御史大夫赵尧前去燕国,一方面说是迎接卢绾,另一方面却

  • 刘邦的第六个儿子何以成为囚徒!赵王刘友被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邦,汉朝

    刘友(?―公元前181年),汉高祖刘邦第六子,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异母弟,西汉诸侯王。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受封淮阳王。汉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吕后派人毒杀赵隐王刘如意,改封刘友为赵王。吕后七年(公元前181年),刘友的王后(吕氏之女,可能是吕后的侄女)因刘友宠爱其他姬妾,心生妒忌

  • “张良八难”教会不知好歹的刘邦:助其成霸业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良,汉朝,刘邦

    张良,一直以来被大家所颂扬,刘邦用“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来称赞他。张良是千古第一谋臣。没有他,很可能没有刘邦的汉朝。在给刘邦众多的出谋划策之中,最重要的是“张良八难”。“张良八难”及时的敲打了不知好歹、不自量力的刘邦。公元前204年,项羽将汉王刘邦包围在荥阳。汉军在很长的时

  • 揭秘:历史上战神韩信为什么宁死也不叛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韩信,刘邦,背叛

    韩信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也是第一个被杀的功臣。那么韩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不选择背叛刘邦呢?韩信不听从武涉、蒯彻的策反,死不背汉,是其性格所致,欲报知遇之恩故也。公元前203年,天下连天烽火。韩信率部直取齐地,肥得可以,有了环视群雄的本钱,然后从刘邦手里夺了个齐王的封号——这个轻率的举动埋下了他

  • 揭秘:在鸿门宴上霸王项羽不杀刘邦背后的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项羽,刘邦,鸿门宴

    项羽不是不想杀掉刘邦,他对范增曾经的默许已经表明了这一点;他的“不忍”,其实是不想背负杀人的恶名。鸿门宴的酒还没有喝完,刘邦借上厕所的机会,顺着尿道子就溜走了。这很叫人纳闷,刘邦来参加鸿门宴,随从只有“百余骑”,项羽要杀他,他能跑得了吗?即便上厕所,也得被人牢牢盯着。所以,有人认为,刘邦表面看是溜走

  • 揭秘:萧何为什么被刘邦选中为治国的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萧何,汉朝,丞相,刘邦

    萧何(?~公元前193),大汉开国功臣, 汉初“三杰之一”。沛(今江苏沛县)人。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二世元年(前209)随同汉高祖起兵,为沛丞。攻克咸阳后,诸将皆争夺金银财宝,萧何却忙于接收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使汉高祖得以掌握全国户口、民情和地势,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的胜利起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