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章邯战略决策失败:刘邦声东击西成功占领关中

章邯战略决策失败:刘邦声东击西成功占领关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618 更新时间:2023/12/27 8:51:01

章邯是秦末有名的大将,当时始皇帝已经去世,二世胡亥登基称帝,秦二世残暴不仁,比之秦始皇更加无度,听信了赵高的话,在东巡的时候一路上腥风血雨,杀了很多的臣子,举国上下都人心浮动。后来又要重修阿房宫,到处征集百姓,搞得秦国上下民不聊生,纷纷起兵造反,后来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胜吴广起义,号召各地人马一起反秦。

之后陈胜手下的周文带着大军来到了戏水,攻打当时正在骊山的秦二世政权,秦二世惶恐不安,这个时候章邯挺身而出,建议征召那些在骊山修建阿房宫的刑徒去打仗,于是章邯临危受命,带着当地的刑徒一起迎敌,结果一战击败周文,周文出逃,之后章邯连战连胜,连连追击,直到十多天以后,章邯攻破了渑池,周文自杀身亡,这场危机才算是暂时化解了。之后章邯继续征战,先是攻下荥阳,斩杀田臧等人,之后又连战告捷,接连斩杀了不少的起义军头目,逼得陈胜退走城父,后来章邯又采用了围而不攻的战略,给起义军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终于陈胜的手下人杀了陈胜表示投降。可以说大名鼎鼎的陈胜吴广起义就是被章邯扑灭的。

但是后来秦朝已经到了难以挽救的程度,各地的起义军被镇压一批又会起来一批,而且朝政更加昏暗,赵高在朝堂之中各种陷害忠良,章邯眼见这样的情况心中也很迟疑,在后来在巨鹿之战中被项羽率军击败之后就更加担心,又听手下人说:“现在就算能打赢也会被赵高嫉妒,打不赢也会成为背黑锅的,有赵高在根本不能成事,还不如投降反秦算了。”于是章邯背叛了秦朝转而投靠了项羽,最后章邯在和刘邦的战斗中兵败身亡。

章邯厉害吗

章邯作为秦朝的最有一员大将,可以说是在秦朝末年大放光芒,延续了秦朝数年的寿命,就是这样一个名将,现在却有不少人认为章邯不厉害,很多人认为他20万大军败给了项羽几万人,之后的战绩也不好,根本算不上什么名将,而且还有人认为章邯早先的时候其实不是武将,只是一个少府,是管理皇宫手工业和一些税收的,自然算不上厉害。

那么章邯到底厉不厉害呢?答案毋庸置疑,章邯是非常厉害的,前期的时候章邯各种人挡杀人,神挡杀神,暂且不提,单说他失败的这几次,他巨鹿之战败给了项羽,但是当时的失败最主要的还是受到了后方朝廷的影响,所以章邯才选择投降项羽,其实当时凭借章邯的兵力完全可以将项羽给拖垮的,毕竟项羽破釜沉舟粮草是不够的。

后来又一次大战败给了韩信,但是韩信是谁,从古至今有几个人敢说自己可以稳赢韩信的,败给韩信也没什么好丢人的,再加上他败给韩信也是有理由的,一来他虽然是雍王,但是其实手下的士兵既不多,也不精锐,当年跟着他打仗的那些都让项羽坑杀了,这让章邯在秦人的心中印象很差,几乎没有秦人喜欢他的,可想而知士兵作战的士气肯定很差,古代打仗最重的就是士气,试想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够赢过韩信。

所以说章邯并不是没有军事才能,只能说先是被赵高坑了,不得不降了项羽,后来又被项羽坑了,最后落到了一个身死的下场,他还是很强的,只是面对的敌人太强了,项羽、韩信,哪个不是名传千古的人物?碰上这样的,章邯的失败也就是注定的了。

章邯战略决策失败

章邯是秦末的名将,一生战绩颇多,少有败绩,而两次失败也都是败在名人手下,第一次是败给了项羽,当时项羽破釜沉舟,气势太盛,袭击秦军,章邯被打得不得不后退,之后又败给了韩信,这次失败可以说是章邯自己战略决策上的失误。

当时章邯已经是三秦之中的雍王了,可以说是位高权重,而且他身经百战,经验丰富,所以被项羽委以重任,让其镇守关中,不许刘邦出汉中,而刘邦也重用韩信为大将统帅全局,章邯不了解韩信,并不知道刘邦为什么在这种时候突然换韩信为主帅,所以他其实也摸不到头脑,而对于刘邦,章邯是有着一定的了解的,两人虽然没有直接交手,但是也早有耳闻,所以对于刘邦的举动非常关注。

当时他的手下打听到刘邦有进攻陇西的迹象,所以大量调兵前往当地防守,并且将主力驻扎在废丘一带,可以随时支援陈仓等地,本来这个举措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关键是对手是韩信,他一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放出假消息让章邯将主力调往西处,而陈仓一带的防守就弱了很多。所以当章邯得知汉军从陈仓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大局已定了,他被韩信击溃,不得不退守废丘,而这个时候其实刘邦拿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但是因为项羽没有及时的支援,所以在第二年的时候被韩信找到机会,一招水攻,淹了废丘,章邯也自杀谢罪。可以说这一次失败是章邯自己的判断失误,对于韩信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将不够重视。

标签: 刘邦

更多文章

  • 历史揭秘:助刘邦得天下的人谁最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

    楚汉相争,千年来被世人所铭记,可见其的重要性。在两方相争之时,领袖们自然少不了能人志士的帮助,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盘点,刘邦手下的六大能人,并来看看他们谁又更优秀点。1、“汉初三杰”指西汉建立时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位开国功臣。网络配图韩信,淮阴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曾先后为齐王、楚王

  • 刘邦死后吕后是怎么对待刘邦的姬妾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吕后

    汉初,汉高祖刘邦实行“郡国并存”的治国方略,封一部分功臣为诸侯王,赐予他们封国,另一部分则是加官进爵。可是诸侯王们很大一部分是异姓的诸侯王,他们和刘邦一样拥有管理国家的权力,从上任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成为了刘邦的敌人。当初分封诸侯是因为这些人都为刘邦的开国大业立下了不少的功劳。在刘邦和项羽楚汉争霸的时

  • 刘邦被困的白登之围时双方的首领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白登之围

    白登之围是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200年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的一次事件,那么白登之围背景是什么呢?白登之围画像白登之围背景是这样的:汉朝初期的匈奴是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匈奴以游牧为主,在水草丰富的地方居住。秦汉时期,匈奴的冒顿单于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头曼单于,成为了匈奴的新任单于,冒顿单于统一了匈奴各部,从此

  • 揭秘刘邦三次哭祭项羽 真心悔悟还是假仁义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项羽

    刘邦因为项羽最初被封为鲁公,所以,在鲁城平定之后,便以鲁公之礼安葬了项羽,亲自为项羽主持了葬礼,并在项羽墓前大哭了一场。刘邦此哭,非常不易!男儿有泪不轻弹,何况项羽是刘邦朝思暮想都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夙敌,刘邦怎么可能哭祭项羽呢?再说对一个男人来说,想哭就哭,泪水会来得如此容易?刘项之仇,由来已久,刘邦

  • 揭秘刘邦三次哭祭项羽是假心假意?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邦

    刘邦因为项羽最初被封为鲁公,所以,在鲁城平定之后,便以鲁公之礼安葬了项羽,亲自为项羽主持了葬礼,并在项羽墓前大哭了一场。刘邦此哭,非常不易!男儿有泪不轻弹,何况项羽是刘邦朝思暮想都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夙敌,刘邦怎么可能哭祭项羽呢?再说对一个男人来说,想哭就哭,泪水会来得如此容易?刘项之仇,由来已久,刘邦

  • 刘邦为什么没有污名化项羽?彰显自己的宽宏大量?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邦

    项羽与刘邦的楚汉之争,相当激烈。结局众所周知项羽落败乌江自刎,自古都是成王败寇。那么,刘邦是否有污名化项羽呢?答案是否定的,为何得此结论呢?赶紧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网络配图我们现在对于刘邦和项羽的认识,多来自与汉武朝的《史记》。而在《史记》中作者司马迁明显是同情项羽的。就刘邦和项羽两人非要说谁被抹黑

  • 刘邦立的八个异性王:杀了七个唯独不敢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邦

    刘邦一共分封了8个诸侯王,别是梁王彭越、楚王韩信、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燕王卢绾、韩王信。后来他杀了其中八个,为什么却放过了长沙王吴芮呢?小编来解读。然而,一切都是烟云。在政治人物心目中,没有永恒的敌人和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天下大定时过境迁后,皇家与异姓诸侯王之间无法调和的矛

  • 刘邦死后为何有四天没有发丧?为皇权平稳更替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邦

    刘邦泗水亭长出生,最后却能开天辟地新建王朝政权,不可谓之传奇。作为一位伟大的开国皇帝,他死后为何要秘不发丧,直至四日后才昭告天下?这里面究竟有何原委呢?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十一年),刘邦在讨伐淮南王英布的战争中,中流矢负伤。历经四个月的奔波,回到长安后,刘邦伤势恶化。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十二年)

  • 刘邦为何不杀吕后?刘邦和吕后的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

    汉高祖刘邦宠爱戚夫人,甚至愿意为了戚夫人而重立太子,刘邦真的是因为一个女子而动摇江山社稷的一个人吗?为何他会提出想要换太子的想法?之后太子没有换成,刘邦为什么没有杀了对刘如意极有威胁的皇后吕氏?这些就是本文即将要讨论的问题。首先,刘邦一定不是一个为了女色就动摇社稷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刘邦之前

  • 刘邦和戚夫人是什么关系?戚夫人孩子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戚夫人

    古代美女何其多,但是死得惨烈的美女却不多,而刘邦的妃子戚夫人却是死得相当惨,一个女人对另一个女人的报复,砍去她的双手双腿,用一种艺术的残忍来结束了戚夫人的生命。刘邦到底对戚夫人和吕雉做了什么,使得他一翘辫子,吕雉就迫不及待的对付这个美貌女子?刘邦身边有张良陈平,但是在面对排山倒海的项羽军的时候还是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