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萧何死心塌地跟着刘邦究竟看中他什么才能

萧何死心塌地跟着刘邦究竟看中他什么才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504 更新时间:2024/2/1 0:25:18

从始至终,萧何都死心塌地跟着刘邦,沛县起兵的不只刘邦一个人,随后的反秦势力中,各地英杰也不少,但萧何独携家带口追随刘邦,为什么呢?

刘邦的魅力就不说了,当然,很多史书讲刘邦不怎么务正业,但其实仔细看刘邦年轻的经历,却非一般人,更非人们惯常理解的“流氓”。

萧何甘心追随刘邦,并非像卢绾那样是发小或能力不济,萧何的超群能力在汉朝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已是有目共睹!

萧何愿意追随刘邦,可能主要是这两个原因:

一、自身的见识让他认为刘邦才是成大事者!而从历史发展看,萧何每次对大势的判断都非常准确。选刘邦是一次,而最终放弃韩信、站队吕后也是典型的一次。萧何应该去过很多地方,包括咸阳,也应该见过各类各色的人,甚至六国后人,这些阅历让他的判断力很强!

二、萧何熟悉律令,相必他一定懂得很多历史。懂史的人大多都有一种责任担当,更懂得历史规律——成大事必须围绕一个有领导才能的人形成团队,且具有自省精神(直白点就是知道自己的斤两、自己是谁有什么能力能担当多大的责任)!一个有担当且自省的人,会怎么做?其实就是萧何这么做!

历史在演进,但人类社会的很多运行规律没有大变,萧何以其智慧承前后,也奠定了后来无数宰辅将相的轨迹!似萧何者成,不甘心者最终也会遭致失败,或导致多输的局面带来持续祸乱!这是很中国式的智慧启示!

标签: 萧何

更多文章

  • 被称为兵仙的韩信为什么会被刘邦拿捏住?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韩信,刘邦

    楚汉相争的最后阶段,已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即汉、楚和韩信。但韩信本人尚未形成鼎足而立的政治诉求,有远见的政治家们都看到了韩信一方潜藏的战略价值,一场秘密战迅速围绕韩信打响。毫无疑问,作为韩信的宗主,汉国具有很大的政治优势,但汉王刘邦并不能做到高枕无忧。早在韩信刚刚平定齐地时,他要求暂时代理齐王一

  • 鸿门宴的酒席座次有何玄机?是成心侮辱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

    项伯“一夜成六事”可信吗一场惊心动魄的鸿门宴,之所以为后人所知,全凭了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的传神描述。司马迁的《史记》多处写到鸿门宴。但详略明显相异。《项羽本纪》的“鸿门宴”最详,长达1605字。《高祖本纪》、《留侯世家》、《樊哙列传》也有“鸿门宴”的记叙,都写得极简略。网络配图长期以来,《史

  • 楚汉战争:逆境的刘邦凭狂风助其捡回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

    秦始皇焚书坑儒,妄想江山永固,结果自己刚刚下世,山东好汉就乱了起来。带头造反的就是陈胜吴广刘邦项羽。想起唐人章碣的诗句:“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的确让人感慨万端。不过陈胜吴广到底没有太长久,起义后不久就被人杀害。倒是刘邦项羽成了气候。项羽很勇猛,又是楚国的

  • 刘邦鲜为人知的一面:屠城杀降 任人唯亲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

    一、 刘邦的战力评估自反秦以来,刘邦的余生基本上都在战争中度过,其作战能力究竟如何,好象没有说法。从他与项羽对抗百战百败来看,估计后世对此评价不高。刘邦得天下后,曾与群臣探讨刘胜项败的原因,推出了汉三杰论,在作战能力上首推韩信。而韩信在与刘邦探讨带兵能力时,也只说刘邦不过能带十万兵,而自己则多多益善

  • 揭秘:刘邦统一国家前最信任的两个人是?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

    刘邦与卢绾不仅仅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是同乡,不仅如此,他们的父亲也是莫逆之交。这么多的相同,使二人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一起读书,一起玩耍,一起泡妞……即使刘邦被官吏追拿东躲西藏之时,卢绾也总是随同左右,东奔西走,如影随形。网络配图天下大乱,刘邦起兵,卢绾就以宾客的身份相随。到汉中后,卢绾被刘邦

  • 揭秘:“彭城之战”刘邦为何会一败涂地?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

    楚汉争霸这段时期,著名的战役很多,比如巨鹿之战、彭城之战、背水一战和垓下之战。垓下之战,四面楚歌,霸王别姬,项羽乌江自刎。巨鹿之战和背水一战,二者都是以少胜多,都是一战成名,巨鹿之战项羽成名,背水一战韩信成名。其实,彭城之战也是以少胜多,并且对战双方悬殊比巨鹿之战更大,项羽与秦军的巨鹿之战是项羽三万

  • 其实汉高祖刘邦严格意义上来说 并不屠杀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汉高祖

    自汉以来,人们都认为汉高祖刘邦屠杀功臣、恶名昭著,尤其是韩信、彭越等有大功於汉,都惨遭杀戮。还有韩信的那句遗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把这一切看成是刘邦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行为,使得刘邦屠杀功臣之名更深入人心。但我之所以说刘邦严格意义上并不屠杀功臣,这个并不是为刘邦开脱

  • 项羽是贵族后代,刘邦是平民百姓为何项羽还输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项羽

    犹记得当年秦始王游于会稽,驾大船渡浙江,阵容威武庞大,项羽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同一时空下,刘邦在去往咸阳途中,刘邦遇到秦始王出巡的队伍,感慨:“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从此,两句话冥冥中注定了他们金戈铁马,刀枪相见的一生。网络配图项羽出身名将之门,话语间皆是贵族气质,英雄气概,而刘邦出身乡野

  • 同为亭长刘邦做了皇帝他沦为吃人魔被皇帝蔑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邦

    他和汉高祖刘邦发迹前一样,做过亭长。原本应该好好为父老乡亲谋福利、促发展,保一方平安。不过,他远没有刘邦那样的雄心壮志。他心里想得却是如何在乱世中保全自己。献帝兴平年间,西北地区战火不断,老百姓颠沛流离、饿殍遍野。他偷偷逃了出来,留着难民们一起流浪。渴了能随便找个小溪、小河饮水。可饿了又该怎么办呢?

  • 揭秘刘邦和朱元璋:究竟谁的皇位来得更正?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邦

    刘邦和朱元璋,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然他们的皇位,谁的来得更正呢?先说刘邦。本来是秦朝的亭长,小公务人员。县令派他送囚徒到骊山劳役,路上逃亡了很多。于是干脆把他们都放了。不愿走的,跟他起兵。然后,什么斩白蛇啊之类的神迹就出来了。网络配图不过咱的重点,不在这些神迹,咱们只说人话。起兵之后,投奔项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