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昆阳之战兵力对比 昆阳之战刘秀胜利的原因

昆阳之战兵力对比 昆阳之战刘秀胜利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049 更新时间:2023/12/31 20:45:35

王莽刘秀是西汉末东汉初的两个重要人物,他们一个是结束了西汉的人,另一个是开创了东汉的人。不过王莽和刘秀他们两个人之间注定不能和平共处,因为这天下最终都只承认一个王,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

刘秀画像

王莽,字巨君,公元前45年出生于魏郡元城。西汉末年,由于汉成帝和汉哀帝两位皇帝的昏庸无能,西汉王朝渐渐出现颓败之相。汉哀帝在位的末年,王莽成为了权倾天下的重臣。汉哀帝死后,王莽虽然拥立了新君,但是依然手握大权。王莽执政之初,谦恭俭让,礼贤下士,有很好的名声。在西汉末年天下大乱的时候,被视为挽救危局的不二人选。

公元8年,王莽直接建立了一个新的朝代,史称新朝,王莽宣布推行新政,改革制度。不过好景不长,仅仅16年的时间新朝就覆灭了。说到这个新朝覆灭就与刘秀有很大的关系了。新朝覆灭的主要原因就是当年的昆阳之战,而刘秀就是当时昆阳之战的前锋军首领。昆阳之战中,新朝几十万将士都命丧于此,政权也是全部被打乱了。之后,王莽在一次战争中不幸战死,于是新朝彻底覆灭。

新朝覆灭之后,刘秀通过打拼,恢复了汉室江山,建立了东汉。王莽和刘秀的出身都还算不错,王莽是西汉时期孝元皇后王政君的侄子,而刘秀则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他们两个确实有资本争夺天下。

昆阳之战陨石

昆阳之战是我国新朝时期著名的一场战役,主要发生在新朝末年,是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昆阳(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叶县)发生的一场战役,所以,命名为“昆阳战役”。

昆阳之战

这场战役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其中参加战役的新军是四十三万,参加战役的绿林军是一万七千多。是典型的以一当十。同时,有思想家顾炎武曾评论为——“一战摧大敌,顿使何宇平”。除此之外,关于这场战役也有很多的神奇传说。

因为这是一场标准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所以,大家在注意战役意义的基础上,会更加的想要去猜测战争的过程,所以,就会有人说,这场战争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是刘秀使用了“陨石术”。也就是说,在战争时期,正当两方军队准备开打的前一夜,刘秀的对立军队当晚便被陨石袭击,使得军事力量损失惨重,最后,刘秀取得成功,在三个月间便攻占了京师。

其实,这些都只是传说,就是因为刘秀胜利的台铃热震惊了,所以就会各种的赞美夸奖。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昆阳之战”是非常厉害的。在《后汉书》中,便将“刘秀敢死队”描写的出神入化,“陨石术”也是从这个地方传下来的。虽说《后汉书》说的有点夸张,但是也是记录了一部分的事实。在《汉书》中曾记载,所谓的“陨石术”的真相。其实就是新军用兵不当,将兵力分散,最后使得刘秀成功。

昆阳之战兵力

昆阳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次“昆阳之战”不仅使得“昆阳”这个地方成为名垂千古的宝地,更让战役的获胜方——刘秀成功的为接下来的登基打下基础。

昆阳之战

昆阳之战,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那么究竟比例是多少呢?我们知道,在民间有种说法:“三千破百万”,也就是形容的以少胜多,但是对于昆阳之战来说,这样的形容稍微有一丢丢的过分。在当时,绿林军本身兵力就不多,但是加上援军呀什么的,远远的高于“三千”,而是大约有一万七千的兵力,在另一方面,新军有将近四十三万的兵力,但是号称是“百万”,虽然没有“三千破百万”的魄力,但是,就这样的比例也是很吓人的了,相当于一比二十以上,比“赤壁之战”的一比五还要多得多。

其实,昆阳战争之所以能够成功,除却绿林军的勇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因为刘秀用兵技术好,而新军方面的王寻,王莽并不能很好的用兵,在对战的时候,将自己的四十多万的兵力分散开来,并且,最后,在面对绿林军的时候,也不敢的贸然向前,反而后退了,最终被刘秀领导的“敢死队”打的落花流水。

关于“昆阳之战”最后为什么会成功,在《汉书》上有这样的解释:“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奔殪百余里间。会大雷风……士卒争赴,溺死者以万数。”可以明显的从这一段中看出,新军方面的战士,战争素质都很低,所以,才会导致最后的失败。

昆阳之战胜利原因

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刘秀领导的一万七千多的绿林军果断勇猛的战胜了王寻、王莽领导的四十三万的新军,除却天时、地利的原因更多的还是绿林军军队本身“敢死队”的精神,并且还有刘秀的优秀的指挥。

刘秀像

首先,在民间有传言称,在刘秀和王莽大战的前夕,曾有陨石坠落在王莽的军营处,使得王莽军队损失惨重,并且精神不佳,最后大战来临,没有发挥很好的作用,才导致的失败。这些毕竟只是传说,是大家因为对“昆阳之战”以少胜多的赞美,才传颂的这样的神话。其实,传说中的“陨石术”,在我看来是刘秀的领导指挥才能。

对于一场战役的胜利来说,不可缺少的便是将军,领导人物,只有引领成功了,才能使自己的军队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大的成功,刘秀便是这样。在昆阳之战中,刘秀能够冷静的审时度势,并且及时的根据当时的军事形势,确立正确的战略战术,最后,不仅使战役获得成功,更使自己成功的走向王位。

刘秀在昆阳战役中,在取得刚开始的胜利之后,刘秀便及时的分析形势,实时的做好大战的准备,于是,刘秀及时的抓住时机,趁着王莽的军队萎靡不振的时候,果断的进行回击,再加上敌人的轻敌与不善作战,刘秀更是能够轻易的取得成功。还有一点比较重要——民心。王莽领导的新军是不得民心的,自古以来都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这点就确定了昆阳之战的最后结果。

标签: 昆阳之战

更多文章

  • 揭秘汉光武帝刘秀是不是当真不及历代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光武帝

    刘秀的出身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出自汉景帝一脉,刘秀的先世,从王降为列侯,到他父亲刘钦这一辈,只是济阳县令这样的小官员了。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5年—公元前57年),汉景帝庶子长沙王刘发的后人。王莽篡汉后,他和哥哥刘縯在家乡组织舂陵军,欲恢复刘氏统治。兄弟两人加入了更始政权。刘秀在昆阳以少胜多打败了王

  • 让汉光武帝刘秀专情一生的美女到底有何魅力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秀

    “当官要当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这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年轻时候给自己定下的人生目标。执金吾是汉代守卫京城和皇宫的卫兵首领,食禄两千石,通常每月绕行宫城三次。作为宫廷的守卫者,自然会挑选威武高大之人,配备的兵器甲仗也是最好的,骑在高头大马之上,十分威风。阴丽华是南阳新野人,一个远近闻名的大美女。阴丽华

  • 东汉阴丽华:刘秀与皇后阴丽华共有几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阴丽华

    汉明帝刘庄(28年6月15日-75年9月5日),原名刘阳,字子丽,东汉第二位皇帝,庙号显宗,谥号孝明皇帝。汉光武帝刘秀的第四子,母为阴丽华。建武十九年(43年)立为皇太子,建武中元二年初五戊戌(57年3月29日)即皇帝位。网络配图东平宪王刘苍:(1世纪-83年),建武十五年封为东平公,十七年封为东平

  • 历史故事:趣谈东汉光武帝刘秀原陵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光武帝

    原陵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陵墓,位于河南省孟津县白河乡铁榭村。当地亦称“汉陵”,俗称“刘秀坟”。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1963年被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俗话说“生在苏杭,死葬北邙”,天下英雄都希望能在北邙修坟建陵。但原陵却是“枕河登山”即葬在邙山背后、黄河之滨,所谓“汉皇仰卧”。据说是因为

  • 平民出生的刘秀是如何在乱世中统一江山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秀

    在新朝王莽的末年,那时候天下已经乱成一锅粥了,好多的人都趁着那股子乱乎劲起兵造反了,其中早期实力较强的两支,分别是绿林军和赤眉军。当时刘秀和他的哥哥刘縯也趁乱起兵,后来他们就加入了绿林军。刘縯是个类似于项羽一样的狠角色,带兵打仗十分的勇猛,所以在绿林军中威望比较高,可也就是因为这样,在绿林军打算选出

  • 十七年之后才封后 刘秀对阴丽华绝对不是真爱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汉光武帝刘秀先后立有两位皇后——郭圣通和阴丽华。一位是河北真定王室之后,一位是南阳豪强世家之女,然而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却只有刘秀与他的第二任皇后阴丽华之间的爱情故事。郭圣通就像小说里的女配角一样,横插一脚,最后凄惨而去。世人甚至认定汉光武帝是因为爱重阴丽华而废黜郭皇后。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刘

  • 昆阳大战:刘秀带领三千敢死队袭破百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秀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昆阳一线(今河南省叶县),故称为昆阳之战。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它决定了新汉两军的命运和未来中原王朝数百年的国运,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深远影响的战略决战。昆阳之战中,身为偏将军的刘秀一战而天下闻名,昆阳

  • 刘邦与刘秀:都是开国皇帝却为何有那么多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武帝

    刘邦,史上有名的无赖皇帝,与其九世孙刘秀在创业前有一些相似之处,两人都是平民出身,在拉旗创业时都经历过许多磨难,最后,终于成就大业。但刘邦与刘秀也有很多不同之处。首先,两人学历不同。刘邦是个文盲,他临终前曾给太子刘盈写了一封劝诫信,说“吾逢乱世,生不读书,当秦禁学问,又自喜,谓读书无所益。”网络配图

  • 光武帝刘秀让他做丞相 那人为什么当场吓尿?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秀

    在封建社会,丞相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事,是百官之首,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是何等尊贵!在光武帝在位期间,却出现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竟然没人愿意去,或者说是没人敢做丞相!要知道刘秀一向以善待功臣著称的,但一位大臣被叫去做丞相的时候,竟然在朝堂上被吓尿,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没人敢做丞相背后,隐

  • 昆阳之战的过程 刘秀是怎么击溃百万大军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秀

    昆阳之战,号称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典范战例。昆阳之战确实是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一件大事,但以“弱”胜“强”的真相,却是令人匪夷所思。为镇压民变主力,当时王莽派司空王邑、司徒王寻为帅,倾其天下精锐,合兵43万,号称百万,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小城昆阳。城中困守的汉军,兵力不过数千,刘秀还被迫出城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