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为何往人家帽子里面撒尿 因看不上儒生?

刘邦为何往人家帽子里面撒尿 因看不上儒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777 更新时间:2024/2/11 5:22:15

刘邦,尤其是早年的刘邦,不喜欢儒生是很出名的。有人戴着儒生的帽子来拜访刘邦,刘邦却把人家的帽子摘下来,往里面撒尿。跟儒生谈话,经常破口大骂。

这段评价是从哪里传出来的?是在读书人郦食其想去拜访刘邦的时候,刘邦的门人对他说的。此时,刘邦想攻打昌邑却未能取胜,只能兵临陈留,在高阳郊外扎营,并竖旗招纳人才。郦食其虽然年龄已大,但还挺理想主义的,看不上别的草莽,要去投奔刘邦。刘邦的门人是郦的老乡,觉得这事情很难办,因为刘邦看不上儒生。

网络配图

刘邦接见郦食其的时候,“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要知道,汉时没有今天的凳子,传统坐姿是双膝屈而接地,有点接近“跪”的姿态,即“正襟危坐”,这才是正式场合的坐相;再考虑到汉初根本没有内裤,都是靠外袍的层层叠叠来遮羞的;斜靠在床边,把脚伸出来,就显得格外粗鲁了。他还一边让两个侍女洗脚,一边接见,这不羞辱人吗。

郦食其的情商很高,完全不吃这套,他开口问:“你是要帮秦攻打诸侯,还是要率诸侯破秦?你要是想干出一番事业的话,就不能这么没有礼貌地对待长者!”刘邦知道遇上高人了,马上敛容起身,正式穿戴好,请郦食其上坐,向他道歉,并征询抗秦的高见。他说服沛公偷袭陈留;果然,陈留被攻打下来了。刘邦高兴地把郦食其封为广野君,任他的弟弟郦商为将。

后来在招降齐国这件事情上,兼说客与儒士于一身的郦食其干得更漂亮,齐王很快就同意投降了,下令全国七十多城的守军全部解除武装。

但郦食其的成功,让大将韩信受不了了。本来,韩信听报齐国同意投降很高兴,打算打道回府了,但其谋士蒯通劝其争功:将军您率领数万精兵,用了一年多时间才攻下赵国五十多座城池,人家说几句就下了七十座城池,如此看来,将军您根本比不上一个儒生。这种议论您怎么能忍受?韩信便趁着齐军守备松懈,率领大军长驱直入,扫平齐国,将功劳全部抢到了自己的手中。

网络配图

齐王大怒,以为郦食其骗了自己,便把他扔在锅里煮熟了。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重点是,刘邦学会了任用种类不同的人才,包括他原来所讨厌的儒生。后来,也把冤死的郦食其的功劳算在了他的弟弟和儿子身上,加封了他们。

我一直想不明白,刘邦从来没有受过儒生的迫害,为啥以前这么讨厌儒生、轻慢儒生,以至于要在儒冠里“尿溺以辱之”?我只能猜想,这是因为秦始皇灌输的尊法贬儒的思想。就像知识分子被冠以“臭老九”的称号一样,人人可以看不起,人人可以吐唾沫。放在秦末这种时代,能打仗的、能干活的,当然比只能写文章的、动动嘴皮子的显得有用。没有用的人,刘邦这种土老冒有什么理由看得上呢?

网络配图

不过,刘邦后来又任用了一些儒生,只是因为他发现,儒生放对了地方还是管用的。比如,他任用陆贾去游说赵高,趁机攻破武关;再派陆贾出使南越,游说赵佗归附汉朝,不费一兵一卒获取大片江山,同样的地盘,后来吕后派大军去都打不下来了。最有名的故事是,汉得天下后,陆贾经常在刘邦面前引用《诗经》《尚书》等儒家典籍,刘邦骂道:“我马上打得天下,要诗书何用!”陆贾反驳说:“马上得到天下,岂能在马上治理!”这让刘邦好好反思秦亡汉兴、天下得失的道理,并且在后来的礼制和思想上,对儒家的思想有所借鉴和吸纳。

当然,对于儒学如何进入了统治者的视线,并且逐渐成为最主流的学说,那就说来话长了。但在最初的建功立业上,被烹煮的郦食其肯定是有功劳的。

标签: 刘邦

更多文章

  • 项羽本想鸿门宴上杀刘邦为何又故意放走他?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项羽

    楚霸王项羽原本打算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席中可饭还没怎么吃,酒还没怎么喝,刘邦借故溜出去上厕所,随后就逃走了。难道项羽真没注意到刘邦溜出去了吗?这是不太可能的,因为这次的目的就是杀刘邦,刘邦应该是全场的焦点。说白了是项羽故意放他走的,不然的话,刘邦上个厕所,后面肯定会派人暗中有人跟着,刘邦无论如何也

  • 汉高祖刘邦的野心:一个想当老板的打工仔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邦

    刘邦夺取天下后不久,在一次宴会上问大家,“你们大家说一说,我为什么会取得成功,项羽为什么会失败?”大家坐在下面,说了一大堆。刘邦说,你们都没有说到点子上。我之所以会取是胜利,是因为我会用人。我谋略不如张良,打仗不如韩信,搞政治不如萧何。但是,我能让这三个人为我效力。项羽什么也比我强,但是他不会用人,

  • 刘邦为什么要杀韩信?刘邦处死功臣的真正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韩信

    有人说,杀韩信的是吕雉,而不是刘邦。其实,这是束缚于司马迁《史记》史料,错觉的结果。确实,直接下令杀死韩信的是吕雉,然而,吕雉不过是按照刘邦的意愿、替刘邦果断下手而已,倘若没有刘邦的意愿在前,纵有天大的胆子,吕雉也是不敢轻易出手,斩杀开国功臣、大汉王侯的。网络配图 在楚河汉界的疆场上,韩信一身传奇,

  • 揭秘:为什么说刘备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

    刘备率关羽、张飞等人前往青州剿灭黄巾军,孰料途中遭遇张纯、张举叛军。与乌合之众的黄巾军不同,叛军训练有素,关羽、张飞在没有成长为万人敌之前,他们也经常被人打得满地找牙,这时候自顾不暇,也无法护得大哥周全了。刘备眼见敌军势大,装死这才躲过一劫。网络配图 血淋淋的教训告诉刘备,打仗是要死人的。装死,只能

  • 刘邦八子一女境遇凄惨 唯有他善终还当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邦

    汉高祖刘邦,汉朝创始人,也是历史上第一个草根皇帝,他一生有八子一女,可是由于吕后的嫉妒迫害,这些孩子多不得善终,唯有刘恒和薄姬母子由于不受宠爱,逃过一劫,开创了“文景之治”。刘邦长子是刘肥,他的母亲是刘邦从前的情妇曹氏。刘邦分封时候,特别把齐国这块肥肉分给了长子刘肥,可见在刘邦心中,刘肥地位不一般。

  • 刘邦真的是地痞流氓不学无术之辈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邦

    说到汉高祖刘邦,相信许多人对他的人品是有耳闻的,项羽抓了他的父亲,扬言要煮了他的父亲,刘邦得知后,说他和项羽是拜把子兄弟,他的父亲同样是项羽的父亲,既然项羽要煮了自己的父亲,那么也不要忘记分他一碗汤喝。当刘邦被追杀时,为了能够逃命,将自己的老婆一脚踹下车去,这心真的够狠。网络配图 那么仔细想想,刘邦

  • 王莽为何会篡了汉朝?皆因刘邦随口一句戏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王莽

    高祖提剑入咸阳,炎炎红日升扶桑;光武龙兴成大统,金乌飞上天中央。我们都知道,刘邦斩白蛇而起义,历经楚汉相争,建立大汉四百年江山,可是,在西汉与东汉之间,有14年的时间是王莽建立的新朝。王莽之所以能扶摇直上,完全得益于自己的姑姑王政君,也就是赵飞燕与赵合德的婆婆。平帝时王政君以太皇太后临朝称制,王莽善

  • 刘邦为什么封父亲为太上皇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邦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刘邦的父亲看不起刘邦的故事。汉高祖刘邦在家排行老三,一家都是农村户口,刘邦却不愿下地干活,能偷懒就偷懒。刘邦的父亲实在看不下去了,严厉批评他是个无赖,不愿勤劳致富,只想投机取巧,还拿刘邦弟弟做榜样,让他向弟弟学习。是以,很多人认为刘邦与父亲不亲和,还有后人根据司马迁的《史记》中关于

  • 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下令杀掉救命恩人​樊哙​?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邦

    中国有一句古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是汉高祖刘邦,却做了一件与之相反的事情。在项羽所设的鸿门宴上,刘邦的性命多次受到威胁,千钧一发之际,大将军樊哙勇闯帐营,丝毫不惧项王,据理力争,将刘邦安然救出,护送回营,这救命之恩,是天大的恩情。刘邦与樊哙还是连襟关系,刘邦娶了吕雉,樊哙娶了吕嬃,吕嬃是吕雉的

  • 刘邦为何是千古一帝?因为他身上这俩个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

    刘邦在历史上是一个比较奇怪的皇帝。一方面很多人都瞧不起他,觉着他是一个混混上位,竟然能混上皇帝,实在是奇葩。一方面说起中国历史,又绕不开刘邦。而且刘邦开创汉朝江山,实在是功不可没。其实,刘邦才能在历代帝王当中属于上乘,他有两样本事,后世帝王没有一人能够做到,包括被称为允冠百王的刘秀,也没有做到这两点